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组织机构
  • 师资力量
  • 学院动态
  • 教学科研
  • 团学工作
  • 党建与思政
  • 研究生教育
  • 学科建设
    • MPAcc教育
    • 应用经济学
    • 税务专业学位硕士
  • 毕业生风采
您的位置:首页 >> 党建与思政


24统计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学习研讨

发布时间:2024-12-13 信息来源:财经学院  浏览次数:43209
【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2024年12月11日上午,财经学院24统计班全班学生在秦汉校区国华楼学术报告厅,认真听取了教育部和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开展的“传承红色基因,学思践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巡讲报告会。

宣讲报告有三部分组成,自治区教育厅思政处副处长韩利君以《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中》为题,系统讲解了“老西藏精神”的内涵和新时代下赋予青年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兰正彦讲述了红岩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产生的过程,强调要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弘扬伟大红岩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西藏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白玛次仁作《新时代青年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人生奋进的正能量》宣讲,深刻剖析“延安精神”的深邃内涵,阐明了它在在当今时代所绽放出的璀璨价值与非凡意义。

三位老师的宣讲报告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让同学们醍醐灌顶,深受启发。报告会结束后,同学们组织开展了热烈的交流与分享,对宣讲的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王曌曦同学认为,老西藏精神的五个“特别”如同一把把火炬,照亮了西藏的发展之路。“特别能吃苦”,是不惧艰辛,对苦难的无畏挑战;“特别能战斗”,是建设发展,永不退缩的勇气与决心;“特别能忍耐”,是将岁月沉淀为默默奉献;“特别能团结”,让多元文化与民族携手共进,凝聚强大合力;“特别能奉献”,不计个人得失,自觉奉献。老西藏精神不仅铭刻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与宝贵品质,也激励着我们新时代大学生要不断团结奋斗、砥砺前行。

    唐乾策同学认为,红岩精神是坚如磐石的信仰力量,彰显出革命先辈对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这种信仰给予他们在黑暗中坚守的勇气,使他们能够直面死亡威胁,无畏生死考验。红岩精神是一种患难与共的团结,不仅是与困难抗争的有力武器,体现出集体力量的强大与伟大。红岩精神是绝境之中的乐观坚守,树立了在困境中永不放弃希望的榜样,时刻激励着我们在面对生活挫折时,以积极心态奋勇向前。

马倩同学认为,延安精神不仅具有历史内涵更是珍贵的精神财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鲜明特质。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与挑战,艰苦奋斗会指引我们在困境中开辟出一条通向胜利的道路。理论联系实际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涵。在学习和工作中,不能纸上谈兵,要深入实际,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唯有实践才能推动进步。我们要深刻把握红岩精神的信仰之力,坚定理想信念,养成浩然正气,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铮铮铁骨,增强斗争本领和顽强意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此次学习研讨,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大家一致认为“老西藏精神”“红岩精神”“延安精神”是内心深处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要传承和发扬好,纷纷表示要以先辈为榜样,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融入到生活和学习中,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让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辉。

 

                   (文:王曌曦/图:唐乾策/审核:杨红/编辑:刘依)

【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网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网站设计与开发:网络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邮编:71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