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组织机构
  • 师资力量
  • 学院动态
  • 教学科研
  • 团学工作
  • 党建与思政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建设
    • MPAcc教育
    • 应用经济学
    • 税务专业学位硕士
  • 毕业生风采
您的位置: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点基本情况

发布时间:2014-06-11 信息来源:财经学院  浏览次数:4536
【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一、概述

西藏民族学院有应用经济学类本科4个,其团队的教学及科研都和少数民族经济有密切关系,足以支撑少数民族经济学科的发展。其中财政学本科自2001年批准招生,至今已连续招生13届,毕业10届;统计学本科自2002年开始招生,至今已连续招生12届,毕业9届;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都是2003年批准招生,至今已连续招生11届,毕业8届。2003年,直接相关的专业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点批准招生,至今连续招生10届,毕业8届,共招收硕士生132名,毕业硕士生81名(初次就业率在95%以上,其中8人分别考取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重点大学的博士生)。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西藏民族经济)是2006年西藏自治区首批重点学科,学科所依托的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拥有“西藏民族学院经济研究所”(成立于1995年5月,是隶属于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的校级研究所)、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子基地--民族经济研究中心(2011年5月批准成立)、西藏自治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子基地—西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9月批准成立)、“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项目,2012.10) 等多个科研机构或平台。这些科研机构或平台自成立以来,致力于西藏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先后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民委等部委课题7项,西藏自治区纵向课题及横向委托课题10项,其他课题20余项,公开出版民族经济著作9部,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95篇,在民族经济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

本二级学科现有专职教师44人,其中教授8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16人、讲师19人,博士6人、硕士29人(含博士在读7人)。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科方向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序 号

姓 名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

学历

从事学科、专业

硕导

专家称谓

1

狄方耀

1958.10

教授

学士

少数民族经济、

市场经济学

硕导

西藏自治区学术带头人

2

毛阳海

1966.03

教授

硕士研究生

统计学、少数民族经济

硕导

 

3

杨西平

1965.03

教授

硕士研究生

会计学、民族经济学

硕导

 

4

秦国华

1970.12

教授

硕士研究生

会计学、西藏经济学

硕导

 

5

陈爱东

1970.07

教授

博士研究生

财政学、少数民族经济

硕导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6

李爱琴

1964.06

教授

硕士研究生

会计学、少数民族经济

硕导

 

7

张志恒

1971.03

教授

硕士研究生

金融学、西藏经济学

硕导

 

8

黄林

1967.11

教授

学士

经济法、民族经济学

硕导

 

9

张剑雄

1966.04

研究员

博士研究生

产业经济学、西藏经济学

硕导

 

10

任富强

1972.08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会计学、少数民族经济

 

 

11

魏小文

1970.01

副教授

学士

财政学、西藏经济学

硕导

 

12

谭天明

1980.04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会计学、民族经济学

 

 

13

付小玲

1961.04

副教授

学士

金融学、少数民族经济

 

 

14

尹雯

1974.03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金融学、西藏经济学

 

 

15

于转利

1977.11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金融学、产业经济学

 

 

16

李继刚

1975.12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制度经济学、民族经济学

硕导

 

17

董祥宾

1968.07

副教授

学士

企业管理、西藏经济学

 

 

18

路赟

1965.07

副教授

学士

统计学、产业经济学

 

 

19

刘强

1969.07

副教授

学士

会计学、西藏经济学

 

 

20

邓小军

1969.02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会计学、企业经济学

 

 

21

苟凌宾

1970.04

副教授

学士

统计学、民族经济学

 

 

22

金杰

1958.09

副教授

学士

政治经济学、民族经济学

 

 

23

沈宏益

1970.07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会计学、少数民族经济

硕导

 

24

刘爱菊

1969.12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西藏经济学、税收学

 

 

25

杨淼

1967.05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

财政学、少数民族经济

 

 

26

徐敏娜

1980.02

讲师

硕士研究生

金融学、财政学

 

 

27

马鸿譞

1982.03

讲师

博士研究生

财政学、少数民族经济

 

 

28

周迪

1983.02

讲师

硕士研究生

金融学、国际贸易

 

 

29

陈东

1970.10

讲师

硕士研究生

西方经济、西藏经济学

 

 

30

马琳

1982.06

讲师

硕士研究生

政治经济、少数民族经济

 

 

31

刘妤

1977.03

讲师

博士研究生

物流管理、国际贸易

 

 

32

田秋莉

1979.11

讲师

硕士研究生

经济法、少数民族经济

 

 

33

王庆

1978.09

讲师

硕士研究生

社会保障、电子商务

 

 

34

王小娟

1981.09

讲师

硕士研究生

电子商务、少数民族经济

 

 

35

殷琪

1979.03

讲师

硕士研究生

国际贸易学、西藏经济学

 

 

36

张金玲

1981.03

讲师

硕士研究生

电子商务、国际贸易

 

 

37

赵毅

1982.02

讲师

硕士研究生

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38

苏婕

1984.12

讲师

硕士研究生

统计学、西藏经济学

 

 

39

汪朋

1983.03

讲师

硕士研究生

数理统计学、西藏经济学

 

 

40

王海茸

1977.01

讲师

硕士研究生

会计学、少数民族经济

 

 

41

张晓雁

1982.07

讲师

硕士研究生

会计学、西藏经济学

 

