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
首页 >> 人才培养 >> 实践教学

民族研究院《笃学》第五期

2012-11-23

来源:民族研究院

浏览次数:24949

《笃学》第五期

 

       周毓华   索南才让   朱玉福

指导老师   纵瑞彬   张月芬    史工会 田径  旦巴 贾丽  余小洪

      杨春和

副主编     任慧敏  杨涛  王峰  刘群

      李茸  张曼   李小梅   彭亚青  厉宁  尹哲  党西娟

           杜影  白晶晶    许典   向妮彤   姚晓宇

美术总监   王丹红

 

 

 

 

 

                       主       民族研究院团总支

                       承       《笃学》编辑部

                       协       墨缘文学社

                       日       201210

 

 

 

 

 

卷首语——笃志致远

笃信好学,笃志致远

/杨春和

“笃学”一词,源出《论语·秦伯》篇,其意为“笃信好学”;《笃学》一刊,创办于民族研究院,缘起于民族研究院的科研型教育的特点。“笃学”一词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笃学》创刊于2011年,距今仅两年多时间。从笃学到《笃学》,从时间上看,“笃学”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而《笃学》还是一个新生之物,因此《笃学》要走的路还很长;从思想上看,“笃学”意为“笃信好学”,而《笃学》则从属、体现科研型教育的思想,因此二者有着很深的联系和渊源。从笃学到《笃学》,就是要秉承这份渊源,把这种积淀深厚的“笃学”思想融入到《笃学》之中,浇铸成《笃学》之精神,并以此种之精神来指导《笃学》之长久发展。

一本期刊欲得到好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办刊思想和期刊特色,对于《笃学》而言,其办刊思想即为其名——“笃学”,而其特色则体现在充分展现科研型教育的民族研究院特点及学科特点上。“笃学”一词的“笃信好学”之意要求我们以一种坚若磐石的意志去不懈探求知识的真知,去找寻生活之真谛;《笃学》的创办缘起要求我们在期刊中充分体现民族研究院的学院特色和学科特色。此二者之结合,即为《笃学》之精神。《笃学》作为一个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思想的交流平台,将一直秉承此种精神,将这个青春的舞台搭好,搭固,搭久。

《笃学》的性质为民族研究院团总支下属的一本院级学生刊物,其创办目的为锻炼学生的思考、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搭建一个思想交流平台,因此《笃学》可以说是任重道远:既要体现民族研究院的学院特色和期刊思想,还要搭建好这个思想的交流舞台。这就要求每一个笃学人用心去做,坚持不懈的去做,要求一代代的笃学人坚持不懈的去努力,秉承《笃学》之精神,把《笃学》当成自己的爱好,付之以热情,既让自己在《笃学》中有所获,也让他人在《笃学》中有所得,如此,则《笃学》之目的已达矣!

“笃信好学,笃志致远”,《笃学》要走的路还很长,《笃学》应该走的路还很长,愿《笃学》能与君长伴!

 

特别专题——永远的纪念

编者按: 2012826日,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教授、国内有影响的民族学学者孙林教授、张月芬副教授夫妇,在西藏昌都调研期间于八宿县境内发生车祸,不幸殉职,享年49岁。

暑假期间,孙林教授、张月芬副教授夫妇在西藏昌都等地开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藏区民间宗教组织的现状及对基层民众的影响》(孙林主持)、《藏传佛教与当代藏区民众宗教生活:以民间朝圣及民间宗教社团组织为中心》(张月芬主持)的课题调研。826日,在自昌都赴拉萨的途中不幸殉职。孙林教授、张月芬副教授夫妇的去世,不仅是西藏民族学院的一大损失,也是中国藏学界、民族学界的一大损失。为纪念孙林教授和张月芬副教授,表达各界对他们的怀念和尊敬,本期《笃学》特辟本专栏,以此来告慰两位老师的在天之灵。

 

孙林教授简介

孙林,男,汉族,19635月出生,安徽阜南县人,哲学博士,生前系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西藏自治区历史学专门史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教育部985二期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学术骨干、教授,西藏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历史学专门史”负责人,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重点研究基地”、西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西藏经济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西藏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技工作者协会第四届会员,中国民族学学会、中外关系史学会会员、西藏自治区第八届政协委员。

    孙林教授19847月毕业于西藏民族学院历史系;19847月留校参加工作担任历史系助教;199212月聘任为西藏民族学院历史系讲师;19982月聘任为西藏民族学院民族学系副教授;20009月至20017月在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20049月至20076月在四川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58月聘任为西藏民族学院人文学院教授;2006年聘任为西藏民族学院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应聘为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20128月逝世,享年49岁。主要承担《藏族史学史》、《历史人类学通论》、《苯教及藏区民间信仰》、《藏族文化史》、《少数民族史学比较研究专题》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藏族文化与宗教。
  先后在《世界宗教研究》、《民族文学研究》、《中国藏学》、《西藏研究》、《宗教学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4部,主持和参加各类课题11项。获省部级及地市级奖励9项。
主要论文:

1.论宗教对古代城邦的作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1985年第3
2.关于历史上黄金时代理想及其历史观的类比考察,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
3.对吐蕃宗教方位观的比较研究,《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3
4.藏传佛教对于死亡的伟大实践(翻译),《西北民族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
5.藏族乌龟神话及其神秘主义宇宙论散议,《民族文学研究》1992年第2期。
6.关于如莱杰的身世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初探,《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7.藏族死亡观念研究,《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8.神奇的藏密瑜伽——中阴静修法(编译),《气功与科学》1992年第4
9旺支考,《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
10.藏族苯教神话及其象征思维概述,《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11.论宗教神灵系统的结构——一个宗教历史学的比较研究,《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3/4期。
12.关于黄金时代理想的再评价问题,《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13.《格萨尔王传》中的三元象征观念解析,《西藏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14.玛桑格萨尔王及其相关氏族杂考,《中国藏学》1996年第4期(获陕西省第5届(1998)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
15.锅、饮食、王权——《敦煌吐蕃历史文书》一段文字的文化学解读,《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16.印度教神秘主义及其宗教实践方式,《宗教学研究》1996年第4期。
17.中国建木神话的体系及其渊源考——兼论与印度神话的关系,《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18.藏族传统史学的体系及其史学观念的总体特征,《中国藏学》1998年第3期。
19.论宇宙原生物解体神话的程式主题及其内在意蕴,《西藏研究》1999年第4期。
20.适应与变迁——藏族传统文化观与现代文化观的矛盾及其解决方式, (《中国藏学》1999年第4期 。
21.敦煌写本S.3705)号残卷所涉及的吐蕃史的几个问题,《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22.分裂时期藏族史学的总体风格与特征,《西藏研究》2002年第2期(《中国西藏》2002年第5期论点摘编)。
23.藏族史学的起源与早期特色,《西藏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4.现代性与民族意识:关于西藏近代史上一次政治改革性质的社会学分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23/4期。
25.盟誓文诰:吐蕃时期一种特殊的历史文书,《中国藏学》2002年第2期。
26.西藏宗教与民间习俗中的象征主义人类学,《西藏研究》2003年第1期。
27.伏藏著作在藏族史学发展史上的史学价值与地位,《西藏研究》2003年第3期。
28.俄木隆仁与古尔——关于藏族苯教思想源流与波斯的关系,《西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9.汉藏史学交流以及敦煌学术传统与吐蕃史学的关系,《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30.摩尼教二元论对藏族本教及纳西东巴教的影响,《西藏研究》2004年第4期。
31.元明时期藏族史学中的文献目录学及档案管理意识,《西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32.元明时期西藏综合体史书所反映的历史观念和笔法,《西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33.试论苯教的宗教性质及与藏区民间宗教的关系,《西藏研究》,2006年第4期。
34.古代西藏苯教制度化过程考析,《民族学报》(台湾),2006年,第25期。
35.唐九宫算、藏族九宫历以及纳西族巴格图的比较研究,《中国藏学》,2007年第2期。
36.唐卡绘画中的曼陀罗图式与西藏宗教造像学象征的渊源,《西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37.文本话语与行为规范:西藏西藏宗教人物传记的史学史意义,《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4期。
38.西藏传说时代的绝地天通事件与苯教的制度化,《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6
39.藏族传统宗教中的灵魂观念与祖先崇拜,《西藏研究》,2007年第3期。
40.西藏宗教中的替罪羊观念及侣贡杰布仪式,《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4期。
41Textual discourses and behavior criterion: The historiographic significance of Tibetan biographies of the religious figures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Vol.3, Number2-June, 2008.
42.从我国现当代藏族史学研究看少数民族史学史研究,《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43.代洛囊达——西藏民间的还阳故事与相关文本,《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
44.藏传佛教本地化及其早期特点,《西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45.藏区民间宗教信仰的地方组织及其社会性,《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46.敦煌吐蕃文献中的早期苯教神灵体系,《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47.藏区乡村和民间社会中的巫师,《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第3期。
48.藏族苯教的驱魔仪式及其对民间的影响,《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49.西藏民间宗教中的山神”——希达、念、赞神关系考析,《中国藏学》,2009年第3
50.简论清代学者贡布嘉撰述的藏文史书《汉区佛教源流》的史料来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51.西藏农村家庭中的宗教空间及神灵体系,《纪念柳升祺先生百年诞辰暨藏族历史文化论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12月。

专著:

1.《藏族史学发展史纲要》,2006年中国藏学出版社(此书出版后,已取得一定的学术反响,此书被誉为是藏学研究填补空白之作)。
2.《辉煌的20世纪新中国大纪录——西藏卷》(合著、绪论部分主撰)199911月红旗出版社出版。
3.《西藏外事志》2006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出版。
4.《西藏中部农区民间宗教的信仰类型和祭祀仪式》(四川大学985工程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项目),20105月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张月芬副教授简介

张月芬,女,19634月出生,甘肃省武威市人,硕士,生前系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月芬副教授19847月毕业于西藏民族学院历史系;19847月留校参加工作担任历史系助教,199212月升任西藏民族学院历史系讲师,200111月升任西藏民族学院民族学系副教授,20039月至20056月在中山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后回校任教直至20128月逝世,享年49岁。 

主要研究方向:历史文献学与史学史。参加《西藏农牧区民间宗教的信仰状况及对基层民众的影响》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已发表主要学术论文为:《藏族乌龟神话及其神秘主义宇宙观散论》,《民族文学研究》,1992年第2期;《汉族西王母神话与藏羌民族猿猴神话的关系》,《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中国传统史学体系及其史学观念的总体特征》,《中国藏学》,1998年第3期;《《试论敦煌吐蕃历史文献的文献学与历史学价值》,《西藏研究》,2000年第2期;《中国建木神话的体系及其渊源考兼论与印度神话的关系》、《藏族传统史学的体系及其史学观念的总体特征》等学术论文10余篇。主要承担《历史文选》、《历史文献学》、《史料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孙林、张月芬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拉萨隆重举行

文章来源:院办

201293上午,我国民族学知名学者、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孙林同志和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张月芬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拉萨西山殡仪馆隆重举行。

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教育工委书记孟德利,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编办主任唐明英,区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厅长宋和平,区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副厅长赤列旺杰,区党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石俊华,副校长牛治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郑堆,西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陈建龙,西藏藏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金文,西藏民族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刘凯等领导以及区党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区教育工委、教育厅、区社会科学院、西藏大学、西藏藏医学院、西藏民族学院有关职能处室负责同志,孙林、张月芬同志的亲属、生前好友及西藏民族学院在藏部分师生代表150余人参加遗体告别仪式。

上午9时,遗体告别仪式开始。全体同志胸戴白花,手持鲜花庄严肃立,在哀乐声中向孙林和张月芬同志遗体默哀。西藏民族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刘凯同志宣读了孙林、张月芬同志的生平简介,回顾了孙林、张月芬生平事迹,高度评价他们为西藏民族学院作出的贡献,要求广大师生要学习他们的好作风,努力工作和学习,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努力促进西藏民族学院的发展。

生平简介后,全体同志向孙林、张月芬同志遗体三鞠躬,并向他们作最后告别。

遗体告别仪式由西藏民族学院党委组织部(人事处)负责人焦忠武同志主持。

在遗体告别仪式开始前,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教育工委书记孟德利同志在区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厅长宋和平同志,区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副厅长赤列旺杰同志,西藏民族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刘凯同志陪同下亲切看望和慰问了孙林和张月芬同志的家属。

826,孙林和张月芬同志在西藏昌都开展课题调研期间遭遇车祸因公殉职。孙林、张月芬同志不幸去世后,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领导以及区教育工委、教育厅主要领导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全力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并以各种方式对逝者亲属表示慰问。西藏民族学院安排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时赶赴昌都和拉萨全力处理善后事宜,并对逝者亲属表示慰问。

孙林、张月芬同志去世后,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领导,自治区有关部门及领导,区内外有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及负责同志,孙林、张月芬同志生前好友向西藏民族学院发来唁电,或敬献花圈表示哀悼。西藏民族学院党委、行政及学校领导,校直各部门、附属单位、各二级学院以及学校师生敬献了花圈表示哀悼。

同期,在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校本部,学院各族师生以各种方式对孙林、张月芬同志表达哀思,召开了孙林、张月芬同志追思会。西藏民族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洪顺同志出席追思会并发言,西藏民族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高学以及孙林、张月芬同志的生前好友、同事,已毕业部分研究生、在校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代表参加追思活动,大家共同缅怀孙林、张月芬同志的事迹,为他们的不幸离去深表痛心和惋惜之情,大家表示要学习他们执著于学术的学者风范和好作风,努力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西藏民族学院党委号召全体教职工向孙林教授学习

文章来源:院办

2012910,值全国第2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西藏民族学院党委发出了《中共西藏民族学院委员会关于在全院开展向孙林教授学习的决定》,号召全体教职工向孙林教授学习,弘扬新时期优秀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探索的崇高精神。

孙林教授1984年毕业于西藏民族学院历史系并留校任教,2006年聘任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在四川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聘为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他投身民族教育事业28年来,自觉传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始终工作在教书育人第一线,孜孜以求,诲人不倦,深受学生爱戴,是西藏自治区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教学名师。他潜心学术研究,在藏族史学史、西藏民间宗教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开拓性成就,多次获得陕西省优秀科研成果奖2012年暑假,孙林教授及其爱人张月芬副教授一起,在西藏昌都等地开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调研。826日,孙林教授夫妇在西藏八宿县不幸因车祸殉职。

孙林教授是学院培养起来的国内知名青年学者,是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的榜样,是学院教师队伍中的杰出代表。学院党委号召,全体教职工要学习孙林教授忠诚于党的民族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恪尽职守、殚精竭虑的精神;潜心学术、严谨治学、追求真理、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精神。院党委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孙林同志为榜样,以建设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教学科研型综合性西藏民族大学为己任,自觉肩负起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院党委要求广大师生员工,在学院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的历史时期,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刘延东国务委员致学院建校50周年贺信精神,以孙林同志为榜样,形成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见行动、有实效的浓厚氛围;把向孙林同志学习的活动同学院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同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努力开创学院内涵发展的新局面,实现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各项目标,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纪念孙林教授

/民族研究院院长 索南才让

记得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一个儿子,当儿子长到十二岁的时候,突然得病离开了人世,母亲伤心欲绝,整天以泪洗面。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寺院请教法师人为什么会死?法师给她讲人生的道理,但不管法师怎么劝说,母亲仍然哭个不停。正在这时从法师面前的一棵树上掉下一片叶子,法师指着叶子说:你看人生就是这样。佛教讲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规律,但有的人一生下来就夭折,有的人因病而死亡,有的人因其他的灾祸而失去生命。每一个人的死意义不同,有的人死了很快会被遗忘,有的人的死让人伤痛怀念。孙林教授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西藏的民族教育事业,喜欢藏族的传统文化,正当他风华正茂、事业走向辉煌之时,他带着对人生的眷恋走了,带着对事业的执着走了,带着深深的遗憾走了,把生命留在了他热爱的雪域高原,留给我们不尽的回忆和怀念。

十六年前,我来到民院时就听说孙林是民院自己培养出来的高材生、学人。在最初的几年时间里,我们之间没有太多的交往,但共同的爱好和学术追求使我们之间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多。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位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人,低调而不张扬,谦虚而不骄慢,一门心思扑在事业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国掀起了考博热,当时孙林年近四十,为了提高学历,丰富自己的知识,他也做起了考博的准备。大家知道,考博最难过的一关是外语,对于民院毕业的孙林来说外语相对比较差。怎么办?经过一番思考,他选择去北大进修。考博时他报考过北大,报考过中国社科院,报考过中山大学,虽然都失败了,但他并不气馁,跌倒了爬起来再考,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被四川大学录取。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对一位四十来岁的人来说是多么的可贵啊。

孙林是学历史的,《藏族史学史》是他的第一部专著,为了完成这样一部鸿篇巨著,他自学藏文,翻阅大量的藏汉文甚至外文资料。从他读博的那一天起他就走上了研究西藏民间宗教的道路,几乎每年的寒暑假都要深入藏区开展调研活动。藏区的生活是苦的,尤其不便的交通,使人经常要徒步而行,不知多少次吃住在老百姓家中,甚至露宿在野外。可他仍然是那么的矢志不渝。

锐意进取,不断超越是他一贯的做法;以德服人,以学带人是他的优秀品德。2006年,在他的努力下,专门史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也是在他的不懈经营下,中国史被批准为硕士一级学科,成为发展最快的硕士点之一。可是谁也不知道,为此他付出了多少心血。

2011年,“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和  “西藏经济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基地”先后获得国家民委和西藏自治区的批准,由于我忙于民族研究院的日常行政事务,聘请孙林教授为基地常务副主任,把管理基地的工作交给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制定了基地发展计划,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资源,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学术讲座,开展学术周活动,使基地工作运转正常。

