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组织机构
  • 师资力量
  • 学院动态
  • 教学科研
  • 团学工作
  • 党建与思政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建设
    • MPAcc教育
    • 应用经济学
    • 税务专业学位硕士
  • 毕业生风采
您的位置: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经济统计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计划(区内)

发布时间:2014-06-05 信息来源:财经学院  浏览次数:3829
【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为西藏和其他藏区培养德才兼备、品学兼优,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专业基础扎实,具备一定的经济统计学理论方法与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广泛适应性的复合型高素质经济管理统计人才。本专业毕业生能适应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能胜任西藏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统计业务、又能从事一定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经济预测、信息分析和其他管理工作,还可以进一步攻读硕士学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统计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经济统计学与经济科学研究方法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较复杂社会经济实际问题的统计测度、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遵纪守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努力为西藏及其他藏区的长治久安和现代化发展做贡献;
2.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3.掌握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4.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有关基本方针政策和法律;
6.了解一定的经济统计学的前沿,对经济统计学理论方法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有一定的认识;
7.具有初步从事经济管理和统计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经济统计学理论研究能力。
(三)学制、学位、总学时
学制:四年
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总学时:2654学时
总学分:160学分(其中:课外创新实践6学分)
(四)相近专业
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
(五)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数学、统计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主干课程: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计量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抽样理论与应用等。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课程实践或实验(包括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统计实务模拟等);
2. 军训2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入学前;
3.社会实践(包括统计调查和统计工作实习等);
4.科研和论文写作(包括毕业论文和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
(七)主要专业实验
1.计算机基本技能实验;
2.统计分析应用软件实验;
3.经济计量分析软件实验;
4.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实验。
(八)附表
附表一、教学时间分配表
附表二、课程设置比例
附表三、教学进程计划表
(九)主干课程简介
统计学原理:1998年国家教育部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指定了8门核心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的统计学是其中一门;在工商管理类各专业9门核心课程中,统计学也是其中一门专业基础课。因此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后续课程《国民经济统计》、《计量经济学》、《统计预测与决策》、《企业经济统计》、《统计软件》等课程必备的基础。
本课程系统阐述了统计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加强了统计分析、统计推断等内容,增加了SPSS软件的应用知识,并注重实习实践环节,以提高学生的统计学实际应用能力。
本课程适用于财经学院全体学生和管理学院的行管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
国民经济统计学:本课程是统计专业的主干课和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宏观经济管理与分析的重要工具,受到各国政府和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国民经济统计学”是“经济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系统讲述国民经济统计的理论、方法以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结构原理。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的主要知识内容包括: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分类和方法原则;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再生产条件、生产、分配、流通、使用)的统计,以及国民经济五大核算中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国际收支核算和资产负债核算,系统讲解有关的基本内容、主要问题及其核算理论与方法。
实用统计分析方法:本课程是统计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也是管理与分析的重要工具。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统计分析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地位日渐提高。
本课程主要讲述了几种基本的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主要知识包括: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特点、作用、种类和步骤;评价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依存关系分析(多元回归统计分析及因素分析);动态分析;统计预测;景气分析;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
统计预测与决策:本课程是统计本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统计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统计预测与决策的概念、原理和基本方法,科学地进行经济预测和决策研究,为社会经济预测和决策服务。在统计专业越来越重视数理统计方向的情况下,本课程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比过去有所提高。
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经济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计量经济学已成为经济预测和决策,现代经济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计量经济学是由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以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为先修课程。按照课程内容深度一般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本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定位于中级的水平上,以计量经济学的数理统计学基础知识和经典的线性单方程及经典的线性联立方程模型理论、方法及其应用为主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达到:(1)了解现代经济学的特征,了解计量经济学课程在现代经济学和经济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了解经济数量分析在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2)掌握基本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并对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扩展和新发展有概念性了解;(3)能以计量分析软件为工具建立简单的计量经济模型,为以后能够对现实经济进行计量分析打基础。
国民经济核算:本课程是我院统计专业本专科均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开设一学期,共51课时,3个学分。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统计学原理》、部门或企业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基础会计学》等。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和方法的方法论科学。其主要内容包括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国民生产核算、投入产出核算、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对外经济核算、国民经济循环账户与矩阵核算、国民经济其他实物流量与存量核算、国民经济指数核算。主要的研究方法有账户方法、平衡表与平衡方程方法、矩阵方法、数学模型方法和图表方法等,其中,核心的方法是账户方法。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和数量关系有比较清晰的了解,能够解读国民经济核算资料,为日后工作奠定扎实的宏观经济数量分析的基础。
运筹学:运筹学是一个主要的数学分支,其核心是研究优化的理论与方法,它广泛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出的一些专门问题,根据问题的要求,通过分析与运算,做出综合性的合理安排,使有限资源发挥更大效益,为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运筹学的理论与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财政金融、交通运输、物资存贮、城市建设、医疗保险、教育科学、经济管理、国防军事等社会的各个领域。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运筹学的基本模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初步掌握运筹学整体优化的思想和若干定量分析的优化技术,应用数学模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主要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综合能力,应用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八门核心课程之一。微观经济学是以价格分析为核心,通过对家庭、企业等经济个体行为的分析,探讨市场体系的运行和作用,研究市场竞争行为以及改善市场运行途径的一门学科。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来分析经济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学习相关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收入为核心,研究国民经济总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其作用更加突出。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理论体系,培养和增强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领域的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附表一:
时间分配表(参考周数)

