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领导讲话


党委副书记、校长扎西次仁同志在“2011协同创新”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5-06-05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2276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各位专家、同志们:
刚才学海同志代表协同创新中心简要回顾了“2011计划”实施以来,特别是学校牵头组建协同创新中心以来中心开展的主要工作。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我校2011协同创新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建设与“2011计划”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思想认识、制度创新、协同推进等方面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1协同创新”工作推进会,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力量,协同创新,扎实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各项工作。下面,我着重谈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2011计划”的重大意义,增强做好我校协同创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了协同创新的要求,希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启动了“2011计划”,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十六字方针,大力推进协同创新。2014年又印发了《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2011协同创新中心政策支持意见》《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暂行办法》等3个文件,进一步营造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这是继“985”和“211”计划之后的第三个体现国家意志的高等教育重大战略计划,是高等教育发展新的里程碑。
(一)对国家而言
 1.实施“2011计划”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是支持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具体行动。“加快科技、教育和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是十八大的重要精神与国家发展战略。“2011”计划即是十八大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高校不仅是自然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阵地,更是思想创新引领、人类文明传承、先进文化传播的最重要力量,是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直接责任者,这就需要高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创新发展。
2.实施“2011计划”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高等教育质量提升,走内涵式发展,不再简单依靠扩大投入、扩大规模,而是要靠深化改革来实现。高校要在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需求上做文章,在质量、特色和结构上求突破,在避免同质化上下功夫。实施“2011计划”,紧紧抓住创新能力这个根本,抓住出创新成果、出创新人才这个关键,必将有力推动高校把更多的心思、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资源用于提高质量上,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3.实施“2011计划”是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知识创新决定国家核心竞争力。而我们当前面临的现实却是创新资源分散,创新主体缺少协作,各行企业、各大科研院所、各类高校和政府在创新工作当中往往存在脱节,陷于固有体制不能自拔。实施“2011计划”,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改革创新体制,“产、学、研、政、用”等主体密切协作,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高校是知识输出、人才输出的基地,在知识创新中具有独特作用。抢抓“2011计划”这一发展机遇,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教育资源,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相互交流,实现科学研究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步提升的客观需要。
(二)对学校而言
1.实施“2011计划”是我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挑战与机遇。我校自1958年建校以来,一直“立足内地,服务西藏”,肩负起了为西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重任。而我校身处内地,在地缘上没有区内其他高校的区位优势,那么在国家“2011计划”实施之际,我校除发挥对自治区的人才培养功能之外,如何实现“咨政服务”的智库作用,对我们而言,既是挑战,也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我校应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以西藏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针对西藏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拿出有针对性、有分量的研究报告和对策建议,为自治区政府与国家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切实发挥我校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这也是我校彰显价值、自我发展的重要使命。
2.实施“2011计划”是学校实现学科整合、资源配置结构优化的重要路径。在“2011计划”实行之际,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以及学科现状,围绕学校发展的总目标,制定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2011计划”的实施有利于我们学校优化调整学科结构,把传统优势学科、对长远发展有价值的学科和现实迫切需要的学科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有利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融,做大做强若干优势学科,努力培育和发展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科,大力扶持社会急需的新兴学科,提升和保持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此外,“2011计划”的实施也有利于切实改变我校当前单兵作战和小作坊式的科研模式,开展跨学科、跨部门、跨专业、跨学校和交叉学科的协同合作,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培育、搭建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进行协同攻关。
3.实施“2011计划”是学校推进各项相关制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抓手。“2011计划”除了资助科研项目外,更重要的是具有优势的创新各方开展联合攻关,建立起从无序到有序,从分割到集成的创新模式,形成人才、资本、信息、技术、设备等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形成合理流动与共享利用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各协同创新单位的各自优势,充分汇聚全社会资源,产生集聚效应,创造创新成果。我校办学长期以来观念滞后,各项改革面临体制、机制的束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依托“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在人、财、物配置上进行探索性改革,改革和创新科研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体现责权利结合的科研管理制度,为全校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因此,实行“2011计划”对于我校推进各项改革创新意义重大,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齐心协力做好协同创新工作。
二、对我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整体思考