民族研究院是全校唯一一个带“研究”两个字的学院,除日常的教学工作外,还有许多科研任务,每年需要制定多个方案,填写很多表格。每当这时,我请孙林教授帮忙,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是什么事,他从来没有拒绝过。做了事,他毫无怨言,也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他去世的前几天,他还来到拉萨我住的地方谈在曲水建立研究生实习调查点的事。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心里一直装着学生的教育,关心学校的发展。

严谨求实是他的工作作风,踏实平和是他做人的态度。孙林教授在49年的短暂人生历程中,始终秉承对民族教育事业的忠诚,对科研事业的热爱,潜心钻研,奉献出了自己全部的智慧。

大家知道,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付出很多,但有不少人总是抱怨说缺少成功的条件。说实话,条件固然重要,关键自己要努力。如果一个人不付出劳动和辛酸,有再好的环境和条件也无济于事。我曾在课堂上听一位同学说:如果我在北大,肯定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同学啊,不是所有的北大人都是成功人士,不要怨天怨地,要怨就怨自己不努力。请问:难道除了北大,我们这样的学校就培养不出教授、专家吗?孙林不是吗?他是我们的表率,是民院自己培养出来的教授、藏学专家。

事情是由人做出来的,环境和条件可以改变,关键在于做好事之前如何做人,只有做好了人,才能做好事。希望孙林身上体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和对事业的执着态度,能渗透在民院年轻学子的身上,作为民院的精神发扬光大。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纪念孙林教授

/民族研究院副教授 纵瑞彬

作为孙林教授的大学同学及多年同事和朋友,我在此以下面这段文字来还原并展现孙林教授生前的种种面貌,以寄托我们的哀思,共同缅怀他既平凡又不平凡的人生。

19809月,孙林意气风发的走入西藏民族学院的大门,开始了四年寒窗苦读的大学生涯。恰逢改革开放之初,万象更新之际,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浪潮的推动下,求知的热情点燃了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积极向上的品性。他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遨游,教室、图书馆时常出现他的身影,大量的阅读和思考成为他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最常态化的写照。作为西藏民院第一届历史专业的学生,他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能树立远大的志向,明确自己发展的目标。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学识根基,培养了谨严的治学态度。

在以优异的成绩圆满完成大学学业后,他毕业留校任教。此后的岁月中,他认真踏实地践行着一个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为民族教育事业恪尽职守,他秉持着高度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奉献才智。无论是在本科生还是在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他都以宽博的知识,丰厚的学养,生动的语言,多样的手段为学生传道、授业、答疑、解惑,深入浅出,由表及里地把知识讲活、讲透,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理论和实际的相互结合与渗透,把教育艺术的精华提升了出来,因而他获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获得了师生们的高度赞誉和由衷敬佩。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当中,他积极出谋划策,身体力行,发挥出核心作用。另一方面,他始终在不断地和自觉的提升自我潜质,通过读研为自身研究能力的跃进夯实基础。依我看,在他身上具有超乎常人的品质,有非同一般的定力,有宁静致远的心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他的勤奋、好学、惜时是名不虚传的。有一幕情景我至今记得,那是他在初为人父不久时,他一手怀抱幼女,一手还拿着一本专业书在抽空阅读。再有,他从事研究时常置身于忘我的状态,在写作《藏族史学史》时,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完成几千字的任务,以至于通宵达旦。当我偶尔遇见他时,在不经意间总能看到他的头顶上又平添了几丝白发。我见到张月芬的时候,总会让她劝导一下孙林不要太劳累,可以把孙林拉出来晚上散散步,散散心,但事实上还是很少能看到孙林那悠闲的身影。他实际上是把他人聊天喝茶、休闲娱乐的功夫都充分利用了起来,不让时光在须臾之间从自己身边溜走。孙林之所以能取得不俗的业绩,在学界获得一席之位,赢得较高的声誉,是与他自己的勤奋刻苦的做事方式和执着坚定的做事态度密不可分的。在为学(求学、教学、治学)的层面上,他都足以成为我们努力学习的典范。

孙林是一个少言寡语的内秀之人,身上具有一股浓浓的书生气、书卷气;他谦逊平和,不事张扬,待人以善,与人交谈总是轻声细气,保有一脸的笑意,绝少现出那种激厉的表情。那种敦厚仁慈的样子显示一派地道的儒雅之风、君子之风。他的天性中所具有的温善品格使他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赢取了广泛的好人缘,成为一个让人感觉可亲可近的人。他的性格是属于外圆内方型的,他有一颗细敏的心,还有一颗坚韧的心,不轻易妥协的心,尤其是在原则性问题上可见出一斑,他会据理力争,以理服人。他是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人,在他并不伟岸的身躯上凝聚着一种超拔的精神力量。

孙林平生甘于淡泊,不过多计较个人的得失与恩怨,端正自我的心态,把自身摆在了一个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在外界各种利欲与诱惑纷至沓来之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利诱,不为名扰,力求达观,在自己的精神中保有那一方学术的净土,安顿好那一颗纯净的心灵,使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理念成为始终不渝和贯穿一生的座右铭。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抛却杂念,无所旁顾,潜心治学,倾力教书,在世事纷争中,确立好人生的坐标,保持清醒的自我,不迷失前行的方向,真正把教好书和治好学作为自己奋斗的事业来完成,而不单单是作为一项职业来做。他在甘苦自知中品尝着人生的喜悦和满足,在洗尽铅华中收获着至纯的感悟与自得。他坦坦荡荡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在立心、立言、立德、立人等方面都使他无愧于一个知识分子的榜样。当他以坚韧的人格力量支撑自己逐步走向事业的高峰,获得了诸多声誉时,他仍能戒除虚浮之气,更好的沉淀下来,以其心性的完满来投身于更高标准的追求上。

孙林在生活中是位很有责任心和担当意识的人。他重视家庭,关爱亲人,堪称模范丈夫。他与张月芬可谓青梅竹马,大学期间他们相互砥砺,互帮互学,比翼齐飞,收获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一份真情,成为才子佳人似的典范。留校成家之后,他们举案齐眉,相濡以沫,夫唱妇随,携手相伴,以致生死相依,缔造了感彻心扉的美好情话。每每想到此,不禁令人生出几多感叹!孙林是一位好父亲,他对女儿倾注了满腔的爱;他教女有方,对孩子严加要求,促使孩子在前行的道路上以父亲为表率,成就了孩子在名牌大学里由本科到硕士、博士学业的无有间断的递进。作为家中长子,孙林对自己的弟妹们关怀备至,在自己当时经济并不宽裕的条件下,仍能尽其所能地予以扶持和帮助,致使他们至今仍十分感念。孙林是一位有情有意的人,对同学和朋友坦诚相待,遇有迎来送往之事,他总是亲自躬行,殷勤有加,未有怠慢。他把学生视为自己的朋友和孩子,在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关心他们的成长和需求,成为了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他对于青年教师竭尽所能的提供帮助和支持。孙林还是一位极富才情的人,于音乐、文学、绘画多有涉猎。青年时代,他喜欢以诗歌来抒情达意;他擅长于手风琴的演奏,通识乐理;他有绘画的天分,致使我都要惊叹于他那良好的艺术直觉力(本文作者在绘画艺术方面很有造诣,编者注)。在为人的层面上,孙林也以他那出类拔萃的品性赢得我们大家的敬重。

统观孙林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对亲人爱,对长者尊,对朋友善,对事业忠,对学生严。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热爱的教师岗位,奉献给了他孜孜不倦追求的学术事业。这位英才的猝然离世,使我们痛失了一位好同学、一位好朋友、一位好同事、一位好老师,给我们学校、民族研究院乃至于藏学研究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和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想到此,就令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潸然泪下。

孙林教授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尚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值得我们很好的学习和发扬。他将激励民院学子们更加刻苦的读书,激励民院的教职员工们更加勤奋的工作,共同为西藏的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为西藏教育事业的繁荣贡献自身的力量。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孙林夫妇的灵魂永在,精神长存!我们点燃心灵的蜡烛,一同为他们夫妇照亮天堂之路!愿他们一路走好!

 

                                 

 追思孙林、张月芬

/民族研究院副教授 史工会

惊闻孙林、张月芬夫妇在藏从事田野调查时不幸遇难,噩耗传来,犹如晴天霹雳,令人难于置信,悲痛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时间,孙林、张月芬夫妇生前工作、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

知道孙林的名字,是我刚到民院的时候。当时,出于自己工作的需要,我常常翻阅学院学报,在学报上偶尔注意到孙林的名字,仔细阅读孙林的文章,深深为他渊博的学术学识和扎实的学术功底所折服,查证他的学术背景,我知道了他——孙林,就在我的身边,西藏民族学院历史系81级学生,任教于西藏民族学院历史系。这就是我俩的初识,虽未谋面,却通过文字,建立了最初的交流。

和孙林本人真正共事,开始于2002年。出于我院发展的需要,经学院研究,整合原民族研究所和历史系,成立西藏民族学院民族学系。我来自民族研究所,孙林来自于历史系,共同任教于民族学系民族学教研室。从此我们成为同事,后来民族学系和语文系合并为人文学院,我们还在一个教研室,再后来成立民族研究院,我们又在一个教研室。世事沧桑,命运弄人,最终我们从同事成为挚友,直到他生命的最后时刻。

孙林最让敬佩的是他的敬业、勤奋、平易、善良。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孙林担任了宗教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每次上课,他都认真备课,一丝不苟,他的讲课风格就像他的做人,平淡而不张扬,优雅而不乏风趣,深得学生好评。孙林的勤奋促成了他在民族学、历史学、藏学等学科研究领域的巨大成就,我每每拜读他的著作,都为他的勇于探索精神所感动。孙林的平易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他虽然学富五车,但从不盛气凌人,在单位和同事平等交往,相互体恤,在家庭,他甚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模范丈夫,为夫人之命所从!这样的学人,在当代中国真可谓是难得一见的稀有物种。孙林的善良人所共知,学生有困难他捐助,哪里有灾难他挺身而出,每次到民族地区作田野调查,他都会用它并不丰厚的薪金,接济那些急需帮助的百姓。

现在,孙林、张月芬夫妇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留下的事业还在,他们所追求的精神还在!逝者已逝,生者当自勉!

安息吧!孙林、张月芬夫妇。愿天国成为你们夫妇最为舒心的崭新家园,愿神灵眷顾你们,保佑你们!

再见,孙林、张月芬夫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苍茫中华大地,巍巍青藏高原,你们的精神不朽,灵魂永存!

                                                                                                                          

 

缅怀恩师

/民族研究院2010级专门史研究生 孟万鹏

我是孙老师2010级专门史专业研究生孟万鹏。作为我院专门史专业的学科负责人及学术带头人,孙老师深厚的学术积淀、扎实的研究能力、严谨的学术态度及他取得的卓越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业已得到了学界专家学者的赞赏和肯定,让作为他的学生的我们既羡慕又由衷的钦佩,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作为学生的我们无不感到扼腕、悲痛!

蓦然回首,往事历历在目。这几天以来浮现在我脑海中最多的,就是平日里老师与我们相处的点点滴滴。

    儒雅、温和,这是孙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这一点相信所有上过孙老师课的同学都会有同样的感受。老师是一个容易相处的人,这与他一如既往的平易近人是不无关系的。课堂上,我们总是被老师新颖的授课方式、广博的学术积淀和开阔的研究视野、独到的理论观点所吸引、信服。老师讲课总是有条不紊,娓娓道来,言及重要之处更是旁征博引,睿智、卓识频频得以体现;生活中,跟老师相处、聊天,大家都是愉快的、轻松的,我们丝毫不感到紧张、拘束,相反我们往往会因为老师一句幽默的玩笑而笑作一团。

老师很平民、老师很慈爱。工作中、生活中,老师凡事总会亲历亲为,从来没有过他与人为尊的派头、架子,相反,他更多的是平和、低调。平日里和老师相处,小到端茶倒水等微乎其微的事他也总是自己动手,如果有学生执意抢先而为,老师总是会真诚的说一声谢谢。在田野调查过程中,老师也总是勤勉认真,往往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哪怕是一些被我们看作是跑腿的事项,老师也躬亲为之,这些常常使我们感到羞愧难当……在生活中,老师亦是对我们关爱有加,他的嘘寒问暖总会使我们倍感温暖。

老师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妻子体贴、贤惠,女儿乖巧、争气。我想也正是如此,老师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并取得卓越的成就。关于师母,我接触较少,因此对她的了解并不多,但在我的印象中,他们两个人感情很好,很是恩爱。记得去年暑假进藏调查,因为买票时间太迟,所以没有给老师订到卧铺票,只能跟我们一起坐硬座。因为如此,师母张老师再三给我打电话叮嘱,说老师身体不好,经受不起这么长时间车程的颠簸,如果可能的话一定要给孙老师补一张卧铺票,直到凌晨两点多张老师又打电话过来,询问、确认有没有给老师补到票……还记得上学期期末,有一次我给老师的“研究基地去买一些办公用品,买完已经是中午一点多,老师就打电话给我,要我去他们家吃饭,难却老师的盛情我便去了老师家。敲门后,开门的是师母张老师,她正在客厅看电视,而孙老师则身系围裙在厨房做饭。张老师开玩笑的说,“在我们家一向是分工明确的,做饭一般是孙老师的事情,而我则负责洗刷锅碗”。说罢,张老师会心的笑了,满脸洋溢着幸福。类似的画面不胜枚举,就在老师事发前的前三天,我还在校园看到他们两人携手漫步于夕阳下……

总之,老师往昔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脑海中闪现着,与老师相处的一幅幅画面是一时难以尽说的,但是我想说的是,能投师恩师门下,是我的幸运和自豪。

最后,我想用几句话来表达我对老师的缅怀之情:老师——您儒雅温和、廉洁自律,谆谆教诲、以身为范,勤勉奋进、利益学人!我们一定会谨记您的教诲,继续您未竟的事业,您安息吧!

 

 

烟雨落花葬足下 流云千里寄相思

 /民族研究院2011级专门史研究生  贺立博

惊闻恩师仙逝,吾辈弟子莫不默然哀伫,泣语相告,均感师恩深重,身前身后无以为报,拳拳情义,洒作满天泪雨,以慰恩师在天之灵。

秋风秋雨,心如漂萍,终难忘,难忘师恩。

长相忆,常忆师生情。聚少离多,一载恍如一瞬,浮生若梦,多少往事已成烟云,先生音容笑貌,宛然若生。小窗下,吟听教诲,如慈父春风,受益终身,历历在目,仿佛就在今朝。吾辈尝有幸,受业先生门下。先生之耳提面命,早成金玉,入耳、入脑、入心也,先生之丰神俊姿,亦早成伟塑,入目、入骨、入魂也。至今犹记先生授课,声若泉涌,动人心魄。但先生公正耿直,很少言及自身得失。先生此生,坎坎坷坷,胆识卓然超群,我辈得遇名师,指点迷津,何其幸也。

师从恩师,习学一岁,春夏秋冬,一言难尽。恩师虽桃李满天,却犹记弟子些微琐事,殷殷之情,断续道来,令人伤心落泪,卒不忍睹。

念去去千里,执手无言,唯有泪千行。

恩师虽逝,品德长存,遗风如泉,潺湲不息。吾固不敢推先生比孔丘之肩哉,然若论之以师德、师才、师道、师业,纵回溯千载,先生与仲尼面之,亦无需愧色也。恩师遗风,将滋润我辈弟子,直面人生,自强不息,挥宏光大先生之事业。先生长眠于九泉,终可含笑矣。

祭我恩师,最忆师德师品。一代名师,品德何其多也。思之忆之哭之痛之,五味俱全,痛彻肺腑。先生于吾等之辈,乃师,乃友,乃父也。今先生骤离,则使失友之群,怎以为寄?失亲之众,何处可依?痛哉!今先生骤离,则学府之中,再不见披星戴月孜孜之身影;讲堂之上,再不闻苦口婆心谆谆之言音。悲夫!一哭恩师,最忆恩师“安天乐命”,历经坎坷,无怨无悔,顺其自然,常抱扫一屋之心,克勤克俭,忠于职守;二哭恩师,最忆恩师“古道热肠”,先生出身平凡,阅尽沧桑,仍古道热肠,为弟子排忧解难,不惜己身,每每令弟子暖意融融,热泪盈盈;三哭恩师,最忆恩师"谦逊尔雅",先生学贯中西,但温文尔雅,万事万物,仍一丝不苟,不由你不肃然起敬,敬而爱之。哭之不尽,思绪如潮,绵绵无期。

往者已逝,遗风长存;痛定思痛,痛何深哉。愿我恩师入土为安,含笑长眠。呜乎哀哉,弟子之心,日月可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追忆种种,哀思阵阵。先生泉下之灵,可聊以得慰乎?呜呼哀哉!

