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

发布时间:2014-06-11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次数:5297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身为1978年政治系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是西藏高等教育史上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是西藏高校同类专业实力最强、层次最完整的专业。2002年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先后在民族学一级学科下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二级学科及“马克思主义与西藏革命与建设问题研究”和“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两个独立运行的研究方向,在中国史一级学科下开设“西藏近现代革命史研究”二级学科,形成了本硕办学格局和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西藏社会发展”为重点的学科体系。

    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在编人员37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0人;教授8人,副教授17人;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等一级学科,其中2人有海外学习经历。同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2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社科司授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2人;国家民委授予“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1人。学科点教师还获得教育部精彩教案奖、西藏自治区第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陕西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先进集体、获教育部第1115届多媒体课件比赛三等奖、优秀奖等奖励多项。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学科团队仅2011年以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26项,其他专项资金项目36项,纵向项目经费400多万元;在《中国藏学》《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西藏大学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5篇,部分成果还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光明网、中国西藏网、西藏在线等网站转载。出版《中国共产党在西藏工作50年》《辉煌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西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学术著作20余部。

    所培养人才“靠得住、用得上”。1978年以来,共培养了2000余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扎实。在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都融进了西藏有关的教学内容,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培养模式。专业毕业生赢得了教学实习单位师生和工作单位领导的好评;部分本科生在地方报纸上发表了文章,参与了老师的科研项目,在校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比赛获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成为西藏民族大学乃至西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在校生参加该项全国性活动的主力。每年全国师范生教师技能、教案设计比赛中,均有学生获得了二等奖以上的名次,20151人还获得特等奖。在学校“三语”(汉、藏和一门外国语)演讲比赛、辩论赛、“三笔字”比赛中亦有获奖。学生就业面宽,多长期服务西藏。历年毕业生主要分布在西藏和部分内地省市党、政、军、工、青、妇、学、企业等战线。如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宣传部、组织部)、政府以及区内各地区党委、政府机关,自治区高法、高检、司法厅以及各地市相关部门;西藏大学等西藏7所高校、自治区党校和社科院以及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河南省社科院等;全区20余所中学、中专学校。毕业生中已有3人获博士学位,20余人获硕士学位,80%以上具有中等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其中5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有25%左右成为县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为西藏培养了“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人才。

    社会服务广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师在党和西藏相关会议、理论决策后都会分赴陕西和西藏两省区党政机关进行理论宣讲;拥有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培训基地,培训中小学、高校、地方宣传部门等全区各类型各层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学校党校授课,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训学校学业指导老师重要来源,学校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带队老师主要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授课,培训对口援藏干部;编写《新旧西藏对比图册》等,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寒暑假到西藏调研,进行理论研讨、政策宣讲,为西藏宣传部、教育厅、发改委、党史办等提供决策咨询;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帮扶咸阳市礼泉县张咀村结对户;1人获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全区强基惠民驻村先进个人”,1人是2014年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西藏民族学院驻阿里地区普兰县霍尔乡扶贫工作队成员。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