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藏民族大学十九大专题网站

民大主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西藏民族大学十九大专题网
当前位置: > 首页>>西藏篇章
法治阳光照亮新生之路——西藏特色社区矫正工作模式初步形成
发布时间:2017-09-27  浏览次数:[2420]

2017年4月1日,阿里地区改则县司法局局长旺堆次仁带着工作人员加嘎卓玛、桑珠次仁一行三人,驱车400余公里,来到该县察布乡、古姆乡海拔5000多米的夏季放牧点开展流动帐篷社区矫正学习活动,了解嘎某、曲某、尼某和索某四名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社会关系、家庭生活有无困难等情况。
改则县地广人稀,交通也非常不便,社区矫正的日常走访工作由派出所民警、村委会成员、“双联户”户长、社区服刑人员亲属等组成的矫正小组通过谈话、走访的方式进行,县司法局每年定期到社区矫正人员家里进行走访。
因非法捕杀野生动物而获罪的索某,三个小孩都在上学,他妻子又有残疾,家里有100多只羊。他感激地告诉记者:“现在党的政策好,我犯了罪,还能在家里服刑,既能认识和悔过自己所犯的罪行,又能解决家庭的困难。”
自治区司法厅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兴华告诉记者,自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按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矫正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开展工作,初步探索出了具有西藏特点的社区矫正监管教育模式,为维护全区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江孜经验”在全区推广
2013年,在国家社区矫正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实施、西藏自治区尚未全面铺开的背景下,日喀则市江孜县经过排查摸底、规范文书、探索管理模式等前期筹备工作后全面启动社区矫正工作,社区矫正的“江孜经验”得到充分肯定。
江孜县司法局副局长仁青旺堆介绍说,江孜县在司法所尚未投入使用的情况下,将全县19个乡镇划分为5个责任区,指定司法助理员具体实施各责任区的社区矫正工作,保证社区矫正工作执行程序上的合法性,并将社区矫正工作作为社会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予以推进,层层建立领导机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旺堆介绍,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江孜县充分做到舆论宣传、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和经费保障“四到位”,依法规范有序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推行执法程序规范化、日常管教制度化、宣传教育多样化、文书档案统一化以及考核奖惩公开化等“五化模式”,力促质效稳步提升,确保了刑罚执行的有效性和社区服刑人员改过自新、重新回归社会。
2013年,西藏首届社区矫正工作现场培训会在日喀则市江孜县举行,“江孜经验”在全区得以推广。截至目前,全区7个市地都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专门机构,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74个县(区)挂牌成立社区矫正办公室并由一名领导分管,配备一名专职人员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全区694个乡镇(街道)批复成立677个司法所(社区矫正所)。
依法执法规范统一
2013年,《西藏自治区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正式下发,标志着西藏社区矫正工作开始启动;2014年,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社区矫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就全面深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2015年,社区矫正工作在西藏全面推进。
2015年,西藏选择拉萨市、林芝市巴宜区、日喀则市拉孜县和山南市乃东区等司法局建立了社区矫正中心试点,设立了宣告室、教育培训室、心理疏导室等,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心理辅导教育,帮助其融入社会。
2017年,拉萨市城关区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建设完成,成为全区第一个实现信息化监管的矫正中心,规范了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基础管理,强化了日常监管、集中教育等工作。
为依法履行刑罚执行职责,全区各级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都配发了社区矫正工作证,实现了执法持证上岗。制定出台了西藏自治区《社区矫正人员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社区矫正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使社区矫正各项制度覆盖调查评估、交付衔接、管理教育等各项执法环节,推进了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截至今年7月,全区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2000余人,全部推行“五对一”社区矫正教育监管制度,每一名社区服刑人员由1名司法行政人员、1名公安派出所民警、1名村(居)委员会成员、1名双联户长、1名亲属(担保人)组成矫正小组实行教育监管。
拓展监管方法模式
今年7月,记者走进拉萨市曲水县敬老院,这里的社区矫正人员正在院内劳动,打扫卫生、种植花草树木,忙得不亦乐乎。
曲水县司法局工作人员洛桑玉珍告诉记者,自今年上半年在曲水县敬老院挂牌成立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后,有效解决了曲水县社区服刑人员公益劳动地点分散、时间不足、效果不佳等问题。
今年上半年,拉萨市为各县(区)司法局、基层司法所配备了警用便携式执法记录仪,加强了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管理和对执法人员执法行为的监督,并利用司法信息监管平台等技术手段,通过手机定位系统,实时分析社区服刑人员活动轨迹,不定期进行核查,对轨迹异常人员及时核查处理,做好全天候电子管控,筑牢“电子围墙”。
“下一步,我区将充分运用科技信息技术,拓展监督管理教育矫治方法模式,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五对一’管理机制,建立自治区、市地、县(区)三级督促检查机制,建立健全帮扶对象机制,整合现有基层力量,切实推进西藏社区矫正工作更上新台阶。”兴华说。

版权所有©2017 西藏民族大学十九大活动专题      网站制作: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地址; 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