 

                                          

 

 

/民族研究院2011级专门史研究生  秦永生

孙林先生的面容是慈祥的,是发自内心的谦卑。若有人与孙先生交谈,孙先生都是细致入微的与之探讨问题,常常让人感觉到甘泉入口、心旷神怡。

孙先生的身子格外瘦弱,在主持一些学术性的活动时,经常穿着白色的衬衫,显得犹外的精神矍铄。初次见先生是在入学复试的那天,白色的衬衫,自然、端详。生活中的孙先生神态自若,与学生在一起时,常谦谦细语,但那些谦谦细语在通晓古今的先生口中淡然脱出时,却显得刚劲有力,细细品读,受益匪浅。

孙先生在藏学上的研究功底是很深厚的,积淀了二十年的学术素养,呕心沥血写成了《藏族史学发展史纲要》一书。孙先生在教学时,从不发脾气,一次在听先生讲藏族史学发展史的课,课堂上的气氛有些低沉,弟子对先生讲的深奥话题不解。先生看着我们迷惑的神情说:“你们读书时要走出来,不要死读书。”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句教诲深深扎根在我的学习生活中。

孙先生和张先生是年轻时相识的,后来两人走到了一起。夜深了,孙先生寓所整栋楼都寂静下来,窗外也没有了一点声音,先生站起来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腰,然后继续坐回书桌,在那晶莹的灯光下继续他的研究。有时张先生醒来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窗外已经是白萨萨的了,屋子里的灯光已不显得怎样的明亮,孙先生的背影也不像夜里的那样模糊,此时孙先生依旧专注的坐在那里翻阅着资料,敲击着键盘,深深的思考……这种同样的画面张先生已不知看到过多少次,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孙先生对生活和工作常常是大爱无疆。先生有一辆淡黄色的车子,有时会开着他的爱车来给我们来上课。第一学期上先生最后一节课时,先生开着他的车子早早的来了。那天,天空中下着雨,我们远远的透过蒙蒙的雨帘望见了熟悉的身影。上课前,孙先生要我去拿多媒体的钥匙,先生取出了自己的证件(借钥匙时要把证件放在多媒体教室)。我一看,是张先生的借书证,我一愣,“是这吗?”“嗯,是的”。后来,我悉心的回想这件事情,感觉孙先生对张先生挺关爱的,两人感情很好。先生用自己精心制作课件来给我们讲课,其中有自己拍的图片、文字,以及深入藏区调研过程中的思考,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藏区社会的艺术文化。中间休息的时候,孙先生给我们每人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我们前几天上课时与外教课堂交流活动时,外教给拍的。我们与先生静静的站在一起,先生用和蔼慈祥的目光注视着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

孙先生对学生常常是谦让大方、彬彬有礼。四月的一天,天空仍下着雨,先生打着他那把老式的雨伞,很朴实的打扮,用极其质朴的话语传授知识。先生讲课时喜欢用他的电脑,他常常背着自己心爱的笔记本电脑,里面储存着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先生的研究成果。同样,先生谦逊的坐在前面,讲着自己开创的理论体系——藏族史学发展史。先生是伟大的,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伟大的人常常是孤独的,往往是越孤独的人越伟大。下课后,先生悄悄的离去了,辅导员叫住我们:“孙老师呢?把这本书给孙老师。”我拿过书,快步下楼,急于追上先生,在快到一楼的梯弯处,赶上了先生。“孙老师,您的书。”先生忙说:“谢谢,谢谢。”又问道:“书读的咋样了?”我答道:“正在努力着。”透过楼厅,看到外面雨下得淅淅沥沥。在与先生简短的交谈后,我便要和先生告辞,在说了再见后,孙先生径直的把我送出楼厅前门口。本来先生可以从后门直接回到他的寓所的,但是他却没有,他下了楼厅门口的两个台阶,撑着伞,露出淡淡的笑容。

孙先生有着对社会对人生博大的悲悯情怀。上学期先生最后一节课,天空中依旧下着雨,那天雨下的很大,仍然是那个熟悉的身影,拿着伞,背着电脑包,缓缓地坐在教室前的课桌旁。先生打开了我们为之熟悉的电脑,望着先生慈爱的面孔,静静的一分一秒过去了,我们想时间定格在那一刻,可是两节课终究是飞驰的结束了。记得孙先生告诉我们,你们在短暂的一生中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关注社会,体恤百姓,为社会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孙先生真是大智慧、高品德、好导师。孙先生最后告诉我们暑假要好好读书,每人至少要读三本书。我认真做了,但是我更想继续听先生的教诲,然而这已是不可能的了,这些如今只能在记忆里细细品读,一幕一幕,一场一场,一次一次,一生一世。

与您相处仅一岁的光阴,感觉好长,记忆好深,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您的音容笑貌,更是您传道授业的慈父心肠。在为时五十一节的课上,感受到的是您大家的风范,通儒的学问,在课后的生活中,常被您为人的谦逊折服。先师不幸离去,我辈应尊先师的教诲,学习学问的精髓,体验平凡而不平庸的人生。

 

 

                       慈师长逝  恩德永存

/民族研究院2010级专门史专业研究生  张未娜

2012826,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平凡的的日子,可是,对我,对民族研究院的所有师生们,甚至对西藏民族学院的全体师生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的导师西藏民族学院专门史方向的研究生导师孙林教授和他的妻子硕士生导师张月芬副教授,在西藏昌都开展课题调研期间遭遇车祸因公殉职。刚得知噩耗时候那种什么事也做不了,什么忙也帮不上的心情是最痛苦的。没有人能想到孙老师和张老师,这么快、这么突然就离开了,同学们还来不及说上一句话,来不及见上最后一面,他们就这样走了。在办公室的那一面竟成了永别……之后很长时间,我都会不自觉的回忆起和孙老师生前相处的点点滴滴,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

孙老师深厚的学术积淀、扎实的科研能力、严谨的学术态度及取得的卓越的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自是无需多言,而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学生们无不感到悲痛万分!这么谦虚谨慎的老师,这么声名显赫的学者,他的一生却在大家都猝不及防的时候戛然而止,留给我们无尽的缅怀……孙老师的一生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心怀坦荡,光明磊落,他在藏学界取得的成就是鲜有人能企及的,可他从不居功自傲。课堂上,我们总是为老师新颖的授课方式、广博的学术积淀和开阔的研究视野、独到的理论观点所吸引。老师讲课总是有条不紊,娓娓道来,言及精彩之处更是旁征博引,睿智、博学频频体现。这样的导师,学识足以传道授业,人品足以正人敦行,真是我们不可多得的好导师啊。可他就这样离我们而去,这叫人如何不时常想念啊!研究生的课堂是不拘泥于形式的课堂,而孙老师的课堂更是能让人感受到幸福的课堂。孙老师是慈爱的,他关心学生,也爱护学生,甚至课间休息的时候他还会面带微笑的递给我们巧克力之类的零食。平日里,小到端茶倒水等微乎其微的事,老师也是自己动手,如果有学生执意抢先而为,老师每每都会“谢”字挂口。从师三年来,同学们和孙老师之间积累了深厚的感情,以致在惊闻孙老师罹难的消息时,我们瞬间感觉自己就像失去保护的雏鸟,在羽翼未丰前,失去了长者的庇佑。一个人的时候,我常能回忆起和孙老师一起相处的点点滴滴。第一次遇见孙老师,是在2010年初夏,我和同学们一起参加研究生复试,那时并不知道孙老师姓名,但是,那个坐在角落里面带微笑,谈吐儒雅的老师,却令我印象深刻。当时,我就想,研究生的导师就是和大学的教师不一样,要是能投师在这样的老师的名下,那该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之后,研二分方向的时候,我终于如愿以偿了。少数民族史学与藏族传统文献学,一个并不容易学的方向,在孙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却学得津津有味。孙老师上课的时侯,很喜欢和学生互动,在他的鼓励下,很多同学都拿着自己精心准备的材料,站在讲台上,像个老师般讲课,从一开始的讲话磕磕绊绊,战战兢兢,到之后的几千文字也照样洋洋洒洒叙述出来。这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难忘的经历啊……那些上课的日子,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段终生难以忘怀的幸福时光。孙老师虽然在教学的时候对学生态度和蔼,骨子里却是个对学术要求极其严格的导师,对于我们毕业论文的指导更是尽心尽力,他的博学多识,使得我们在做论文中遇到的任何困难都能在他的一句话提点下茅塞顿开。记得最后一次见孙老师是在他的办公室里,我拿着写好的稿子等他指导,和我一起在办公室的还有孟万鹏和蔡艺辉同学,孙老师一遍又一遍地看着我们的文章,细心地指点着文章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与一般导师不同,孙老师指导论文的时候喜欢先了解学生的想法,他会耐心地倾听学生的阐述,根据学生写文章时的思路,再进一步确定文章需要修改的地方,这样的指导方法虽然很耗时间,但是却能最大程度地开启学生对学术研究的钻研兴趣。甚至有的时候,他还会细心挑出我们文章中的错别字,像这样时时刻刻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指导学生论文,开发学生潜能的好老师,叫我们如何能在他离开后,不时时刻刻想念他啊!孙老师,学生多想再听到您关切的询问,多想再见到您悉心指导论文的身影,多想再感受到在您身边时,枯燥乏味的课堂都变得温馨幸福的感觉,可是这一切都没有机会了,除了叹息,除了悲伤,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可是,我们不能一直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我们必须振作,必须化悲痛为力量,必须让在天堂的您放心走好,孙老师,您和师母在天有灵,一定能看到学生们的努力吧?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孙老师是潜心学术的。为了做好学问,他每年都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进藏做调研。他一直信奉一个做学问的原则,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认为在研究过程中读书是一部分,但更为艰苦的是实际调查,没有脚踏实地的田野调查就不可能对问题有真切的理解。孙老师撰写的书籍中那美轮美奂的插图都是他深入大山高原,亲手拍摄出来的。美丽风景的背后是一片心血的凝结,学界赞誉的背后是在艰苦条件下脚踏实地的默默付出。还记得去年暑假,孙老师领着我们班几个学生到青海和西藏等地做调查,在去调查的过程中,孙老师和同学们同吃同住,即使是调查,也时刻流露出对学生的爱护,对知识的苛求。孙老师从不因为自己是老师是学者,就端起学者的架子,所有力所能及的事情,孙老师都事必躬亲。看着孙老师举着摄像机在烈日下,是那么坚忍和执着;孙老师拿着相机拥挤在人群中,是那么奋不顾身;孙老师和访谈对象一起席地而坐,孜孜询问,同时指尖的笔在本子上龙蛇游转,是那么专注认真。很多时候,看着孙老师认真工作的背影,同学们都会在心里默叹,“这才是真正的学者,这才是真正的大家!”孙老师对学术的热忱,最终奠定了他在藏学界的地位,他丰硕的研究成果正是一个学术研究者多年来刻苦求知,钟情研究的最好证明。孙老师走后,很多同学都会不由自主地走到行政楼前,看着五楼那个曾经灯火通明的窗口。还记得,孙老师还在世的时候,同学们经常会戏称孙老师为“劳模”。多少次了,我们去办公室找孙老师的时候,他都在埋头写文章,整理资料;多少次了,从未见过他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晚到;多少次了,即使到了半夜10点多,还是能看见行政楼五楼,那个属于孙老师的窗口灯火明亮,孙老师白天要给学生上课,晚上还要熬夜做科研,多么勤奋的一个学者啊。可就是这么勤奋,这么和蔼,这么值得大家尊敬的一个好老师,好学者,却突然遭受到了如此大的不幸,这怎能不让大家一起掩面而泣?我们不能埋怨天意弄人,只能默默叹息英雄薄命,壮士扼腕!

孙老师不仅是一个学者,同时也是一个重视生活品质的人。他热爱生活,更享受生活;他懂音乐,会弹吉它;他精通摄影,很多他拍摄的照片都令我们叹为观止;他更是厨房的好手,去过他家吃饭的学生都知道孙老师做的菜很诱人。还记得有一次闲谈的时候,孙老师对我们说他最拿手的菜是宫爆鸡丁。当时心里想着要是能有机会尝一尝孙老师做的宫保鸡丁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孙老师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妻子体贴,女儿乖巧。我想也正是因此,孙老师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术研究,并取得卓越的成就。关于师母,我接触较少,但在我的印象中,他们两个人感情很好,很恩爱。记得孟万鹏同学曾经告诉我一些关于孙老师的事情。他说,记得去年暑假进藏调查,因为买票太迟,所以没有给孙老师订到卧铺票,只能跟他们一起坐硬座。因此,师母张老师给他打电话再三叮嘱,说孙老师身体不好,经受不起这么长时间车程的颠簸,一定要给孙老师补一张卧铺票,直到凌晨两点多张老师又打电话过来,询问有没有给老师补到票……还记得上学期期末有一次,孟万鹏给老师的研究“基地”去买一些办公用品,买完已经是中午一点多,孙老师就打电话给他,要他去孙老师家吃饭,他便去了孙老师家。进门后,张老师在客厅看着电视,而孙老师则身系围裙,在厨房做饭。张老师开玩笑的说,在我们家一向是分工明确的,做饭一般是孙老师来做的,而她则负责洗刷锅碗,说罢,张老师会心的笑了,满脸的幸福……孙老师和张老师的恩爱是众所周知的,在学术上,两人琴瑟和鸣,在生活上,两人相濡以沫,这样幸福的家庭让多少人羡慕啊!孙老师对张老师的感情深厚却低调,虽不常见老师提及自己的家庭生活,但是,同学们经常能看到两位恩师在校园漫步的身影,两位恩师在一起走的时候,孙老师从不让张老师提重东西。这样风雨中相互依偎的感情,平淡却弥足珍贵。可是,无情的江水却夺去了这对恩爱夫妻的生命,他们生不能同时,走的时候却能相互搀扶。他们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却幸福得让人落泪。

两位恩师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们那种勤恳耕耘的精神和忠厚儒雅的品格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两位恩师厚积一生,却突然罹难,学生们还有很多话要对您说,还有很多事想为您做,可您就这样匆匆离去,留给我们无尽的思念,很多同学通过撰文的方式来寄托对两位恩师的思念之情,10级专门史班长孙婷婷在她的纪念文章里这样向老师保证到:“孙老师走了,我们的学业还要继续。我作为班长,代表全班23位同学向所有的老师们承诺,在一年后的毕业答辩中,2010级专门史一定会用优异的成绩向孙老师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以告慰其在天之灵。”孙老师,我们一定会在班长的带领下,认真完成接下来的学业。2011级专门史研究生贺立波同学在他的《烟雨落花葬足下 流云千里寄相思》一文中,用优美的文字寄托了恩师仙逝后自己的悲痛之情;10级专门史研究生郝雯雯撰诗《遥祭英魂》如下:“风不知在向哪个方向吹/思绪万千,情何以堪?/曾经的大好河山夺走了恩师/我没去过西藏/但愿西藏真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神秘而又令人神往/也不枉恩师沉赴怒江/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只是不情愿,一百个不情愿……/说不上爱与恨……/恩师不负上苍/献身西藏/从此山重水复,相隔阴阳……/但愿青山绿水常伴恩师、师娘/英魂安息吧!/遥祭!”郝雯雯的诗情真意切,表达了学生们集体对恩师的思念之情;陈国赟也在他的《忆孙老师文》中通过回忆和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来追忆恩师的音容笑貌;孟万鹏发表《缅怀恩师》一文纪念恩师的师风师德……同学们以自己的方式祭奠和感谢两位恩师的培育之恩。

 时至今日,老师往昔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脑海中闪现着,难以尽说。投师恩师门下,我是幸运的、自豪的。逝者已矣,生者还需继续其未完成的事业。恩师啊,您的一生都是那么的敬学敦行,我们知道您是那样深切地爱着您的学生和您的事业,我们也一样的爱着您呀!恩师啊,您可知道,您和师母走后,我们有多想念您吗?恩师啊,您的一生只有49年,可这49年却不是平凡的49年,您的一生是简短但辉煌的一生,是劳累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在您的一生中有多少成就,作为学生我们无法用言语表达。但您永远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榜样。恩师啊,请您放心,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一定记住您生前的教诲,好好做人、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我们向您保证:恩师,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涯中,我们一定会时刻谨记您的谆谆教诲,让自己变成一个真正拥有正直人格和高尚灵魂的人,以慰藉您的栽培之恩。

 

奠念张月芬老师

/民族研究院2010级历师本班 杨春和

惊闻张月芬老师夫妇在藏不幸罹难的消息,我甚感震惊,觉得难以置信,怀疑此消息为有人讹传。然而班主任那张低沉的面孔告诉我这个消息是真的。那天是2012828日上午,离张老师夫妇遇难的时间已经两天了。但即使确定了这一噩耗,我的心里依然难以接受这个现实,因为我无论如何也无法将张老师那张无暇的脸和这惨淡的死亡联系到一起,更让我无法接受的是,他们夫妇同时遇难,一对这么恩爱的夫妻、两位这么好的老师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走了,什么话也没有留下……这一事实实在是让人感到心痛,感到惋惜。

张老师从大一开始就一直给我们上课,大一一年给我们上的是《历史文选》(上、下),大二第一学期没有给我们上课,第二学期给我们上的是《史料学》,因此可以说张老师从我们踏入民院的大门开始就一直陪伴着我们。正因为如此,张老师教给了我许多东西,从她身上我也学会了许多的东西。

张老师是一个很爱读书的人,她在课堂上最常给我们讲的一句话就是“你们现在的年龄,正是读书的好时候,平时你们应该多读一些书,养成阅读的习惯。”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上课的时候,除了给我们推荐相关的参考书目外,她还会给我们介绍一些她看过的参考书要求之外的书籍,在课堂的读书交流活动中,班上同学所提到的书她几乎都看过,还不时就其中的一些想法和班上同学展开交流,常常让我们对老师的阅读之广佩服不已。张老师喜欢发表说说,但是她的说说的内容常常是某一本书中的一些原话摘录,说说经常更新,摘录的书也是不停的换着。对于阅读,张老师确实是养成了习惯,把读书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她是一位爱读书的老师。当然,对于一位老师,尤其是大学老师而言,读书是必须的,因为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决定了他们必须靠读书来经常给自己充电,读书有时候就成了他们的立身之本,然而张老师的读书却和其他老师有所不同。

