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3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浏览次数:2580
10月11日下午,信息工程学院邀请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新红教授作题为《水环境中新污染物的环境生态风险》线上学术报告。学院80余名相关专业师生聆听了本次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院副院长朱睿主持。本次学术报告是“信工讲堂”的第16场报告。
王新红结合自己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分别从新污染物简介、新污染物环境分析监测的挑战、水环境污染现状及生态风险、青藏高原水环境生态风险等方面讲解了新污染物的种类和危害,分析了新污染物检测和治理面临的挑战,并根据青藏高原环境中新污染的分布,阐述了新污染物在高原水环境中的生态风险。她讲到,新污染物是全球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十四五”规划对新污染物治理提出的明确要求,但我国在化学物质环境风险治理体系建设方面还不完善,急需开展在快速、便携、高灵敏的新污染物分析技术方面的深入研究并建立切实可行的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同时,通过分析我国水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抗生素、微塑料、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现状,评估新污染物的环境生态风险。尤其是针对青藏高原水环境中的新污染物及其风险,需要开展青藏高原环境的长期监测,准确量化新污染物的生态环境风险,从而阐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青藏高原环境质量演变。
报告结束后,王新红与师生进行了线上讨论交流,回答了师生提出的问题。本次讲座,加深了大家对新污染物检测方法、新污染物污染现状、环境生态风险等最新学术研究方向的认识,对进一步促进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师生的科研水平有着积极意义,同时为信息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科研究方向提供了新思路。
王新红,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兼任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环境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水环境健康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等。她致力于河口-近海环境有机污染物地球化学及生态毒理学研究,曾赴香港科技大学、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等访学,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863”重点计划项目、海洋公益项目等2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论文80多篇。作为主要参与者曾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
(文、图:陈悦/审核:冉照海/编辑:陈庆芝)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兰池四路 邮编:712082
西藏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