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庆祝大会还有

00

西藏民族大学60周年校庆专题网页

快速导航

历史回顾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回顾

西藏记忆_李化森

发布时间:2018-07-10 浏览次数:4752


一、进藏
      流年似水,往事如烟。
      1965年到1981年,我离乡背井,远赴西藏高原工作和生活了15年。
      这期间,我接触了许许多多的人,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独特风景。虽然,往昔日渐模糊,故事已成往事,新闻已成旧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点点滴滴的记忆,零零碎碎的日子,平平淡淡的时光,忙忙碌碌的身影,仍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断断续续时隐时现。本以为西藏是我生命中的过客,后来却成了我记忆中的常客。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任何经历都是财富,西藏是我人生旅程中的重要一站。在那里我见识了世界之大,天地之美。异域风情,无奇不有。藏族人民淳朴善良,勤劳勇敢;干群关系,民族关系亲密无间;党政机关风清气正。使我对西藏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如果人生能重新安排,我仍然选择去西藏。西藏魅力何在?魅力往往与独特联系在一起。那里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民风民俗,独特的生活习惯,独特的建筑风格,独特的文化艺术,独特的生产方式,独特的气候体验,这些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何况那是在万里之外的雪域高原呢。
      1965年10月初,我们西藏民族学院藏语文系二年级104名同学坐火车从陕西省咸阳市出发,到甘肃省柳园镇下车转乘解放牌敞篷卡车。我们蜷缩在车厢里,顶着风沙,蓬头垢面,晓行夜宿,摇摇晃晃,颠颠簸簸,第九天到达拉萨市。当时,西藏自治区刚刚成立,全国各地的援藏干部陆续到达拉萨,奔赴各自工作岗位。他们在当地出发前受到英雄般的礼遇,提职提薪、专车接送,县市省三级层层领导接见、高规格宴请、参观游览、赠送御寒物资,还有亲属们生离死别般的送行,场面十分悲壮。这预示着,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拉开了序幕,一次不辱使命的出征就要上路,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即将起航,同时通往奇迹和成就的大门也已打开。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军区司令员、西藏民院院长张国华将军在小礼堂接见了我们。他勉励大家,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长期建藏,以边疆为家。他要求大家要学习老西藏“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像他们那样带着感情、带着使命、带着重托、带着责任,攻坚克难,进军西藏,他们为西藏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在雪域高原建功立业。他希望大家调整好心态,作好吃大苦、耐大劳,克服各种困难的思想准备,迎接更加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随后组织了参观。1、布达拉宫。即观世音菩萨居住的圣地,又称冬宫。布达拉宫位于市西北,自下而上依红山而建,融合了唐朝、西藏、印度等多种建筑风格于一体,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底层已有1300多年历史,比故宫晚100年左右,1933年全部完工。主体建筑高115.7米,大小房间2000间,总建筑面积138000多平米,墙体上窄下宽(1.6米至5.1米),内部垂直,外部倾斜,冬暖夏凉。外墙三个颜色:白色代表慈悲,红色象征智慧,紫色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宫内有文成公主塑像和她从内地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塑像,还有10位达赖喇嘛的灵塔,另有镀金经书、历代壁画和奇珍异宝无数。这里曾经是西藏政教活动的中心,是最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2、罗布林卡,又称夏宫,现改为人民公园。有水有树有亭台楼阁。3、大昭寺。金碧辉煌,历史悠久,位于拉萨市老城区中心八角街,是宗教活动中心之一,也是信众朝圣的地方之一。这里供奉着佛像和藏经,举行传诏法会。历代达赖和班禅的受戒仪式也在这里举行,为藏区所有教派所共尊。4、龙王潭。位于布达拉宫背后,林木茂盛,古树参天,繁花似锦,景色宜人,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现改名为劳动公园。
      我们在拉萨住了几天,适应了一下气候,就离开二班随一班同学被派往日喀则地区。
      二、日喀则