张老师喜欢读书,但是她却不把自己读书的视野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历史上,在广泛涉猎的同时,她读得最多的书,应该是文学类的书籍,而且更偏重于外国的文学作品。她经常给我们推荐一些文学作品,要我们在看课本看累了,看专业书看烦了的时候可以读一读这一类(如斯蒂文·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等)的作品,并告诉我们注意作品的时代等元素,因为文学作品中也包含着历史,而且有时候用文学的方式来讲述的历史比用学术作品来叙述的历史更生动形象,易于理解。所以张老师上课时给我们推荐了很多的文学著作,以至于现在我们班的很多同学随口就能道来很多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家(虽然那些作品不一定都读过)。学历史是很枯燥的,因为有翰如烟海的史学著作要去阅读研究,所以很多老师都和我们说,学历史,搞历史研究的人,要能够做冷板凳。但是张老师却告诉了我们另一种说法,学历史有时也可以不那么枯燥乏味,可以变得有趣,可以让人由于枯燥而产生对学习历史的厌恶情绪得到改变,那就是在阅读专业著作的同时,可以读一些相关的文学作品,既可以调节情绪,也可以起到印证历史、理解历史的作用,同时还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对于我们的学习很有帮助。正因为如此,我们班的同学都有读书的习惯,平时到图书馆借书、自习的人很多,这和张老师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张老师不仅喜欢看书,也喜欢买书,她常常和我们说,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要自己多买一些书,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都一样,因为我们要经常读书。张老师自己家就买了很多的书,她曾经和我们说过,她这一生最值得自豪的事情之一就是她家藏了很多很多的书,以至于她的女儿在群书环绕中长大,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直很喜欢读书,她们夫妇培养了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儿。也正因为如此,张老师的女儿现在还在中山大学读书,攻读博士学位。为了鼓励我们买书和读书,张老师经常会给我们讲一些她自己读书和买书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她们夫妇买书的故事令我非常的感动和钦佩,至今依然记忆犹新,故事是这样的:

那还是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那时的经济发展水平远没有现在这样高,大学老师每月的工资也不多,她们夫妇的经济并不宽裕。当时的通讯技术也没有现在这样发达,不像现在这样人人都有手机。一次她们夫妇决定要回张老师的老家甘肃武威去看母亲,电话是给母亲打过去了,但是具体什么时候到还不能确定,因为她们还要到兰州转车,顺便去探望张老师的大姨。到兰州大姨家呆了几天后她们就离开兰州前往武威。在买好西去的火车票后,一看时间还很早,于是她们夫妇就在兰州城里闲逛。对于喜欢读书的人,每到一个地方,都不会忘记到当地的书店里面看看,张老师夫妇也不例外。她们在闲逛时无意间发现一家很大的书店,进店后一看,里面的书种类丰富,而且有很多书是她们在其它书店所不能看到的,还有很多书是她们一直想买却没有买到的,这一切深深的吸引了两位老师,她们在看了很久之后觉得这么多的好书自己家里都没有,不买实在是可惜了,因此夫妻俩一商量,就决定把那些书买下来。由于买书的时候没有多想,买下书之后才发现书买得太多了,根本不可能带着去坐火车,没办法,她们只得把那些书都邮寄回陕西的家里,当赶在火车出发前把一切都办妥以后,她们安心的坐上了火车。然而,当坐上火车之后才发现,她们这次带出来的钱都因买书而花光了,此刻她们身上所有的钱加起来还不到五毛,在火车上这一段倒是勉强还能过(张老师的大姨在她们走的时候给她们烙了很多的烧饼,还有其它一些吃的东西),但是从火车站回家那一段路该怎办呢?家里又不知道她们什么时候能够到。买书时光顾着买,而把这些极重要的问题给忘了。没办法,只能听天由命,先到了那里再说。正如张老师所说,或许真是上天的眷顾,她们到的那天,张老师的弟弟正好骑着自行车去送同学,送完同学后忽然想到姐姐和姐夫说要回来,不知道会不会是今天到。怀着试试看的心理,他到火车站去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姐姐夫妇的身影,正准备走的时候刚下火车的张老师老远就看到了弟弟,大声叫住了他,最后在弟弟的帮助下,张老师夫妇才安全的到达母亲家。

张老师给我们讲这个故事的时候说,现在想想都觉得后怕,当时一心只顾着买书的事情而把其他的问题给忽视了,要是那天不是戏剧性的巧合碰到了她弟弟,她们夫妇俩远在异乡却身无分文,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后果。张老师的这个故事让我对她们夫妇这种爱书到了近似于痴狂,不管不顾的行为极其钦佩,如果不是一个对于书有着发自内心的爱的人,他是绝不会做出这样骇人的举动来的。她们真的是一对喜欢读书、藏书的夫妇,因此,她们的女儿喜欢读书也就不足为奇了。

张老师不仅喜欢书,还喜欢生活。如果说读书是去品味别人的生活的话,那么热爱生活则是在写书,写一本仅属于自己的书。张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而且她写就的那本生活之书满怀真情,也满怀希望。张老师在她遭遇不幸时已快五十岁了,在这近五十年的岁月里,她经历了很多的事情,这其中也不乏许多的不幸遭遇,但是即使如此,对于生活,她却一直以一颗童心去面对,去感悟,去体会,没有任何的污浊思想,以至于都快五十了,她的脸上还依然保持着小女孩才有的那份纯真,甚至可以说是可爱。在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她常常会因为自己内心情感的驱使而做出一些让我们觉得很可爱,有时候甚至觉得滑稽的动作和表情来,而这些,都是她当时内心的最真实表达,没有任何的加工修饰,有的只是真,那种可以让人真实触摸到的真。

我喜欢每过一段时间就到张老师的空间相册里去看看,她的空间里有很多的相册,每个相册里都有很多的照片,照片里的主角主要是张老师,其次就是她的女儿,孙老师的照片很少。从照片来看,她的脚步几乎遍布全中国的每一个地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句话,张老师是真的做到了。每一张照片里的张老师都有一张灿烂纯真的笑脸,这张笑脸和周围的环境是那样的和谐,显得那样的美丽。对每一段生活都示之以微笑,对每一天的生活都充满希望和热爱,这是我从张老师的众多照片中看出来的,也是我从张老师身上看出来的。所以,每当我遇到困难,或者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我都喜欢到张老师的相册里看一看,照片里那一个个灿烂的微笑,那一张张纯真的脸,都让我重新燃起心底的那盏希望之灯,提醒我不要再抱怨生活,不要再浪费这大好的青春,因为生活是如此的美好,青春是如此的宝贵。给生活一个微笑,就是给自己一个春天,给青春一份动力,就是给自己一份收获,这是张老师“告诉”我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美丽善良、可爱可敬的老师,上天却要将不幸强加到她的身上,让这位美丽的女士带着太多的牵挂悄然离去,以至于让喜欢她的人再多看她一眼的机会都没有,实在是让人感到心痛。不过,张老师走得并不孤单,因为有她最爱的丈夫陪着她,在这个世界里,丈夫给了她幸福,在另一个世界里,她们将依然幸福!再见了,敬爱的张老师、孙老师!为略表吾心,在此我以一联相送,以慰你们的在天之灵:

半世风雨,遍神州大地铸就人生传奇,真爱永存;

一生耕耘,尽中外典籍成就桃李芬芳,恩师长眠!

 

纪念我的老师

    /民族研究院2011级历师本班 李茸

    多想多想那是一个恶梦,一身冷汗后,恶梦醒了,一切都没有变样;多想多想那是一个误会,惊心过后,还有解除的机会;多想多想会有奇迹发生,明天您还是好好的。有多希望那不是真的,我们亲爱的张老师走了,走了,她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昨天还想着您灿烂的微笑,您温柔的表情,您和蔼的声音。今天却收到您远去的噩耗,一点也不相信,这是多么戏剧化的一幕啊!刚听到这噩耗时,不悲不伤,因为我一直都觉得那不可能是真的,一点也不可能。直到开追思会的时候,我不得不相信了,突然全身一怔,心冷冷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我亲爱的老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多么无私地奉献精神。春蚕、蜡炬、落红是它们的生命尽了。但我们亲爱的张老师,她才49岁,她应该还有好长的人生之路要走,她的生命不该那么早的结束。突然发觉,生命有时真的很脆弱,就像盛开的牡丹花,一夜暴风雨过后就残败了,残酷夹杂着些许无奈。就像我们的张老师,好好的一个人,转瞬间就离开了我们。

张老师带了我们一年的《历史文选》课。在我们看来《历史文选》是一门无趣的学科,还有很多难辨的古汉字。所以对我们大多数同学来说,这是一门瞌睡的课。但是张老师讲的津津有味,让我们不知不觉的都喜欢上她的课,也喜欢上了《历史文选》。有时候一个字她就能讲一节课,因为她有很广博的知识,一个字就可以联系到很多知识。那时我就好佩服她,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拥有那么广博的知识。她用广博的知识加上有趣的课堂氛围,使我们的历史文选课上得趣味盎然。回想一年来自己都没有好好的听过几节课,真的好后悔,现在却再也听不到她的课了,莫名的眼泪落了下来,突然就好想好想上张老师的课。

记得看一个关于抗美援朝的纪录片时,看到那些残忍的画面,您说着说着都激动的说不下去了,您就跟我们说怎么可以这样的惨,一边说一边擦眼泪。多么感性又知性的一个好人,多么善良的一颗心啊。您用最真最质朴的心来教导我们。我从您身上学到了人心的善良,读到了心灵的颜色。

又是一个栗子飘香的季节了。好怀念那香甜的栗子味道。还记得您带栗子来班上大家一起分享时的心情。我们都吃得很开心,很开心。如今剥开一颗栗子,却怎么也尝不出那时的香甜,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今天现在我终于知道了,原来少了的味道是老师对我们浓浓的爱。我现在闻到栗子的香味却不敢轻易去品尝了。因为我怕嚼着那无味的栗子又怀念那时老师带来的栗子的美味,但却怎么也找寻不到。不是我贪吃,是真的很好吃。看着栗子,我好想好想我们亲爱的张老师。

还记得您带病给我们上课,您说因为有事而耽误的课一定要抽时间给我们补上……还有好多好多,多么尽职尽责的一个老师啊。

虽然只是一年的相处,但您在我们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我们会用心记住我们最敬爱的老师。

老师啊,我敬爱的老师。您现在在天国的一方是否好好的,是否也在想着我们。我们想您了,好想好想。

梧桐树叶飘飘,带去我对老师的思念。冬天近了,大雁向南迁徙了,我们最亲爱的张老师走了,走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面向雪花飘飘的天空,喊出我对老师的思念。雪花啊,雪花,麻烦你一定要将我的思念带给我最敬爱的老师。

 

  致永远的芬芬molly

/民族研究院2010级历师本 何萍丽

芬芬molly,是您的网名,一个时尚而典雅名字,这也正是您性格的写照。不知何时,它走进了我的生活,从此,它也就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想里,我的心里。

不知何时,空间里新建了一个相册,里面全是您的照片,我将它命名为“憧憬”,那一张张笑脸,真诚地,幸福地,甜甜地,让我很神往,也让我很憧憬。

又不知何时,日记本里多了一项记录,我将其称为“张月芬老师语录”,里面记录着关于您教给我的点点滴滴,它们零零碎碎地不时挤入我心头,占据我心头。

您像个旅行者,追求诗意般的生活,足迹踏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在每一个地方都留下永恒的微笑;您是美的化身,经常打扮得像个“小姑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忍不住要再多看您一眼;您是智慧的化身,总喜欢跟我们分享那些您所知的外国小说,以及其中的优美文字,还有那些触动过您的经典的乐曲……

您为人师表,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热爱读书,永远是那么热情满满地向我们撒播着智慧,教会我们学习,也教会我们生活的艺术。您拥有一颗童真之心,感情丰富,课堂上在讲到某位古人的创造的历史时,您会激动得说不出话; 聊及文革时,您甚至会难过的流泪。课间休息时还会和我们看《小羊肖恩》,然后肆无忌惮地跟我们哈哈大笑……

这些都是现在我能想到的关于您的全部记忆,它们都是那么的美好,所以尽管我可能是您世界中一颗不起眼的星星,但您却是我的世界里温暖闪耀的太阳,照亮我前进的方向。

当在您的追思会上我落下第一滴泪时,预示着那些美好的场景永远也不会再出现,可是还好它们已经全部定格在我的脑海里,融入到我的身体里,因为我知道只有心中充满爱和美的人,才能滋润别人的心田。

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花香,抬头仰望着高高的蓝天,我可爱美丽的芬芬molly,我敬爱的张老师,在另一个世界您一定也过的很好吧!

 

 

悼恩师

/民族研究院2010级历师本班 王占洲

序:当一得知张月芬、孙林老师夫妇逝世的消息时,我心里就产生了一种窒息的感觉。张老师的音容笑貌如画般浮现在眼前:讲课的认真、古今名著的穿梭、亦师亦友的畅谈、生活中的开导、人生的引领……种种的情感都不能让我接受这如晴天霹雳般的噩耗,这噩耗使我像丢了三魂六魄一样,在好几天内大脑里都是一片空白。我只想哭……

我想哭。师已去,悲彻心;阴阳隔,难相聚;怨鬼神,俱无情;恨今生,不相逢;寿有数,恩无垠;年日长,忆极长。

我想哭。今日思,昨夜想;近几日,总挂肠;闻噩耗,疑假言;急求询,忙问详;食无味,茶不想;祁天佑,勿应伤。

我想哭。事一明,疼断肠;食难咽,夜不眠;无所施,心发慌;脑如纸,心似伤;天无情,夺吾师;急觅帛,告玉皇。

我想哭。隔阴阳,无相见;心泣血,泪横流;念师亡,哑喉音;面蜡黄,痕满迹;襟泪流,淌如泉;势难抑,汇入洋

我想哭。左右问,远近访;俱伤神,又叹往;无奈何,拜师容;扼腕行,相扶往;低声泣,更悲伤;幕幕回,音容现;引思忆,哭声震。

我想哭。菊九月,掩师骨;烛闪耀,泪光明;一日师,终身父;铭教诲,记谆戒;任道远,力从心;树成人,经风雨;恩师情,随日长。

我想哭。安心行,保身躯;无碍冷,勿心急;夫妇行,人人泣;比翼鸟,双翱翔;嫁良君,娶贤妻;夫声唱,妇行随;鸳鸯鸟,人神慕。吾师息!

 

 

                                 致吾师

/民族研究院2011级历师本班 张曼

    呜呼哀哉!苍昊茫茫无波,贤人之星陨落;皇舆浩浩万顷,智氏之石遭催!楚老泣芳兰,哲人悲坏木。自古才高每为寒林所恶,是以名才俊杰之资,擅以文章之态,有盛名于时者,每为造物所忌,是以干将多缺折而山林享修龄。呜呼!张先生乃吾授业恩师,其夫孙先生,尚未得其传授,便为所忌。木秀于林,桃李散天下而未及,便为所殇。犹忆张先生之授课,展其胸罗经史,眼光透纸,高致雅量,自在潇然,从不为世俗所拖。每有疑问,泠然细语,足以解惑!其教其诲,实让吾辈受益终身耳。然天妒英才,先生夫妇之才学,或已撼天,故为天妒,乃至先生夫妇正当年富力强之际,才学大展之时,上天忽降厄运,以惨烈之车祸将其夫妇双双掳走,此举实乃人界之大殇也!惊闻先生夫妇二人离世,吾一直掩蔽口耳,不听不言,不肯信然。然血之事实既在,吾又不可不信也。悲痛思念之余,唯望二位恩师在天上依旧睹书泼茶为香,自在随性是乐。

 

民研咨询——它山之石

【编者按:根据学校和华东师范大学签订的对口支援协议,2011~2012学年,我院选派两位同学到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本文为一名交流生在华东师范大学生活一年返校后的感想和思考,从他们的切身体会中,希望能够对读者朋友有所启发。】

情系华师,放飞梦想

/民族研究院2010级历师本班 燕杨

华东师范大学是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它地处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与港、澳、台及国外上百所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因此对前沿知识信息的掌握很及时。华东师范大学的师资力量雄厚,所开设专业的综合实力有多个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中文、历史、数学、地理、心理5个专业还是国家文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因此,能够到这样一块钟灵毓秀之地、人才济济之堂进行交流学习,诚为一件荣幸之至的事情。

来华东师范大学以前,我怀着一颗敬畏之心,预想自己将在这一年之中领略多少儒者风范、汲取多少知识精华。不过,刚踏进校园的那一刻及一段时间内,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大和美。校园东、西、南、北分别设有大门,对角线间的距离至少需要40分钟步行的时间,从宿舍到教学楼一般也需要20多分钟。故踩单车上课成为校园内一道永不褪色的靓丽风景。走在路上,看着一行人勾着背、背着双肩包,优哉游哉地穿梭于各条道路上,让人心情释然。这一路上,会经过多座样式各异的办公楼,几次穿越环绕校园的樱桃河,还有随处可以听见或闻见的鸟语花香,这些能让你听课的疲倦感顿时消散,美滋滋地期盼下一堂课的到来。

随着时光的流转和跟师生接触的加深,我感到,与校园的广大相比,华师大教师们的胸襟更宽广无边,他们在授课中显现出的人格魅力和文化素养更让我觉得美。华东师范大学的教师大都具备博士学位,无论是年纪较长的教授,还是新近聘用的讲师,他们讲起课来均是侃侃而谈,从不拘泥于书本知识的讲授。他们善于把学科间的交叉内容引入课堂,颠覆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营造一个师生共同学习探讨的课堂。拿我所在的人文学院来说,教师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打通文、史、哲学科间的界限并融会贯通,以新颖的角度解构同一问题。故老师列给我们的课外读物中包罗着部分文学、哲学乃至社会学、宗教学的文献。在一次中国现代史课上,授课老师借讲述文坛巨匠鲁迅的民生观,从文化层面解读了新文化运动这场轰动中国半个世纪之久的思想解放运动。若不是老师自身丰富的知识积淀,我们又怎么会陶醉于她那绘声绘色,熔多家学者观点于一炉的讲授中呢?这些教师的讲课深入浅出,时时会激发我们的灵感,而师生间的对话又往往成为整堂课的焦点。在课下,老师鼓励我们以邮件的形式向他们提问并慷慨地给予答复。在这种双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由热爱学习到热爱探求最实用的学习方法,努力提升学术思辨境界。导师制度的执行则为加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监督和指导提供了又一层保障,教师以切身丰富的求学经验感染着每一位学生,故华师大学子的创新思辨能力获得了有效锻炼。

