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组织机构
  • 师资力量
  • 学院动态
  • 教学科研
  • 团学工作
  • 党建与思政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建设
    • MPAcc教育
    • 应用经济学
    • 税务专业学位硕士
  • 毕业生风采
您的位置: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经济统计学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计划(区外)

发布时间:2014-06-05 信息来源:财经学院  浏览次数:4089
【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品学兼优,知识面宽,研究分析能力强,专业基础扎实,掌握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在社会经济各个部门从事统计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和通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遵纪守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写作能力强,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基础扎实,可以熟练应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系统掌握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可以恰当应用经济思维和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英语应用能力较强,可以阅读英文专业文献。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学制、学位、总学时
学制:四年
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总学时:2596 学时
总学分:157学分(其中:课外创新实践6学分)
(四)相近专业
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
(五)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数学、统计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主干课程: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宏观经济)、计量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抽样理论与应用等。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课程实践或实验(包括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统计实务模拟等);
2. 军训2周,安排在第一学期入学前;
3.社会实践(包括统计调查和统计工作实习等);
4.科研和论文写作(包括毕业论文和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
(七)主要专业实验
1.计算机基本技能实验;
2.统计分析应用软件实验;
3.经济计量分析软件实验;
4.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实验。
(八)附表
附表一、教学时间分配表
附表二、课程设置比例
附表三、教学进程计划表
(九)主干课程简介
高等数学:该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能力、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技术的重要基础课程。该课程所论及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论,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和社会科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和强劲的活力。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经典数学和近代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解题方法,掌握当代数学技术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会建立数学模型,具备用数学学方法解释和探索自然、社会经济规律的科学思维能力。
线性代数:线性代数是19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一个数学分支,它是高等院校理工科各专业及经济管理等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专门人才服务的。该课程主要讨论有限维线性空间的线性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与广泛的实用性。尤其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解大型线性方程组,求矩阵的特征值等已经成为技术人员经常遇到的课题。因此,该课程所介绍的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科。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应用科学中常用的矩阵方法,线性方程组、二次型等理论及其有关的基础知识,并具有熟练的矩阵运算能力和用矩阵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习后继课程及进一步扩大数学知识面,提高学生素质奠定必要的基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该课程是全校重要的公共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是对随机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概率论是根据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对随机现象的某一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做出客观的量化定义,表述其特征,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数理统计以概率论为基础,是对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归纳的研究,主要对随机现象统计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推断分析。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习有关的后继课程打好必要基础。
基础会计学:该课程是财经管理类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主要是研究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培养学习者的基本技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会计的概念、特点、对象和原则,了解会计和统计的关系,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统计学原理:1998年国家教育部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指定了8门核心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的统计学是其中一门;在工商管理类各专业9门核心课程中,统计学也是其中一门专业基础课。因此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后续课程《国民经济统计》、《计量经济学》、《统计预测与决策》、《企业经济统计》、《统计软件》等课程必备的基础。
该课程系统阐述了统计学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加强了统计分析、统计推断等内容,增加了SPSS软件的应用知识,并注重实习实践环节,以提高学生的统计学实际应用能力。
该课程适用于财经学院全体学生和管理学院的行管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
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综合性和知识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人类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运筹学:运筹学是一个主要的数学分支,其核心是研究优化的理论与方法,它广泛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出的一些专门问题,根据问题的要求,通过分析与运算,做出综合性的合理安排,使有限资源发挥更大效益,为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运筹学的理论与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财政金融、交通运输、物资存贮、城市建设、医疗保险、教育科学、经济管理、国防军事等社会的各个领域。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运筹学的基本模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初步掌握运筹学整体优化的思想和若干定量分析的优化技术,应用数学模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主要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综合能力,应用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国民经济统计学:该课程是统计专业的主干课和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宏观经济管理与分析的重要工具,受到各国政府和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国民经济统计学”是“经济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课程系统讲述国民经济统计的理论、方法以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结构原理。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的主要知识内容包括: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分类和方法原则;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再生产条件、生产、分配、流通、使用)的统计,以及国民经济五大核算中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国际收支核算和资产负债核算,系统讲解有关的基本内容、主要问题及其核算理论与方法。
国民经济核算:该课程是我院统计专业本专科均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开设一学期,共51课时,3个学分。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统计学原理》、部门或企业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基础会计学》等。
该课程是一门研究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和方法的方法论科学。其主要内容包括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国民生产核算、投入产出核算、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对外经济核算、国民经济循环账户与矩阵核算、国民经济其他实物流量与存量核算、国民经济指数核算。主要的研究方法有账户方法、平衡表与平衡方程方法、矩阵方法、数学模型方法和图表方法等,其中,核心的方法是账户方法。该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和数量关系有比较清晰的了解,能够解读国民经济核算资料,为日后工作奠定扎实的宏观经济数量分析的基础。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八门核心课程之一。微观经济学是以价格分析为核心,通过对家庭、企业等经济个体行为的分析,探讨市场体系的运行和作用,研究市场竞争行为以及改善市场运行途径的一门学科。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来分析经济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学习相关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收入为核心,研究国民经济总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其作用更加突出。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理论体系,培养和增强学生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领域的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经济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计量经济学已成为经济预测和决策,现代经济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计量经济学是由经济学、统计学、数学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以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为先修课程。按照课程内容深度一般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本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定位于中级的水平上,以计量经济学的数理统计学基础知识和经典的线性单方程及经典的线性联立方程模型理论、方法及其应用为主要内容。
通过该课程教学,使学生达到:(1)了解现代经济学的特征,了解计量经济学课程在现代经济学和经济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了解经济数量分析在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2)掌握基本的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并对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扩展和新发展有概念性了解;(3)能以计量分析软件为工具建立简单的计量经济模型,为以后能够对现实经济进行计量分析打基础。
统计预测与决策:该课程是统计本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统计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统计预测与决策的概念、原理和基本方法,科学地进行经济预测和决策研究,为社会经济预测和决策服务。在统计专业越来越重视数理统计方向的情况下,本课程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比过去有所提高。
统计软件:该课程是经济统计学专业的一门应用型的专业课程,作为一门社会经济应用统计学,其渊源来自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统计软件 SPSS for Windows 是基于Windows 操作系统下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与统计功能的软件。SPSS 是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英文名称的首字母缩写,即“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2000年SPSS公司将其英文全称更改为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意为“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是一个组合式软件包。它集数据整理、分析过程、结果输出等功能于一身,是世界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SPSS是一个统计功能很强,内容非常庞大的统计软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其中涉及的领域包括工程技术、应用数学、社会学、经济学、金融学、商业、生物学、体育学、心理学、军事和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和行业的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该课程具有应用性、实践性等特点,因此教学活动必须体现这些特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力求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不仅仅能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而且更能切实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在统计软件中的实现,熟练掌握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的能力,并能正确解释SPSS的运行结果。从而使学生能够掌握一门实用而又专业性很强的技能,同时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前提和基础。
 
