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方向)四年制本科培养计划

发布时间:2014-06-10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次数:2854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方向)四年制本科培养计划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党和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在中小学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辅导员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德育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热爱劳动,具有基本人文素养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2.智能方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和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精神,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英语、计算机、藏语达到学院规定的要求。

3、实践能力方面:主要通过课堂讨论、作业、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暑假社会调查、延安教学实习、毕业教学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具有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掌握中小学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技能和科研写作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班主任及辅导员工作的基本能力,达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并在以后的实践中具有创新的能力。

4.体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体育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达到国家规定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三、学制、学位、总学时、总学分

学制:四年

学位:教育学学士

总学时:2500学时

总学分:158学分

 

四、相近专业

政治学与行政学、教育学。

五、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政治学、哲学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

六、教学实践环节

1.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积极开展课程教学参观、调查、实习等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具体为:在每学期安排课程时,由任课教师提出课程教学实践计划,经上报批准后纳入课程教学进度中。

2.在校期间第一、三学期,开设《口才与演讲训练》课程,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第二、四学期,开设《论文写作指导》课程,培养学生的选题、论证、语言表达、归纳创新等方面的写作能力。此两门课,教师以指导为主,重点是学生训练实践。

3.在校期间的第一、二、三学年,结合课程教学,利用咸阳或陕西省内的条件,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教学见习等活动。寒暑假要求学生自觉参加社会公益、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并要求撰写书面报告。

4.结合大型或重要的课程实践活动、撰写学科论文或学年论文,并鼓励公开发表。

5.在校期间的第四学期到革命圣地延安等地实地教学实践一周,进行专业课程实践及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

6.学生在第一学期,要参加军事训练二周,进行国防教育、组织纪律教育、艰苦奋斗教育。

7.为使学生适应实际工作,到中学或中学以上学校以及科研等单位进行专业实习,实习内容包括完整的教学过程、班主任工作等,并撰写实习报告。

8.组织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并进行考核。

9.在校期间的第一至第六学期,每学期撰写1万字以上,共6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由班主任引导执行。

10.在校期间的第八学期撰写毕业论文,并进行答辩。

七、教学时间分配表(附表一)

八、各类课程设置比例(附表

九、专业培养计划进程表(附表三)

十、主要课程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课程主要讲授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认识的本质和过程、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社会基本结构、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社会意识与社会文明的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课程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商品与货币,剩余价值的生产、分配与资本积累,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垄断资本主义)、毛泽东、邓小平和党中央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本课程主要讲授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的展开、当代资本主义的挑战和社会主义的前景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使学生更加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本课程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理;道德的起源、本质、历史发展及其规律;中西方伦理学思想的嬗变及现代价值;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道德体系,应用伦理学的时代课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经典选读:本课程主要讲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著作中有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一些重要篇目。

毛泽东思想概论:本课程主要讲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形成发展过程、科学理论体系、基本观点、历史地位、指导意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

政治学:本课程主要讲授政治学的性质(政治与政治学、政治权力)、政治意识(政治文化、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政治体系(国家、政府、政党、利益集团、政治人)、政治行为(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参与)、政治发展(政治现代化、政治民主、人权)。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政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政治发展所需要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情感,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政治现象,指导实际政治行为的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本课程主要讲授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继承与借鉴、范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地位、作用、环境、对象、目标、内容、机制、原则、方法、评估、队伍建设、领导。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科书、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对象、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原则、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组织形式、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准备、中学思想政治课学习方法指导、中学思想政治课成绩考核。 



附表一:

时 间 分 配 表(参考周数)

 

总计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第七学期

第八学期

上  课

15

17

17

17

17

17

17

 

117

考  试

2

2

2

2

2

2

2

 

14

入学教育

1

 

 

 

 

 

 

 

1

军事训练

2

 

 

 

 

 

 

 

2

机动与生产劳动

3

1

2

1

2

1

2

 

12

假  期

4

6

4

7

4

7

4

 

36

毕业实习

 

 

 

 

 

 

 

10

10

毕业论文(设计)

 

 

 

 

 

 

 

7

7

毕业教育

 

 

 

 

 

 

 

1

1

合  计

27

26

25

27

25

27

25

18

200

 

 

 

附表二:

各 类 课 程 设 置 比 例

课程类别

课程门数

学时数

占总学时

百分比

按必修和选修划分

按理论和实践划分

必修课

学时数

百分比

理论

学时数

百分比

通识教育

9

773

30.9%

1719

68.7%

2106

84.2%

学科基础课

6

314

12.6%

专业必修

12

632

25.3%

专业选修

16

631

25.2%

选修课

781

31.3%

实践

394

15.8%

公共选修课

 

150

6%

   

43

2500

100%

 

2500

100%

 

2500

100%

 

附表三:

教  学  进  程  计  划  表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授课总学时

学 分

 核

学    期

 

学时

理论

实验

考试

考查

15

17

17

17

17

17

17

0

A

通识教育课

 

 

 

 

 

 

 

 

 

 

 

 

 

 

 

 

A11100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51

51

 

 

3

1

 

3

 

 

 

 

 

 

 

 

A1110005

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

34

34

 

 

2

3

 

 

 

2

 

 

 

 

 

 

A1110006

 

形势与政策

36

36

 

 

2

 

1-6

*6

*6

*6

*6

*6

*6

 

 

每学期6学时

A0910007

计算机应用基础

60

30

30

 

4

1

 

4

 

 

 

 

 

 

 

过级

A0910008

数据库与程序设计

68

34

34

 

4

4

 

 

4

 

 

 

 

 

 

 

A0110009

英语

264

264

 