图书馆是学生除课堂以外最经常去的地方,在这里,华师大学子浓郁的求知欲望和锐意的创新精神略见一斑。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资源广博,纸质文献有406万册,电子文献有160多万种,还有近200万篇学位论文,学生可以充分利用馆内的资源扩充知识视野。每天还没到正式开馆的时间,大厅内就早已排起了几米长的队伍,那些学生背着书包、拎着水瓶,焦急地等待保安放下隔离线。根据我的观察,图书馆各阅览室和自习室的入座率基本达到八成以上,即使在节假日仍有许多学生选择在图书馆学习充电。但真正吸引学生来到图书馆还有一大理由——聆听中外学者和名家讲师的前沿讲座。他们热衷于把握学术脉搏、透析专家解说,从中摄取于自身学习有益的信息元素。像香港经济学家郎咸平、知名作家毕淑敏以及众多海外学者都曾受到华师大学子的热烈追捧,尽管同学们的问题不甚成熟,但我还是被他们的质疑和探索精神所折服。正是基于这种严谨而不失创新的求学意识,华师大学子在国内外举行的一系列创意设计大赛、模拟联合国比赛中战果丰硕。在我看来,华师大学子“求实创造”的学风不仅深受校训的影响,而且与众学子锐意进取的热情分不开。受到周围榜样们的耳濡目染,我也不断地修正、改进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大学生风华正茂,律动的青春使我们表现出对个性张扬的追求,华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活动中心正是华师大学子激扬青春、放飞梦想的天地。全校所有的社团都会聚在此处,与平日里的严谨端庄迥然相异,我看到了他们恣意豪放的一面。舞厅里跃动着健美操队员们轻捷的身姿;广播台飘荡出主持人悦耳的嗓音;历史系承办的大型历史剧表演博得了全校师生的广泛赞赏;体健学院精心选拔出的啦啦队队员代表华师大参加国际大赛……这一切华丽动人的文娱活动无不凝聚着同学们的心血,也寄托着同学们对梦想的企盼。

回顾在华东师范大学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我精神上的收获是满满的。首先,我领略到华师大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这种自由一方面得益于多渠道的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报告、读书会、艺术展览;另一方面依赖于华师大学子高度自律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找准人生的定位。其次,我十分羡慕华师大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一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学校,华东师范大学在师德上要求之严格自然不言而喻;但我更欣赏其切实执行的导师制度及教师对学生在学业指导上孜孜不倦的努力程度,华师大学子领先的思辨能力与创新意识即反映了这一成效。而把师生关系推衍开来,华师大学子今后在社会中开展人际交往也必定具有优势。再次,我认为华师大学子精益求精的开拓精神值得我去学习。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亚洲飞人”刘翔都是从华东师范大学走出去的成功人士,仅从二人的奋斗历程就可以读出华师大优秀学子风范的影子。

如今,我虽已完成交流学习的任务,但仍常常怀念这一年中的难忘场面。眼下,我又将面临新的学业课程,我会把之前的收获谨记于心并付诸实施;我也会时常关注华师大的动态,以华师大学子的“求实创造”精神鼓舞自己。总之,我希望自己能够秉承华师大学子的优良学风,将其内化为永不枯竭的求知动力,争优创新,放飞梦想!

                                                

民俗文化——多彩中国

美丽西藏 梦中阿妈

/文学院  李玲玉

蓝蓝的天空 朵朵白云在歌唱

长长的铁路 连着家乡和远方

我背起行囊 回望美丽的西藏

高原的风啊 吹亮阿妈的泪光

 

儿时 我问阿妈 小小的它是什么花

阿妈说 那是格桑梅朵吉祥花

风吹得越狂 它身愈挺

雨打得越烈 它叶愈翠

太阳越暴晒 它开的越灿烂

阿妈的笑容 格桑花般美丽

 

儿时 我问阿妈 高高的它是什么山

阿妈说 那是喜马拉雅大雪山

茫茫的雪域草色青

无垠的高原雪莲开

奔驰着英雄格萨尔

阿妈的心灵  雪莲花般圣洁

 

高高雪山格桑花

美丽西藏是我家

 

上学时 我问阿妈  深深的思念该如何表达

阿妈说 孩子 度母女神为你护航

金色阳光为你洗去忧伤

吉祥光芒在你身旁照耀

阿妈的目光  阳光般慈祥

 

上学时 我问阿妈  求学的道路该如何通达

阿妈说  孩子  雄鹰翅膀借你飞翔

传播雪域高原的文化

建设和谐美丽的西藏

阿妈的心愿    牢记在心田

 

美丽西藏是阿妈

深深思念我的家

 

经幡上飘扬的祈祷

日日啊 在我的眼前回荡

经筒里摇出的思念

夜夜啊 在我的耳边回响

美丽西藏 梦中阿妈 您是游子心中永远的牵挂

藏族美食行万里

/民研院  彭亚青

 

藏族是一个勤劳、智慧、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但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艺术,而且在饮食方面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藏餐,除了日常食用的酥油、糌粑外,还有很多藏族风味小吃。

青稞:青稞又称稞大麦、元麦是藏族人民制作糌粑的主要原料,把青稞炒过后磨成面用酥油拌着吃。人们也将青稞与豌豆掺合制作糌粑。青稞做成的糌粑不但是藏族的传统食品,而且作为藏餐出现在拉萨的主要饭店,成为招待中外宾客的重要食品,在宗教节日中,藏族人民还要抛撒糌粑,以示祝福。

牛羊肉:藏族人民主要以食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在牧区一般不食蔬菜,饮食单调,从单一的饮食结构来说,牧区乃至整个西藏都属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区。众所周知牛羊肉热量很高,这有助于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们抵御寒冷。有趣的是藏族人民有食生肉的习惯,若到一些牧民或农区家中,你会看到挂到屋内或帐篷内的风干的牛羊肉,你若去这些人家作客,主人会拿出风干的牛羊肉叫你品尝,这种风味只有在高原才能品尝得到。

酸奶,又甜、又香、酸溜溜的,它容易消化,又容易吸收,还有驱杀肠道中腐败菌的作用。高原上的牧民,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有条件常年吃到物美价廉的酸奶。经常吃酸奶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那就是不发生腹胀,肚里很少有 咕咕作响的腐败气体;平时好放屁的人,吃了几天酸奶之后,屁量显著减少。吃酸奶也不会像吃牛奶那样容易产生便秘。酸奶中含有比比牛奶更多的乳酸、脂肪酸、蛋白酶、糖分等。因此把牛奶做成酸奶吃,比牛奶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目前我国许多大城市在夏令时节将酸奶当高级冷饮出售,供不应求。

酸奶的益寿作用是西欧人提出来的。他们研究人的衰老原因时,发现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人体肠道中由腐败菌产生的毒素。如能驱杀这些毒素,人就能长寿,而酸奶中的乳酸菌能够抑制腐败菌的产生,并且能驱杀分解毒素,因此防止了这种自我中毒的现象,故而西欧的一些国家曾兴起一股大喝酸奶之风。

奶渣是奶提炼酥油后剩下的物质,经烧煮,水份蒸发后,剩下是奶渣。奶渣可以做成奶饼、奶块。在煮牛奶过程中,还可揭起奶皮,藏语叫"比玛"。奶皮就象豆腐皮一样,好吃又富有营养。

    风干肉: 藏族喜欢吃风干牛羊肉,其他民族看着感到有点怕,也觉得不太卫生。其实,风干肉一般在冬天,往往是十一月底做。这时气温都在零度以下,把牛、羊肉割下来,挂在阴凉处,让其冰冻风干,即去水份,又保持鲜味。到了第二年三月以后拿下来烤食或生食,味道是鲜美的。

在西藏非常盛行酒宴。过去贵族每年都要举行几次盛大的宴会,现在平民在节日里或者遇到喜庆之事,也有举办酒宴的习俗,近几年在拉萨居民中尤为盛行。
   宴席食品的烹饪方法,菜肴的多少、摆席的方法,与主人的地位、财力以及宾客的身份很有关系。过去西藏地方政论的大型庆典和新年宴会有荤宴、素宴之分,还有盘中敬餐、手递敬餐、餐巾敬餐的传统方法。西藏酒宴不像汉族那样围着大桌吃喝,而是主客各自坐在厚垫上,前摆藏桌分开进食。藏餐菜肴有风干肉、奶渣糕、人参果糕、炸牛肉、辣牛肚、灌肠、灌肺、炖羊肉、炖羊头等;主食有酥油糌粑、奶渣包子、藏式包子、藏式饺子、面条、油炸面果等等。汉餐在西藏非常盛行,最盛大的宴席被称为“甲索留九杰”(汉餐十八样);20世纪以来,西餐西点也进入的高原雪域,过去不少贵族之家还专门聘有西餐厨师。
  酒宴主要饮料是青稞酒,藏语称为“羌”。酒用青稞酿成,制作方法较为简单: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待温度稍降时加入酒曲,用木桶或陶罐封好,让它发酵。两三天后,兑上凉水,再过一两天便可饮用。青稞酒色泽橙黄,味道酸甜,酒精成分较低,类似啤酒。喝青稞酒讲究“三口一杯”,即先喝一口,斟满;再喝一口,再斟满;喝上第三口,斟满干一杯。一般酒宴上,男主人和女主人都要唱着酒歌敬酒,盛大宴会上专门有敬酒的女郎,藏语称为“冲雄玛”。她们身着最华贵的服饰,唱着最迷人的酒歌,轮番劝饮,直至客人醉倒为止。

    西藏的美食不是屈指可数,如果你也喜爱美食,那么去一趟西藏吧!去感受那里的文化、那里的风景、那里的美食。

西藏林芝工布藏族服饰文化

/民研院 彭亚青

工布,今工布江达、林芝、米林三县区域。工布娘布地域相连,自古关系密切,文化交融一体,长期发展中形成泛称的工布。工布地处卫藏腹心,山高水急,林木苍翠,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构成了相对于其它藏区具有独特风情的工布文化。

工布人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大峡谷地区并进行服装制作,工布藏族服饰的发展深受西藏宗教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服饰特征鲜明、内涵丰富,展现了藏民族丰富的文化特性以及历史背景、审美观念、自然条件和社会风俗等。

安旭1988年主编的《藏族服饰艺术》根据藏族方言把藏区服饰划分为卫藏服饰类、安多哇服饰类、康巴服饰类。李玉琴2007年发表的《藏族服饰区划新探》根据民族或族群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和语言的差异、文化观念等因素,将藏族服饰区划为13个类型区,其服饰区结构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卫藏文化区、安多文化区、康巴文化区和嘉绒文化区。工布藏族服饰文化划为卫藏文化区。因为交通闭塞,工布藏族的宗教信仰和整体环境相对稳定,使得工布藏族服饰在总体上具有长期延续性。

早在公元前11世纪前后,作为藏族前身的有关部族的服饰就已经具备了现代藏族服饰的基本款式特征,肥腰、长袖、大襟,其面料敦厚粗犷,色彩鲜亮,且极为讲究佩饰,男女皆辫发。这些服饰特征的延续足以说明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环境是形成藏族服饰特点和着装习惯的基础。

唐朝、吐蕃时期是对工布藏族服饰影响较大的一个时期,丰富了衣着布料的种类和织物的纹样,金质佩饰的精美更使人叹为观止。文成公主由藏东南进入西藏,带来了纺织技术,促进了这一区域纺织的工艺水平。七世纪以后吐蕃与唐朝互通商市,民间贸易,丝绸织物也占大宗。牛马土产同绢、布帛的交换,促进了民族手工艺的提高。

另一个影响较大的时期是元朝,这个时期萨迦上层官吏、贵族的服饰,或仿效元朝,或直接为元朝赠赐。工布服饰中的武士服“扎规”,工布男子的红缨帽子受蒙古服饰影响至今还保留有元朝的服饰风格。

解放后,西藏工布地区由于交通环境的不断改善,工布藏族与外界相互之间文化交流的增进,基本工布藏族服装结构定型之后在中原华美的服饰文化影响下,工布的藏族服饰丰富多彩起来。首先,面料有了很大的改变。夏季基本上被棉布、化纤、丝绸等面料所代替,冬季除了用手工纺织的氆氇之外,又多了机织物的纯毛料、混纺料等等。二是面料花色的增多使原本单一色的主料变得丰富起来,使用的图案也随之增加。在款式上,已经有许多人改穿裤子,上衣的款式和内衣已由现代服装所代替,只有在婚庆、节日期间才能看到穿着有本地特色的民族服装,配带华贵服饰的工布藏装。

工布地区主要处在卫藏文化的农林地区,古老的传说、淳朴的民俗与氏族、村寨的图腾崇拜、气候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形成工布地区独特的服饰文化特征。

工布服在西藏服饰中最主要的特征是自染的黑色或深褐色宽肩式无袖坎肩,当地人称“谷休”,男女老少皆宜。这种服装无领无袖,套头穿着,多为黑色和紫色。坎肩的下摆至脚面,前后两片衣襟通过用白氆氇腰带扎系,再配上腰带和领口的精美装饰。人们为适应这里的自然条件,在长期劳动中创造了这种无袖套服,夏天以氆氇缝制,冬天以猴皮、野山羊皮、熊皮缝制。人们劳作时毛向里,皮袍向外十分适合在林中伐木、抬木时穿着,雨天时,毛向外,还可以起到防雨的作用。工布帽是圆筒型的,帽底缝一层绿色的绸子,帽沿镶上一圈虹形彩缎,与“谷休”十分相配。

男性服饰分 “赘规”(礼服)、“扎规”(武士服) 、“勒规”(劳动服装)三种。男性“赘规”为节庆盛装和礼仪服饰,选料昂贵,做工精致,是藏族服饰的精品。上衣分内外衫,内衫,藏语称“囊规”或“对塘”,多选用丝绸和茧绸布料,颜色普遍为白色、紫红色、浅黄色,对襟高领、襟边和领口均用金边或银边镶嵌,也有选各种颜色纹花的绸缎作布料的,内衫均为齐腕长袖;外衫,藏语称“堆冬”,选印有圆寿,妙莲及其他花卉图案的锦缎为料,样式与内衫相同,只是无袖。现今根据流行时尚,年轻男子也会穿各种流行的立领或圆领衬衣。下身着裤子,裤子的腰围、开档和裤脚都很宽大,夏季裤子均为白茧绸缝制,冬季裤子均为牛羊皮革制品,或用人造裁绒缝制。

最外面穿大领开右襟,一般无纽扣的长袍,其长过身。长袍的领子、袖口、下摆或以水獭皮,或以豹皮,或以虎皮作装饰镶边,镶边宽尺许,最窄也有五寸,有的还在镶边上用白皮毛拼嵌成(藏语称“雍仲仁姆”,象征坚固不摧永恒常在的符号)图案,沿镶边内用窄于镶边的传统花色锦缎压边,再用金、银扁线镶饰。有的镶三层边,最底层为水獭皮,水獭皮上面是豹皮,最上面是虎皮,整个下摆几乎都被镶边覆盖。

扎规,为武士服,这种服饰现在也只有在节日的盛会中才能看到,为古时作战战士的服装。冬季面料多用皮毛,夏季一般都选择氆氇,外穿一件锦缎面料的背心,上面绣有一些图案,圆领或立领,镶边加襻扣,袖口用动物的皮毛加以装饰,身穿豹皮镶边的氆氇,腰插长刀,身佩护身符和弓箭,倍显武士英姿勃发的阳刚之美,头戴红穗蓬式帽,戴这种帽子的人一般都是有官衔的人。

勒规,为百姓在劳动中的服装,颜色大部分都是深色,黑是主色。为了劳动方便,“谷休”的长度都短至膝盖。夏季内穿白色衬衣,加无袖的长袍,原来长袍都是氆氇制成,现在随着天气变暖,经济的发展,人们大多选择精纺毛料做长袍。外穿氆氇做的谷休。

工布女子服饰, 由于气候潮湿温暖,这里的妇女们常见的服饰是内穿白衬衣或颜色艳丽的衬衣,配长裙,冬季长裙有袖,夏季长裙无袖。外罩长坎肩,两侧无扣攀的“谷休”。工布妇女在外裙上不系裙围“邦典”,大都系一条长腰带,用红、黑氆氇等做成。并且在外都爱披大坎肩挎大提包。

妇女们很注重腰带的装饰,腰带因材质而有不同的种类:有用金银和铁铜锻造的金属腰带,有用牛皮缝制的皮腰带,也有用贝壳和珍珠缝制在布面上的缀饰腰带,还有用羊毛编织而成的编织腰带。用羊毛编织的腰带使用者主要是农、牧区的妇女。最早的编织腰带的材料是纯羊毛,毛线用手工捻制,色彩经天然颜料染制而成,虽然单一,却显得非常厚重。

工布戏剧服饰一般分为两类:平面与立体。平面面具一般由布、纸板、羊皮等制作而成,是剧中国王、大臣、喇嘛、巫女、老翁、老妇等角色使用的,反映出民间世俗的情调。立体面具则用纸浆、漆布、胶泥制成,在宗教的法会上面具用的最多,多用于神仙鬼怪、动物等形象。

工布藏族服饰的禁忌:工布藏族在服饰的穿着礼仪上还在遵循一定的程式。妇女都要编辫子,从发辫的中段开始用一种叫“扎休”、粗细相同的三种彩色丝线作发饰,跟头发一起编成辫。已婚妇女往往要盘在头顶,而未婚的女孩子却不能盘在头顶。未婚的女孩藏袍前不带“邦典”。女子戴金花帽子时,帽角在侧表示未婚,帽角向后表示已婚。未婚女孩儿可以戴熊皮帽,而已婚的女子不能戴。老年人则是戴用黑色氆氇和金丝缎缝制的圆形“加霞”帽。

