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2900
第一站:参观西藏博物馆、西藏非遗博物馆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取得长足进步。文学院“数字助振兴,赓续非遗情”暑期社会实践团利用暑期参观了西藏博物馆和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亲身感受了这片土地上独特的文化传承与数字化创新的完美结合。
图1 文学院“数字助振兴,赓续非遗情”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博物馆开展参观活动
“文以化人,文以载道;文明立世,文化兴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我们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西藏非遗文化,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西藏博物馆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西藏民族建筑艺术特色。一踏入博物馆,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文化殿堂。当团队成员走进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19个展区,这些展区覆盖了西藏10个非遗大项、共91项“非遗”项目。其中包括3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37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和51项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博物馆的展品丰富多样,从彩砂坛城到五幅巨幅唐卡,从尼木三绝到五大书法,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展现着西藏独特的文化魅力。
图2 文学院“数字助振兴,赓续非遗情”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西藏博物馆开展参观和采访活动
在西藏博物馆内,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让人耳目一新,团队成员在藏装展览处的藏装换装体验屏幕体验了数字换装、在藏戏展览处利用藏戏数字化设备聆听藏戏;
图3 文学院“数字助振兴,赓续非遗情”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西藏博物馆开展参观体验活动
此外,博物馆还通过LED显示屏塑造了多个沉浸式空间,如卡若遗址、达尼钦波桑波贝传奇、民俗文化等展区。这些高清画面结合灯光与音效,让团队成员身临其境地体验西藏的人文自然魅力。在宗教艺术展区,超高清微小间距LED显示屏更是“还原”了西藏壁画的精髓,细腻逼真地呈现了壁画的色彩与纹理,令人叹为观止;据采访馆内工作人员得知,西藏博物馆还打造了线上文创店,方便大众通过小程序购买文创产品。
图4 文学院“数字助振兴,赓续非遗情”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采访活动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内也配备了数字屏幕,详细介绍了一些非遗项目的制作过程。例如,虱雕的制作过程通过动画演示,展示了从设计图案、扎孔拓印、雕刻成型到抛光上色的每一个精细步骤,让团队成员直观了解这项传统技艺的复杂与精湛。同样,乃萨面具制作技艺、吉堆皮鼓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也通过数字屏幕进行了生动展示,让我们在欣赏展品的同时,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
图5 文学院“数字助振兴,赓续非遗情”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开展调研参观活动
参观完两馆后,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西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无论是西藏博物馆的现代化展览手段,还是西藏非遗博物馆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传承,都展现了西藏在文化建设上的不懈努力与创新精神。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让古老的文物和非遗项目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让大家在参观过程中获得了更加丰富的体验与感受。数字化时代发展大趋势下,通过数字屏幕和沉浸式展览,团队成员更直观地了解西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从而加深对这片土地的理解和热爱。
第二站:参观吉本岗艺术中心并进行访谈
图 6 文学院“数字助振兴,赓续非遗情”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吉本岗艺术中心开展参观和访谈活动
文学院“数字助振兴,赓续非遗情”暑期社会实践团参观西藏首座古建筑保护性改造而成的公共文化空间—吉本岗艺术中心。吉本岗艺术中心是西藏文化新地标,被誉为来拉萨必打卡的小众文化景点,作为西藏首座古建筑保护性改造而成的文化艺术空间,承载着重要的使命。通过参观,团队了解了西藏古建筑以及藏文化展品的前世今生。在感受藏族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后,团队对吉本岗进行访谈了解吉本岗艺术中心目前取得的非遗藏文化保护成果及数字化发展的未来展望。
图 7 文学院“数字助振兴,赓续非遗情”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吉本岗艺术中心开展采访活动
受访人次仁曲加向团队讲述了吉崩岗拉康悠久的历史背景并对主要展览做了简要介绍。吉本岗艺术中心目前将把重心放在做好基础性的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上,稳扎稳打。在数字化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下,艺术中心注册了抖音账号发布艺术中心内部分展品相关介绍视频,吸引部分大众对藏文化的关注。未来也愿意将数字化与非遗相结合,进行藏文化数字化发展,(艺术中心第六个展览“无限宇宙”便是艺术家用数字化配合藏音乐呈现的展览形式)将古建筑和西藏文化介绍给更多人,让藏族文化“活起来”。
除展览外,吉本岗艺术中心还致力于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如艺术家访问与驻留、公共教育讲座等。这些活动不仅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西藏文化、感受艺术魅力的窗口。
通过访谈得知,目前艺术中心已经创新三个方向保护推广藏文化:在当代艺术方面,发现西藏文化创新点,用当代的语言和数字化技术传播传统文化;在研学课程方面,让新一代青少年在研学中体验魅力无穷的藏文化,对藏文化拥有自己的见解与看法;同时艺术中心也会定期举办古城保护与创新论坛,邀请古建筑泰斗,探讨如何做好古城保护,文旅开发。
同时在乡村振兴方面,团队了解到艺术中心目前正在与拉萨当地文旅局和政府合作,积极宣传推广藏族文化,推动文旅经济发展;吉本岗艺术中心的合作公司也推出西藏相关文创产品,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通过对两地的调研访谈,团队明白非遗保护和传承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既要做好基础的非遗保护工作,又要敢于创新,对宝贵的藏族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将非遗同乡村振兴相结合,促进社会发展,使经济文化效益双丰收。
文:李雪静 陈厚霖 / 图:德吉曲珍 / 推送:全美嘉 / 终审:索朗玉珍 / 编辑:崔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