(一)关于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定位问题
教育部、财政部明确指出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原则是:“坚持以重大协同创新任务引领,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创新能力提升,坚持以质量和贡献为核心、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认定与管理方式,坚持分层实施、协调发展”。而且明确提出“高校和地方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组建,不能简单地以申请教育部、财政部认定为目标,应以转变高校发展方式、形成优势特色、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能力为目标。”这几年,我们在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各项工作时,基本上以申请教育部、财政部认定为主要着眼点,对我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定位审视不够。《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明确2013年至2017年,国家择优、择重认定不超过80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因此,申报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不是我们近期的主攻方向。按照国家规划及我们学校实际,作为地方高校,我们协同创新中心要体现分层实施、协调发展的原则,将我校协同创新中心定位于围绕西藏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政府、公众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特色文化保护与开发等领域的协同创新中心。在今后的建设发展中,我们一定要在这一准确定位下开展工作,只有定位精准了,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关于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目标的问题
国家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的、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面向行业产业的、面向区域发展的四大类。作为地方院校,我校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目标就是面向区域发展。根据我校的实际和科研优势,我们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目标应该建成面向区域发展,服务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且要将研究方向聚焦在西藏文化传承方面,即以“政府主导、区域急需、创新引领、影响突出”为中心建设宗旨。中心今后应该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政策咨询,成为服务国家以及西藏重大决策的智库。经过改革发展,我们的协同创新中心要建成为推动西藏区域发展的核心阵地,紧密围绕西藏区域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区域重大创新任务为牵引,产出一批具有重大带动和影响的创新成果,促进西藏文化传承发展,为西藏自治区提供重大战略咨询和服务。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广泛集聚区域创新资源和要素,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区域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形成以重大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和有组织创新机制,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间的人员互动,形成多元、融合、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
(三)关于研究方向的凝炼和整合问题
我校的优势学科就是人文社科相关学科,我们应该着眼于西藏实际,突出中心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引领作用和智库作用。西藏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面对国家的战略布局和战略需要,我们需要回答好国家急需什么、西藏急需什么这个命题。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以国家急需为导向,立足学校实际,开展协同创新。作为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将直接服务于西藏作为国家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研究需要。依托现有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结合“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目标,在研究中不能面面俱到,要处理好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关系,区别于一般常规性科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要聚焦西藏地方政府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抓住几个突破口,实实在在地做一些直接服务国家战略的研究和创新,产出一批服务于中央和西藏战略决策的成果,切实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夯实学校在西藏高等教育乃至国家高等教育序列中的独特地位。基于我校西藏文化传承发展中心的前期建设方向和我校学科、科研优势,围绕西藏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和政府、公众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心原有五个研究平台整合为三个平台,即: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平台、西藏文化对外传播研究平台、西藏宗教与社会文化发展研究平台。
(四)关于协同创新的任务问题
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其建设宗旨是“政府主导、区域急需、创新引领、影响突出”。这里“政府主导”是第一位的,政府部门最了解什么问题最迫切需要我们来帮助解决,而我们创新成果要发挥作用、产生影响,最直接的则是服务政府决策。基于“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定位和目标,我们协同创新的任务从哪里来?不是专家、学者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内容,确定研究方向,这和普通一般意义上的科研不同,必须从西藏党委、政府的需要来凝聚研究方向和问题。因此,加强与西藏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是我们中心目前的当务之急。由于我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是文化传承类,因此,从本质上来讲,应该是政府主导,任务牵引,突破学究式的研究方式,协同创新中心与相关研究领域专家要主动到西藏党委、政府及有关厅局沟通协调,了解他们所急需的问题,主动领取任务,主动索要任务,组织力量开展协同研究,从而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我校的战略引领和智库作用。
(五)关于协同的问题
面对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和任务,此项工作难度很大,任务十分艰巨,仅凭我们自己的力量,仅凭少数专家、学者的努力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开展更广、更深的协同。“2011协同创新计划”的宗旨在于引导和支持高校与各类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创新要素有机融合的新机制,促进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加快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我校建在陕西,建在内地,加之对口支援高校的大力支持和陕西省把我校纳入陕西省“十三五”发展规划,这让我们有了协同创新的先天优势,具有其他高校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但在实际协同中,我们与协同单位协同不够,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协同不够,甚至本校院系之间协同也不够。正如专家在评审反馈意见中说我们研究实力尚需加大培植,研究队伍尚需加大建设力度”。推进协同创新中心的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强化协同,处理好中心与二级学院、与其他科研平台、与协作单位的关系,明晰责权利,实现资源共享、联合攻关、协同创新的建设目标。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除了审慎选择协作单位外,最核心的任务是做强我们自己,在协同中要“以我为主”,决不能把任务交给协同单位就不管了,要在协同创新中培育我们的队伍,培养我们的人才,把我们的优势学科做强,特色学科做亮,夯实协同创新的基础;同时,我们还要把校内协同先动起来,推进校内协同,摸索积累协同创新的经验,为更大范围的协同创新做好准备。