工布地区白氆氇一般是八十岁以上的老人穿,一是表示年龄,二是表示人们对他们的尊重。

工布藏装的地域性特征明显,在色彩强烈对比之外,还存在着高度的和谐、统一,这也是工布藏族服饰的一大审美特征。鲜明的对比色之间,巧妙地运用复色金丝线和缓和色调等,或使色度递增排比,或使色块间巧妙过渡,色彩绚丽,美观大方,取得极为明快、和谐、活泼、生动的艺术效果。

饰品是工布藏族人民强烈精神需求的载体,工布藏族使用金银玉珠宝器这些丰富多彩的饰物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满足着他们实现自我价值、被群体认可的愿望与需求。即使在今天,这些佩饰仍是藏族人民用来衡量自身价值与社会地位的标准之一,是他们炫耀自己的富有与美丽、实现自我的重要方式。

工布藏族在审美习惯上认为蓝色像天空,静穆、深远;白色像云絮,洁净、清纯;黄色像土地,富有生气与活力;红色像火焰,充满热情和勇敢的力量;绿色像江水,意味着生命和富有。这五种异常单纯的色彩与青藏高原的纯净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是工布藏族人民独特审美感受观念和情趣的浓缩,充分显示了工布藏族同胞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强烈、质朴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工布藏族人民轻松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坦荡率直、热情豪爽、爱憎分明的民族性格以及渴望表达自我、突出自我的心理需求

 

藏区独具一格的传统婚俗

/民研院  任慧敏

西藏,被世人称之为最神秘的地方,那是因为很多人都对它比较陌生。随着西藏自治区不断的发展,旅游业在西藏慢慢得到重视后,这里一切的神秘将被大家一点一滴的知晓。

来到西藏的游人总会去看看那里的人、事、物,去了解那里的风俗习惯,穿一穿藏袍、看一看寺庙、喝一喝酥油茶、品一品青稞酒、颂一颂经、学一学藏语。在那里要说节日有特色还不如去参加一次当地人民的婚礼。在旧西藏,拉萨聚居了众多的贵族,他们的婚姻带有浓重的门第观念,因此,婚俗显得格外繁褥。从择偶、求婚、定婚到举行婚礼以及婚礼后的规矩,各种礼仪、禁忌颇多,这为传统婚俗留下了典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婚俗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今,青年男女基本上自由恋爱,自主婚姻,因而免去了求亲等各种仪式。但一般来说,藏族家庭很重视婚礼,婚礼举行前,首先要备齐几样东西:挂有吉祥如意藏文幕布和幔帐的藏式帐篷、青稞酒、酥油茶以及牛羊肉,因为,这些是传统的象征,也是藏式婚礼的特征。

在西藏日喀则岗巴县有一种比较有特色的藏式婚俗(每一个地区的婚俗都是不一样的),娶亲有四道必经的程序:说亲、迎亲、婚礼和回礼。为什么说岗巴县的婚俗很有特色呢?答案归之为每道程序的具体过程与其他的都有所同,它较少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可以较为完整的展现它原有的风味。

说亲如果一位男子看上了某家的姑娘,他们都是找自己的亲朋好友或女方的亲朋好友去提亲,千万不可自己上门求婚。提亲人到姑娘家要带上酥油茶和青稞酒,而且提亲要向女方的家长说,不能直接向姑娘说。如果女方家同意婚事就会喝掉提亲人拿的酥油茶和青稞酒,相反就意味着拒绝。要是婚事同意了,那么男方就要选好吉日亲自带上酥油茶、青稞酒还有给未来岳母的一份固定礼品—-围裙,也可以为岳父准备一两件衣物去拜访女方的家长。为什么会送围裙呢,这是由寓意的被称为“乳礼”,以表示感谢养育了女儿。在这一天双方要定下迎亲的日子,比如藏历初八、十五、三十或星期五、星期六。

“迎亲”首先要确定迎亲的时间,岗巴人把一天24小时划分为12个属相,如黎明是兔时、日出为龙时、正午为马时。依次类推。迎亲的时间不可以是双方的属相,所以说当地的婚礼时间都不同,然后要确定成双的马队。迎亲马队到女方家中主人公才开始穿戴嫁衣,新娘离家亲朋好友都会送礼并且要一一记录在册,以便作为回门时请客的依据。接新娘在新郎的村口落下,要敬迎亲酒。然后骑马到达新郎家,但不可直接进去还要在神垒上插上姑娘家的魂树,送迎亲双方的人对答。有些习俗新娘是由未来的婆婆亲自从马背上抱下来,然后交给他挤奶桶、栓牛绳,并带她绕大白石、羊粪袋、神垒和魂树转三圈后,才可以进入家门。

“婚礼”藏区一般婚礼由七天,可是岗巴县的婚礼时间比较长,一般要数十天,主要依家中财产而定。在这段时间内除了必要的仪式外,其他内容主要是吃、喝、唱等用他们最朴素、最热烈的方式去祝福他们的婚姻。最有意思的是新娘的父母是第二天才会去参加婚礼。要问缘由也只能说是习俗就是如此。

回门婚礼结束后要回门,相对起结婚而言回门没有神秘太大的讲究和仪式。但是依旧会请亲朋好友好吃好喝几大天。这次主要由女方组织、安排但是费用却要由男方家出。

你是否喜爱那片妖娆的土地?喜爱那如画的风景?喜爱那连绵的歌谣?喜爱那淳朴的人民、喜爱那鲜美的食物?每个人的心中总有那么一些自己心爱的人,那么带着你心爱的人去看看那片辽阔、美丽的雪域高原。

 

历史文化——史海遨游

肖邦的波罗乃兹

/民研院 刘丽英

肖邦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更是一位拥有赤诚之心的爱国者,他一生都在守护着他的精神家园——他的祖国波兰。

就常理而言,认识一位作曲家必定是通过他的某部作品。比如通过《月光曲》认识了贝多芬,通过《蓝色多瑙河》认识了约翰·施特劳斯,而认识肖邦却不是通过他的《夜曲》,而是那句请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振撼了我,感动了我,也温暖了我。

   上帝把莫扎特赐给了奥地利,却把肖邦赐给了波兰。然而小时侯的肖邦并不喜欢钢琴,可当他选择了钢琴后,便终生钟情于它,就如同他终生眷恋着他的祖国波兰一样。

   我常想是怎样深厚的感情使肖邦终生眷恋着命运多舛的祖国?是童年时的音乐老师爱尔斯涅在他幼小心灵播下的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文化的种子;还是少年时在乡村与村民们共歌共舞,共欢共乐波罗乃兹的美好记忆?是青年的他离开华沙时,音乐老师埃斯内尔的那句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的寄托;还是那只他终生不离的装有祖国泥土的银杯,在每时每刻提醒着他?一点一滴却让他忘不了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

   正因为肖邦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深深地热爱着波兰的民族文化,肖邦才会在读了维特维斯基的《战士》后,创作出音乐来鼓舞波兰青年投身革命洪流;才会在听到华沙起义的消息后,急切地想回到祖国参加战斗,而那时他刚到维也纳一周;才会在病危之际不顾医生的劝阻,坚持到火车站为回国战斗的同胞送行。

  肖邦深深地热爱着他的祖国,也深深地忧虑着他的祖国。这样的肖邦即使在进入以巴黎为家的满是艺术家,作家和音乐家的欢乐圈后,即使在一切成功和荣耀降临到他身上之后,他也从没快乐过,因为他无法忘记波兰的光荣与忧伤。

   20岁那年,肖邦离开华沙,此后他再也不能回到波兰,但是他从来不曾忘记生养他的祖国。爱国主义的情感使刚到维也纳的肖邦焦灼不安,他给老师爱尔斯涅写信说道:

    我从得到十一月二十九日华沙起义的消息那天起,一直到现在,除了担忧和挂念以外,没有任何别的感觉……作为一个艺术家——我还在摇篮里,而作为一个波兰人——我已度过了二十多个年头。

   为当时的革命风暴所鼓舞的肖邦写下了《b小调谐谑曲》,通过这首钢琴曲倾诉了他对祖国的怀念,倾诉了他渴求战斗的激情。

   然而很快肖邦的心便被起义失败,华沙沦陷的惨痛消息敲碎了。那时的肖邦,孤独,悲痛,愤怒,不安,他用尽全力捶击钢琴,大声呼吼道:不!波兰不会亡!绝不会!他再次将自己炽烈的感情凝结成音符,将全部的悲愤之情倾注于琴键,创作出了《革命练习曲》。

   肖邦以波兰两种古代舞蹈:玛祖卡舞和波罗乃兹舞来创作音乐,这样的音乐不仅诉说着波兰的美丽与忧伤,也诉说了肖邦炽热的爱国之情。

184910月,肖邦,这个1830年离开祖国流亡法国的音乐神童在弥留之际,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嘱托到:请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我知道,帕斯凯维奇绝不允许把我的遗体运回华沙,那么,至少把我的心脏带回去吧。

肖邦,是他将波罗乃兹的华丽与轻愁发挥到了极致,是他用自己的音乐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灭亡。也只有他才配加冕钢琴诗人的贵冠。

 肖邦,这个一生都在守护心灵家园的爱国者。他至死都拒绝被授予俄国第一钢琴手的所谓荣耀,他说自己只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把自己献给了波兰文化,也就献给了波兰的明天。

今天瞻仰位于瓦津基公园的肖邦塑像,不禁感慨万千:塑像在欧洲一直被看作是死者的灵魂驻留,那么流亡的肖邦可以说是荣归故里了。而他的心脏被安放在圣十字教堂,它真的很不起眼,蜷缩在第二廊柱的小龛内,波兰文下方是一句简单的英文:肖邦的心脏在此安息。这不禁使人想起肖邦的波罗乃兹,一种无须张扬的华丽与荣耀。

                                    

 

《万历十五年》里的万历十五年

/民研院 杨春和

万历十五年,即公历1587年,这一年对于整个大明王朝而言,甚至对于整个封建社会的所有王朝而言,都是十分平淡无奇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里,对于明朝这样的大帝国而言,其实什么大事都没有发生,一切的机制都依其旧有的轨道在运行;万历十五年,其实应该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里虽然没有发生什么波涛汹涌的大事情,但是旧有的各种传统典制、习俗、伦理道德等在这一年里依旧在悄悄的发挥着作用,这些依然发挥着的作用,作为整个历史的一部分,像一只无形的手一样,影响着万历当政的这第十五年,也影响着大明帝国仅剩的那二十多年的历史,所以让我们难以将其忽略。

万历十五年作为明王朝的一个部分,我们通过这一年可以看到明朝政治的一个大致面貌:制度的老化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单从税收制度一项来说,其老化已经到了地方政府征税的任务无法完成,纳税人拖欠成风,公开和政府抗衡,以至于政府为了达到既能基本维持税收收入,又能不激化民众的反抗情绪,从而达到使官民皆相安无事的目的而不得不向臣民妥协的程度。制度老化的同时,故有的各种传统,比如儒家的伦理观念、本朝的祖训典制等还在发挥着作用,这些观念和典制一方面还在独立的发挥着作用,另一方面和已经严重老化的制度结合在一起,其落后性和阻碍性作用更甚。社会在发展,发展着的社会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制度和价值观念的辅助,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然而在万历十五年里,我们看到的是制度伦理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发生了严重的脱节,而这种脱节的后果,就是导致多种社会矛盾的出现,政府的统治陷入危机之中。从后来了解到的明朝历史中我们知道,大明帝国,就是这样一步步的走向了衰落的悬崖,最后只能是万劫不复。而这一切,当跳出历史那盘烟雾弥漫的棋局后,你会发现,其实万历十五年只不过是受大历史影响的一个缩影,大明帝国的命运,其实一直在受大历史的左右。

历史有时候总是让人很无奈,而这种无奈,就如同“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一般。在《万历十五年》里,很多人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寻求一种改变——改变自己,改变社会,改变历史。然而,这些个人的努力和抗争,最后都被历史证明失败了,至少是大部分失败了。张居正想要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 “政治明星”的光环来改变已经被他发现的政治危机,然而很遗憾的是他的努力并没有取得任何成效,相反的,由于他的所为,在他死后还引起了万历朝的政治大动荡,这实在是让人很无奈。万历皇帝作为权力至高无上的一国之帝王,在外人看来,普天之下是没有他办不成的事情的,然而殊不知,当他想要改变一下生活中的一些在他看来不算什么的惯例(比如说定期的读书学习),却还要和文官集团们费力抗争很久,以至于最后在相互妥协让步的情况下才使得这些原本很小的个人意愿得以实现,这对于一个君临天下的帝王来说,实在是一种悲哀,一种无奈……在这些为实现自己意愿而努力与历史抗争、与传统抗争、与现实抗争的个人和群体中,他们大到帝王将相,小到贩夫走卒,在历史面前、在传统面前、在现实面前是显得那么的苍白和渺小,因为历史就像一只无情的大手,狠狠的将他们压在了下面。

无奈有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原本看似能够做到的事情却做不了,另一种为原本不想做的事情却在无心间做了。第一种无奈就如同前文所述,而后一种无奈,有时却以这样的形式呈现给我们:

张居正的前任首辅为高拱,后来在张居正等人的努力下,高拱才被迫下野。张父逝世后,张居正回乡葬父,借路过之机顺道去拜访高拱,并希望藉此来消除两人之前的嫌隙,“重修旧好”。然而事与愿违,高看到张此时的风光,暗地里对张更加痛恨,并于此时写下了《病榻笔记》,张死后,他以这一笔记为利刃,将生前风光无限的首辅张居正弄得身败名裂,张氏一家也惨遭横祸,同时也带来了万历王朝的政治地震,对历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究这场横祸和政治地震的源起,其实只是张居正的一个非常小的个人愿望,只不过,他的愿望走向了相反的方向,而且还发生了连锁反应,这是张居正萌生这一意愿时所没有想到的。然而历史却不管这些,他抓住时机,以小现大,重新改换了自己的面貌。

《万历十五年》让人很压抑,就像上文所述,种种的无奈让我们看到的是历史和现实社会(其实现实社会也是一种历史)很冷酷无情的一面,这让人不寒而栗;《万历十五年》让人很无助,因为在里面你看到历史总是喜欢和时人开玩笑,一方面他让人在他面前显得卑微和渺小,以至于所有人都成了他的意志的执行工具,哪怕你是贵为九五之尊的帝王,再努力,在和他这一对手博弈时你都会败得一塌涂地。但是另一方面,你原本不想寻求的改变,他却借助你很不经意的一个细微言行而掀起轩然大波,让历史发生大转折,而更让人觉得无奈。也正是这些无奈和无助,以及历史的冷酷无情,让后之读史者有一种压抑的感觉。

万历十五年为公历1587年,而现在为2012年,这两个时间点之间前后相隔了五百多年,所以相对于现在而言,万历十五年是真正的历史,一段通过《万历十五年》而以另一种形式展现在时人面前的历史,正是这同一段历史的另类展现形式,让后人看到了历史的不同面貌,也让后人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历史。历史的功能意义在于以历史的形式来为当今和未来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服务,《万历十五年》里的那段历史,他以《万历十五年》的形式重新呈现给世人,无非是要以《万历十五年》的形式来告诉世人,对于历史和传统,我们要有敬畏之心,尊重客观的社会环境,只有对这些大的客观环境怀有敬畏和尊重之心,在这些客观环境所划定的“规矩”之下活动,我们才不会违背这些大的环境规则,也只有在这一前提之下,我们才能去寻求某些想要的改变,否则,所有的努力都将会成为历史的弃子。当然,尊重的前提是了解,因为只有对其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把握住历史和时代的脉搏,从而在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努力之下,那些想要的“改变”才有可能真正发生,而这,才是一条适合自己的历史之路。《万历十五年》还告诉我们,越是对事物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个人和群体,言行举止就越是要谨慎,他(们)的任何一个细微言行,都将对整体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即使是一个极小的无心之举,其带来的后果也将是毁灭性的。

万历十五年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们不希望再看到《万历十五年》里的“万历十五年”在未来出现,所以,在历史面前,我们要虚心学习,认真反思,以史为鉴,不再让悲剧重演。

 

编者按:西汉太史公司马迁,承父业,忍辱负重,竭其一生之精力,终成《史记》一书,丹青留名,深受后世敬仰。《史记》一书,既开中国纪传体史书的先例,也创中国正史的形制,更极大的促进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被后人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太史公在其《自序》中,尽书其写作本书的缘由及指导思想,于后人阅读本书有极大之助力,故可谓“读《史记》,必先从《序》始”。缘此,本刊特节选太史公之《自序》,以其原生态的形式(繁体字竖排版)刊载,一则还其原貌,二则使读者感受我华夏古文明之博大精深,感受、学习《史记》的优秀之处,司马迁之优秀思想,与我们一起学国学》。   

 

史記·太史公自序(節選)