 
附表一:
时间分配表(参考周数)

项 目

 
数
周
年
学

 

一
二
三
四
总计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第七学期
第八学期
上 课
15
17
17
17
17
17
17
 
116
考 试
2
2
2
2
2
2
2
 
14
入学教育
1
 
 
 
 
 
 
 
1
军事训练
2
 
 
 
 
 
 
 
2
机动与生产劳动
3
1
1
1
2
1
2
 
11
假 期
4
6
4
7
4
7
4
 
36
毕业实习
 
 
 
 
 
 
 
10
10
毕业论文(设计)
 
 
 
 
 
 
 
7
7
毕业教育
 
 
 
 
 
 
 
1
1
合 计
27
26
24
27
25
27
25
18
199
附表二:
各类课程设置比例
课程类别
课程门数
学时数
占总学时
百分比
按必修和选修划分
按理论和实践划分
必修课
学时数
百分比
理论
学时数
百分比
通识教育课
15
1141
44.0%
1807
69.6%
2176
83.8%
学科基础课
6
309
11.9%
专业必修课
5
357
13.8%
专业选修课
19
639
24.6%
选修课
789
30.4%
实践
420
16.2%
公共选修课
 
150
5.8%
总   计
 
2596
100.0%
 
2596
100.0%
 
2596
100.0%
 
 
附表三:                教 学 进 程 计 划 表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授课总学时
学 分
考核
学    期
备注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实验
考试
考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15
17
17
17
17
17
17
 
A
通识教育课
 
 
 
 
 
 
 
 
 
 
 
 
 
 
 
 
A111000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4
34
 
 
2
4
 
 
 
 
2
 
 
 
 
 
A1110002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51
51
 
 
3
2
 
 
3
 
 
 
 
 
 
 
A1110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1
51
 
 
3
1
 
3
 
 
 
 
 
 
 
 
A1110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02
51+30
21
 
6
2-3
 
 
3
2
 
 
 
 
 
21实践,假期
A1110005
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
34
34
 
 
2
4
 
 
 
 
2
 
 
 
 
 
A1110006
形势与政策
36
36
 
 
2
 
1-6
每学期6课时
 
 
 
A0910007
计算机应用基础
45
23
22
 
3
1
 
3
 
 
 
 
 
 
 
过级
A0910008
数据库与程序设计
68
34
34
 
4
2
 
 
4
 
 
 
 
 
 
 
A0110009
英语
264
264
 
 
16
1-4
 
4
4
4
4
 
 
 
