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tion Detail

信息详情

研究生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2019年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介
发布日期:2018-09-19 来源:体育学院 阅读次数:9100

西藏民族大学坐落在渭水之滨古都咸阳,其前身是1957年中央指示创办、1958年9月开学的“西藏公学”。1965年4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2015年4月28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单位、教育部团队式对口援助高校、西藏自治区博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优秀试点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自治区文明校园创建单位、全区易班建设和发展中心试点高校。
学校诞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在祖国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是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基于民族团结和国家振兴的政治远见做出的英明决策,是中央治藏方略的重要布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都对学校的筹建、建设做出过具体指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学校的发展十分关心,胡锦涛同志、刘延东同志为学校建校50周年发来贺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俞正声主席等中央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办好民族高等教育。2014年,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受俞正声主席委托,到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希望学校认真总结在内地为西藏培养人才的有效模式和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族教育的规律,为国家、为西藏培养更多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院简介
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所具有体育本科教育的教学单位。1984成立体育系,2010年更名为体育学院,至今已有34年的办学历史。体育学院立足培养西藏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专门人才,以体育教育专业为龙头,以运动训练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依托,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体育。2018年获批体育学一级学硕士点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点。
体育学院在职教职工44名,专兼职教师40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教师中博士3名,在读博士3名,硕士28人。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对口支援我院,其中4位教授担任我院兼职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青年学者1人),极大提升了师资力量。学院承担我校体育专业课、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和校内外竞赛活动等工作任务,现有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公共体育三个教研室,有“一个中心三个基地”即:“西藏自治区体育发展研究中心”、 “西藏自治区体育局裁判员培训基地”、“西藏自治区体育局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咸阳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现拥有学校品牌专业体育教育,学校重点课程有6门。在多年的教学、科研、运动训练及竞赛实践中,体育学院形成了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训练队伍。近5年获得各类科研项目4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18项,科研总经费累计达300万元左右。获省部级科研奖9项,发表论文累计228篇,出版专著5部,主编或参编教材及教学参考书9部,获得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拥有自治区重点“运动生理机能综合实验室”、“高原体育与健康实验室”、“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等研究机构。高原人体科学和藏族传统体育文化两个重点研究方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在重视教学、科研的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开展业余训练工作,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各项赛事活动。米觉尼玛同学参加第十三届全运会男子一万米决赛中获得铜牌;次仁措姆同学参加第十三届全运会女子一万米决赛中获得该项目第八名,创造了西藏田径女子选手在全运赛场的目前最好成绩,实现了新突破。我校代表队参加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西北赛区赛;全国CUBA篮球赛西南赛区赛;全国学生运动会田径、健美操等赛事;参加西藏、陕西等地举办的各项赛事中屡创佳绩,受到了自治区教育厅、校领导的好评。
体育学院为西藏体育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体育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西藏自治区各市地县的各级学校及体育管理部门,是西藏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西藏的体育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专业方向与招生计划
西藏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术型硕士(全日制)
(下表中所列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最终下达计划为准
学科
专业/方向
拟招人
初试科目
复试笔试科目及(笔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加试)
0403 体育学
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
12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61体育基础综合
(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300
笔试:体育社会学
加试:①体育史②运动心理学
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
笔试:运动解剖学
加试:①体育史②运动心理学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笔试:学校体育学
加试:①体育史②运动心理学
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
笔试:民族传统体育概论
加试:①体育史②运动心理学
专业学位硕士(全日制)
(下表中所列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最终下达计划为准
类别
领域/方向
拟招人数
初试科目
复试笔试科目(笔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加试)
0452体育
(三年制)
01体育教学
15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46体育综合(300分)
笔试:专项理论及技术
加试:①体育史②运动心理学
 
02运动训练
 
导师介绍
体育学硕士指导教师
1、体育教育训练学:杨海航教授、王兴怀教授
2、运动人体科学:陈婷博士、闫清伟博士
3、民族传统体育学:耿献伟副教授、杨文豪副教授
4:体育人文社会学:张鹏海教授、杨建军副教授
体育硕士指导教师:
1、体育教学:王兴怀教授、杨建军副教授、杨文豪副教授、张月娟副教授 
2、运动训练:杨海航教授、张鹏海教授、耿献伟副教授、薛强副教授
 
奖、助学金、科研奖励及学费
(一)被我校录取的推免生,学校给予一次性入学奖励,具体如下:
考生来源
录取专业
一次性奖励金额
985高校
不限
10000
211高校
不限
8000
普通高校
理学、工学、农学类专业
5000
普通高校
非理学、工学、农学类专业
4000
如有申请者同时满足上述奖励条件中的多项,则按符合条件的奖励金额最高一项给予奖励。所有推免生在入学后的第一学年均可享受一等学业奖学金。
(二)助学金---在校无固定经济收入学生均可申请获得,每生每年6000元;
(三)学业奖学金---覆盖面占40%,获得学业奖学金每年奖励8000元;
(四)国家奖学金---获得国家奖学金,一次性奖励2万元;
(五)学校设有科研基金,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科研奖励参照学院教师科研奖励标准执行;
(六)学校提供部分勤工助学岗位,研究生院提供“三助一辅”(助教、助研、助管、兼职辅导员)资助岗位,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七)学校不定期选派部分学生到对口支援高校进行交流学习;
(八)学费——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887号)规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高等学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根据藏财综字【201444号文件规定,我校医学类专业学费为7000/年,其余专业学费为5000/年。
 
学校信息及联系方式
招生单位代码:10695         地 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6
联系部门: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邮政编码:712082
联系电话:02933755387       联 系人:  陈老师  
 
体育学院咨询联系电话:029-33755436  联系人:杨老师
详细招生简章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 http://www1.xzmu.edu.cn/yj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