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庆祝大会还有

00

西藏民族大学60周年校庆专题网页

快速导航

历史回顾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回顾

校庆寄语与感悟 -- 范亚平

发布时间:2018-06-29 浏览次数:3451


2018年9月15日将迎来西藏民族大学60周年大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庆祝的日子。
我是1957年进藏的大学生,亲眼目睹和亲身参与了建校:从团校-西藏公学-西藏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大学发展的全过程。60年啊,风雨兼程,筚路褴褛,硬是靠摸石头过河的延安精神和老西藏精神,在咸阳建立起西藏的第一座高等学府。就是在这里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和西藏的经济建设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靠得住、留得下、用得上的螺丝钉,无论把他们放在哪个岗位上,都会闪闪发光。他们是建设的尖兵,是改革的中流砥柱,从而在西藏社会赢得了“西藏民族学院是干部人才摇篮”之美誉。
2015年西藏民族学院升华为西藏民族大学,能有这样好的发展局面,全靠中央的重视、西藏的关怀以及全校师生积极向上、孜孜以求的共同努力。新时代,新作为,学校领导层办学理念明确,为西藏办学、为国育人;教育愿景亦与时俱进,培养勇于担当、有责任心、有创造力、有人文素养、有大胆胸怀、品学兼优的可持续发展人才。
民大几十年来,有着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2017年自治区教育厅又把全区易班建设和发展中心的任务,交给西藏民族大学,这是对我校的高度信任,这是不断加强大学生政治工作,实现民族高等教育的梦想。学校不负重托,坚持以文化引领和思想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易班集思想教育、教育信息化、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数字化校园。目前,我校易班已经实现了手机APP和PC端的同时运营,标志着我校办学层次上的历史性飞跃。
现在,西藏民族大学学分制的改革已经走在区内高校的前列,同时还能用触控屏展示中心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许多人提出希望建设高校联动网慕课的建设。2017年年底,全区7所高校齐聚我院交流讨论高校如何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民大的长效机制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已逐步形成和统一,旨在群策群力,互促互补,抓住机遇,实现合作共赢,加强校际间的科研创新。一幅宏伟的建校新蓝图展现在面前,怎能不令人兴奋和欢欣鼓舞呢?大家将紧跟新目标砥砺奋进!
60周年,我给母校的校庆寄语是:莘莘学子们,你们生活在幸福的新时代,必须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真才实学,你才会在创新发展的大浪中脱颖而出。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和历史经典,以善读之风推动学风建设,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要通读苦读,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把读书当成一种追求,自觉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在电视网络发达的今天,祖国已为你们插上腾飞的翅膀,海阔天空任你飞翔。人才就是价值,要拼搏,要有激情,要有朝气,更要有自信。要像一盏明灯,既照亮了自己,又温暖了别人。
人生的舞台,虽然精彩,但却很短暂。希望你们紧紧把握青春的幸福时光,奋力去读书、去传承、去创新,这就是一位老教师发自内心对你们殷切的期望与寄语。
我的校庆感悟是:人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品味和感悟,其中真正使人快乐的不是名和利,而是活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人间炽情才是温暖心灵的鸡汤。前几天和分别28年的历史系88级档案班的20多位毕业的学生在学校相聚。他们是从西藏、上海、南京、广东、四川以及陕西各区、县来的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回母校。我深受感动,原来他们时刻怀念着母校和老师。学生们参观了校史馆,还坐在教室的课桌上,重新寻找青春的脚印;中午还在学校食堂吃了花样繁多的午餐。体会到了学校发生的巨大变化,他们情不自禁地在老图书馆门前跳起舞、唱起歌来,还有的同学吟诗抒情:
相聚时光总嫌短,
交流友情犹缠绵。
重游母校旧梦牵,
春看巨变尽开颜。
载歌载舞纵情欢,
唇语滴滴润心田。
相见亦难别亦难,
企盼来年再团圆。

祖国像母亲给予我们无限的阳光和温暖,
祖国是我们远航归来停泊的港湾。
学校是智慧的宝库,给予我们丰富的知识,
学校是我们发挥正能量的源泉。

我的感悟是: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箴言。
如果没有大海的宽阔,哪有小溪的优雅;
如果没有蓝天的深邃,哪有自己的飘逸;
如果没有学校的培养,哪有我们的今天;
饮水必思源,只有懂得感恩和知足,才会有天天经历充沛的好心情,去轻松愉快地迎接欢乐的明天。
让我们携手新时代,共圆中国梦。衷心祝愿我们的学校:天天向上,前景辉煌!
退休老师 范亚平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电话:02933755000

网址:www.xz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