      日喀则市离拉萨240多公里,海拔3700多米。中途经过浪卡子县境内的圣湖羊卓雍湖。汽车沿湖的西侧行驶一个多小时。630平方公里的湖面,蓝天碧水,清波荡漾,远处的山峰白雪皑皑,使我想起一幅对联: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别有一番情趣。还能看到一些远道而来的朝圣者,围着湖面磕长头,五体投地,顶礼膜拜,十分虔诚,据说是为了祈福。为防止手掌被磨破,朝圣者在手上套一个鞋底。他们认为,今生越吃苦越受罪,来世越能享福。吃苦越多,精神越升华,离天堂越近。因此,穷而不苦,苦而无怨。心情再差也不写在脸上,日子再苦也不挂在嘴上。他们活在理想里。因为这里海拔高,我们略感头疼和心慌。只有几户牧民在此放牧,给人以苍凉凄冷之感。在浪卡子县和江孜县交界处,有一个离公路最近的冰川,叫卡若拉冰川,前几年因在这里拍摄过电影《红河谷》、《江孜之战》,名噪一时。1904年江孜军民抗击英国侵略者的炮台,至今还保留在江孜县,万宁寺还保存着与英军搏斗的藏刀。
      日喀则除了扎西伦布寺,主要景点还有新宫,是十世班禅从青海塔尔寺跟随解放军进驻西藏后,由国家为他修建的行宫。还有宗政府(县衙)城堡,坐北朝南,背靠一座小山,随坡而建,居高临下,是当地历史的见证,是西藏历史的一个缩影。高大雄伟的建筑当年已破旧不堪。听说现在装饰一新,并且安上了霓虹灯,每到晚上,流光溢彩,成为当地一景。另外,到萨迦县东十八公里卡吾村泡温泉、参观萨迦寺,从定日县攀登珠穆朗玛峰,经聂拉木县樟木口岸到尼泊尔旅游经商,都要经过日喀则市。
      当时西藏正在农村开展三大教育运动,即阶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我成为南木林县多角区三大教育工作团的一名成员。我被分配到艾玛乡一个村工作,住在最穷的农户家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访贫问苦,扎根串联,忆苦思甜,发动群众,批斗不奉公守法的农奴主及其代理人,大批促大干,整顿、完善基层组织,发展生产,每期半年。这是我离开家庭和学校走向社会的第一站,也是人生旅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站,使我接了地气,了解了民情。在工作中首先要过语言关,我们在学校学的是书面语言、拉萨口语,到了南木林县说的是方言土语。我说的话他们能听懂,他们说的话我听不明白。白天开群众会我做记录,听不懂的地方就用汉字或拼音把发音记下来,到晚上请教藏族干部。通过半年多的刻苦学习,基本上过了语言关。并和淳朴善良的藏族人民建立了深厚友谊。由于我一活动就气喘,他们从不让我干扛粮食这样的重活、挖河这样的苦活、爬山涉水这样的险活、背粪土这样的脏活。其次要过生活关,群众饮食主要是两干两稀,干的是青稞糌粑、豌豆糌粑(青稞麦炒熟后磨成面,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着吃);稀的是酥油茶,青稞酒。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品,高热量,茶叶中富含维生素C,解腻,二者融为一体,适合寒冷地区的人饮用。牦牛奶制的黄色酥油是上品,白酥油次之。没有馒头、没有面条、没有蔬菜,更没有水果,很少吃肉。在民院学习时能吃到热腾腾的白馒头,每周有鸡鸭鱼肉,这些现在全不见踪影。手抓糌粑难以下咽,吃饭也不规律,饥饿是最好的味精,饥肠辘辘使我渐渐恢复了食欲,日久天长,也就慢慢适应了。逢年过节老百姓都要改善生活,用酥油、菜籽油炸一些食品,还要做猫耳朵疙瘩汤,这种饭先用骨头熬汤,然后放入人参果、土豆煮,再把和好的面揉成长条,拽成小块,状如猫耳,下到锅里再煮,味道极美。西藏群众爱熬骨头汤喝,把胫骨砸开,掏出骨髓吃,香浓可口。这就叫敲骨吸髓。县里照明靠一台柴油发电机,工作组则靠每月发几包蜡烛。我没有被艰苦的环境和乏味的生活所压倒,反而历练了我应对艰苦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多了些坦然和从容。1966年上半年我被调到秋木乡扎西林村搞三教,任工作组副组长,组长是部队的电台台长。当时西藏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
1966年6月,学校派人来宣布我们提前一年毕业了,不再回校。我一下子就懵了,谁到哪里去一个也没有记住,县里没有照相的,未能留下毕业合影。其他同学都回家探亲或串联了,我虽然很想念父母和在拉萨市搞三大教育的同班同学,但是面对一大堆行李和路途的艰辛,我只好留下等待一个固定的落脚点。我先任秋木乡文化革命观察员。到年底,县委组织部通知我担任南木林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队长,到各乡各村宣传党中央的大政方针。1967年春,地委组织部通知我到地委农牧政治部上班。
      我在日喀则地委工作期间,老领导有山东人巩太发、河南人刘振杰二同志。老同事有天津人胡宗渭、浙江人章裴然、江苏人甘耀宗、四川人张凡。他们都是随十八军进藏的中学生。还有西藏民院毕业的河南同乡刘元成(后任驻马店市人大副主任),以及白朗、平措、边巴次仁等几位藏族同事。他们张口能说,提笔能写,交事能办,社交能力极强。听说几位藏族同事后来都到县里担任了主要领导职务。甘耀宗同志还自学针灸,经常在自己身上作试验。在地委办公室工作的民院毕业生还有张祥沛(曾任日喀则行署副专员、河南省审计厅副厅长)、程广勤(曾任河南省武陟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在日喀则县工作的赵聚营(后任新乡市审计局局长)、任来运(后任新乡市卫校校长)同窗好友王新录分配到了日喀则地区物资站工作(后在石家庄民族中学任职)他们每个人都是一本厚厚的书,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故事。如果你想聪明,那您就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您才会更加睿智;如果你想优秀,那你就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您才会出类拔萃。可惜,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有些东西是学不来的,我只是长了见识,开了眼界,学到一些皮毛。不过后来我也爱上了中医,业余时间常翻阅有关资料,略有心得,偶感风寒,自己开药,疗效颇佳,养生保健,小有收获。
