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研究”方向
培 养 方 案
一、培养目标
着重于培养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研究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1、政治思想。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熟悉中国共产党有关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专业基础理论。掌握民族学理论;熟悉人类学、传播学、社会学、语言学、宗教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历史有全面的了解;熟悉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历史和实务。
3、科研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具有基本的藏语言基础;修完研究生学位课程,成绩优良;掌握学术规范,具备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特色
1、主要研究民族地区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和民族语言传播媒介的历史。以西藏自治区为代表的藏族聚居区新闻传播历史和藏语媒介发展史,将是本方向研究的中心;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历史、文化背景;少数民族语言及语言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新闻传播史;一种民族语言的新闻传播媒介史(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民族新闻人物;重大民族新闻事件;民族新闻大事记;传播媒介的变迁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研究;新闻传播与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研究;国家民族新闻政策演变等。
2、研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理论。主要包括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基本范畴、学术地位、传播方式、传播特点、发展策略和前景等。
3、研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实务。主要包括民族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
三、学制
学制3年。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申请延长学习年限者,要在每年6月份提出申请,填写《西藏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延长申请表》,报研究生处审批。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详见附表】
1、公共学位课3门,282学时,9学分,由研究生处统一开设。
2、专业学位课3门,153学时,9学分。
3、专业方向课4门,187学时,11学分。
4、专业选修课6门,187学时,11学分。
五、专业实习(实践)与学术活动
专业实习主要包括教学实习、科研实践等,一般安排在第三或四学期进行,折合不少于34学时。实习结束后,须撰写实习(实践)总结报告,填写专业实习考核表,由实习指导教师给出考核成绩,报研究生处存档。
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应公开做学术报告1次,在本学科领域的重要期刊上发表与本人研究方向有关的学术论文1篇(学生本人须为第一作者,且署名必须是“西藏民族学院”)。
六、硕士学位论文及答辩
本方向归属民族学专业,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第二学年初,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和参加科研工作,进行学位论文选题。要选择有重要应用价值或学术价值的课题,论文要有新见解。
选题确定后,于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填写《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查表》,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报告。经导师和指导组审核同意后,拟定论文工作计划,连同开题报告一并报研究生处备案。未进行此项工作者,院学位委员会有权不授予学位。
第三学年,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独立完成毕业论文。4月份,研究生处同意组织论文双盲评审;5月下旬,由各院系组织论文答辩。
七、必读书目
1, 《中国通史》(第一卷导论), 白寿彝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 费孝通主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3, 《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翁独健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 《民族学通论》, 林耀华主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5, 《中国民族志》, 杨圣敏主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6, 《民俗学概论》, 钟敬文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7, 《人类学通论》, 庄孔韶主编, 山西教育出版社,
8,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 黄淑娉等, 广东教育出版社,
9, 《西藏通史》, 陈庆英主编, 中州古籍出版社,
10, 《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 黄玉生等, 西藏人民出版社,
11, 《西藏通史――松石宝串》, 次旦平措等, 西藏古籍出版社,
12, 《西藏佛教发展史略》, 王森,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3, 《西藏历史地位辨》, 王贵等, 民族出版社,
14, 《藏族文化发展史》, 丹珠昂奔, 甘肃教育出版社,
15, 《吐蕃金石录》, 王尧, 文物出版社,
16, 《吐蕃简牍综录》, 王尧、陈践, 文物出版社,
17, 《西藏考古大纲》, 侯石柱, 西藏人民出版社,
18, 《中国民族文化大观·藏族、门巴族、珞巴族》, 关东升主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 《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 石硕,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 《中国思想史》, 葛兆光, 复旦大学出版社,
