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21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次数:49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为促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升劳动实践能力,以实际行动共建和谐民大,5月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院学生在“劳动责任田”开展“劳动铸就品德,汗水浇灌未来”劳动实践活动推进了田间地头的思政教育实践

在学院和劳动指导教师的组织下,目前学院陆续200名学生有序开展锄地、种植、灌溉等劳动教育。各班班主任和劳动指导教师亲自参与到本次劳动实践和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中,并现场为学生进行劳动示范和劳动指导和同学们一起解决劳动中遇到的问题,在劳动中增长智慧。在全院老师的带动下,同学们在各自的责任热火朝天地开始劳动,一畦畦耕田,一粒粒种子,一颗颗菜苗,包含着同学们对劳动教育的尊重,对美好丰收的希望。

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同学们纷纷表示,这项活动让他们深刻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和乐趣。2023级来自那曲的格桑德吉同学说:“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让我真正体验到了劳动的不易,我会更加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院组织的劳动活动中去。”24马理论的研究生李泓成表示“作为马理论硕士研究生,我们不仅仅学好专业知识,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更重要的是,认识到加强劳育工作,既应强化显性劳育,传授与大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劳动知识,又应深化隐性劳育,深入开掘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和各类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劳育资源,系统建构起‘四位一体’的多元化劳育课程体系,对于新时代人才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撸起袖子加油干”,积极投身劳动实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劳动实践中感悟劳动精神,涵养工匠意识,铸就劳模品格。马克思主义学院努力把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德育、劳育协同效应。下一步,学院还将在各门思政课中强化劳动经典解读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劳动力市场分析与展望,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当代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态度和劳动伦理品德。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审核:马小龙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