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是自治区第34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月,也是学校第十五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为进一步引导全校各族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巩固我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谱写我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第十五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学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及十届自治区党委历次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不懈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主线,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新旧西藏对比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结合起来,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庆祝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各族师生进一步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凝聚强大正能量。
二、活动主题
格桑花开石榴红 凝心铸魂新征程
三、活动内容
(一)传承红色基因,培根铸魂夯实民族团结基础
1.上好“开学第一课”。围绕“坚定理想信念 厚植爱国情怀 争当时代新人”上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第一课,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师生全覆盖宣讲,扎实开展2024级新生军训活动,用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感情团结和凝聚各族师生,不断增强师生对党和国家的向心力。【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各学院】
2. 夯实课堂主阵地。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西藏区情教育、校史教育纳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统一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讲好建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常态化使用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生读本》(青少年版),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新旧西藏对比教育和“五史”教育尤其是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学习教育,持续深化“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宣传教育。【责任单位: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民族研究院】
3. 深化理论研究阐释。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研究阐释,加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深入总结党领导西藏在民族工作中的成功实践,组织学者开展课题研究、出版学术专著、刊登学术论文,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为全面深入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言献策,积极发挥“智库”作用。【责任单位:科研处、民族研究院】
(二)增进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4. 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书法摄影美术作品展。用书法、摄影、美术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我校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生动实践,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新西藏,讴歌民族团结,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发全校各族师生“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的热情和信心,牢固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坚定信仰。【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团委、民族研究院、新闻传播学院、教育学院】
5.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充分发挥学校的推广普及基础阵地作用,全面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纳入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举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演讲、粉笔字书写比赛,搭建起各民族沟通的语言桥梁,促进各民族师生语言相通、心灵相通,增强各民族学生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幸福感。【责任单位:教务处】
6.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线上答题活动。按照自治区要求,组织好线上答题活动,进一步引导全校师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营造各族师生参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浓厚氛围。【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教育工会】
7.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中秋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广泛开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用好周边红色文化资源,把尊重保护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融入思政课程、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紧密结合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校园氛围,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责任单位:团委】
8. 打通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新路径。持续深化“三联三进一交友”、结对帮扶、“手拉手 心连心”活动,持续推进不同民族学生混合编班、混合住宿,建设朝气蓬勃的班级文化和文明健康的良好班风,制定完善学生宿舍公约,探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建立师生联动机制,实现各民族师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增进各民族师生之间的友谊,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责任单位: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
(三)强化典型选树,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9. 持续推进示范创建、评选活动。按照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民委工作要求,对申报创建2024年全区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示范班级、示范宿舍、模范个人的集体、个人加强过程指导与把关,强化后续管理和推广,进一步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把示范点创建和评选打造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引领典范和推动工作的样板。【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
10. 构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格局。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申报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定期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场推进会,交流经验,创新载体和方式,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校管理、融入课堂教学、融入教研科研、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家校社共育、融入基层党建。【责任单位:党委(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四)拓宽宣传渠道,营造民族团结浓厚校园氛围
11. 及时开展宣传报道。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史馆、西藏社会进步展览馆、校报、橱窗、校园广播、LED、“西藏自治区高校思政网络工作中心”“民大青年”以及各级各类微信公众号等校内资源,丰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营造氛围,扩大声势。【责任单位:全校各级媒体平台】
12.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开展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守好建强意识形态主阵地,强化舆论引领,主动设置切合学校实际、符合师生需求、有利于传播正能量的话题和宣传主题,做好组织策划,开展正面宣传,加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提升网评员队伍能力和水平,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舆论导向,促进各民族师生情感共融。【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校各部门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完善工作措施,精心组织策划,抓紧抓实抓好,不断赋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新时代内涵和特色,共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扎实开展。
(二)强化协作配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活动涉及部门广、范围大、内容多,任务重,需要全校各部门上下一心、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各部门务必在工作中树立全局意识、大局意识,秉承民大精神,切实形成履职尽责、协调联动、密切配合的工作合力。
(三)务求取得实效。各部门要注重工作方式,强化宣传引导,抓住特色亮点,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和校内各种宣传平台,创新宣传方式和活动载体,不断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活动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各部门开展工作情况请及时报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