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堂

28

2025-04
西藏民族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学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136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致我校建校六十周年贺信要求,紧扣学校2025年“1+6”重点工作部署,西藏民族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于近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学活动。校团委组织带队教师及90余名学员分赴陕西渭南、西安、咸阳、杨凌、乾县等地,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体验、文化浸润等形式,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与认同,全面提升青年学生骨干的政治素养与实践能力。


4月13日,研学活动以文化溯源与科技探索为主线展开。一、二班学员前往渭南博物馆与华州皮影戏传承基地,在渭南博物馆系统了解渭南从旧石器时代到近现代的文明演进脉络。展厅内陈列的史前石器、汉代陶俑、明清碑刻等文物,生动诠释了渭南作为“华夏之根、文化之源”的深厚底蕴。学员们驻足于史载“三圣”与“三贤”的事迹展板前,深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的传承。下午,学员们走进华州皮影戏传承基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场进行皮影表演,并指导学员制作皮影文创产品,在非遗技艺的传承中深化文化自信。

同期,三、四班学员赴西安科技馆与中国军工文化科技主题馆开启科学探索与国防教育实践。在西安科技馆,学员们通过参观互动展区,沉浸式体验前沿科技魅力。从模拟航天发射到急救技能实训,从胚胎发育科普到灾害避险模拟,学员们在实践中领悟“科技赋能生活,创新引领未来”的深刻内涵。在中国军工文化科技主题馆,泛黄的手稿、锈迹斑斑的机床与智能化生产线形成历史与现代的时空对话。讲解员结合钱学森“五年归国路”、黄旭华“深潜三十年”等事迹,生动讲述中国军工从“一穷二白”到“自主创新”的奋斗历程。学员们纷纷表示要以科技报国为己任,传承军工精神。

4月19日,研学活动进入实践深化阶段。一、二班学员走进西咸新区北控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三一集团西安分公司,实地了解垃圾焚烧发电全流程及智能化制造技术。在环保科技园,学员们通过全息投影观察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深刻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在三一集团展厅,智能化挖掘机、无人驾驶压路机等“国之重器”令学员们赞叹不已,企业“数字赋能,智造未来”的发展战略更激发了大家对实体经济的关注。

三、四班学员则前往杨凌气象局、创新园及乾县汉服基地,通过气象大数据平台学习农业灾害预警技术,在智慧温室观察无土栽培作物生长,感悟科技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在乾县汉服基地,学员们身着各式汉服,体认“衣冠承文明,礼仪振华夏”的文化自信。

此次研学活动构建起“历史—现实—未来”的立体化教育场景,学员们一致表示,将把此次实践所得转化为青春奋斗的动力,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文:汪静仪/图:郭邦耀、左桂泽/审核:索朗玉珍/编辑:吴含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