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师个人简历 教师个人简历

姜钊

发布时间:2023-03-09 信息来源:医学院 浏览次数:40725
视力保护色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姓名:姜钊
性别:
电子邮箱:zjiang@xzmu.edu.cn

博士,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公共卫生与检验学系主任,副书记。高原生物医学大数据挖掘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实验室负责人。学术兼职:陕西省细胞生物学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青年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抗感染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药健康科普分会首届专家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西藏自治区项目2项,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项。在Mol Phylogenet EvolIJSEMAntonie van Leeuwenhoek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获得陕西省生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荣获第四届西藏民族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
1. 中药材基源研究

2. 中药材有效成分积累及相关机制研究
3. 中药干预疾病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

近五年主持的科研项目(仅限主持):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区项目,藏当归内生细菌诱导其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32.0万元,在研,主持;
2.2023年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金课建设项目,医学生物信息学,2.0万,在研,主持;
3.西藏自治区科技创新基地,西藏不同海拔人群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研究, 30.0万元, 结题, 主持;
4.横向课题(西藏甘露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闻喜思净藏香抗菌作用研究,3.6万元,结题,主持;
5.西藏自治区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组学技术探讨双歧杆菌属系统分类与糖代谢机制, 5.0万元, 结题, 主持;
6.西藏民族大学“青年学人项目” 基于基因组数据探讨两株极端环境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产生能力及价值, 2.5万元, 结题, 主持;

近五年的代表性论文(10条以内):
1.杨超, 张卫花, 赵可心, 韩可帧, 李捷, 赵勤, 姜钊*. 白亮独活化学成分机器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医药导报, 2024, 6.
2.姜钊, 张景瑜, 张卫花,. 基于psbA-trnH序列的秦艽分子鉴定及其药效分析[J]. 山西农业科学, 2023, 51(1):7-13.
3.姜钊, 张卫花*, 孙芳云.双歧杆菌及寡糖类双歧因子的种类及应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22,33(08):240-248.
4.姜钊, 张卫花, 盛业萌, 旦木真卓嘎, 李捷, 付淑艳, 孙芳云*.两种藏香对模式菌株及空气中微生物的抑制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 37(06):3489-3493.
5.姜钊, 张卫花*. 印度洋深海沉积物可培养放线菌分离样品预处理条件的优化[J]. 海洋科学进展, 2022, 40(1):134-144.
6.Jie Li, Hongmei Xu, Dan Song, Zexuan Wang, Bintao Zhang, Rong Feng, Yunxuan Gu, Zhao Jiang, Xu Ji, Shuyu Liu, Steven Sai Hang Ho, Linli Qu, Fangyun Sun,*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health risks on PM2.5-bound organics from incense burning. Atmospheric Pollution Research, 2022 13,101326. JCR Q3
7.Zhao Jiang, Wei-Hua Zhang, Dan Song, Min Xiao, Dorji Phurbu, Bing-Bing Liu, Shu-Xian Guo, Wei Chen,* and Wen-Jun Li,* Gulosibacter sediminis sp. nov., isolated from Indian Ocean marine sediment.Int J Syst Evol Microbiol,2021,71(7). JCR Q3
8.姜钊, 色里玛, 李捷, 陈依春, 郝婷婷, 孙芳云*. 基于ITS2序列的藏当归及易混植物DNA分子鉴定[J].江苏农业科学, 2021, 49(17):58-63.
9.Ling-Ling Yang, Zhao Jiang, Yan Li, En-Tao Wang, and Xiao-Yang Zhi1*. Plasmids related to the symbiotic nitrogen fixation are not only cooperated functionally, but also may have evolved over a time span in family rhizobiaceae. Genome Biology and Evolution. 2020,12(11):2002–2014. JCR Q3
10.Zhao Jiang, Min Xiao, Ling-Ling Yang, Xiao-Yang Zhi1,* and Wen-Jun Li*. Genome-based taxonomic classification within the family Thermoactinomycetaceae, Int J Syst Evol Microbiol, 2019, 69(7): 2028-2036. JCR Q3

 

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构成;

凡注明信息来源为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网所有;

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网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