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二级学科专业介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一级学科代码:1001 一级学科名称:基础医学
二级学科代码:100104 二级学科名称: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一、学科简介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揭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与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本学科建设历史悠久,教学条件优良、生物医学资源丰富,科研氛围浓厚,并于2020年获批建设“高原低氧环境与生命健康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依托该实验平台,学科点紧密结合新时期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高原环境为研究背景,以高原相关疾病为研究对象,围绕高原低氧相关疾病病理生理机制、高原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炎癌发病机制,以及高原相关疾病的藏药干预机制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特色科研成果。
二、研究方向及特色
1. 高原低氧相关疾病病理生理机制研究
高原低氧环境导致机体组织和细胞携氧或用氧能力不足,引起机体呼吸、循环、血液、运动等多系统生理、病理改变,严重者可发生高原病。结合现代研究技术与手段,通过从分子层面到细胞、器官,再到整体水平的系统研究,旨在揭示高原低氧条件下机体生理活动的变化规律和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为高原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坚实的理论研究基础,为高原地区人群健康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2. 高原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
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如:高血压、肺心病、缺血性脑卒中。高原低氧环境对机体的影响使此类疾病在高原人群中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点,围绕高原地区此类常见疾病,深入探索发病机制,探寻干预靶点,并积极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藏药进行防治干预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推动高原心脑血管疾病的精准医疗发展。
3. 炎癌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
“炎-癌转化机制”即慢性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其病理机制较为复杂, 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从分子学角度研究炎-癌转化机制,利用不同技术手段、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综合研究肿瘤的生物治疗,在创新研究的基础上,将藏医药抗肿瘤作用和现代分子病理学技术平台相结合,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为藏医药防治肿瘤的机制研究和靶点药物的开发铺垫良好的基础。
三、招生对象
为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本科专业为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实验技术、康复治疗学、口腔医学、生物学(不含生物教育)。
四、学制、培养方式及要求见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