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全文

专门史培养方案

来源:研究生院

发布时间:2011-10-17

点击数:5317

历史学专门史硕士点(060105):

 

     

 

一、    培养目标和要求:

1.政治思想

在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培养方面,要求研究生通过理论学习,达到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追求进步、积极上进,热爱祖国,忠诚人民,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健全的人格。

2.专业基础理论

本硕士点专业研究的范围主要突出专门史的特性,以藏族文化及历史为中心,具体包括藏族社会历史变迁及藏民族的史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民俗、工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发展史。在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上,目前主要设置藏族文化史、藏族史、青藏历史地理、藏族传统史学及民族文献学、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5个方向,今后还会在专门史领域以及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相关专业方向加以拓展。

本专业主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共产党有关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为指导思想,着重于培养藏族文化史研究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通过主要课程的系统修习和三年的专业训练,使研究生不但能掌握历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而且还使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严谨的治学态度,成为一名合格的历史学硕士研究生。

3.学位培养目标要求

要达到培养目标,需要研究生完成或达到下列基本要求,包括:(1)英语通过国家四级考试;(2)修完研究生学位课程,取得足够学分,各科平均成绩优良;(3)掌握学术规范,具备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4)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论文;(5)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本学科毕业的研究生适用的就业目标为:(1)从事本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2)到文化管理、文化开发、文化资讯以及相关产业部门或企业工作。(3)到民族旅游、新型媒体以及其他文化传媒部门或企业工作。

4.授予学位

本专业主要授予学位为历史学硕士学位

二、研究方向及特色

方向一:藏族文化史研究。本方向一方面着重于藏族文化的起源、发展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则借助历史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宗教学等研究方法,对藏族文化的结构、层次、传统学术体系以及与内地、周边地区文化之间的交流等展开多边多角度的探讨,深入揭示藏族文化的源流以及发展规律,具体展现藏族文化所具有的个性和特色,总体把握藏族文化的发展脉络。

方向二:藏族史研究。本方向一方面要注重于通史、断代史的整体研究,另一方面则运用历史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对具体相关史事、人物等加以细致的挖掘,同时也注重对于史料、文献整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方向三:青藏历史地理研究。本方向主要着重对青藏高原历史时期的自然环境和人地关系的地理分布、演变及其发展规律等。其中重要的内容包括青藏历史自然地理、历史政治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文化地理等。

方向四:藏族传统史学和民族文献学研究。本方向着重于藏族史学的起源、发展阶段和规律以及藏族史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借助最新的历史学、历史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宗教学等研究方法,对藏族传统史学及文献的结构、层次、特点、传统学术体系以及与内地、周边地区文化与学术之间的交流等方面展开多边多角度的探讨,深入揭示藏族史学的源流以及发展规律,具体展现藏族史学所具有的个性和特色,总体把握藏族文化的发展脉络,并注重对于史料、文献整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方向五: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向。本专业通过系统学习和训练,使研究生对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具备开展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文化事业管理的能力。

 

三、学制

本专业标准学制为三年,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申请延长学习年限者,要在每年6月份提出申请,填写《西藏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延长申请表》,报研究生处审批。

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课程学习:按照教育部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完成计划课程,经考试或考查合格。具体课程设置详见教学进度计划表。

2.文献阅读与学术交流:根据教育部最新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在完成学业时,在基本文献、史料和论著的阅读和把握等方面具备历史学硕士生所应有的水准,并能遵照学术规范进行学术交流。具体要求详见第六部分。

3.专业能力实践、社会调查:按照教育部最新要求,硕士生在读期间应参与教学实习和开展科研、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本专业对硕士生要求至少要有1次实践或实习活动。具体要求见第五部分。

4.论文撰写及答辩等。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是研究生在读期间最主要的教学成果表现,毕业论文原则上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并通过答辩。有关这部分的具体要求见第六部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本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根据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和《西藏民族学院关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结合本硕士点的专业特点设置,在注重基础和专业理论的同时,适当拓宽本专业的学科范围,并结合各方向的研究特点而适当在课程上各有倚重。在具体的课程安排上,专业学位课程为所有方向必修课,方向课程可以根据各方向要求以及学生具体实际情况各自设置23门,专业选修课程同样根据本硕士点招生及各方向具体实际情况选择性开设13门。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应至少修满36学分,其中包括:

1.公共学位课,设置3门课程,总计282学时,9学分,由研究生处统一开设。

2.专业学位课,五个方向设置4门课程,238个课时,12学分。

3.专业方向课,各方向分别设置3门课程,课时总量设定在136个课时, 8个学分。

4.专业选修课,各方向根据需要,开设13门专业选修课,课时总量一般设定在136课时,最多不超过153课时,4-6个学分。

研究生培养方式应灵活多样。为了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本专业主要聘请校内外在科研和教学能力方面较强的老师担任授课教师,一般要求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个别教学经验丰富、学科基础扎实、科研能力较强的讲师亦可担任授课任务。

