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郭定平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体系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创新”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扬帆当时大讲堂”系列讲座的第一百一十一场。学院师生60余人现场聆听,报告由副院长朱尉主持。

郭定平围绕“制度自信与治理效能”,以历史纵深、世界视野、现实关切三重维度,系统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把“制度优势”写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壮阔史诗;如何以“制度体系”统揽政党——国家——社会的宏大格局;如何以“制度红利”回应超大规模国家的治理考题;如何以“制度竞争”决胜百年变局的大国博弈。他从“完整性、层次性、统一性、协同性、适应性、有效性”六大特征切入,逐一阐释了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层级架构;纵向贯通中央、地方、基层的制度延伸;横向协同党的制度、国家制度、社会制度的有机衔接;动态适配改革前沿、发展一线、治理末梢的现实需求;持续转化制度优势为治理效能、发展动能、人民福祉的中国经验。他强调,当前重点在于推动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有机衔接,促进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国家治理效能提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在提问交流环节,同学们围绕“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发展”等主题进行提问。郭定平以“制度嵌入—功能整合—价值引领”三步逻辑层层展开,他列出党支部建在产业链、合作社、牧民定居点的鲜活案例,展示三位一体治理样板,说明“哪里有使命,哪里就有党徽闪耀”。通过交流让同学们对“党建引领”与“党的领导”的概念辨析有了更深体悟。
朱尉在总结发言中表示,郭定平教授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宏阔的理论视野和丰富的实证材料,为我们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体系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报告深入浅出,兼具政治高度、学理深度与情感温度,对师生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推进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
(文:肖博义/图:张静/审核:朱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