21, 《史学方法》, 王尔敏,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2, 《文化的解释》, C.格尔兹, 上海人民出版社,
23, 《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 王铭铭、潘忠党主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
24,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 童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5,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 陈力丹, 开明出版社,
26, 《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 ,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7,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 中央文献研究室, 新华出版社,
28, 《中国报学史》, 戈公振, 中国新闻出版社,
29, 《中国当代新闻史》(1949-1988), 方汉奇, 新华出版社,
30, 《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 胡太春, 山西人民出版社,
31, 《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 徐培汀、裘正义, 重庆出版社,
32, 《华夏传播论》, 孙旭培, 人民出版社,
33, 《人类传播史》中文版, 韦尔伯.施拉姆, 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34, 《世界新闻史纲》, 陈力丹, 福建人民出版社,
35, 《世界传播概览》, 洛特菲.马赫兹, 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36, 《传播学概论》, [美]施拉姆、波特, 新华出版社,
37, 《人的延伸媒介通论》中文版, [加]麦克卢汉, 四川人民出版社,
38,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通史》(上下册), 白润生主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39, 《民族新闻学导论》, 白克信、蒙应,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0, 《民族报刊研究文集》, 白润生, 中国物价出版社,
41, 《西藏自治区新闻出版志》(复审稿), 西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内部印刷,
42, 《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众传播与民族文化》, 益西拉姆, 兰州大学出版社,
43, 《藏学报刊汇志》, 徐丽华, 中国藏学出版社,
44, 《西藏的语言与社会》, 周炜, 中国藏学出版社,
45, 《中国广播电视通史》, 赵玉明,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46, 《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发展史》, 林青主编,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47, 《中国新闻编年史》(上、中、下), 方汉奇主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
48, 《西藏自治区志·广播电影电视志》, 西藏自治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中国藏学出版社,
49, 《西藏新闻传播史》, 周德仓,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50, 《民族宣传散论》, 张小平, 中国藏学出版社,
附: 教学计划进程表 |
||||||||||||||
序号 |
课程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考试 |
考查 |
|||||||
1 |
学位课程 |
公共课 |
英语 |
180 |
6 |
√ |
√ |
|
|
|
|
√ |
|
|
2 |
马克思主义经典选读 |
68 |
2 |
√ |
|
|
|
|
|
|
√ |
|
||
3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4 |
1 |
|
√ |
|
|
|
|
|
√ |
|
||
4 |
专业学位课程 |
史学方法论 |
34 |
2 |
√ |
|
|
|
|
|
|
√ |
|
|
5 |
民族学 |
68 |
4 |
|
√ |
|
|
|
|
|
√ |
|
||
6 |
中外新闻传播史论 |
51 |
3 |
√ |
|
|
|
|
|
|
√ |
|
||
7 |
研 究 方 向 课 |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通史 |
68 |
4 |
|
|
√ |
|
|
|
|
√ |
|
|
8 |
西藏新闻史 |
51 |
3 |
|
√ |
|
|
|
|
|
√ |
|
||
9 |
中国藏语报刊史 |
34 |
2 |
|
|
|
√ |
|
|
|
√ |
|
||
10 |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理论 |
34 |
2 |
|
|
√ |
|
|
|
|
√ |
|
||
11 |
专 |
基础藏语 |
102 |
6 |
√ |
√ |
|
|
|
|
|
√ |
|
|
12 |
马克思新闻传播思想研究 |
17 |
1 |
|
|
√ |
|
|
|
|
√ |
|
||
13 |
西藏宗教传播研究 |
17 |
1 |
|
|
|
√ |
|
|
|
√ |
|
||
14 |
藏族传统出版、编辑研究 |
17 |
1 |
|
|
√ |
|
|
|
|
√ |
|
||
15 |
藏学概论 |
17 |
1 |
|
√ |
|
|
|
|
|
√ |
|
||
16 |
西藏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 |
17 |
1 |
|
|
|
√ |
|
|
|
√ |
|
||
合 计 |
|
809 |
40 |
|
|
|
|
|
|
|
|
|
||
其它要求 |
文献阅读与学术交流 |
在本专业学术期刊公开发表专业论文1篇,作学术报告1次。 |
||||||||||||
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 |
一般安排在3或4学期进行,折合不少于34学时,考核必须合格。 |
|||||||||||||
学位论文 |
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开题报告,第3学年独立完成学位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