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成果推介】西藏民族大学“民族地区语言文字教育协同研究中心”主编的《民族地区语言与艺术研究》第三辑正式出版发行

发布时间:2024-11-13 信息来源:西藏民族大学首页 浏览次数:708

西藏民族大学“民族地区语言文字教育协同研究中心”主编的《民族地区语言与艺术研究》第三辑正式出版发行
 

《民族地区语言与艺术研究》辑刊创办于2021年6月,是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援藏教师陶国山教授倡议下,由西藏民族大学“民族地区语言文字教育协同研究中心”主办的一个学术刊物。《民族地区语言与艺术研究》第三辑是继第一辑、第二辑之后,继续由华东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六校建设的各“民族地区语言文字教育协同研究中心”及其他高校学者们协助完成的又一成果。该刊第三辑于2024年7月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ISBN 978-7-223-07687-6),主编为王宝红、张学海教授。本辑21.8万字,刊登各类论文27篇,主要围绕民族地区语言文字、民族艺术两大主题展开研究,全文知网可检索。
   一、栏目设置立意鲜明。《民族地区语言与艺术研究》第三辑继续遵循本刊办刊遵旨,以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两大主线,设有民族地区语言研究、民族艺术研究、学术调研、民族地区社科项目综述四个栏目。本辑的内容,以民族地区语言文字、民族艺术为研究对象,透过古今中外的视角,对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及培训、民族地区语言应用、民汉语言关系、汉字文化传播、民族艺术与风俗文化等问题展开研究。研究成果可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地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智力支持。
   二、内容丰富材料多元。“民族地区语言研究”栏目的8篇文章,立足于实地调研与文献梳理,以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评估、汉字文化在西夏的传播、彝汉同源词、词义考释与词典编纂、文物名称英译、语言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主题展开研究。“民族艺术研究”栏目的9篇文章,围绕国外记录片中的中国少数民族形象、我国现代民间绘画的艺术特点与审美价值、红色电影经典中的民族传统歌舞叙事、藏地小说的叙事艺术、藏族题材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进行理论阐释“学术调研”栏目的6篇文章聚焦西藏中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独龙族语言使用、西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现代价值三个主题。“民族地区社科项目综述”栏目4篇文章是西藏民族大学和西藏大学2023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论证书,也是申报者的前期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涉及的民族有我国历史上的西夏族,当今的藏族、纳西族、独龙族等,涉及的语言文字除汉语文外,还有西夏文、彝文、藏文及英文,文献形态包括文字、影像、绘画、舞蹈等形式,学科涉及语言学、文献学、文学、文艺学等学
   三、方法观点注重创新。在研究方法上,首先是传统的语文学方法的运用,如《丝绸之路背景下汉字文化在西夏的传播与影响》一文,在归纳总结西夏汉文文献形态的基础上,讨论历史上汉字文化对西夏文的影响。《彝语中的彝汉同源词与汉语借词探讨》和《凉山彝语与汉语中的“食住”类同源词》两篇文章运用比较法,以丰富的语料证实彝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其次,运用专业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学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研究方法与观点上注重创新。如《基于CIRO模型的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评估研究》基于CIRO评估模型构建了幼儿园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在线评估体系,对当前的语言文字培训工作提出建议。《“算是”词义补释及相关问题研究》采用当下流行的“语法化”理论,对常用词“算是”的成词过程进行分析,《<列子>“不偎不爱”考及其相关问题》运用训诂学的方法,对“不偎不爱”的意义进行考释,两篇文章的结论对于辞书的释义有补订作用。《认同与建构视角下多重语言认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意义》基于认同和建构的视角,阐释了多重语言认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意义。《独龙族语言使用调查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1056份样本展开研究,发现在内部语域,独龙语仍被稳定使用,而“双语化”正在形成,年龄、受教育程度、父母民族及职业,是影响独龙族语言使用状况的社会变项。第三,以比较视角,运用艺术学的相关理论,对影像作品中的中国少数民族形象展开分析。《日韩纪录片中的中国少数民族形象》一文,分析了日韩纪录片对中国少数民族形象的颠覆与重塑,《国外纪录片中的纳西族形象——以<最后的盐道>等纪录片为例》指出,国外纪录片在表现纳西族形象时的特征及局限性。此外,还有叙事学理论及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的使用。整体上看,本辑的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研究结论富有创新性,研究兼具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四、关注前沿聚焦热点。本辑的作者群体中,既有资深研究者,也有学术新秀,文章大都应时代之需,是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基本国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背景下,从不同维度展开的基础性研究。研究的主题能够关注学科动态前沿、聚焦时代社会热点,依托各自专业领域和积累的研究成果,研究现实问题,对于推动民族地区语言文字教育、促进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