      1967年6、7月份,我抽调到日喀则军分区抓革命促生产办公室、有一次我跟随领导下乡,了解农牧业生产情况,查看耕地墒情、苗情,在牧区了解幼畜成活率、疫情,需要提供什么帮助等。我们先后去了白朗、仁布、江孜、康马、亚东等五县。最后一站是边防前哨——亚东县,距日喀则240公里。该县南北走向,北高南低,北宽南窄,溪深谷险,境内公路崎岖难行,勉强容下两辆车通行。雨季随时可见山体落石,险象环生,让人触目惊心。我们首先来到边贸重镇帕里镇,这里海拔4300多米,商业气氛很浓,是印度、不丹、锡金商人云集之地。再往南行40多公里。海拔下降1000多米,就到了亚东县政府的所在地——下司马镇。这里芳草青青,流水潺潺,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天很蓝,山很绿,水很清,景很美。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徐徐吹进来,把这个边境小县吹成了江南。高原有林海,山间藏碧湖。溪边有竹春常在,山间无人水自流。一到春天,各种草木争先恐后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漫山遍野开放着杜鹃花、格桑花、山茶花。满目碧翠,鸟语花香,移步换景,犹入仙境,是天然绿色宝库。再往南走,海拔逐渐升高,就到了乃堆拉口岸。此地设有边防哨所,也是印度商人和香客到拉萨、阿里朝圣的必经之路。从这里再往南走就到了洞朗高地。这里属无人区,夏季有几户牧民在此放牧,部队每年巡逻两次。2017年夏季印度军队非法侵入该地区,严重对峙73天,战争似乎一触即发,危险无处不在,引起世人关注,最后我国政府以最大的和平诚意化解了这场危机。
      1968年,我被抽调到日喀则军分区驻扎西伦布寺军管组工作。寺庙是西藏财富的聚集地,文化艺术的传承地,知识精英的荟萃地,群众精神的寄托地。该寺历史悠久,是由追认的一世达赖喇嘛1447年在尼玛山下依山顺坡,历经十二年所建,地位特殊,规模宏大,高低错落,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寺内珍宝无数,最高的强巴佛铜像高27米。这里是班禅从事宗教活动和驻锡的地方,全盛时期有喇嘛3300多人,文化革命时还有1000多人。他们暗地串联,企图组织喇嘛上街游行示威,反攻倒算,诅咒共产党。军管组十几个人,一半是军人,一半是藏族干部(兼翻译),工作任务是搞阶级斗争,开展大检举,大批判,大斗争。开展“三忠于、四无限”活动。喇嘛中有擅长绘画的,让他们在扎寺墙壁上画满了葵花环绕的毛主席像。宗教活动基本停止。
      西藏民间没有学校,只有寺庙里的喇嘛念经书时才学一些藏文,藏文水平最高的人都在扎寺,这里还收藏着金粉书写的经书和色彩艳丽的壁画。工作之余,我想学习和欣赏藏文书法,就找到寺庙民主管理委员会主任,打听谁的字写得最好。他说:“有一个喇嘛身体不好,面黄肌瘦,卧病在床,他的字最漂亮。点如桃,撇如刀,如行云流水,似龙飞凤舞。”于是我就从毛主席语录藏文版中选了几段让他写,其中有一句是“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第二天,他就神沮气丧、不知所措地来找我坦白:“你说的就是我。我就是假装生病的,因为我对共产党不满,逃避劳动和思想改造,我有罪”!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茫茫人海,最看不透的就是人心。为人不可过于聪明,聪明多被聪明误。我批评了他,让他正常参加学习和劳动。
      一个人如果不想过低三下四的生活,就必须有能让自己抬头挺胸的资本,当时我经常沉溺于文字编织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中。除了读书学习,我没有别的爱好,读书看报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开窗观山景,闭门读宝书”。“报刊遍屋里,书卷满床头”。从西藏内调时,还托运了一箱旧报纸回来。那时,我常手捧一本书或几张报纸专心阅读。可惜我一直没有见到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我常把西藏日报汉藏文版对照着看,仔细研读,百看不厌,给了我无穷的乐趣和享受。我的口语老师除本单位的以外,还有邮电局电报班、日喀则中学、八个居委会的朋友。在庆祝毛主席发表最新指示的群众大会上我用藏语发言,受到好评,当地群众说我是西康人(川西昌都藏族)。读书的乐趣,不读书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在书本里,我不仅能找到知识,而且还能找到欢乐、幸福和慰藉。读书的痕迹会藏在你的气质和谈吐里,每当我读到那些醒世恒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盛世危言、金玉良言、至理名言的时候,就满嘴生辉,口吐莲花,令我喜出望外,手舞足蹈,自得其乐。可惜,我记忆力差,过不了两天就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大家看到的我并非满腹经纶,能言善辩之士,而是一个寡言少语的忠实听众。