\西漢 司馬遷

昔在顓頊,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際,紹重黎之後,使複典之,至於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後也。當周宣王時,失其守而為司馬氏。司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間,司馬氏去周適晉。晉中軍隨會奔秦,而司馬氏入少梁。
  自司馬氏去周適晉,分散,或在衛,或在趙,或在秦。其在衛者,相中山。在趙者,以傳劍論顯,蒯聵其後也。在秦者名錯,與張儀爭論,於是惠王使錯將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錯孫靳,事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陽。靳與武安君阬趙長平軍,還而與之俱賜死杜郵,葬於華池。靳孫昌,昌為秦主鐵官,當始皇之時。蒯聵玄孫卬為武信君將而徇朝歌。諸侯之相王,王卬於殷。漢之伐楚,卬歸漢,以其地為河內郡。昌生無澤,無澤為漢巿長。無澤生喜,喜為五大夫,卒,皆葬高門。喜生談,談為太史公。
  太史公學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太史公仕於建元元封之間,湣學者之不達其意而師悖,乃論六家之要指曰:
  易大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塗。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嘗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儉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則不然。以為人主天下之儀錶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隨。如此則主勞而臣逸。至於大道之要,去健羨,絀聰明,釋此而任術。夫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
  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故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夫儒者以六為法。六經傳以千萬數,累世不能通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故曰博而寡要,勞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別,雖百家弗能易也。
  墨者亦尚堯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階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食土簋,啜土刑,糲粱之食,藜霍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舉音不盡其哀。教喪禮,必以此為萬民之率。使天下法若此,則尊卑無別也。夫世異時移,事業不必同,故曰儉而難遵。要曰彊本節用,則人給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長,雖百長弗能廢也。
  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則親親尊尊之恩絕矣。可以行一時之計,而不可長用也,故曰嚴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職不得相逾越,雖百家弗能改也。
  名家苛察繳繞,使人不得反其意,專決於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儉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責實,參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埶,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有法無法,因時為業;有度無度,因物與合。故曰聖人不朽,時變是守。虛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綱也。群臣並至,使各自明也。其實中其聲者謂之端,實不中其聲者謂之窾。窾言不聽,奸乃不生,賢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翟天下,複反無名。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讬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死者不可複生,離者不可複反,故聖人重之。由是觀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遷。
  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年十歲則誦古文。二十而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戹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於是遷仕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還報命。  是歲天子始建漢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滯周南,不得與從事,故發憤且卒。而子遷適使反,見父於河洛之間。太史公執遷手而泣曰:餘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嘗顯功名於虞夏,典天官事。後世中衰,絕於予乎?汝複為太史,則續吾祖矣。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餘不得從行,是命也夫,命也夫!餘死,汝必為太史;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且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稱誦周公,言其能論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風,達太王王季之思慮,爰及公劉,以尊後稷也。幽厲之後,王道缺,禮樂衰,孔子脩舊起廢,論詩書,作春秋,則學者至今則之。自獲麟以來四百有餘歲,而諸侯相兼,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餘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餘甚懼焉,汝其念哉!遷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弗敢闕。
  卒三歲而遷為太史令,史記石室金匱之書。五年而當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曆始改,建於明堂,諸神受紀。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
  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餘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錶,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長於變;禮經紀人倫,故長於行;書記先王之事,故長於政;詩記山川谿穀禽獸草木牝牡雌雄,故長於風;樂樂所以立,故長於和;春秋辯是非,故長於治人。是故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義。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春秋文成數萬,其指數千。萬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豪厘,差以千裏。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漸久矣。故有國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讒而弗見,後有賊而不知。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經事而不知其宜,遭變事而不知其權。為人君父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蒙首惡之名。為人臣子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陷篡弑之誅,死罪之名。其實皆以為善,為之不知其義,被之空言而不敢辭。夫不通禮義之旨,至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則犯,臣不臣則誅,父不父則無道,子不子則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過也。以天下之大過予之,則受而弗敢辭。故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夫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後;法之所為用者易見,而禮之所為禁者難。  

壺遂曰:孔子之時,上無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斷禮義,當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職,萬事既具,鹹各序其宜,夫子所論,欲以何明?
  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餘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堯舜之盛,尚書載之,禮樂作焉。湯武之隆,詩人歌之。春秋采善貶惡,推三代之德,襃周室,非獨刺譏而已也。漢興以來,至明天子,獲符瑞,封禪,改正朔,易服色,受命於穆清,澤流罔極,海外殊俗,重譯款塞,請來獻見者,不可勝道。臣下百官力誦聖德,猶不能宣盡其意。且士賢能而不用,有國者之恥;主上明聖而德不布聞,有司之過也。且餘嘗掌其官,廢明聖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不述,墮先人所言,罪莫大焉。餘所謂述故事,整齊其世傳,非所謂作也,而君比之於春秋,謬矣。
  於是論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禍,幽於縲絏。乃喟然而歎曰:是餘之罪也夫!是餘之罪也夫!身毀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裏,演周易;孔子戹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於是卒述陶唐以來,至於麟止,自黃帝始。
  

田野调查——学术之峰

消逝的炊烟

/子规

费孝通先生说过,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这是指作为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形成了一个具有地区特点的农业文化,而这种农业文化的形成,需要保持这个地区的稳定静止和独立性——它必须和外界绝少交往,在一个固定的熟人社会里自生自灭。费先生说这席话的时候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如今已隔近八十年了。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现在的中国社会,还依然是以前的乡土社会吗?答案是否定的。现代化已促使城市的余光向农村扩散,由于这一扩散,打破了原本独立静止的乡村发展格局,促使乡村发生着某些改变,于是乡村的乡土性开始逐渐消失,或者说,原本的乡土性逐渐在消失,乡村呈现出另一番面貌,就比如,我从小居住的那个小山村,从我出生至今的二十多年里,一些变化正在悄悄地发生,改变着那里的某些固有因素,也改变了这个小山村的乡土性。

先来说一下这个小山村的地理情况。山村四周环山,位于川滇交界,又是三个县的边界处,两个乡的接壤处,是一个典型的行政边缘地带,再加上群山环绕所带来的交通阻塞,城市文化很难辐射到这里,因此其经济和文化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自身独立的发展模式,可以算作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乡村,和费老笔下的“乡土中国”很是吻合。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文明始终还是冲破了自然环境的阻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点点的改变着这个小村的面貌,于是乎,一些变化在这个乡土小村逐渐发生了,而这些变化的发生,最主要是由两个因素带来的,一个是电,另一个是路(主要指公路)。

电毫无疑问是现代化的产物和表现,因为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电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不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任何影响的。然而在现代社会,电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个山村通电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到今天也就二十年左右,然而即使是这短短的二十年,电已经深入到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农人们对它产生了依赖。正是在这种依赖产生的过程中,某些乡土本色也随之在悄悄消逝。

在原来没有电的时候,因为受到“光”这一因素的限制,天黑以后,农活基本上就没法做了,因此晚上闲下来以后,大家都喜欢聚集到村里一个比较固定的地方,或聊天吹牛,或做一些夜间能够做的活计,有时高兴了,还会在篝火旁来上一场农村篝火晚会。这种固定的集体性活动延续了很久,以至于村里有的地方都以这种活动为地名。当然,产生了地名仅仅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它推动了乡村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文化是一个因共性而产生的上层衍生物,一旦这种共性消逝了,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文化也将不复存在。由于这种长期性的集体活动,人们对某些事物的看法达成了共识,而这种共识又由于聚会这个有利条件而得以普及推广,从而稳定了这种共识,这样,文化就产生了。这种文化,既有本村寨独有的语言词汇等细小的方面,也有价值标准等较高级的上层因素,正是这种村舍文化使得本村与其他村寨有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区别,更进一步,也与城市文化有了差别。而这种有差别的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得益于缺少光,人们聚集到了一起,一旦这种固定性的聚会消失了,这种独立性文化的发展也就遇到危机了。

村里通电以后,大多数人就很少出门了,尤其是电视的到来,更是把每家每户更加明显的分离开来,晚上大家都是各自待在家里,很少出去。与之相伴的,新生的城市文化很快通过现代的传播方式进入家家户户,从而逐渐代替了原本的村舍文化,对原本的乡土社会结构进行瓦解,原本静止独立的发展状态也就被打破,乡土性也随之慢慢消逝。

路也是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因为路缩短了地区间的距离,方便了不同地区间的交流沟通,而现代社会正是一个没有距离,多方沟通的社会。直到今天,在一些农村的墙上,“要想富,先修路”的宣传标语还常常可见。的确,今天的很多事实证明,路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对于乡村而言,这种发展和富裕,是城市文明带来的。伴随着富裕而来的,是乡村结构的改变。

有了路以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联系就逐渐密切起来——因为距离近了,城里人就乐于把生活交给乡村人,吃的肉蛋果蔬,玩的农家乐等等,城里人和乡下人之间开始有了更多的交集,城乡之间也有了更多的相互依赖,但这种依赖并不平等,它一步步的把乡村文明拉入到城市文明的麾下,一步步的改造乡村文明。

乡土社会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稳定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社会,但是,自从有了路之后,村与村、城与乡之间被密切的联系起来,相互之间就发生了交流,这种相互的交流其实并不平等,城市更多的是输出为主,乡村则以输入为主,正是这种不平等,使城市文明以一种较强硬的姿态大范围的进入到乡村,从而打破了乡村社会原有的宁静,使旧的社会秩序被破坏,最终一步步被城市文明所取代。

在那个小山村,没通路之前,人们的生活基本上可以说自给自足的:吃的粮食由自家田里种,各种蔬菜都种在自家的菜园里,每家每户都养着有猪鸡鸭鹅,自家肉和蛋的需求是基本可以满足的,除了平时穿的衣服等少量物品需要从外界购买之外,其他的基本都可以自给,因此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也就是是一个乡土社会(实际上类似于衣服之类的物品由于需求量,且其使用寿命一般都较长,因此对外交流不会很频繁,对当地社会的独立性也就没有太大的影响。)。在这种环境条件下生活的人群,基本上是不需要和外界发生交流的,就像一次我曾经听一位村中的中年妇女说的,她已经有近一年没有离开过村子了,至于上街那更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其实这种现象也可以理解,因为在她的正常生活中,各种需求都能在家里解决,也就没有出去的必要了。然而路修通后,这种情况慢慢消逝了,这也预示着,某些固有的东西正在悄悄地消逝。

有了路,慢慢的开始有一些生意人开着车来村里收购农副产品,于是,农人们开始把自家吃不了的那些农副产品拿出一部分去卖,以此来获得一些额外的收入,当然,这种交易只是最初的形态,而这种最初的形态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且规模也是微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这种带有偶然性的小规模商业行为逐渐的走向固定化,并且规模也一步步扩大,直到今天的的产业化定向种植。这种商业性的渗入和发展对于当地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状态,另一方面,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乡土社会的概念里,商业活动是很少发生的,也不被人们所提倡,但是,在路修通以后,商贩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这种对农副产品收购活动的固定化和扩大化,使村民的额外收入变得越来越丰厚,并逐渐超过了传统的耕作方式所带来的收益,因此,当地人出于收益考虑,就有意识的进行选择性种植和养殖:人家要什么,我就种什么,养什么。这样,日常的农业活动就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化,由自主化向商业化转化,现代商业社会的特点就很明显的在这里得到了体现。这种转化把农民和市场牢牢地绑在了一起,农民开始围绕着市场转,市场要什么,我就给提供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原本静态的生活方式逐渐变成动态的,对市场和城市的依赖程度也就越来越大,乡土社会独立封闭的社会状态逐渐被打破,直到最后彻底的消逝,而这种消失,也就意味着乡土社会的消逝。

这种固定化、扩大化的商业活动,改变的不仅仅是当地的社会状态,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通路之前,当地的商业活动很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条件下,人们的生活还是自给自足的,当人们自家种的和养的农畜产品自己消费不完时,会把富余的那一部分用借或赠送的方式分给邻里,当然,这也是一种互补余缺,增进邻里感情的方法。这种方式往往是以这样的几种形式呈现的:今天我家攒了一些鸡蛋,暂时既用不完也用不到,而你家此时正需要鸡蛋,因此你家可以向我家借,等以后你家有了再还;你家还可以用其它东西和我家换;当然,有时我家还可能直接送给你家。在这个借的过程中,既没有利息也不需要像现代社会一样要写欠条之类的凭据,仅仅凭借的是这种固定的邻里关系,大家彼此之间都有互相帮助的需要和情谊,而赠送则更是无偿的,是基于情感上的互相帮助。这种互补行为在商业意识未居主导时是很明显的,然而当人们拥有了强烈的商业意识之后,这种行为就大大减少了,原因是它赖以存在的条件已经慢慢消失了。

要能够发生上述行为,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有剩余的农副产品存在,而且这种剩余农副产品的出现,原因要是单一的,即自给自足的需求满足后的富余,但是当商业性的收购行为,甚至是产业化的农业行为出现后,很明显之前的那种富余情况是不会再发生了,至少是不会在大规模的发生,原因有二:第一是这种商业性的收购行为最初在当地能够发生的基础,是因为村人有部分的富余农副产品,而商贩所收购的,也仅仅是那一部分富余的农副产品,同时,上述的借和赠送活动能够发生的条件也是因为有了部分的富余产品,而且更加不可避免的是,以上的两种“富余产品”就是同一个,这也就是说,当村民把富裕的那部分农产品用于商业性的交易后,也就没有了多余的产品用于借和赠送,商业性的收购行为繁兴了,基于情感上的邻里间互相的借和赠送行为也就难以存在了。第二是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村民开始了有意识的组织农业生产活动,即根据商贩,也就是市场的需求来组织农业生产活动,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自给自足,还要有计划,有选择的进行农业生产,以此来获得更多的收益,甚至是背离自给自足的宗旨,进行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活动,这也就意味着,村民已经不可能实现自给自足,必须要依靠从外界购买来相应的物品才能维持生活。而此时,他们已经市场化了,或者说已经开始慢慢地现代化了。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靠自给自足、封闭独立而得以存在的旧有社会——乡土社会就开始慢慢瓦解,并一步步走向现代文明的殿堂,开启一种新的社会文明。

类似于电和路这种现代文明因素的到来,极大的冲击了乡土社会的发展秩序,当两个文明的火车头相遇时,我们看到,工业文明以其自身的新兴优势,逼迫农业文明给其让路,并最终出现这样的一幕:农业文明特有的农夫鞭打耕牛前进的吆喝声便慢慢湮没在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中,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现阶段我国高校宿舍的一般发展模式探究(缩编)

/民研院 杨春和

摘要 宿舍作为高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在对学生的管理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究高校宿舍的发展问题就显得很有意义。本文试推出“公共制宿舍”这种模式来为目前我国高校宿舍的发展提供一种参考。

关键词:高校; 宿舍; 公共制宿舍;大公费制;模糊权责

一、宿舍在我国高校中的地位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的各方面建设已经被越来越细化,宿舍的建设也日益被各高校所重视,这种重视除了高校建设和改革“细化”的要求而外,还因为宿舍在高校中承担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宿舍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由于高校固定教室制的取消,再加上正不断发展完善着的各种上门服务业务在高校的推广和深化,以及高校宿舍网络的发展,促使学生将自己大学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宿舍里,从整个大学生活的时间上来看,学生待在宿舍的时间几乎是最多的,这一现象必将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重大影响,这无疑使宿舍成了课堂以外的第二课堂(本文所讲的课堂不仅从学习的角度来讲,还从宿舍文化的角度来讲),无形中承担了部分对大学生的培养功能,这也是本文进行探究的重要原因。

(二)宿舍成为学生最基层的管理单位

由于宿舍成员的固定性特点,使各种班级、甚至学校事务的执行能够在宿舍找到落脚点,不会出现“找不到人”的现象,从而利于相关事务的开展。这就促使宿舍成为班级以下的最基层管理单位,发挥着班级,甚至院系所不能的管理功能,从而把宿舍的作用和地位推向一个更高的位置,宿舍在高校中的重要性愈显突出。因此探究宿舍的发展问题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二、国内关于高校宿舍发展模式问题的研究概况及其不足

目前国内对于高校宿舍发展模式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宿舍管理模式的研究探索、宿舍建设模式的探索(硬件建设)和宿舍文化建设的探索。但这些探究都只是从单一方面着眼,忽视了宿舍的整体性特点,以及各因素的互相影响性,最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不能得到全面、长远的发展。基于此问题,本文从另一个角度,从整体性和全局性的高度出发,提出公共制宿舍的发展模式。

三、公共制宿舍——一种全新的高校宿舍模式

基于宿舍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及目前对于高校宿舍发展问题所进行的探究的不足,结合实际,本文特提出一种新型的宿舍发展模式——公共制宿舍模式,即在原有宿舍条件基础之上,以大公费制为基础,以权责模糊化为支撑,将原本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宿舍成员互相之间的明显差别界限、权责界限打破,在权责界限方面以“模糊处理”的原则来达到权与责之间的动态平衡,在公私领域方面以成员之间的多种方式交流、更多时间的相处来达到相互了解,从而在将私人领域压缩在最小的范围以内的情况下还能达到成员之间的友好和睦相处,同时还能营造出一种有益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宿舍环境和宿舍文化。具体来讲,公共制宿舍主要由大公费制和模糊权责两部分构成。

1.大公费制

对于传统意义的宿舍生活而言,宿舍的集体性消费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电费以及一些必需的公共物品,因此每年宿舍公共费用(以下简称舍费)的筹集和支出数额不会很大。相反的,个人在相关方面的经济支出却很大。与上述情况截然相反的是,公共制宿舍下每人每年要上缴的舍费数量相对较大,集体舍费支出远大于个人支出,即推行一种大公费制。

大公费制,即舍员所交纳的舍费与传统的宿舍公共费用相比数量要大(这一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而这些舍费的来源,主要为宿舍成员把之前本该用于个人支出的费用的集中,而之前的那些个人支出则换由公共支出来代替,从而组成宿舍的公共经费,由全体宿舍成员共同来支配。这些舍费的主要用途为:基本生活支出——宿舍日常公共用品消费,发展支出——购买文体用品消费和宿舍集体活动等消费。在大公费制之下,力求达到公共物品扩大化、活动集体化和宿舍生文化活多元化这“三化”的目标。

公共物品扩大化。公共物品扩大化,即把原本的私人用品(如脸盆、洗衣粉等)置于公共物品的范畴之内,大家共同来使用。而之前个人所花费在相关物品上的费用转而以宿舍集体的名义来承担,从而使私人空间压缩到最小,公共空间扩展到最大,将原本的私人生活公共化。这种公共物品的扩大化具有如下的意义:

1)将更多的个人生活用品置于公共领域之下,部分消除了因个人经济条件差异而带来的心理差异,有利于打破宿舍成员之间交流的心理障碍。

2)将原来按照个人意愿来购买的物品变成要考虑到照顾其它宿舍成员的意愿而购买,这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宿舍成员为他人考虑的习惯,另一方面,由于要照顾到宿舍大部分成员的意愿,这不仅锻炼了成员之间相互协调的能力,还对于舍员,特别是对于生活费不能合理安排的同学和喜欢追求高档消费、奢侈品消费的同学而言,既能帮助其学会理财、合理消费,为父母减轻负担,还有助于帮助其改正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