(六)关于机制体制创新的问题
协同创新中心本身就是一块试验田,不只是单纯的科研平台、单纯的教育基地,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研机构。国家对协同创新中心的定义是依托协同单位管理的科研实体,因此要努力从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对外合作、文化创新等八个方面的管理机制体制上做改革探索。因此我们要大胆地扬弃以往的管理经验、运行模式,大胆地突破现有体制机制的束缚,大胆地创新体制机制。可以说,只要牢牢把握住“2011计划”的八大重点任务,只要我们是奔着这个目标来的,那么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做,没有什么不可以干。学校希望协同创新中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着力点,向改革要效益,全面激发协同创新中心的活力。学校认可中心在人才聘任、激励机制和财务制度上做些新探索和尝试,更希望以协同创新中心为牵引,加快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进而构建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现代大学制度。
(七)关于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问题
“2011协同创新计划”的核心目标是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发展,学科建设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步提升。我校协同创新中心在今后建设发展中,要兼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特别是要以今年开展全校范围内学科专业调整为契机,创新思维、创新体制机制,以科研的协同来深化学科专业调整,夯实学科基础,打造我校的优势学科,同时培养我们的优势科研团队及人才队伍。同时积极探索依托协同创新计划,培养高层次人才,真正推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位一体发展。
三、齐心协力、扎实推进协同创新工作
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是个新生事物,作为高校深化机制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和借鉴。现在全国很多高校都在摸索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难度可想而知。“世上无难事,人心自不坚”。我相信,只要大家沉下心来,投身进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协同创新中心必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一)加强对协同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
协同创新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校走内涵式发展,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抓手。我们要加强协同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首先,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协同创新工作,党委班子经常研究、关注协同创新工作,帮助解决协同创新工作面临的困难。学校于2014年10月调整了“2011协同创新计划”规划与建设领导小组,我任组长,刘凯同志为副组长,由学院办公室、科研处、研究生处、教务处、人事处、财资处、对外合作交流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主要负责制定我校“2011协同创新计划”项目的培育与建设规划,审定新的立项和培育计划,审批项目培育建设方案,审批项目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协调解决项目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近期,学校常委会研究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中心的领导力量,充实领导班子,加强协同创新中心管委会建设,由刘凯同志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同时聘请王学海同志担任副主任,抽调陈敦山、董建民、王继刚、杨玲等同志到中心工作,并以中心工作为主,成立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委员会,成为一个实体性的工作机构。下一步,还将根据工作需要,进一步组建完善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心学术委员会。
    (二)全员动员,齐心协力,共同推进
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要求:协同创新工作是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工作,围绕重大需求和重大任务,汇聚一流人才和团队、优势的学科和平台、优质的科研资源和条件。充分体现人才是核心、学科是基础、科研是支撑的建设思路,提升高校综合创新能力,推动学校发展方式的转变。这种工作要求使2011协同创新工作涵盖了高校的多项工作内容,而且要打破学科壁垒、专业壁垒、院系壁垒,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间人员互动,形成多元、融合、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这种高标准、高难度、长期化的工作,不是仅仅管委会的几个人,或者中心聘任的几个专家就能实现得了的任务。它需要将全校教职工动员起来,大家共同关心协同创新,积极参与协同创新,共同推进,才能使我校的协同创新工作上一个台阶,力促我校的“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推动西藏创新发展的核心阵地,促进西藏区域重大成果转移和辐射的重要平台。
    (三)加大政策支持,为体制机制改革给予政策保障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党委、行政将大力支持协同创新中心工作,在资源配置、体制改革、管理服务等方面予以优先保证。学校将根据协同创新工作的现实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体现谁改革、谁优先,谁支持、谁受益。努力将协同创新中心建成学校内部相对独立的科研管理运行实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赋予相对灵活的人事制度与管理自主权。支持中心建立以重大协同任务和实际创新贡献为导向、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科研评价体系,逐步在中心落实绩效奖励机制,以激励政策激发优秀创新团队工作积极性。要以优惠的待遇吸引有能力的人才积极投身协同创新工作,要让在创新工作上做贡献的人收入高、地位高,想干事、干成事,让他人眼红。学校办公室、组织、人事、教务、科研、财务、研究生处等相关部门要积极为协同创新中心的机制体制改革铺路搭桥,为协同创新中心的工作出谋划策,共同为协同创新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内氛围。协同创新中心管委会全体人员要积极为校内、校外协同以及学校各院系、各学科协同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服好务,努力探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我校协同创新工作的良性发展。
    (四)注意协同创新中心的学术安全
    我们的协同创新中心聚焦在国家急需,特别是西藏急需,服务于国家战略,在这里我要提醒一下大家,在推进协同创新的过程中要有安全意识,牢记“学术研究无禁区,思想宣传有纪律”,要搞明白我们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服务国家战略,是为党和政府提供智力支持的,而不是给党和政府添麻烦、惹事端的。这是一条刚性要求,是不容碰触的底线,不管是牵头单位还是协作单位,不管是专家还是工作人员,有自由化倾向者要予以教育约束,与境内外敌对势力有勾连活动者要及时制止甚至清除。
各位专家、同志们,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任重道远,希望大家以学校升级转型为契机,充分发挥内地办学的区位优势,找准定位,凝炼方向,大胆创新,深化协同,努力建设“政府主导、区域急需、创新引领、影响突出”的协同创新中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宣传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宣传部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宣传部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宣传部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宣传部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