      我是一个笨嘴拙舌、不善交际的人。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上立身,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能手无寸铁,胸无点墨。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学。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谁也靠不住,除非你有用。日子要自己过,风雨要自己挡,滋味要自己尝。今天不充电,明天靠边站。怎样利用业余时间,决定了人生高度。不能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无谓的琐事上。人生能力有限,努力无限。
      潜心读书,坚持学习,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因为成功的钥匙,往往就藏在寂寞的口袋里。比我聪明的人比比皆是,只有靠吃苦耐劳,勤奋学习才使我走到今天。我们想要的,没有一样可以轻易得到。在何处播种施肥,就在何处开花结果。
      三、林芝
      文化革命中,日喀则地区分为两大派,大联合指挥部设在地委院内,造反总部设在地区大礼堂,两派没有发生过武斗和打砸抢等过激行为。
      1970年初,自治区党委和革委会在林芝八一镇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区直属机关和各地区机关都集中起来学习。日喀则地委编为20连。主要任务是斗私批修,消除派性,清理阶级队伍,精简科室人员等。
      孙副师长为我们作了动员报告。他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出口成章,一开场就牢牢抓住了听众的心,他讲了学习毛著,斗私批修,克服派性,批判了文化革命中出现的种种乱象。他从身边事谈起,由此及彼,旁征博引,剖析分解,侃侃而谈,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前呼后应,左右逢源。可谓是头头是道,句句戳心,高潮迭起,妙语联珠,给了我们激情,给了我们力量,是我在西藏听到的最精彩的一次报告,使我深感中国语言之美,文字之妙,口才之棒。从而大饱耳福,大开眼界,是一次绝美的享受。领导讲话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一要有理,有理论的高度和说理的深度。二要有趣,有美感、新鲜感和趣味。有的领导讲话,听众像吃了兴奋剂,浑身是劲,情绪高涨;有的领导讲话,听众像服了安眠药,昏昏欲睡,情绪低迷,原因在于讲话的水平。
       在学习班学习期间,为了落实、查证文革中揭发出来的一些领导干部的问题,需要派人到外地调查、取证,由三个人组成外调组,我是其中之一。在此期间,我有幸见到两位西藏名人。一是大名鼎鼎的生钦活佛,当时任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在宗教界的地位很高。找他谈话时,他面带微笑,温文尔雅,从容不迫,谈吐自如,令人感到温暖,肃然起敬。另一位是赫赫有名的十世班禅弟弟(哑巴)的夫人。当时她正在拉萨市一个居委会接受劳动改造。方头巾包头,穿着普通的藏式裙子,和普通人一模一样。在此之前,还见过回日喀则第五居委会探亲的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玛女士,并和她在地委院内交谈了一个多小时。她有过人的音乐天赋,迷人的嗓音和动听的歌喉。她的一曲《唱支山歌给党听》红遍全国,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学习期间,每逢星期六都要上山砍柴,供食堂烧火做饭,这是我们游山玩水,放松身心的大好时机。林芝海拔比拉萨低,雨量充沛,草木茂盛,气候宜人,有西藏江南之美称。这里有雪山、森林、河流、湿地、村落、梯田等,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这里的植被色彩绚丽,火红,金黄,浅绿,粉藕,它们交相辉映,多姿多彩,汇万千妩媚于一山,令人向往、沉醉和难忘。驻军某部师部大院就在山脚下,红瓦白墙,绿树掩映,下有杨柳半年绿,上有松柏四季青,成为山中又一美景。
      我们带着砍刀和绳子,跨过尼洋河大桥,顺着蜿蜒曲折峰回路转的小道,往山里走。漫山遍野都是深绿色,娇翠欲滴。先是低矮的灌木丛,而后是高耸的乔木林,嶙峋沧桑的千年古树,优雅挺拔的云杉、青冈木,奇形怪状的植物,攀附在大树上的藤条,枯木逢春的嫩芽。各种树木奇形怪状,或弯曲,或交臂,或牵手,或互相缠绕,任烈日炙烤,雷击雨淋,都在顽强地生长着和表现着自己。形成一幅多层次的立体的天然画卷。我们在山上休息时,你一言,我一语,还给这些地方起了好听的名字。如向阳坡、朝阳沟、流沙河、桃花谷、青松岭等。有好心情才会有好风景,有好眼光才会有好发现。踩着乱石和蔓草再往高处走,就能看到南迦巴瓦山,终年积雪,云雾缭绕,气象万千,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冰雪融化后形成的溪流瀑布,珠玉飞溅,阳光一照,似彩虹飞舞,在落差的驱动下,水在流动、波在涌动,浪在滚动,给人一个梦幻世界,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雪峰下的高山草甸,山水灵秀,百花含蕾,千枝泛翠,万木争荣,奇山怪石,鬼斧神工,鸟叫虫鸣,真是步步有景,举目成趣,犹如立体的画,无声的诗,令人心旷神怡。
      1970年10月学习结束后,一部分老同志等待内调,二十几名二三十岁的年轻干部下派到日喀则所辖的十六个县,我分配到了仲巴县。
       四、仲巴县
      仲巴县属边境县,文化大革命不搞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不搞串联,只搞正面教育。