项 目

 
数
周
年
学

 

一
二
三
四
总计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第七学期
第八学期
上 课
15
17
17
17
17
17
17
 
116
考 试
2
2
2
2
2
2
2
 
14
入学教育
1
 
 
 
 
 
 
 
1
军事训练
2
 
 
 
 
 
 
 
2
机动与生产劳动
3
1
1
1
2
1
2
 
11
假 期
4
6
4
7
4
7
4
 
36
毕业实习
 
 
 
 
 
 
 
10
10
毕业论文(设计)
 
 
 
 
 
 
 
7
7
毕业教育
 
 
 
 
 
 
 
1
1
合 计
27
26
24
27
25
27
25
18
199
 
附表二:
各类课程设置比例
课程类别
课程门数
学时数
占总学时
百分比
按必修和选修划分
按理论和实践划分
必修课
学时数
百分比
理论
学时数
百分比
通识教育课
15
1224
46.1%
1845
69.5%
2222
82.8%
学科基础课
7
366
13.8%
专业必修课
4
255
9.6%
专业选修课
19
659
24.8%
选修课
809
30.5%
实践
432
17.2%
公共选修课
 
150
5.7%
总   计
 
2654
100.0%
 
2654
100.0%
 
2654
100.0%
附表三:                教 学 进 程 计 划 表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授课总学时
学 分
考核
学    期
备注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实验
考试
考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15
17
17
17
17
17
17
 
A
通识教育课
 
 
 
 
 
 
 
 
 
 
 
 
 
 
 
 
A111000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4
34
 
 
2
4
 
 
 
 
2
 
 
 
 
 
A1110002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51
51
 
 
3
2
 
 
3
 
 
 
 
 
 
 
A1110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1
51
 
 
3
1
 
3
 
 
 
 
 
 
 
 
A1110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02
51+30
21
 
6
2-3
 
 
3
2
 
 
 
 
 
21实践,假期
A1110005
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
34
34
 
 
2
4
 
 
 
 
2
 
 
 
 
 
A1110006
形势与政策
36
36
 
 
2
 
1-6
每学期6课时
 
 
 
A0910007
计算机应用基础
60
30
30
 
4
1
 
4
 
 
 
 
 
 
 
过级
A0910008
数据库与程序设计
68
34
34
 
4
2
 
 
4
 
 
 
 
 
 
 
A0110009
英语
264
264
 
 
16
1-4
 
4
4
4
4
 
 
 
 
过级
A0710010
体育
132
132
 
 
8
1-4
 
2
2
2
2
 
 
 
 
 
A1210011
藏语
68
68
 
 
4
6
 
 
 
 
 
 
4
 
 
部队生开设
A0310012
大学语文
60
60
 
 
4
2
 
 
4
 
 
 
 
 
 
 
A1010013
高等数学
128
128
 
 
8
1-2
 
4
4
 
 
 
 
 
 
 
A1010014
线性代数
68
68
 
 
4
3
 
 
 
4
 
 
 
 
 
 
A101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68
68
 
 
4
4
 
 
 
 
4
 
 
 
 
 
 
小     计
1224
1139
85
 
74
 
 
17
24
12
14
 
4
 
 
 
B
学科基础课
 
 
 
