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5月9日上午,财经学院组织2013级研究生前往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研究生导师狄方耀、李继刚等老师带队,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参观和调研。
调研中,袁家村村长郭俊武向财经学院师生介绍了袁家村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指出袁家村曾经是一个“点灯没油,耕地没牛,干活选不出头”的移民村。12年换了35任队长,越换越穷越烂,不仅村里没积累,还欠了上万元的债。1970年郭裕禄领着全村村民改土造田,苦干实干,连续9年实现了面貌的全面改变。后来袁家村人斥资1500万元打造了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创建民俗、民风体验一条街,再现了原汁原味的关中民俗风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走上了小康的道路。
听取村长解说后,2013级研究生分别就袁家村对周围的辐射、产业结构转型、传统文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资金周转四个主题分别开展了调查。在调研中,袁家村人敢想敢为和“因地制宜”的创新精神,以及袁家村的织布、榨油、吊挂面、碾辣子等传统工艺文化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搜集了大量有关现代农村经济建设的调研资料。
听取村长解说后,2013级研究生分别就袁家村对周围的辐射、产业结构转型、传统文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资金周转四个主题分别开展了调查。在调研中,袁家村人敢想敢为和“因地制宜”的创新精神,以及袁家村的织布、榨油、吊挂面、碾辣子等传统工艺文化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搜集了大量有关现代农村经济建设的调研资料。
袁家村的社会实践使研究生们观看了古老的陕西农家风土人情,同时直观体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