 

16

1-4

 

4

4

4

4

 

 

 

 

过级

A0710010

体育

132

132

 

 

8

1-4

 

2

2

2

2

 

 

 

 

 

A1210011

藏语

68

68

 

 

4

7

 

 

 

 

 

 

 

4

 

 

A0310012

大学语文

60

60

 

 

4

2

 

 

4

 

 

 

 

 

 

 

小     计

773

709

64

 

47

 

 

13

14

8

6

0

0

4

0

 

B

学科基础课

 

 

 

 

 

 

 

 

 

 

 

 

 

 

 

 

B1012001

教育学

68

58

10

 

4

4

 

 

 

 

4

 

 

 

 

 

B1012002

心理学

48

40

8

 

3

3

 

 

 

3

 

 

 

 

 

 

B1112003

政治学

51

43

8

 

3

2

 

 

3

 

 

 

 

 

 

 

B1112004

逻辑学

45

42

3

 

3

1

 

3

 

 

 

 

 

 

 

 

B0212005

社会学概论

51

41

10

 

3

 

4

 

 

 

3

 

 

 

 

 

B1112006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51

43

8

 

3

 

5

 

 

 

 

3

 

 

 

 

小    计

314

267

47

 

19

 

 

3

3

3

7

3

0

0

0

 

C

专业必修课

 

 

 

 

 

 

 

 

 

 

 

 

 

 

 

 

C1112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51

46

5

 

3

2

 

 

3

 

 

 

 

 

 

 

C111200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51 

44

7

 

3

2

 

 

3

 

 

 

 

 

 

 

C111200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48

40

8

 

3

3

 

 

 

3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授课总学时

学 分

 核

学    期

 

学时

理论

实验

考试

考查

15

17

17

17

17

17

17

0

C

专业必修课

 

 

 

 

 

 

 

 

 

 

 

 

 

 

 

 

C1112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60

50

10

 

4

1

 

4

 

 

 

 

 

 

 

 

C1112005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51

41

10

 

3

5

 

 

 

 

 

3

 

 

 

 

C1112006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68

58

10

 

4

6

 

 

 

 

 

 

4

 

 

 

C1112007

毛泽东思想概论

48

40

8

 

3

3

 

 

 

3

 

 

 

 

 

 

C111200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8

58

10

 

4

4

 

 

 

 

4

 

 

 

 

 

C1112009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51

43

8

 

3

4

 

 

 

 

3

 

 

 

 

 

C1112010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51

43

8

 

3

5

 

 

 

 

 

3

 

 

 

 

C1112011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

51

43

8

 

3

6

 

 

 

 

 

 

3

 

 

 

C1112012

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

34

28

6

 

2

7

 

 

 

 

 

 

 

2

 

 

小计

632

534

98

 

38

 

 

4

6

6

7

6

7

2

0

 

D

专业选修课

 

 

 

 

 

 

 

 

 

 

 

 

 

 

 

 

D1

限选课

 

 

 

 

 

 

 

 

 

 

 

 

 

 

 

 

D1112001

口才与演讲训练

64

36

28

 

4

 

1、3

2

 

2

 

 

 

 

 

 

D1112002

论文写作指导

68

36

32

 

4

 

4、6

 

 

 

2

 

2

 

 

 

D1112003

中小学心理学

34

28

6

 

2

 

7

 

 

 

 

 

 

2

 

 

D1112004

班主任工作实务

34

20

14

 

2

 

7

 

 

 

 

 

 

2

 

 

D1012005

教育政策法规

30

10

20

 

2

 

7

 

 

 

 

 

 

2

 

 

D1012006

教师职业道德

30

6

24

 

2

 

7

 

 

 

 

 

 

2

 

P

D1112007

西方哲学史

48

42

6

 

3

 

3

 

 

3

 

 

 

 

 

 

D1112008

中国哲学史

51

48

3

 

3

 

5

 

 

 

 

3

 

 

 

 

D1112009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34

28

6

 

2

 

2

 

2

 

 

 

 

 

 

 

D0612010

管理学概论

34

28

6

 

2

 

2

 

2

 

 

 

 

 

 

 

D1112011

现代领导科学

34

28

6

 

2

 

5

 

 

 

 

2

 

 

 

 

D1112012

西藏经济学

34

28

6

 

2

 

6

 

 

 

 

 

2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授课总学时

学 分

 核

学    期

 

总学时

 

理论

实验

考试

考查

15

17

17

17

17

17

17

0

D1

小计

495

338

157

 

30

 

 

2

4

5

2

5

4

8

 

 

D2

任选课

 

 

 

 

 

 

 

 

 

 

 

 

 

 

 

 

D1112013

中国传统文化讲座

34

26

8

 

2

 

5

 

 

 

 

2

 

 

 

 

 

中国教育史

D1212014

宗教概论

 

34

 

28

6

 

2

 

5

 

 

 

 

2

 

 

 

 

 

美学

D1112015

中国政治思想史

34

26

8

 

2

 

6

 

 

 

 

 

2

 

 

 

 

西方政治思想史

D1112016

现代西方哲学评价

34

28

6

 

2

 

6

 

 

 

 

 

2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讲座

D2

小  计

136

108

28

 

8

 

 

0

0

0

0

4

4

0

0

 

D

合  计

631

446

185

 

38

 

 

2

4

5

2

9

8

8

0

 

E

公共选修课

150

150

 

 

16

 

 

共16学分:公共选修课10学分,实践创新6学分

 

总    计

2500

2106

394

 

158

 

 

22

27

22

22

18

15

14

0

 

       


点击下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方向)四年制本科培养计划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