      仲巴县位于日喀则地区最西部600多公里处,西邻阿里地区,南邻尼泊尔,面积4万8千多平方公里,地形复杂,海拔4750多米,属高寒缺氧的纯牧业县,无霜期只有100多天,植物覆盖率约30%左右,牧草高约20多厘米。全县不长一棵树,不长一棵庄稼。马泉河是境内最大河流。气候特点是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半年是冬天,每天中午12点开始刮风,风吹尘起、遮天蔽日,狂风卷着喧嚣的尘土、沙砾,在我们的脸上身上肆意地胡抹乱钻,呈现出“大漠风尘日色昏”的景象,中午和晚上,我们都要弯着腰、闭着嘴、眯着眼、顶着风沙去食堂吃饭,第二天黎明就风平浪静,循环往复,天天如此。漫长的冬天特别难熬,经常是冰天雪地,银妆素裹,天高水冷,或风沙肆虐,吹得人站不稳,沙粒打在脸上生疼。即使8月份,天气也是变化无常。有一次,我们在大草原上骑马赶路,温暖的太阳照得大地生机勃勃,忽然天色暗了下来,乌云盖地,刮起北风。龙卷风高速旋转,紧接着就飘起雪花,还夹杂着冰雹,忽晴忽雨,变幻莫测。一日有四季,转瞬冬夏间,风雪与艳阳不断切换着。正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西藏八月即飞雪;忽然云开天放晴,飞沙走石遮日月。
      仲巴县空气稀薄,气候干燥,气压偏低,即使躺着不动,都相当于负重一二十斤,一活动就感到头疼心慌,胸闷气喘,心跳加快,一步三喘。天气变化时也会头疼,身体不适,血色素升高,嘴唇发紫。那时候我们从来没有吸过氧气,也没有吃过红景天、巴戟天之类的中草药。水烧到80多度就开了,蒸馒头、大米饭时,如不用高压锅,就会黏黏的,有不熟的感觉。
       文化大革命初期,仲巴县边境对敌斗争形势十分严峻。1959年3月10日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武装叛乱时,约有一万多名藏民逃往尼泊尔境内,其中武装叛匪约一千多人。他们乘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动乱之机,时常回窜骚扰,伏击解放军巡逻人员,抢劫边民牛羊等财产。一时间草木皆兵,人人自危。中央军委派遣边防五团驻防仲巴县,成立扎东特委领导仲巴、萨迦、吉隆三县对敌斗争,县乡干部和民兵都发了步枪和冲锋枪。后经中尼政府友好协商,尼政府收缴了叛匪枪支,并将他们内迁安置。此时美蒋反华反共势力联手,利用降落伞、气球往西藏投放宣传品。到1970年,边境形势基本稳定,回窜骚扰大大减少。
      我的老领导、中共仲巴县委书记黄万俊同志,青海人。他身材高大魁梧,说话声音宏亮。学历不高,但博闻强记,知识渊博,工作经验丰富,办事沉稳干练,工作严谨细致,有条有理。每逢开大会讲话之前,他总爱吃一片药,然后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地走上讲台,发表激昂慷慨,热情洋溢的讲话。
       有一次,我在他办公室给他起草讲话稿,他在旁边给我削了一个苹果吃,让我十分感动。在仲巴县吃苹果和上甘岭战役吃苹果一样,物以稀为贵。西藏产苹果的地方极少,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昂。所以,仲巴县的苹果是一种奢侈品,不是一般人能吃得上的。黄书记后任自治区民政厅长。
      我的老领导还有布桑同志,林芝人,曾任帕羊区党委书记,后任县委副书记。他慈眉善目,性格开朗,上进心强,是一个勤奋、热情、善良的人,一个微笑常常挂在嘴边、快乐放在心上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广受欢迎和好评。
布桑同志以事业和人民利益为重,敢做敢为,勇于担当,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每当暴风雪来袭,牧民和牛羊受困,饲草储备不足,口蹄疫流行等关键时候,他总是挺身而出,果断拍板,施以援手。为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他整天在大草原上奔波着、忙碌着、思考着、探索者,他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人民大众,成为当地牧民的贴心朋友。人品的好坏直接决定人一生的成败,爱占便宜的人总嫌别人不够大方,占了光的人总说自己吃了亏,这样的人办不了大事,也发不了大财。人这一辈子不管活成什么样子,都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切成败得失、喜怒哀乐都是自己造成的。
      布桑同志忙于工作,生活不规律,患了胃病和心脏病,疾病也未能使他对工作的热情有一点收敛。1984年,他调日喀则地区任林业局长,爱人限制他喝酒,有客人来访时例外。布桑同志常邀请三五好友来家做客,一醉方休。不到60岁就去世了。智者云:人生有度,好在适度,误在失度,坏在过度。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
跟谁在一起非常重要,俗话说,跟着苍蝇进厕所,跟着蜜蜂找花朵。和正派人交往,和积极人共事,和幽默人同行,是我一生中的一大幸事。布桑同志是我生命中的贵人。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他对我的工作、生活关怀备至,体贴入微,使我初出茅庐,就能在一个友爱、温暖的环境里工作和学习。我听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他的专业技术决定,另外85%则要靠人际关系(群众拥护)。每个在你生命里出现的人都有原因,每一个人的出现都值得感激。
      引路靠贵人,走路靠自己;成长靠学习,成就靠大家;以谦卑之心,蓄进取之志,使我健康成长。
      1977年6、7月份,我作为代表和工作人员参加了日喀则地区第二次党代会和人代会,获得了2%职工升一级工资的奖励,1977年任中共仲巴县委、县革委办公室副主任。聊城师专中文系毕业的齐观仲同志接任县委秘书,他为人忠厚热情,办事利索,成为我的得力助手和好友。
