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6日至8日,“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暨中国式现代化西藏实践学术研讨会”在西藏民族大学渭城校区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共设置四个分论坛,其中由财经学院承办的第三分论坛(专家组)于6月7日下午在同一校区社科楼会议室顺利举行。
分论坛上半场由陈爱东教授主持,周勇教授担任评议员。西北大学王珏教授做了题为《从“低”到“高”:西藏式现代化的新突破》的报告,深入探讨了以低空经济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的可能性和路径。自治区党校王匀老师分享了《西藏现代化发展水平与涉藏省区比较研究》,对西藏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西安财经大学张文彬教授的报告《中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演化及未来政策取向》则着眼于全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发展演进规律,为西藏生态补偿制度发展提供参考建议。西藏民族大学王小娟教授围绕《新质生产力与西藏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进行发言,强调科技创新在推进西藏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周勇教授对各位专家的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精准聚焦西藏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西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全新思路。
下半场由唐礼智教授主持,王珏教授担任评议员。西安交通大学王育宝教授通过《ESG驱动能源绿色技术创新的机制与路径研究》,探讨了ESG与能源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西南民族大学何雄浪教授以《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西藏共同现代化》为题,结合西藏九大产业现状,论述了实现共同现代化的具体措施。国防科技大学吕众林老师结合自身在藏调研经历,带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西藏边境地区的实践研究——以错那勒布沟生态文明建设为个案》报告。西藏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徐爱燕则在《三维解构与多重突破:新时代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模型创新与实践路径》中,从三维解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西藏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王珏教授总结时表示,各位学者立足不同角度,结合具体案例,生动展示了各自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对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讨会不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区内外专家学者的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而且加强了学院师生和各高校的联系,推动了合作科研、合作育人的深化。
(文/图:宋斌/审核:陈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