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王勇

1965.12

副教授

 哲学

负责人(主讲教师,负责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教案编写等

曹水群

1970.05

副教授

经济学

主讲教师

杨周相

1971.06

副教授

 哲学

主讲教师

卫芳菊

1963.09

副教授

 哲学

主讲教师

荆玉惠

1964.09

副教授

经济学

主讲教师

朱连增

1978.04

讲师

 哲学

主讲教师(博士)

郑正杰

1958.06

副教授

 经济学

讲授

范蓉

1975.04

讲师

 哲学

讲授

魏冬

1977.12

讲师

 哲学

讲授 (博士)

陈志伟

1975.04

讲师

 哲学

讲授 (博士)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学历结构博士3人,研究生3人,大学本科4人,硕士以上学历占60%。
年龄结构40岁以上5人,40岁以下5人。
学缘结构课程组成员分别毕业于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大学、西藏民族学院等,学缘结构合理。
师资配置情况该课程成员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副教授6人,讲师4人。

教学改
革与教
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教学改革
课程组成员承担了西藏民族学院院级教学改革项目: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点课程建设,西藏民族学院,2003-2006,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西藏民族学院2010-2011,
教学研究成果
1、编写辅助教材《大学生哲学素质训练纲要》,该辅导书具有概念准确,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性强的特点,辅助教材从知识、能力、道德素质三个目标层面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综合训练。主要部分包括:教学目的与要求、内容提要、学习要求、哲学素质综合训练、参考书目等。该辅导书共186页。
2、2010年,获陕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精彩教案”;
3、2010年,获陕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优秀教案”;
4、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几点看法,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5、2008年,获“西藏民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课件比赛三等奖;
6、2008年,获“西藏民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精彩教案”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
7、2008年获得“西藏民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精彩多媒体课件比赛一等奖;
8、2008年,获“西藏民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精彩多媒体课件比赛三等奖;
9、2008年,获“西藏民族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案 “精彩教案”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
10、论提高大学生哲学素质的“三化”培养模式,西藏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11、大学生哲学能力培养十论,西藏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4期;
1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3、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点滴谈,高等教育与研究,2005年第2期;
14、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和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解决的问题:
1、针对新课程由原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构成带来教学不适应问题,本课程组积极展开课程建设。主要工作有:(1)在学校及政法学院大力支持下,加强师资培训,课程组有三人参加了教育部2006-2010年“两课”师资培训,所有教师一次或多次参加了陕西省教工委组织的“两课”师资培训;(2)集体备课,就课程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课程的整体性如何把握,如何增强课程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等问题进行研讨;(3)购买教学辅助材料和观摩教育部本课程“精彩一课”录像片;(4)积极参加教育部、陕西省和西藏民族学院组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精彩多媒体课件”比赛活动。
2、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来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
3、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在联系国内外形势的同时,着重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西藏实际,加强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提高本门课程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师资
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师资建设规划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主要内容有:
1、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由教学经验丰富的高职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
2、大力提倡和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本课程组成员魏冬、陈志伟老师分别在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已经取得博士学位,引进复旦大学朱连增博士,提高师资队伍学历层次。
3、鼓励教师参加业务培训。课程组三名成员参加了国家教育部“两课”师资培训,全体教师一次或多次参加了陕西省教工委组织的“两课”师资培训。
4、课程组每年根据校、院两级师资建设规划进行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教学研究,提高了教学质量。
5、鼓励青年教师进行科研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