      有一次我和同事下乡,我们骑着马自由自在地奔驰在一望无边的大草原上。天苍苍,野茫茫,沟壑纵横,丘陵起伏,湖泊、小溪、沼泽星罗棋布,山高自有行人路,滩多不乏跋涉人。涉不必有津,居不必有屋,食不必有灶,坐不必有凳,过着原始人的生活,欣赏着蓝天白云,山川河流和远处的雪山,饱览着大自然的雄浑壮阔和秀美绮丽。一腔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忽然远处有一群野牦牛、藏黄羊、藏羚羊飞奔而去,这是难得一见的景观,这里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它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可能是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打扰了它们宁静的生活,使他们惊恐万状,夺路而逃。当时还没有傻瓜照相机,没有能够留下这珍贵的影像资料。天色渐晚,红日西坠,夜幕降临,人困马乏。我们选择了一个向阳的山坡,石砌的羊圈旁边安营扎寨,饮马喂料,拣干牛粪、羊粪生火煮茶,吃糌粑,然后打开行李,席地而睡。“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高原夜色凉如水,衣被难暖露宿人。举目仰望,月朗星稀,北斗闪烁,天寒露重,凉风习习,侧耳细听,犬吠狼嚎,一会儿独唱,一会儿合唱,此起彼伏,时远时近,断断续续,令人百感交集。(狼是草原之王,也是牧民的天敌,西藏农牧民对狼有刻骨的仇恨,他们用夹子夹住狼以后,便用粗线绳把狼的嘴缝起来,然后放开,把狼活活饿死。)第二天起床,眉毛上挂满了白白一层霜。这正是:渴饮马泉水,饥食糌粑面;白天忙赶路,夜宿羊圈边。劲风扬飞沙,夜寒难入眠;黎明即出发,快马又加鞭。我学会了在荒凉之中走出一片漂亮的风景来。
      人在哪里生活,哪里就有生活的逻辑和意义。在世界屋脊生活,有苦也有乐,苦中有乐趣有希望有奔头。我坚信:能吃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有时候你觉得特别难,也许因为有更大的收获在后面。当时也不知道能不能内调,何时能内调。撑住,才有后来的一切。和残疾人相比,和乞丐相比,和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人相比,我们幸运多了。苦也罢,甜也罢,酸甜从来拌苦辣。有人说这里是生命禁区,我说有些言过其实。只要你热爱,生活在哪里都可爱,要接受不可改变的一切,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改变不了环境,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路多弯曲崎岖,少有平坦笔直。人才都是熬出来的,本事都是逼出来的。吃苦是福气,吃苦是财富。年轻时不吃苦,日后必然要吃亏。什么是享受?享受就是享福与受罪,要懂得付出与收获的辩证法。
      仲巴县最宝贵的资源就是牧草,无须播种,无须耕耘,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牧草吃不尽,春风春又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延绵不绝,四际无涯。水草是生命之源,有了水草,才有牛羊,才有人烟,才有这里的一切。牧民们逐水草而居,冬天住在海拔低、水草丰富、气候温和的地方,天气转暖后就开始搬家,因为冬季已经把草吃光了,要向偏远的、海拔高的、有水草的地方搬。择草而牧、择水而居,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一年要搬十几次家,才能找到足够的牧草。
      每年七至十月份,是仲巴县最宜人的季节,夏无酷暑,春秋相连,金风玉露,接踵而至。所有适合生长的地方,都会涌出绿色。绿浪迭起,在这个美好的季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朵万朵野花开,各式各样的花朵在阳光下盛开,鹅黄、乳白、海蓝、枣红、五颜六色。大朵的,细碎的,雍容的,妩媚的,娇羞的;在山上,在谷中,在河畔;有的近,有的远。花香含蓄而内敛,似有似无,美不胜收,令人陶醉。俗话说,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我的确大部分叫不出名字来。大地慢慢地变幻着颜色,泛绿,碧绿,墨绿,金黄,到十一月份就变成枯黄,黄中泛白。这些花草耐旱,耐寒,生命力极强。我曾想带些种子到家乡试种,但是到了日喀则住招待所时提包被盗,终未遂愿。
牧区有一样美食——酸奶,加点白糖,酸酸甜甜,正宗地道,十分爽口。草原上还有一种天然美食——天鹅蛋和野鸭蛋。每年春天,我的同事们就把两个大汽油筒捆绑在一起,坐在上面到湖中间的小岛上拣天鹅蛋和野鸭蛋,分给大家吃。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只要是天鹅蛋,就是生在孤岛上,也会有人找上门来。
      大地是人类的恩人,世世代代默默地见真情、献大爱,依靠天上飞的、陆上跑的、地上长的、水中游的,养育着世界上一切生物,包括人类。我们也是大地的一部分。