在培养过程中,力求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

本专业的教学组织方式:以课堂讲授、课堂研讨为主,由任课老师指导研究生阅读有关文献和论著,锻炼其科研能力。导师在总体上帮助研究生确定自己的研究重点,选定学位论文方向,研究生撰写开题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

 

五、专业实习与学术交流

专业实习主要包括教学实习、科研实践等,一般安排在第三或四学期进行,折合不少于34学时。实习结束后,须填写专业实习(实践)考核表,由实习指导教师给出考核成绩。毕业前由研究生处装入研究生档案。

社会实践是研究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促进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个体与社会相结合的必要途径,均安排在寒暑假期中进行。研究生必须通过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或社会实践报告存档。

学术交流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研究生的知识面,活跃学术思想,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及掌握国内外本学科相关研究动态有重要意义,也是学位论文选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作为历史学专门史硕士点,本专业更重视研究生文献阅读的指导工作,并加强对文献阅读的考核。具体要求为: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每门课程均需要撰写读书报告。三年期间,至少做公开学术报告1次,在本学科领域的重要期刊上发表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1篇(学生本人须为第一作者,且署名必须是西藏民族学院)。研究生完成以上两项,须填写相应考核表,经导师和所在院系教研室审阅给出成绩后,报研究生处存档。未达到考核要求者不得申请学位。

 

六、硕士学位论文及答辩

本专业授予历史学硕士学位。

硕士学位论文:根据要求,每位研究生应于第二学年初,也即第三学期,最晚不得超过第四学期初,在导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和参加科研工作,进行学位论文选题。选题原则上要求要有重要应用价值或学术价值的课题,具有创新性,具有新见解。选题确定后,于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填写《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查表》,并在一定范围内举行开题报告。经导师和指导组审核同意后,拟定论文工作计划,连同开题报告一并报研究生处备案。未进行此项工作,院学位办有权不授予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安排在第三学年由本人独立完成。

3学年,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独立完成毕业论文, 5月中下旬,由各院系组织论文答辩。

本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要求为4万字以上。论文具体行文和表述要符合学术规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部分:学术综述或学术背景回顾;论文的创新点和意义;论文主体部分;参考文献和书目。在学术规范上,必须达到言必有据,论有引证,注释和引用文献信息详尽确实。严守学术道德和操守,严格禁止剽窃和抄袭,一旦发现,取消学位。

学位论文答辩:根据有关规定,学位论文答辩聘请校内外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答辩论文要经过论文书面评审和现场答辩等环节,现场答辩要当场给出答辩评审意见。

七、必读书目:

下面所列书目,是为本专业硕士点5个方向开列的部分书目,其中涉及的基本文献和原始资料部分只笼统表述,其他书目列出具体信息。除下面所开书外,鼓励研究生更加广泛的读书,对于优秀的专业著作进行精读。

 

1基本文献:《二十五史》、《资治通鉴》、《明实录》、《清实录》等文献中相关的史料以及各类藏族史著等       

2中国社科院,国图等,《英藏敦煌文献(佛经以外部分)》(影印本全套),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

3国家图书馆,《法藏敦煌文献》(影印本全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西边民大,上海古籍,《海外敦煌藏文文献》(影印本全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2010

5王尧、陈践编,《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1992

6、王尧,《吐蕃金石录》,文物出版社,1982

7、麦克唐纳著、耿升译,《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考释》,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

8、金雅声等编,《敦煌古藏文文献论文集》(上、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3

10、恰白·次旦平措等,《松石宝串——西藏通史》,西藏人民出版社          

11、格勒,《藏族早期历史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

12、藏族简史编写组                                 《藏族简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

13、陈庆英等,《西藏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14、周毓华、彭陟焱编写,《简明藏族史教程》,民族出版社,2005

15、顾祖成,《明清治藏史要》,西藏人民出版社,1999

16、丹珠昂奔,《藏族文化发展史》(上、下),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

17、索文清,《藏族文化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18、孙 林,《藏族史学发展史纲要》,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19、才 让,《吐蕃史稿》,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20、石泰安,《西藏的文明》,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21、梅·戈尔斯坦著,《喇嘛王国的覆灭》,时事出版社   1994

22、杜齐,《西藏考古》,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

23、班班多杰,《藏族佛教思想史纲》,上海三联书店,1992

24、王尧等,《中国藏学史》,民族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5、才 让,《藏传佛教信仰与民俗》,民族出版社,1998

26石泰安,《西藏史诗与游吟诗人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

27、图 齐,《西藏宗教之旅》,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28、王辅仁等,《蒙藏民族关系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9、王 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中国社科出版社,1997

30、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31、王明珂,《华夏边缘——族群记忆与文化认同》,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7

32、王锺翰,《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3、陈连开,《中国民族史纲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

34、林恩·桑戴克,《世界文化史》,上海三联书店,2005

35、吴怀祺等,《中国史学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36、王尔敏,《史学方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7、杨 堃,《民族学调查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38、钱 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再版)    2003

39、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40费孝通,《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41顾希佳,《社会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2葛永光,《文化多元与国家整合》,台北,中正书局   1991

43张茂桂,《族群关系与国家认同》,台北,业强出版社,1993

44杨 武,《中国民族地理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3

45C.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6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7迪尔海姆,《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中央民大出版社,1999

48王铭铭、潘忠党主编,《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7

49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    1998

50克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51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8

52勒华拉杜里    《蒙塔尤》商务印书馆1997

53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54布罗代尔著,《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商务印书馆,1995

55B.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56汤因比等,《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7赵世瑜,《狂欢与异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三联书店,2002

58陈庆德,《发展人类学引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59Melvyn C.Goldstein and Mattew T.Kapstein       Buddhism in Contemporary Tibet: Religious Reviv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60    Karmay, Samten G.

