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研究生赴礼泉县进行实践教学

发布时间:2017-05-19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次数:2249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5月17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原理教研室胡美娟与周梦老师带领下,我院15与16级研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及16级研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藏社会发展专业20名学生前往礼泉县进行参观学习,实地考察和体验中国历史文化与陕西关中民俗。
上午,同学们参观了昭陵。昭陵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我国唐代民族历史的宝贵实物资料。昭陵十四番君长石刻像是唐朝民族关系的见证。石像有突厥的颉利、突利二可汗,阿史那社尔、阿史那思摩(李思摩)、吐蕃松赞干布,高昌、焉耆、于阗诸王,薛延陀、吐谷浑的首领,新罗王金德真,林邑王范头黎,婆罗门帝那优帝阿那顺等。今在昭陵博物馆可见者有七个题名像座,几躯残体和几件残头像块。这些历史遗存反映了贞观时期国内各民族大团结、唐对西域的开拓以及与邻邦的关系。昭陵博物馆内陈列的神态各异的胡俑和骆驼俑,也反映了初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盛况,体现着初唐时期中国各民族的大融合。
“昭陵六骏”是中外闻名的浮雕艺术杰出作品。国内研究认为六骏名称中的“特勒”、“青”、“什伐”、“飒露”、“拳毛”、“白蹄”等词来源于突厥语,意为“马”或指称突厥的官职名。这些研究说明了唐朝时期北方草原民族与外来文明在中原大地交流、融合的新气象,对以丝绸之路为龙头的现代文化旅游具有重要意义,也为陕西文化旅游充分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契机。
下午,同学们来到袁家村。大家听取了大学生村官王小青的村史讲解,也亲身体验了陕西当地民俗文化,品尝回民街美食,感受关中农村自明清以来村民生活的历史演变过程,也深刻体悟了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汇聚之地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胡美娟 图:邵临光  审稿:王彦智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