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务处 浏览次数:347
6月2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西藏民族大学校赛决赛在渭城校区举行并圆满落幕。本次大赛吸引了全校301支团队、1777人次积极参与,经过激烈角逐,最终55支优秀团队晋级校级决赛,充分展现了民大学子蓬勃的创新活力。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次旦玉珍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教务处处长秦国华在闭幕式作总结讲话,各职能部门及各学院负责人出席大赛开幕式。
凝聚力量,寄予厚望。开幕式上,次旦玉珍代表学校向晋级决赛的团队表示热烈祝贺,并向评审专家致以诚挚谢意。她在致辞中强调,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更是青年学子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她回顾了学校近年来在该赛事中取得的突破性成绩,包括2023年实现全国金奖“零的突破”及2024年斩获多项国家级奖项,高度肯定了师生“敢闯敢试”的进取精神。次旦玉珍对参赛学子提出殷切期望:“以创新为帆、以协作为桨”,聚焦本质大胆突破,保持开放心态挑战未知;同时秉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在交流互鉴中实现自我超越。她要求评委严格把关、精准指导,并敦促相关部门认真吸纳专家意见,切实转化为育人实效。
双轨并行,精彩纷呈。校赛决赛分设“高教主赛道”(38个项目)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18个项目)同步进行。各参赛团队历经8分钟项目路演与5分钟紧张答辩,充分展示了项目创新性、技术应用前景及解决西藏实际问题的务实方案。评审专家依据大赛标准现场评分。比赛全程紧张有序,展现了民大学子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昂扬的精神风貌。
肯定成果,展望未来。闭幕式上,秦国华代表组委会作总结讲话。他用“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青春盛会”和“立德树人、服务西藏的生动实践课”高度概括本届大赛特点。他指出,参赛项目紧扣时代脉搏与西藏区情,聚焦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民族融合等关键领域,体现了民大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服务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担当,生动践行了学校“立足西藏、服务国家”的办学宗旨。秦国华强调,大赛锤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协作能力,更厚植了扎根边疆、建设西藏的家国情怀。面向未来,他寄语获奖团队:“珍惜荣誉,精心打磨项目,全力备战更高层级赛事,让智慧之花绽放在雪域高原最需要的地方”;勉励全体同学以获奖者为榜样,永葆探索热情。他号召大家:“把青春的创新论文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写在壮美的青藏高原上!”
经过激烈角逐,大赛产生了14个推荐进入区赛的项目,其中高教主赛道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28项,并推荐10项优秀项目晋级区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14项,并推荐4项晋级区赛。
本届大赛的举办,是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为学子提供了展示才华、服务西藏发展的广阔舞台,进一步激发了校园创新动能。获奖团队将代表学校继续征战更高层次的竞赛。
(文:方园/审核:秦国华/编辑:陈庆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