      The Arrow and the Spindle : Studies in History, Myths, Rituals and Beliefs in Tibet,  Kathmandu: Mandala Book Point.  1998

61    Lopez, Donald S.

      Religions of Tibet in Practice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62    Samuel, Geoffrey

    Civilized Shamans: Buddhism in Tibetan Societies    Washingto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93

63Snellgrove, D.L., Richardson, H.E.             A Cultural History of Tibet London: Weidenfield and Nicolson.       1968

64Thomas, Frederick W.                           Tibetan Literary Texts and Documents Concerning Chinese Turkistan, I-IV   London: Royal Asiatic Society, Luzac Press.                   1935-1961

65    Tucci, G.

      Tibetan Painted Scrolls, I-II.               Rinsen Book Co.,Ltd. Kyoto Mcmlxxx     1980昭和55

66    Paul, Robert A. The Tibetan Symbolic World: Psychoanalytic Exploration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67Beckwith, Christopher I.                       The Tibetan Empire in Central Asia: A History of the Struggle for Great Power among Tibetans Turks Arabs, and Chinese during the Early Middle Ag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Jersey                           1987

68Alex McKay    The History of Tibet, Vol. I-III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2003

                                                                          

                                                                          

教学计划安排表

序号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开课时间

考试方式

限选要求

 

考试

考查

 

 

 

1

学位课程

公共

英语

180

6

 

 

 

 

 

 

 

2

马克斯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68

2

 

 

 

 

 

 

 

 

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4

1

 

 

 

 

 

 

 

 

4

专业学位课程

中国古代社会通论

51

3

 

 

 

 

 

 

 

 

5

中国民族史

51

3

 

 

 

 

 

 

 

 

6

藏族史

102

6

 

 

 

 

 

 

 

7

中国文化史

34

2

 

 

 

 

 

 

 

 

8

研究方向课

 

方向

藏族文化史专题

68

4

 

 

 

 

 

 

 

 

9

历史人类学通论

34

2

 

 

 

 

 

 

 

 

10

藏区苯教与民间文化

34

2

 

 

 

 

 

 

 

 

11

方向

中国藏学史

51

3

 

 

 

 

 

 

 

 

12

藏学理论研究与方法

51

3

 

 

 

 

 

 

 

 

13

国外藏学论著评读

34

2

 

 

 

 

 

 

 

 

14

 

方向三

青藏历史文化地理

68

4

 

 

 

 

 

 

 

 

15

历史政治地理专题

34

2

 

 

 

 

 

 

 

 

16

历史城市地理

34

2

 

 

 

 

 

 

 

 

17

 

方向四

藏族史学史

68

4

 

 

 

 

 

 

 

 

18

民族史学比较研究专题

34

2

 

 

 

 

 

 

 

 

19

西方史学思想

34

2

 

 

 

 

 

 

 

 

20

 

方向五

 

世界文化遗产概论

68

4

 

 

 

 

 

 

 

 

21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概论

34

2

 

 

 

 

 

 

 

 

22

羌族历史文化

34

2

 

 

 

 

 

 

 

 

23

 

基础藏语

102

6

 

 

 

 

 

各方向均选修

 

24

汉藏文化认同与交流

34

2

 

 

 

 

 

 

 

藏族文化史方向主选

 

25

历史文献学及民族史学

34

2

 

 

 

 

 

 

民族文献学方向主选

 

26

藏传佛教史

34

2

 

 

 

 

 

 

藏族史方向主选

 

27

历史自然地理专题

34

2

 

 

 

 

 

 

历史地理方向主选

 

28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

34

2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方向主选

 

29

当代文化变迁与传媒作用

34

2

 

 

 

 

 

 

根据需要附加开设,各方向不限

 

30

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34

2

 

 

 

 

 

 

 

 

 

 

 

 

根据需要附加开设,各方向不限

 

合 计

方向一

792

39

25

19

8

8

 

 

 

 

 

 

方向二

792

39

18

17

12

10

 

 

 

 

 

 

方向三

792

39

18

17

12

10

 

 

 

 

 

 

方向四

792

39

18

21

8

10

 

 

 

 

 

 

方向五

792

39

18

23

8

8

 

 

 

 

 

 

其它必修环节

文献阅读与学术交流

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至少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调查

34学期,折合34学时,考核必须合格

 

开题报告与学位论文

最晚在第4学期初举行开题报告,第3年完成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