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企业的信用政策

一、应收账款成本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对外赊销产品、材料、供应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应收账款的成本包括:

1)机会成本。即因资金投放在应收账款上而丧失的其他收入。机会成本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评价每日赊销额×评价收账天数

赊销业务所需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基本成本=赊销业务所需资金×资金成本率

2)管理成本。即对应收账款进行日常管理而耗费的开支、主要包括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应收账款簿记录费用、收账费用等。

3)坏账成本。即应收账款无法回收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二、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即应收账款的管理政策,是指企业为应收账款投资进行规划与控制而确立的基本原则与行为规范,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部分内容。

(一)信用标准

1、含义: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统称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

2、制定或选择信用标准应考虑因素

企业在制定或选择信用标准时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其一,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其二,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其三,客户的资信程度,可用“5C”法对其评估(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力(capital)、担保(collateral)和外部状况(condition)。

对信用标准进行定量分析的目的在于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定客户拒付账款的风险,即坏账损失率;二是具体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

3制定或选择信用标准的方法

企业在确立信用期限,特别是在原有基础上,变更信用期限时,应权衡收益与成本,具体可采用边际收益法或净现金流量法等进行决策。

1)边际收益法
   
边际收益法的决策程序是:①确定基础信用期限,它可选择企业以前年度的信用期限或本行业的平均信用期限,也可以将基础信用期限设定为零;②确定变更信用期限的若干方案,并测算各方案的边际成本;③按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原则,选择最佳方案。

2)净现值法

净现值法决策程序是:①确定基础信用期限及变更方案;②根据日产销量、单价、单位成本、平均收帐天数、坏帐损失率以及利率等因素计算日营业净现值;③根据日营业净现值的多少进行方案决策。

(二)信用条件

1、含义:信用条件指企业接收客户信用订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及现金折扣等。

信用期限。指企业采用给予一定信用期刺激销售,但必须要采用一个较为适当的期限,在此期限下使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

现金折扣。指在信用期限内付款,给予客户的折扣,促使其尽早付款的现金优惠政策。

2、确定信用条件应考虑因素

企业在确定信用条件时,应当权衡利弊得失,及考察信用条件所带来的销售增加同由此付出的成本代价的关系,争取使收益大于成本。企业还应根据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信用条件。

(三)收账政策

1、含义:收账政策亦称收账方针,是指当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主要包括收账程序、收账方式等。

收帐程序。指企业催讨客户过期账款应遵循的程序和方法,一般可根据不同的时期采用书信、电话、电报、人员上门和其他合法的催收方法。

收账方式的成本—效益考虑。在采用一定收账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总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平衡,不要花费太大,最终形成更大损失。

2、如何制定收账政策

企业制定收账政策时,要注意把握宽严程度,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尽量确保在不丧失客户的情况下收回账款,减少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信用政策的决定因素。

企业在进行应收账款日常管理时,主要应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应收账款追踪分析;(2)应收账款账龄分析;(3)应收账款收现率分析;(4)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

三、应收账款的监督

(一)信用政策变动的评估。主要看其是否有利于企业销货业务的发展,对其是否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对其可能付出的成本和预期的利益加以评估。

(二)平均收账期。根据企业信用政策和收账政策的规定和变化,对企业各期平均收帐期限作出比较,找出影响企业收帐的平均期限的根本原因,并寻求其改进措施。

(三)账龄法。将所有赊销客户的应收账款的实际归还期编制成表,汇总反映其信用分类、期限、及时的不同的信用政策。

(四)应收账款管理最佳策略

指企业信用政策,收帐政策和对顾客的信用标准,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及收帐费用等都应加以综合决策。将综合策略改变后的收入与改变后的成本,进行比较,当其新增的边际收入等于其边际成本时,即为最佳的策略。

 

西藏民族学院  财经学院  会计教研室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