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新闻

21

2015-04
西藏大学普布次仁校长一行到我校考察调研

来源:宣传部    浏览次数:8298

 
4月20日,西藏大学普布次仁校长带领党办、组织部、研究生处、财务与国有资产处、文学院、理学院、艺术学院等部门领导到我校考察调研。杜建功书记、扎西次仁院长陪同普布次仁校长一行到学校参观考察,介绍了学校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发展规划,并组织座谈会,共同探讨在新形势如何加强合作和交流共同促进西藏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上午,普布次仁校长一行考察了学校的新校区、校史馆、历史文化博物馆、学生公寓、网络中心、维稳指挥中心、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藏光信息处理与可视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西藏高原相关疾病分子遗传机制与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新闻综合实验中心虚拟演播室等。在新校区,讲解员结合规划图介绍了新校区教学设施的规划和布局。在校史馆,来宾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及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普布次仁校长作为校78级校友,为母校题词“祝愿母校的明天更美好”。在西藏历史文化博物馆,讲解员介绍了馆舍情况,以及博物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的作用。在学生公寓、网络中心、维稳指挥中心,来宾了解了学校在以宿舍指纹识别系统、网络督察网络行为管理专家、维稳指挥中心平台等现代技术保障下,在加强应急处突机制和维稳常态机制管理的有力举措。在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心副主任王学海教授介绍了中心的具体内容、研究方向、研究成果,以及在服务西藏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信工学院、医学院、新闻综合实验中心的领导分别介绍了重点实验室及实验中心的基本情况。

下午,杜建功书记、扎西次仁院长带领党办、组织部、研究生处、科研处、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部门负责同志与普布次仁校长一行进行了座谈交流。扎西次仁院长主持座谈会。

扎西次仁院长对普布次仁校长一行到我校考察调研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概况,着重介绍了学校的学科发展、研究基地状况、教学团队建设、就业工作等内容。
杜建功书记到双方开展合作的背景和意义,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现实需求及西藏自治区党委建设1—2高水平大学的思路指引下,两校需要共同思考,走协同发展之路,通过协同交流、错位发展,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共同努力。用“好机遇、好基础、新成就”来描述学校的现状,指出站在新的起点,民院人要不断凝炼57年形成的“敢于担当、甘于奉献、求真务实、和谐发展”民院精神,作为学校逐步实现与内地大学同步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不断探索发展,凝心聚力、和谐发展、稳中求进。目前,学校把工作重点放在办学定位、战略目标、新校区建设、强两基转三风等工作上,把工作重心放在调整结构、转型发展上,通过调整学科结构,形成学科规划,发展医教协同创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基地建设,着力于“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带动“一地两所”建设,打破学科建设的壁垒,服务西藏文化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目前西藏大学与西藏民族学院在学科门类、专业结构布局、学生数量等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何调整结构,适应西藏发展的需要是我们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他还提出要在协同创新,建立机制;深入研讨,错位发展;联合培养,同生共长;联合攻关,提高水平;资源共享发挥优势等方面下功夫,深入开拓、开展交流合作的路径,共同探讨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更好地服务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普布次仁校长谈到就个人而言,此行来民院是一次寻根之旅,自己是78年来民院学习,82年毕业的民院学子,感谢民院对自己的培养。他谈到民院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是西藏干部的摇篮,西藏高等教育的开端,近年来,学校发展变化巨大,办学理念宽松,民院人工作作风扎实,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给人印象深刻。民院即将更名,由学院改为大学,两个字的改变是学校发展的里程碑,希望母校越来越好。随后,他介绍了西藏大学近几年为西藏高等教育发展所做的几件大事,如博士点申报成功入选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凝练学科,建成两大学科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对口联合培养工作等并提出学科调整转型、学校发展定位、大学章程制定、非工资收入等问题与会人员进行交流讨论。
扎西次仁院长做总结讲话,他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双方要不断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充分利用好资源,加强在学生培养、教师培训、科研合作及资源、实验设备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总结、思考,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会议双方就签订框架协议交换了意见,双方分管具体工作的负责人分别就合作内容、发展方向进行了交流,为开展具体合作工作奠定了基础。
(文:张翠娟/图:汪琦/编辑: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