 

42

成峰

1982.08

讲师

硕士研究生

民族经济学、财政学

 

 

43

王婷

1984.08

讲师

硕士研究生

民族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二、主要研究方向与特色

研究方向之一:具有西藏特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理论问题研究

“具有西藏特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理论问题研究”(以下简称为本研究方向)属于民族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方向之一。

西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不同于其他省区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被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概括为“中国特色、西藏特点”。本研究方向就是探索和研究这一特殊性,主要的内容有以下方面:1、从西藏几千年社会历史发展演进过程和呈现出特殊规律的角度,研究西藏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和改革过程的必然性和特殊性问题;2、从西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特殊性角度,研究西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源配置方式的特殊规律;3、从西藏与其它省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发展水平的横向比较角度,研究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与外在推动力关系协调问题;4、研究将国家关于发展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及一般经济学原理,与西藏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方法和机制等问题;5、研究西藏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6、研究西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以社会主义基本规律为核心、具有西藏特点的经济规律体系问题;7、探索发展具有西藏地域特色的产业经济路径选择问题等。

本研究方向依托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的硕士点、国家民委人文社科基地的子基地——“西藏经济研究中心”、西藏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中心的子基地——“西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以及“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财政学”两个西藏自治区重点学科和《西藏经济学导论》特色课程等作为支撑。 从事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及教学队伍,由西藏民族学院的20多名学者以及厦门大学、东南大学、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有关知名学者组成。学术带头人狄方耀教授持续关注和西藏经济发展问题近30年,成果丰硕,在国内民族经济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影响。 2008年以来,本研究方向的老师们先后获得3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0余项省部级课题,另外还有4个省级横向课题,科研经费累计达到100多万元;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出版相关著作和教材6部,获得省级以上的科研奖励共有2项。

研究方向之二:西藏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本研究方向的研究对象是西藏的产业经济发展问题,它既是西藏自治区急需解决的社会经济发展现实问题,也是区域特色鲜明、研究相对薄弱的领域。因此,本方向的科研及高层次人才培养对于西藏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的重点是:(1)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2)资源配置与特色产业发展研究;(3)产业政策研究;(4)生态安全与产业发展统筹研究;(5)有西藏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研究;(6)产业扶贫开发研究。

学术团队包括5位教授、8位副教授,4位博士(含2位留学博士)、8位硕士,团队力量较强。还有对口支援或合作的厦门大学、东南大学、西藏社科院、西藏党校的10多名学者以兼职教授或硕导身份参与科研或教学活动。

主要研究成果:学科带头人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生态安全与西藏新型工业化研究”(批准号:11XJY011)等部委级课题共四项,出版著作3部,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民族经济著作《西藏经济结构转型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学术骨干陈爱东教授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发展西藏生态经济的财税对策研究”(批准号:11BJY125)等3项国家及部委级课题,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围绕课题主编著作《构建西藏特色优势产业体系的财政支持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学术骨干张剑雄研究员系日本一桥大学经济学博士,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科技和管理创新对加快西藏高原生态农牧业跨越式发展的实证研究”(批准号:12BMZ081),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tudies』、《财政研究》等国际国内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近5年来,本方向学术队伍共承担3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0余项省部级课题,2项西藏委托课题,科研经费累计达到120多万元;发表民族经济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近10部。

三、科研成果

近五年以来,本学科学术队伍先后获得了6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0余项省部级课题,3项西藏委托课题;同时承担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的分中心--西藏文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西藏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子基地--西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子基地--西藏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等国家民委和西藏自治区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任务;科研经费累计达到250多万元。出版《西藏经济导论》、《西藏经济结构转型研究》、《构建西藏特色优势产业体系的财政支持研究》等著作16部;在《中国藏学》、《经济与管理》、《西北人口》、《西藏研究》等经济学和藏学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部分成果直接被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府部门采纳,为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人才培养

自2001年始连续招收12届的本科生,共计2500多名,毕业9届,共授予学士学位2100多名。据不完全统计,我校历届本专科毕业生中已有300多人考取硕博研究生,其中有大约60多人考取了美国林肯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工商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国内外名校的硕博研究生。本学科对应的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生专业,自2004年招生以来,连续招收9届硕士研究生,共计132名,毕业7届81人,共授予硕士学位81名,其中有8名研究生分别考取了浙江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农业大学等重点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年均就业率达到90%以上。本学科建有3个模拟实验室和20个实践教学基地,注重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得到了较好的社会认可。

五、学术交流

该学科的学术交流在不断推进,近5年有10多人次参加中国财政学年会、中国统计学年会、中国金融学年会及国际、国内民族经济研讨会,提交并宣读学术论文10余篇;先后派6人次到美国那撒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做访问学者交流;邀请东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大学、西藏社科院、西藏自治区党校的著名经济学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9次。

六、平台基础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在我校已有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研究中心(1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基地的子基地——“西藏经济研究中心”、1个西藏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子基地——“西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1个西藏自治区2011协同创新基地——“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1个校级研究所——西藏民族学院经济研究所,1个国家特色专业(会计学方向)、2个西藏自治区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财政学”)、1个专业实验室(财经学院电算综合实验室和会计综合实验室),校图书馆有11万余册经管类专业图书和80余种中外文经管类期刊共同作为支撑。





【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与开发: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