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吸收直接投资

一、吸收直接投资 —非股份公司的筹资方式—资本金筹资方式

含义:吸收直接投资是指企业按照“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原则直接吸收国家、法人、个人投入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

1、吸收直接投资无需公开发行证券

2、出资者都是企业的所有者,都对企业具有经营管理权。

3、“四共”:企业经营状况好,盈利多,各方按出资额的比例分享利润,反之,各方要在其出资额的限额内按比例承担损失and责任。

4、它适合于非股份制企业。

二、吸收直接投资的种类 

(一)按出资者不同可分为

1、吸收国家投资→国家财政资金

2、吸收法人投资→企业资金  外商企业资金

3、吸收个人投资→内部职工资金及城乡个人资金

4、出资方式主要包括:以现金出资、以实物出资、以工业产权出资、以土地使用权出资。

(二)按出资形式可分为:

1、吸收现金直接投资 —现金

2、吸收实物直接投资 —实物

3、吸收无形资产直接投资 —无形资产

三、吸收直接投资的条件

企业吸收直接投资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主要是企业通过吸收直接投资而取得的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必须符合生产经营、科研开发的需要,在技术上能够消化应用。在吸收无形资产投资时,应符合法定比例。企业通过吸收直接投资而取得的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必须进行资产评估。

主要是针对实物、无形资产出资方式所作的规定:

1、资产的实用性、先进性。

2、法定比例             

2、评估

  四、吸收直接投资的程序

No.1  确定吸收直接投资的数量—即确定筹资数量;

No.2步 寻找投资单位,协商投资事项,选择具体形式; 注意出资者和出资形式的选择

No.3步 签署决定、合同、协议;

No.4步 取得资金→a出资的计划、期限、每期的数量、方式。b办理资产评估,资产的产权转移手续。共享投资利润。

五、吸收直接投资的评价

优点:

1、有利于增强企业信誉;—权益资本融资

2、有利于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3、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无需还本

缺点:

1、资金成本较高;企业向投资者支付的报酬取决于出资额and企业利润的高低。

2、容易分散企业控制权;此方式下,投资者一般都要求与投资额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权。这是接受外来投资的代价之一。

3、融资规模受到限制;投资者的资本金来容易出来难,难以吸收大量的社会资金。

六、案例分析     

合资失败教训深刻

引言 吸收直接投是我国企业筹资中最早采用的一种方式。中方通常以土地使用权、实物等形式出资,外方以设备、现金等形式出资,按出资比例或契约分配利润。但在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

1、外商的设备、技术等作价过高,中方的资产按面值作价过低;资产评估

2、外商的资本金及时到位率低,中方则过于迁就不索赔、不追讨;

3、不注意把握对企业的控制权,使得高价从国外购买的原材料低价向国外销售的现象屡屡发生,使得外商在购销环节上大捞好处,中方却经常吃亏。

4、中方企业缺乏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

(一)资料:合资失败教训深刻(见案例分析-1

(二)目的:掌握吸收直接投资

(三)学习要求:400字的小型案例分析报告

1、运用所学的财务管理理论分析此案例存在哪些财务问题?

2、从此案例中受到哪些启示?

        

 

                               西藏民族学院 财经学院  会计教研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