 
 
 
 
 
 
 
 
 
 
 
 
 
B0810001
经济法
51
43
8
 
3
4
 
 
 
 
3
 
 
 
 
 
B0810002
管理学原理
51
43
8
 
3
3
 
 
 
3
 
 
 
 
 
 
B0810003
基础会计学
60
52
 
8
4
1
 
4
 
 
 
 
 
 
 
 
B0810004
财政学
51
43
8
 
3
5
 
 
 
 
 
3
 
 
 
 
B0810005
货币金融学
51
43
8
 
3
5
 
 
 
 
 
3
 
 
 
 
B0810006
微观经济学
51
43
8
 
3
4
 
 
 
 
3
 
 
 
 
 
B0810007
宏观经济学
51
43
8
 
3
5
 
 
 
 
 
3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授课总学时
学 分
考核
学    期
备注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实验
考试
考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15
17
17
17
17
17
17
 
 
 
 
 
 
 
 
 
 
 
 
 
 
 
 
 
 
 
 
小计
366
310
48
8
22
 
 
4
 
3
6
9
 
 
 
 
C
专业必修课
 
 
 
 
 
 
 
 
 
 
 
 
 
 
 
 
C0814001
统计学原理
85
70
15
 
5
3
 
 
 
5
 
 
 
 
 
 
C0814007
统计预测与决策
51
41
 
10
3
6
 
 
 
 
 
 
3
 
 
 
C0814008
国民经济统计学
68
58
10
 
4
5
 
 
 
 
 
4
 
 
 
 
C081409
国民经济核算
51
45
6
 
3
6
 
 
 
 
 
 
3
 
 
 
 
小     计
255
214
31
10
15
 
 
 
 
5
 
4
6
 
 
 
D1
专业限选课
 
 
 
 
 
 
 
 
 
 
 
 
 
 
 
 
D0814001
统计软件
34
 
 
34
2
 
6
 
 
 
 
 
2
 
 
 
D0814002
计量经济学
51
31
 
20
3
6
 
 
 
 
 
 
3
 
 
 
D0814003
计算技术
30
10
20
 
2
 
1
2
 
 
 
 
 
 
 
 
D0814004
贸易统计学
51
31
20
 
3
6
 
 
 
 
 
 
3
 
 
 
D0814005
企业经济统计学
68
58
10
 
4
4
 
 
 
 
4
 
 
 
 
 
D0814006
运筹学
51
45
6
 
3
5
 
 
 
 
 
3
 
 
 
 
D0814007
统计分析与统计公文写作
68
34
 
34
4
 
7
 
 
 
 
 
 
4
 
 
D0814008
统计模拟实验课
68
 
 
68
4
 
7
 
 
 
 
 
 
4
 
 
D0814009
企业财务会计
68
58
 
10
4
5
 
 
 
 
 
4
 
 
 
 
 
小     计
489
267
56
166
29
 
 
2
 
 
4
7
8
8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授课总学时
学 分
考核
学    期
备注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实验
考试
考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15
17
17
17
17
17
17
 
D2
专业任选课
 
 
 
 
 
 
 
 
 
 
 
 
 
 
 
 
D0814005
西藏经济概论
34
30
4
 
2
 
5
 
 
 
 
2
 
 
 
 
D0814006
世界经济概论
D0814007
证券投资学
34
 30
4
 
2
7
 
 
 
 
 
 
 
2
 
 
D0814008
保险学
D0814009
经济应用文写作
34
26
8
 
2
 
6
 
 
 
 
 
2
 
 
 
D0814010
统计学说史
D0814011
调查理论与应用
34
26
8
 
2
 
6
 
 
 
 
 
2
 
 
 
D0814012
国家税收
D0814013
统计实务专题讲座
34
30
 
4
2
 
7
 
 
 
 
 
 
2
 
 
D0814014
市场营销
 
小     计
170
142
24
4
10
 
 
 
 
 
 
2
4
4
 
 
 
 
 
 
 
 
 
 
 
 
 
 
 
 
 
 
 
 
E
公共选修课
150
150
 
 
10
 
 
 
 
 
 
 
 
 
 
 
总     计
2654
2222
244
188
160
 
 
23
24
20
24
22
22
12
 
 
 
 
 
 
 
 
 
 
 
 
 
 
 
 
 
 
 
 
 
【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与开发: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