      1971年底,我们下乡工作,像唐僧取经一样,骡马驮着行李、帐篷和锅灶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正是滴水成冰,寒气逼人的冬天,风刀霜剑,冻得我瑟瑟发抖,鼻子和嘴唇冻得麻木涨疼,手脚都冻僵了。路上要过冰河,河水已冻成冰浪,冰花,冰柱,冰雕,像水晶宫一样冰笋玉立,晶莹剔透。骑马过冰河,很容易打滑,人马战战兢兢,寸步难行。睫毛结着冰碴子,鼻孔喷着热气,路上不见行人,这时我脑子里出现一幅画面: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影颠簸行,独哼牧歌悦。走过一道道沟,翻过一座座岭,天黑前我们到达目的地,支起帐篷,生起炉火做饭,但是没有一点温暖的感觉,尝到了“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滋味。最好的帐篷是牦牛毛编织的,冬暖夏凉,我们住的是帆布帐篷。冷的边关热的血,听说工作队来了,基层干部、热心群众纷纷前来帮忙,帮助拴马、搭帐篷,并送来牛粪以及吃的东西,让我们感到暖流不断。这里缺氧气,缺文化生活,缺蔬菜。但是这里不缺温暖,不缺士气,不缺组织的信任,只要心里充满阳光,生活就会色彩斑斓。同样一件事,我们如果换个角度去看,可能就会有全然不同的感受,用积极的思维方式,就会发现许多美好。只要精神不倒,脊梁就会挺直不弯。牧区没有蔬菜,牧民把吃青菜叫吃草,西藏机关食堂常吃的海带炒粉条也很罕见,只好买几瓶豆腐乳佐餐解馋。正是“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
      有些牧民朋友到供销社来买茶叶等日用百货,会顺便到我的房子里坐一坐,给我带一些牛羊肉、奶渣、酸奶等土特产,我把我的茶叶票、布票送给他们,并用糖果糕点招待他们,藏族群众对汉族干部的感情是质朴的、纯洁的、真挚的、发自内心的。
      这次下乡的任务是复查、确定阶级成分,忆苦思甜,抓革命促生产,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成立人民公社。有些牧民听说后害怕挨饿,不自由,就赶着牛羊跑到了国外。我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要不漏户,不漏人。基层干部汇报说:“有一个牧民过去当过藏兵,1950年10月昌都战役后跑回来了。他是个聋子,大声喊叫,还老打岔。他平时不参加群众会。”我让基层干部把他叫过来,小声用藏话对他说:“听说你当藏兵时打死过一个解放军!”那人马上大惊失色地说:“没有,没有,绝对没有。”我说:“你不是聋吗?我用这么小的声音跟你说话,你都能听清楚。”这突如其来的戏剧性一幕使他理屈词穷、无言以对,只得承认他对新社会不满,就装聋作哑,逃避思想改造,表示以后坚决改正。真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而弄巧成拙。我批评了他,但也没有太难为他。因为以宽恕之心向后看,以希望之心向前看,以同情之心向下看,以感激之心向上看时,你就站在了灵魂的最高处。
因为地处偏僻,路途遥远,气候恶劣,文化生活就是听收音机,用电唱机扬声器播放样板戏。很少有人光顾这里,只有每年冰雪开始融化时,从内地来一批测绘人员或地质勘查人员,带着介绍信,来到地方政府,要求我们帮他们雇民工带路,雇牦牛驮运器材和物资,我们用茶水和大前门、凤凰牌香烟招待远方来的风尘仆仆的客人。其中也有河南新乡人。这时漂泊之感,思乡之情,一如秋夜漫漫,秋雨绵绵,淅淅沥沥在心头蔓延。使我想到:“人生处处桑梓地,他乡故乡一线牵”,高山挡不住,毕竟心相连。树高千丈,根还是扎在故乡的黄土地里。
      听说现在已是物是人非。老地方又有新风景。因国内外到阿里去旅游或朝圣的人,大多选择从日喀则途经仲巴县岗久乡、帕羊乡去阿里的冈仁波齐山。此山是冈底斯山主峰,高6656米,是恒河、印度河和雅鲁藏布江发源地。山的形状如金字塔,直插云霄,信徒们到此朝拜转山,祈福祷告。是圣地,也是福地。
      从仲巴县到岗久、帕羊两乡要过马泉河(雅鲁藏布江上游)。当时河上没有桥,也没有渡口和船。冬天过河最安全,大小车辆都从冰河上过。刚开始结冰和冰块将融化时最危险,车马有坠入冰河的可能。七八月份河水暴涨,汹涌澎湃,一泻千里,小车过不去,大车易抛锚,交通基本断绝。有急事骑马过河,有一定风险。离县城最远的隆格尔乡,骑马要走7天才能到达。途中山路崎岖,千沟百壑,乱石野径,千转百绕,只能信马由缰、缓步徐行,山东省文登市援藏医疗队还曾到那里巡回医疗,在帐篷里做一些简单的手术,很受群众欢迎。
      五、西藏风俗拾趣
      西藏的风俗和生活习惯,充满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智慧,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典范。
      1、农牧交换。西藏幅员辽阔,地广人稀,每平方公里只有两个人左右,所以没有集贸市场之类的商品流通场所。每一个乡都建有一个供销社,为农牧民提供茶叶(砖茶,砣茶)、布匹、日用百货之类的生活必需品。此外主要依靠农牧交换获取生活用品。每年11月份,牛羊膘肥体壮,天气凉爽干燥,进入宰杀季节。然后牧民带着牛羊肉、皮革、羊毛、酥油、奶渣等畜产品,再从盐湖驮一些食盐,翻山越岭,到农区和农民交换粮食。一只活羊卖7元钱(一张羊皮值一元,一个羊头值一元,每头牛驮100斤,每只羊驮20斤。)牦牛与藏区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衣食住行燃料、运输、耕种、脱粒等都离不开牦牛,它被称为“高原之宝”“雪域之舟”。每趟时间长达两三个月,牧民风餐露宿,长途跋涉,非常辛苦,但他们很乐观,经常唱着山歌,冒着严寒,走在山路上。他们具有很强的在艰苦中寻找快乐的能力,在恶劣环境中休养生息的能力。
      2、婚姻制度。旧西藏一些地方实行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制。即一家弟兄几个娶一个妻子;姊妹几个招一个女婿。老大结婚后,其弟或妹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进入婚姻状态。一部分人还要当喇嘛和尼姑。这样的好处是不用分家,不分财产,不用再盖房子,节约宅基地,也可控制人口增长。他们的家庭生活平静而和谐。这种婚姻习俗符合当时西藏生产力发展水平。民主改革后,要求共产党员必须实行一夫一妻制。
      3、天葬习俗。吐蕃王朝灭亡之后,西藏废除了土葬制度,开始实行水葬、天葬、火葬、灵塔葬等。天葬是人死了之后,就运到山上的天葬台,由天葬师将尸体分解成很多小块喂老鹰。他们对于人身上206块骨头、230个关节了如指掌,成竹在胸。群众认为只有把尸体吃光吃净,亡灵才能升入天堂,才是吉祥之兆。所以,一群老鹰(秃鹫)在天上盘旋。要把它们不喜欢吃的部位,如骨头砸碎先扔给它们吃,最后再把肉切成片让它们吃。其功效相当于火化。