 
过级
A0710010
体育
132
132
 
 
8
1-4
 
2
2
2
2
 
 
 
 
 
A0310012
大学语文
60
60
 
 
4
2
 
 
4
 
 
 
 
 
 
 
A1010013
高等数学
128
128
 
 
8
1-2
 
4
4
 
 
 
 
 
 
 
A1010014
线性代数
68
68
 
 
4
3
 
 
 
4
 
 
 
 
 
 
A101001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68
68
 
 
4
4
 
 
 
 
4
 
 
 
 
 
 
小     计
1141
1064
77
 
69
 
 
16
24
12
14
 
 
 
 
 
B
学科基础课
 
 
 
 
 
 
 
 
 
 
 
 
 
 
 
 
B0810001
政治经济学
45
41
4
 
3
1
 
3
 
 
 
 
 
 
 
 
B0810002
经济法
51
43
8
 
3
5
 
 
 
 
 
3
 
 
 
 
B0810003
管理学原理
51
43
8
 
3
3
 
 
 
3
 
 
 
 
 
 
B0810005
基础会计学
60
52
 
8
4
1
 
4
 
 
 
 
 
 
 
 
B0810009
微观经济学
51
43
8
 
3
3
 
 
 
3
 
 
 
 
 
 
B0810010
宏观经济学
51
43
8
 
3
4
 
 
 
 
3
 
 
 
 
 
 
小计
309
265
36
8
19
 
 
7
 
6
3
3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授课总学时
学 分
考核
学    期
备注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实验
考试
考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15
17
17
17
17
17
17
 
C
专业必修课
 
 
 
 
 
 
 
 
 
 
 
 
 
 
 
 
C0814001
统计学原理
85
75
10
 
5
3
 
 
 
5
 
 
 
 
 
 
C0814003
统计预测与决策
68
48
 
20
4
6
 
 
 
 
 
 
4
 
 
 
C0814006
计量经济学
85
60
 
25
5
5
 
 
 
 
 
5
 
 
 
 
C0814007
国民经济统计学
68
60
8
 
4
5
 
 
 
 
 
4
 
 
 
 
C0814008
国民经济核算
51
45
6
 
3
6
 
 
 
 
 
 
3
 
 
 
 
小     计
357
288
24
45
21
 
 
 
 
5
0
9
7
0
 
 
D1
专业限修课
 
 
 
 
 
 
 
 
 
 
 
 
 
 
 
 
D0814001
计算技术
30
10
20
 
2
 
1
2
 
 
 
 
 
 
 
 
D0814002
统计软件
34
 
 
34
2
 
4
 
 
 
2
 
 
 
 
 
D0814003
时间序列分析
34
20
 
14
2
 
6
 
 
 
 
 
2
 
 
 
D0814004
多元统计分析
34
24
 
10
2
 
7
 
 
 
 
 
 
2
 
 
D0814005
运筹学
68
48
 
20
4
4
 
 
 
 
4
 
 
 
 
 
D0814006
统计模拟实验课
68
 
 
68
4
 
7
 
 
 
 
 
 
4
 
 
D0814007
企业财务会计
68
60
 
8
4
5
 
 
 
 
 
4
 
 
 
 
D0814008
财政学
51
43
8
 
3
5
 
 
 
 
 
3
 
 
 
 
D0814009
货币银行学
51
43
8
 
3
6
 
 
 
 
 
 
3
 
 
 
 
小     计
438
248
28
154
26
 
 
2
 
 
6
7
5
6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授课总学时
学 分
考核
学    期
备注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实验
考试
考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15
17
17
17
17
17
17
 
D2
专业任选课
 
 
 
 
 
 
 
 
 
 
 
 
 
 
 
 
D0814005
贸易统计学
34
30
4
 
2
 
5
 
 
 
 
2
 
 
 
 
D0814006
国家税收
D0814007
证券投资学
34
30
4
 
2
7
 
 
 
 
 
 
 
2
 
 
D0814008
保险学
D0814009
经济应用文写作
34
30
4
 
2
 
6
 
 
 
 
 
2
 
 
 
D0814010
统计学说史
D0814011
调查理论与应用
48
40
8
 
3
 
6
 
 
 
 
 
3
 
 
 
D0814012
资产评估
D0814013
统计分析与统计公文写作
51
31
20
 
3
 
7
 
 
 
 
 
 
3
 
 
D0814014
市场营销
 
小     计
201
161
40
 
12
 
 
 
 
 
 
2
5
5
 
 
E
公共选修课
150
150
 
 
10
 
 
 
 
 
 
 
 
 
 
 
总     计
2596
2176
213
207
157
 
 
25
24
23
23
21
17
11
 
 
 
 
 
 
 
 
 
 
 
 
 
 
 
 
 
 
 
 
 
 
【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与开发: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