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刘梁剑教授来校交流会谈工作

发布时间:2021-06-09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次数:1669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6月5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刘梁剑教授应邀来我校作学术交流、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哲学专业2019级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活动,并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商讨对口支援工作。
上午,刘梁剑教授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作题为“感受与做中国哲学:以事观之”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哲学教研室主任董国老师主持,数十名师生聆听了此次报告。刘教授首先介绍了何为“以事观之”,重点落在了“事”上,即哲学就是做事情。由“以事观之”引出了两个问题,一是“以事观之”对中国哲学的启发。二是“以事观之”需要诉诸于语词。把中国哲学理解为做事情可以更好的把握中国哲学的传统。通过对日常和专业、古代和现代语词之间的沟通能更好的反思哲学本身和其他学科。刘教授指出,现在对中国哲学的合法性有不同的讨论,其一认为中国哲学过于哲学化,以至于不足以理解中国传统思想,所以应该从哲学本身的研究转向为中国思想的研究。其二认为中国哲学不够哲学化,而是走的哲学史的路线,多从历史和文献学的角度出发。应以哲学本身问题为导向,从意识为导向转化为以问题为导向来研究中国哲学。同时列举了陈来、陈少明、杨国荣等知名学者对该问题的看法和建议。最后刘教授提出“以事观之”是从人的现实存在境域和背景出发,以进入人的知行之域为研究和追问的对象,把握世界的整体,并追问人和世界中的本源性问题,这样来理解哲学问题会使我们对哲学的内涵更加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更好的满足情感,提升精神。接下来刘教授分别回答了,“如何区分physiology和哲学”、“中国哲学应该世俗化还是高深化”等师生们提出的问题。同时刘教授还在阅读写作、学术研究等方面为在场的老师和学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下午,刘梁剑主持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哲学专业2019级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活动,刘教授从论文立意、文章结构、思想脉络等方面给学生提出了意见。
论文开题活动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和刘梁剑教授商讨了今年对口支援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王彦智代表马院全体师生,对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十年来对马院的支援合作工作表示感谢,并就今后继续深入加强双方合作的具体内容提出若干建议,希望双方能继续坚持“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探索对口支援工作新模式,切实加强深度合作,力争在重大课题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高端突破,切实将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优势资源转化为我校哲学学科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刘梁剑教授表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始终珍视对口支援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缘分,通过对口支援和交流,双方结下了亲如一家的深厚情谊,打下了坚实的合作基础,彼此收获,相互受益。十年来,民大马院为华东师范大学输送了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对口支援对华东师范大学来说也是一个相互受益的过程,希望今后双方院系能总结以往经验,不断地加强合作。最后,双方就今后合作的具体事项作了进一步商讨。会后,刘教授还细心解答了20名即将赴华师大学习的2020级马院哲学专业本科生的一些关于生活和学习的具体问题。
 (文、图:薛林溪/审稿:王彦智)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