       4、保存火种。在西藏偶然还可见到用打火石取火的现象。保存火种主要靠草坯,是一种从草地上挖出来的带草根的土坯,放在牛粪火上点燃后,取出来放到火盆里,上面覆盖一层厚厚的草木灰即可。相当于一个炭盆。上面还可放陶器酥油茶壶,起到保温作用。需要生火做饭时,可将火种取出,放到炉子里,上面放上牛粪,即可燃烧。
      5、别具一格的厕所。厕所一般设在二楼阴面的一个角落,人居住在阳面。粪池在一楼阴面,大小不等,一般约5平方米左右,朝院子后面留一个出粪口。一楼还可喂牲口,堆放牛粪等杂物。在扎西伦布寺的厕所里,为预防年老体衰的喇嘛解手后站不起来,厕所上方吊下一根粗绳子,老人解手后可拉着绳子站起来。布达拉宫高层厕所落差60米,是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厕所。牧民住帐篷,牧区没有厕所,裙子是女人方便时的天然屏障。
      6、痰巾。这是我自己起的名字,藏族群众没有随地吐痰的习惯。因为藏族居民生活空间狭小,有些居民屋里还铺着地毯。即使在野外也很自觉。他们用一种类似于毛毡的厚厚的氆氇做成的方巾专门储存痰液。折叠起来,用时打开,将痰吐入其中,再叠起来揣在怀里,定期清洗或更换,好像是一个随身携带的小痰盂。
      7、鼻烟。清朝以前有吸鼻烟的习惯,现在内地已经很少见了,但是在西藏还有些人有吸鼻烟的习惯。烟叶产于印度,能治感冒、鼻炎,提振精神,调整情绪,增加生活乐趣。一个精致的鼻烟壶里装上烟末,倒一点在拇指指甲上,放在鼻孔处吸入,打个喷嚏,全身感到舒服。鼻烟壶有角质、木质、皮质等,还有金玉、珊瑚、玛瑙、翡翠制成的,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很有收藏价值。
      8、踩场。谷物颗粒不用石磙碾,而是赶几头牦牛在场上踩来踩去。
      9、洗衣服。我们洗衣服一般用手揉搓,他们洗衣服一般用脚踩,把洗衣粉和厚厚的氆氇衣服放到水里,用双脚翻来覆去地踩,然后放到溪水或河水里清洗干净。有点儿像过去我们洗衣服时用棒槌捶,用搓衣板搓。十八军著名作曲家罗念一于1964年创作的歌舞《洗衣歌》里有一句唱词,翻译成汉语就是“洗吧,洗吧,快点洗吧,嗨,嗨”,就是配以洗衣姑娘双手微微提起裙子,用双脚踩踏的动作。
      10、用餐礼仪。农区是围着小桌子坐在卡垫上,牧区是围着火炉坐。男主人坐在最里面的正位,其余人员按辈分或年龄依次而坐,主妇坐在离门最近的下位。由她掌勺给大家盛饭,或掌壶给大家倒茶,斟酒。
      11、雪顿节(晒佛节)。每年春暖花开时,藏族群众不分男女老幼,都穿上节日的盛装,戴着饮品和食品,来到郊外树林里,喝着青稞酒,品着酥油茶,载歌载舞,洒脱奔放,期盼风调雨顺和家庭幸福。
      12、农牧区有的群众见到干部便挠头、伸舌头、倒吸一口气,表示敬畏,口中还不停地用敬语说:“长官,是是是、好好好”,这是等级森严的封建农奴制度遗留的旧习惯,现在少见了,称女干部为大姐,不论年龄大小。
      那时候的人觉悟高,欲望小,能吃苦,组织纪律观念强。个人服从组织,从来不向组织提个人要求。理想信念就是主心骨,一心为公就是定盘星。我怀着一腔热血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组织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机遇,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去谋划人生、创造未来。所以,才有了“明知西藏苦,偏向西藏行”的大无畏精神,才有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困难既是挑战的同义词,也是成功的垫脚石。特别是老西藏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深深地影响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西藏干部,他们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支撑着他们续写了人生辉煌。他们辛苦了一辈子,劳累了一辈子,奋斗了一辈子,但他们没有抱怨、没有后悔、没有攀比,甘于为祖国和人民利益拼命苦干。最终赢得了祖国的认可、人民的爱戴。西藏是我终身难忘的地方。在百余名同学中走出了数名地市级干部,约三分之一的县处级干部、一批科级干部和所在行业领军人物。我们在冰雪中锤炼,在缺氧中坚强,在歌舞中沉醉,在蓝天下畅想。如行云般自在,像流水般洒脱。过得很开心,眼睛向上把快乐放大,决不眼睛向下,把烦恼放大,再苦再累也要坚守信仰高地和精神家园。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回首往事,我未因敷衍而自愧,未因懈怠而抱憾。我们走过了千山万水,尝尽了千辛万苦;经受了生命禁区、高山反应的考验;爬雪山,过草地,钻山沟,走戈壁,踏冰河,趟沼泽,战风沙,抗严寒,还能活到现在,而且还能继续活下去,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有一种知足常乐的自得,有一种福寿缠身的快乐和温暖,人能吃多大的苦,就能享多大的福。
      我为这段不平凡的刻骨铭心的经历感到荣幸和自豪!
      【作者简介】曾任藏语文系学生分会学习委员,毕业后在日喀则地委、仲巴县委工作15年,2005年从河南省长垣县人大常委会退休。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电话:02933755000

网址:www.xz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