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民族研究院举办人类学民族学名家系列学术讲座

2015-11-04

来源:民族研究院

浏览次数:1167

2015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学校科研处的支持下,民族研究院依托我校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平台,邀请来我校出席“第六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联席会议”的专家开展人类学民族学名家系列学术讲座。他们结合自身研究特色和学科研究现状,在博物馆学术厅,为我校师生带来了5场高水平的学术大餐。民族研究院的全体研究生和部分教师、本科生聆听了系列讲座。讲座还吸引了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文学院及图书馆的师生到场参与。
10月30日下午16:30,中央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民族院校首位国家教学名师金炳镐老师主讲第一场,讲座的题目为《当前民族理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金炳镐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涉及的民族概念、民族政策和民族问题,并向大家总结了新世纪新阶段民族理论争论的9个热点问题。逐一剖析了争论存在的理论依据,从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出发分析了“族群”替代“民族”、民族问题“去政治化”、“第二代民族政策”等干扰性民族理论观点存在的缺陷。金炳镐教授还指出了当前民族理论研究的热点重点问题,为我校师生在民族理论方面的研究指明了方向。金教授还耐心解答了现场师生提出的问题。金炳镐教授对于新世纪新阶段民族理论争论的梳理,使大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有了深入了解,同时有利于我校师生理解和领会我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精神实质和内涵。
10月30日晚20:00,第二场学术讲座,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我国民族学人类学领域的首位长江学者纳日碧力戈教授主讲,题目为《互守尊严与和而不同:新爱国民族论》。
纳日碧力戈教授以萨满文化引入,论述了“新爱国民族论”的内涵。首先阐述了“国民国家构建运动、多元一体的事实、地天通的思辨”等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大背景,继而介绍了人类学的两大线索。详细讲述了“新技术时代:基于感知的生活世界”、“抚今追昔:关联的重叠认识”、“民族志与万物关联”、“佛教微尘数”、“美拉尼西亚的颗粒海”、“贝特森的关联性模式”以及“新爱国民族论与民族传感器”等重大命题,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认识,见解独到。他还提出6项建议,认为既要认识到边疆对大中国构建的重大贡献,更要回归到“尊重差异与互守尊严”上来,建立“新爱国民族论”。讲座结束后,纳日碧力戈教授就“精神灵魂”、“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构建”等相关问题与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同学们提问踊跃。纳日碧力戈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我校师生呈上了一份难得的学术大餐,既宏观地放眼于世界学术视野、博闻强识,又微观地探究社区风情、细致入微,深入浅出,言语生动形象,启发性极强。
10月31日晚20:00,来自北京大学的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赵杰主讲《一带一路与中国精神》。
赵杰教授围绕“一带一路”讲述了中国的硬实力与软实力;“一带一路”与毛泽东思想的继承;陆上丝绸之路与新疆、中亚、西亚、欧洲的文传路径;海上丝绸之路与福建、东南亚、南亚、非洲的文传路径;“一带一路”与我国古代文化传播的渊源;“一带一路”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国际影响等问题。赵教授表示“一带一路”是现阶段中国的国策和发展战略之一,“一带一路”与第三世界的关系靠经济切入,靠理念传播,并指出了传播过程中语言的重要作用。此次讲座以漫谈的方式进行,现场气氛轻松,赵教授谈吐幽默,观点鲜明,使现场听众深受启发。此外,赵杰教授根据西藏民族大学的特色提出了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学术建议,令师生受益匪浅。
11月1日上午9:00,由来自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应强《略谈民族文化研究的时空感》。
张教授首先通过区域文化研究的具体实践,引出“民族文化研究的时空感”,提出“区域关怀与区域研究”的关系问题,认为区域研究本质上是空间和时间的相互结合,是“国家”与“地方”、“个别”与 “整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张教授结合在“地域社会的历史构建与文化认同”中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详细论述了黔东南地区清水江流域的木材贸易、族群关系及社会演变,介绍了贵州侗族地区的南侗和北侗的民族文化习俗,旁征博引,资料翔实。
讲座最后,张教授就“民族文化变迁”、“时空二元结构”、“经验研究的困境”及“人文科学与现实社会的结合”等问题回答了广大师生的提问。张应强教授以其多年的学术研究成果与田野调查经验,为我们展现了西南民族地区的文化现状,传授了民族学的研究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观察、研究问题,动态把握民族文化建构问题。
11月1日下午14:30,广西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建新主讲《中国西藏跨界民族个案研究》。
周建新教授以自身与西藏研究的机缘引入讲座,并提出中印交界地区“僜人沙琼村”、“察隅缅甸村”、“吉隆达曼村”三个具体个案,阐述了人类学民族学的“离散与回归”,着重分析了以往为学界忽视的西藏边境居民的“回归”现象,最终得出“人的认同具有很强可塑性”的结论。此次讲座,周教授以通俗易懂的个案分析,赢得了广大师生的研究兴趣。讲座结束后,师生与周教授围绕“游离人群”、“田野调查”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此次系列学术讲座主讲人均为我国人类学民族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在民族理论研究和田野实践研究等领域内成就卓著。5位专家或幽默风趣、或论证严谨、或直指前沿、或发人深省,不仅给民族研究院师生的学术研究带来了颇多启发,而且为我校其他学院相关学科师生的研究拓宽了视野。对于此次人类学民族学名家系列讲座,全程听完5场学术讲座的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袁爱中教授给予了高度评价:“成系列、主题相对集中的名家系列讲座实属难得,于听者个人和学科发展都大有裨益”。马克思主义学院退休教师庞元弟副教授也全程听完5场讲座,他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听这么多知名专家一起做讲座,现在条件好了,有时间了,听一听,补一下课,也是一种享受。”
                                                                                                                                           (文:邵卉芳、鲁显礼、王晴晴、王占洲/图:李舒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