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会计专业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提升论文写作质量,11月17日晚,管理学院特别邀请厦门大学会计系教授、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财政部会计名家刘峰老师作题为《写论文,不头疼》的专题讲座。财务管理教研室主任王海茸博士主持,工商管理学位硕士、Mpacc、MTA硕士以及管理学院和财经学院部分老师共百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刘峰老师首先要求研究生明确进行科研活动的内容以及目的,认为当代研究生应当作为知识的鉴赏者乃至创造者,强调研究问题应有感而发,通过论文去研究问题并不断提升自身认知。随后,刘峰老师就如何选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教授认为研究生要善于观察,积极思考,从周边的改革与变化中找到优秀的研究课题。
刘教授从专业硕士以及学术型硕士硕两个方面去指导研究生的论文写作。对于案例论文,刘教授认为案例是无处不在的,关键在于专硕研究生如何通过案例找到优秀的研究课题。针对实证论文,刘教授依然认为需要从案例入手,从众多的案例中提炼归纳,将个案中出现的问题转化成一般性的研究课题。
最后,刘教授根据从事这么多年科研工作的经验出发,给同学们提出了关于论文写作的几点宝贵建议,首先鼓励研究生要多写多练,写出自己的风格,同时也要注重自己在平时的积累,多阅读相关文献和书籍。在最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提问,为这次讲座画上圆满的句号。
主讲人简介:刘峰,经济学(会计学)博士,厦门大学会计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财政部会计名家,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主要从事会计准则制定与实施效果验证,资本市场信息披露与监管案例的研究工作,《当代会计评论》主编,参与创办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自1986年起,先后在《会计研究》、《管理世界》、《经济研究》、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会计准则变迁》、《会计学基础》等教材与著作近20部;主持过多项国家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及多项其他层次课题。
(文:尚广梁、王海茸/图:尚广梁/审核:秦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