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宪春教授首先概述了数字经济的背景、概念和范围,提出数字经济增加值是反映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重要统计指标。他指出,当前,国际上关于数字经济的概念、范围、分类和增加值测算方法还处于探索过程中,不同的机构和学者测算的数字经济增加值结果差异较大。
随后,许教授谈到了数字经济的分类,提出了窄口径数字经济和宽口径数字经济分类法,以及OECD数字经济产业分类等。在此基础上,报告详细介绍了数字经济增加值测算方法和数字经济增加值的数据表现。许教授指出,针对数字经济增加测算方法,有多种方法可以进行测算。统计局常用的是基于GDP核算中的增长核算方法,而学者们有的采用基于增长核算框架的测算方法,有的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来进行测算。许教授总结指出,国内外倾向于提出宽口径的数字经济概念,但是在数字经济增加值测算层面,窄口径数字经济增加值的测算方法更加成熟。至于数字经济增加值数据表现,许教授分别展示了美国和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测算结果对比,数据显示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接着,许教授进一步指出了数字经济增加值测算的若干突出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数字经济融合产业增加值测算。这部分数字经济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不同且测算比较困难,不同机构测算的中国和美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的差异,也主要源于这部分。第二个问题是互联网提供的免费或者价格低廉服务增加值的测算。现行的GDP中没有反映或者没有充分反映这部分服务,因此对数字经济增加值的资料来源和测算方法还需要进行深入探索。
最后,许教授对于数字经济增加值测算提出了几点建设性建议,期望为完善数字经济增加值测算方法、提高测算结果的可比性,为我国制定数字经济政策和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在报告讨论环节,许宪春教授与参会人员就数字经济分类、数字经济增加值测算方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热烈地互动交流,并就相关问题作出详细地回答。
许宪春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对数字经济发展导致的增加值测算及研究做了详实的讲解,并配以丰富的案例数据,使本次论坛参会人员眼界开阔,受益匪浅。
文:汪朋/ 图:李蕊,范馨月/审核:陈爱东 /编辑:任怡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