3)将原本很多属于私人领域的物品置于公共领域之下,这就有效的避免了因为私人物品的错用和乱用而导致宿舍成员之间的纠纷和矛盾,从而有利于宿舍关系的良性发展。

4)公共物品的巨增和个人用品的骤减,使在宿舍里个人空间被极大压缩,公共空间得到极大扩展,这就使宿舍成员之间的个人生活出现了更多的彼此重叠和交融,有助于消除之前因个人生活习惯、地区习俗等俱来的差异所造成的彼此冲突而带来的宿舍关系紧张,宿舍成员之间难以构建共同点等问题,从而增加了宿舍成员之间的公共空间和共同相处的机会,也就增强了舍员走进彼此生活的可能。

活动集体化。导致宿舍成员之间关系不和谐甚至出现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宿舍成员之间各自为战,各忙各的事,只把宿舍当做一个睡觉的场所,很少有宿舍集体性的活动。在公共制宿舍模式下的宿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组织宿舍集体性的活动,而且也容易组织这些活动,原因有二,一为有舍费的支撑,经费相对宽裕,二为在公共物品扩大化的制度之下,舍员的心理共同点容易显现和支撑,有心理归属感,因此也有集体感。

在宿舍成员能够承受的情况下,用舍费购买一些有利于发展舍员智育和德育的必需品,或者举行一些有益的集体性户外活动,通过这些集体活动的举办,对舍员而言具有极大的意义:

1)举办集体性的活动可以给宿舍成员更多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和机会,有利于促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了解,从而有助于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宿舍关系。

2)集体性的户外活动有利于让学生走出宿舍,走出“宅”的习惯,走出对网络的沉迷,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从而构建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

3)体育活动的举办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排解压力,活跃思想,从而以更好的身体状况和精神风貌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之中。

4)通过多元化集体性活动的举办,有助于培养宿舍成员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形成阳光开朗的性格,并能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增强宿舍成员的集体认同感和集体归属感,在宿舍成员中形成一种“家”的观念和意识。

宿舍文化生活多元化。传统意义上的宿舍仅是睡觉休息的地方,宿舍文化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网络游戏、棋牌等单调且纯娱乐性的活动,其对舍员的建设性意义体现得不明显。在公共制宿舍中,在大公费制基础之上,宿舍生活的内容将变得多元化,除了之前娱乐娱乐性的内容,还加入了学习性的内容。

1)构建宿舍的就业知识窗口。大学生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而要想把握好就业的机会,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掌握相关的就业信息,同时,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把考公务员当做自己毕业后的首选工作渠道,而要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要求之一就是考生要掌握国内外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实事大事。基于这些问题,公共制宿舍可以利用自己的公费基础,适当的订阅相关的报纸刊物,形成宿舍自己的就业信息源,既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还能增加自己的知识量,达到双收的目的。

2)建立自己的图书馆。对于学习和研究而言,构建适于自己的知识系统和知识储备是很有帮助也很有必要的,达到这一目的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建立自己的图书馆,这个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的来源主要有两条渠道,即网络媒体的数字图文和书刊杂志。

相对于传统的地区图书馆、学校单位等的图书馆而言,公共制宿舍模式之下力求建立一座立体图书馆。这座图书馆的藏书方向只有两个,一为和宿舍成员所学专业相关,二为和宿舍成员的兴趣相关。同时,这座图书馆的藏书形式是多元的,所藏之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仅藏目录。即有必要去阅读但是学校图书馆有的书,在宿舍图书馆中就只是将其目录及相关的检索信息存下,以供舍员借阅;第二,网络下载。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将一些对宿舍成员有用或大家感兴趣的的书刊影音下载下来,以数字资料的形式存入宿舍图书馆,供舍员使用;第三,多种渠道购买。对于一些学校图书馆没有,但是又很重要的图书,或者大家觉得很有收藏价值的书刊,以及一些大家都很感兴趣的书刊,可以根据宿舍的经济承受能力,采用网购、实体书店购买、旧书店购买等多种渠道去采购收藏。这种宿舍图书馆具有如下特性和优点:

其一,在同一个宿舍,一般情况下都为一个班的学生,所以在专业知识需求上就没有了专业界限,相互之间的知识需求共同点很多,因此在建立图书馆时所采购的书刊具有很大的同一性,这就极大的避免了出现众口难调,意见不统一的问题。

其二,本图书馆相较于个人的图书馆而言,形式更灵活,且极大的克服了个人图书馆因受资金、个人对相关书刊的了解程度等的限制而建立困难等问题。同时,由于爱好的差异性,相较于个人图书馆而言,本图书馆所藏之书又具有内容多元化的优点,有助于个人视野的扩展。

其三,本图书馆充分利用了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对于学校图书馆现已有之书仅存书目及相关借阅检索信息,极大的避免了资金和资源的浪费的同时,还为宿舍成员到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其四,本图书馆将实体书刊——数字书刊——目录(学校图书馆馆藏书刊)三者有机结合,从虚到实,从实到虚,实现了阅读方式的多元化,藏书方式的多元化,最终形成一座立体图书馆,为宿舍成员汲取知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建立这样一座知识专业方向如此明显的图书馆,对于宿舍成员而言,有利于培养宿舍成员的学习兴趣,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从而将所学知识向纵深方向发展。

3)搭建讨论平台。在准备了丰厚的知识储备之后,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搭建一个讨论的平台就显得很有必要了。讨论平台的搭建,一方面便于宿舍成员之间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从而有助于宿舍成员知识的扩展、加深以及增加彼此间的了解,增进感情;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宿舍生活,培养学习习惯,建设宿舍良好氛围。

根据宿舍成员的兴趣爱好开展集体性的宿舍游戏,如象棋、扑克等,使宿舍成员在学习之余得到放松,做到学习和休闲两不误,生活多元化。

通过这种多元宿舍文化生活的建设,力争达到如下的目的:

第一,改变传统意义上宿舍仅仅只是休息场所的狭隘功能,也修正目前存在的宿舍成为高校学生培养懒惰习惯、成为学生沉迷堕落的温床的情况,将宿舍集休息、娱乐和学习于一体,以宿舍这个第二课堂为依托,既培养宿舍成员学习的习惯,养成学习的兴趣,也培养宿舍成员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第二,为宿舍成员创造更多的共同话题和在一起相处交流的机会,从而促进成员之间思想和情感的沟通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发展宿舍感情,营造和谐融洽的宿舍氛围。

第三,培养宿舍成员学习的习惯,为宿舍成员提供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渠道,从而为以后找工作和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2.模糊权责

这是一种打破现代社会思维模式的制度,即将传统意义上宿舍成员对宿舍的权利与义务(如值日)制度化,明确化的做法加以抛弃,并不对宿舍成员的义务做明确规定,抛弃轮班制,进而将所有义务和责任在理论上平等化,权利在理论上平等化,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一种分工合作和自觉承担的方法将原本明晰的制度和分明的权责模糊化,并以宿舍感情和主人翁意识以及奉献精神为辅助,从而达到一种权利与义务的动态平衡,并以这种动态平衡来维持宿舍日常事务的运转。

在大公费制之下,宿舍的公共领域和公共物品被极大的扩大,每个舍员对宿舍所要尽的义务和其所享有的权利势必也将随之扩大,在这些扩大的权利和义务之间,从义务的角度来讲,模糊权责采取的不是传统的轮班制,而是对每一项宿舍成员所要履行的义务平等视之,并进行个人自觉性的临时性分工,在一定时期内每人各做一项,机动调换,在这种机动的调换中达到一种每个成员所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的动态平衡。从权力的角度来讲,由于义务的模糊化和机动变换,从而使权利也被模糊化,且具有不固定性,最终也平等化了,并达到了动态平衡。

这一模糊权责方法得以实现的条件支撑是每一位成员都在经常履行义务,而且每人所做之事又都是机动变化的,所以每一项义务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去履行,这也是能够将几乎所有义务都平等视之的原因所在。在此基础之上,再加上业已建立的大公费制下对宿舍成员之间感情的培养,以及个人的奉献精神,模糊化责任和义务就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对于权利道理亦是如此。

采取这种模糊权责的方式来达到动态平衡的目标,进而来维持宿舍日常事务的运转,与传统宿舍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意义:

1)宿舍责任和义务的履行以及权利的享受均机动灵活,这既避免了单一制度下因个人的突发情况导致其义务和责任的未正常履行所引起的的宿舍正常秩序的破坏,从而影响宿舍原本功能的正常发挥的情况。同时,这种模式还能够有效的避免因在义务的履行和权利的享受上的不平等而引发的宿舍纠纷和关系紧张,从而有助于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宿舍关系和情感环境。

2)宿舍成员义务的履行和权利的享受增加了奉献和为他人考虑的因素,这既能增加宿舍成员之间的感情,也有助于培养宿舍成员的奉献精神,从而有助于改善迈入现代社会所带来的人情冷漠、缺乏爱心等负面现象。

3)义务和责任的履行有宿舍成员自觉的因素存在,有助于培养成员勤劳、自觉的生活习惯,从而有利于克服懒惰习惯的形成。

3.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实行大公费制和权责模糊化的时候,需要注意如下的问题:

1)大公费制中舍费的“大”和宿舍物品的“公”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在舍费的缴纳上,应该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宿舍成员的经济承受能力,不能盲目的追求舍费的“大”。在舍费的支配方面,应该在成员平等协商的情况下透明阳光操作,在舍费的开支方面,做到能省就省,一些不必要的物品或者能够通过租、借等方式得到的物品器材可以不购买,尽量做到经费的最大化节约;宿舍集体的户外活动,特别是经济支出大的活动频度不宜过大,不然只能适得其反。在公共物品扩大化和公共空间扩大化的时候,前提条件是要尊重个人的意愿和隐私,给个人留下一定的私人空间和个人秘密,不能剥夺个人基本的隐私权,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应该做到特事特办,做到具体情况具体看待和处理,不能盲目。

2)在权责模糊化时,应该做到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处理,对于类似于应该集集体之力才能完成的工作,不能机械化的置于个人之上。同时,在实行模糊化的时候,宿舍成员应该在自己心中树立一种付出意识和奉献观念,应该在自己心中有责任和义务意识,只有这样,模糊化才能更好的实行和实现,也才有实行的意义。

3)公共制宿舍的规模和程度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规模可大可小,程度也可高可低,不能一刀切。

 

对比传统的宿舍模式,结合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和现阶段我国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好现象,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推出了公共制宿舍的发展模式,该模式将大公费制和权责模糊化二者有机结合,最后形成一种立体模式,各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舍员的生活和学习,所构建的宿舍具有如下的特点及优点:

第一,宿舍日常事务的正常运转并不是依靠冰冷不变的明文制度来维持,更多的是依赖于宿舍成员的责任心、自觉意识和奉献精神,以及宿舍成员之间的感情维持,所以整个宿舍就有了家的感觉,宿舍环境因此而变得温馨,为宿舍成员的学习和休息创造了舒适的条件,同时也培养了成员的奉献精神,为以后走上社会后的社会道德的的发展可以说很有帮助(大范围的推广的情况下)。可以说本模式不仅有现实意义,也有长远的社会意义。

第二,该模式之下,宿舍成为一个集学习、休息和娱乐于一体的组织和单位,对于宿舍成员学习兴趣的培养、个人性格的塑造,以及个人能力的培养都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来说,其建设性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该模式灵活机动,不同住宿条件的宿舍都可适用,可操作性强。

综合上述分析和论述,公共制宿舍模式是一种集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集社会价值和学校建设价值于一体,同时又具有长远意义的发展模式和思路,因此其推广的价值和意义是毋言自明的。

(注释及参考文献略)

 

校园生活——人在旅途

 

风吹树曳

/民研院 李茸

一阵狂风无情的吹来,空旷的大地上一棵被狂风吹弯树杆的老树坚强的立在那。那棵树就像我的父亲,我亦如那阵无情的狂风。
     
树欲静而风不止。
     
风停,树亦不静。
    
小时候,老师叫用拟人的手法写句子,我第一想到的是“一阵风吹来,树儿向我招手”的可爱句子,那时的本意就是写个合题的句子;上中学了,老师不再要求用各种手法造句,在课本上虽然见了“树欲静,风不止”,却体会不深,也不去深解;现在,无意在一本书上看了一眼却怎么也忘不了,“树欲静,风不止”已不需要去深解,心却已明了。
     
我的父亲,一个普通又伟大的父亲,他给了我最深沉的爱。
     
都说女儿长得像父亲,也说女儿与父亲是上辈子就注定的缘分。我就相信女儿与父亲是上辈子就结下的缘。但如果真的有下辈子,我希望我不再是父亲的女儿,不是真的不想,而是心中千万个想。但只是不忍,真的不忍心父亲再为我操劳了。
     
孩提时,由于父亲严格的教导,对父亲就有恐惧感,也不太喜欢父亲,甚至有点讨厌;上学了开始住校,平时只有放星期时才回家,与父亲见面的机会就少了,交流也不多;现在,我一学期回家一次,与父亲见面的机会更少了,平时也很少打电话,我以为我不会想家,我以为我可以独立了。

     一个有风的夜晚,躺在床上听着树发出的呼呼声进入梦中。那一晚梦见了父亲。第二天才猛然想起好久没有往家里打电话了,想起有几次因为心里难受,就很想家,想到哭了。原来,我也是一个恋家的女儿,我也离不开家中的父母,家里的温暖。
    
记得,开学那会儿由于是农忙时节,加之路程遥远,于是我坚持自己一个人来读书。刚来到学校时自己什么都不会,就打电话回去一个劲的哭。那头传来父亲焦急又疲惫的声音“怎么了,别哭,别哭!”我却在听到父亲的声音后眼泪更加止不住了。接着是父亲焦急又无奈的沉默,他不知道该怎样劝慰我,只是一个劲的叫着我的名字,我在这头一个劲的哭,还挂了他的电话。后来从母亲口中知道,从我坐上车那一刻父亲就没有合过眼。当我打电话回家告诉他我到学校了,父亲的心才定下来。他们虽然没有来,但这期间他们的心也是不安的。我仿佛看到了在我打电话回家报平安的那一秒父母同时舒了一口安心的气。听完母亲的话的那一刻我是自豪的,我一个人来是对的,这样父亲就不必承受往返72个小时的路程煎熬之苦了。

     寒假回家,父亲买了很多我爱吃的菜让母亲做给我吃,他不时还对我说:“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读书没有送你去,这是父亲对不住你了”。那一刻我的心一揪,别过头抹干汹涌的眼泪。那都是过去那么久的小事了,父亲却还是记着。还有那次在我生日的前两天,父亲特地打电话告诉我,还叫我去买点好吃的,那一刻我哭了。他们在家里起早贪黑的劳累着却还要记挂着我的生日,而他们的生日呢?也许什么时候过了都不知道,只是哪天想起来了说一句我的生日怎么都过了呀!你说有这么好的父母,我是何其的幸运。
    
以前不关心父母,认为父母为我劳累是天经地义的事,可试想这世界上又有什么事是天经地义的。抬头看了一眼父亲鬓角的白发、额头的沟壑,只是一瞥,不忍细看,生怕细看会加重自己的罪孽,一个啃食父母身体的寄生虫,总有一种负罪感。突然间就觉得自己很无能,就希望自己在一瞬间真正地长大,不要再让父母劳累了。
     
一阵风吹来,前方的树被风吹得东摇西摆。那树就像父亲,我亦如那阵风。因为我,父亲就不得不操劳。父亲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他要撑起这个家。我只敢在父亲背后看着他瘦弱蹒跚的身躯,却不敢太靠近,我怕我劲太大把父亲吹倒。
     
树欲静,风不止。风停,树亦不静。因为我,父亲不得不起早贪黑;因为我,父亲的脊背弯了;因为我,父亲的双鬓提早增添了同龄人不该有的斑白;因为我,父亲……因为我,父亲最疼爱的女儿,他耗尽一生为我操劳。真的不忍心去细数,就像在叙述自己的罪状。
     
父亲深沉的爱,女儿愧疚的心。今天的我不怕父亲了,也不可能说讨厌他了,只觉得自己曾经的想法多么无知可笑,为曾经有过这种想法忏悔。现在,我对父亲是无限的崇敬和爱。父亲,一个伟大的父亲,一个我最爱的人。
     
我看着外面被风吹得摇晃的树,陷入沉思,渐渐地,风停了,树却还在摇摆。风吹树曳,这是自然现象,风停树不静,这是最深沉的爱。
     
我,一个幸福的女儿,拥有一个平凡不普通的父亲,拥有一片爱的海洋,我爱我的父亲。
     
流星划过,我许下一个愿望:愿我的父母永远健健康康,愿流星把我的祝福送到父母的身边。

做更好的自己

                                                   ——追问

/文学院 张群

 春天的那种凉,让我想起了一个陌生人,那个人就是我自己。除开自己之外,似乎没有谁给过我如此陌生的感觉。胡同里的树都绿了,教室里每天不同的面孔,我看见百叶窗外,一点蓝的天,想到了变旧了的很多人。懒得问候的春天,凉得就像是行将就来的一切未来,我看到的你,是我自己!

夜深人静,灯火阑珊。叩问自己的心灵,你还是从前那个无所顾忌、敢作敢为、紧抓梦想奋力拼搏的儿郎吗?现在的你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

你会是一个匆忙的跋涉者吗?是否,曾经在路上,戴着耳机屏蔽周围的一切,行色匆匆,超越一个又一个对手,周围人们的表情浑浊不清;是否,曾经和生活讨价还价,谋划着无足轻重的“大事”,却又忽略了最最重要的小事,在不知不觉中遗失了太多美好,亏欠自己直至最后无力偿还,你慢不下来......你自信的以为一直行走就可以抵达天涯,你骄傲的以为一直跳舞就可以赶上春天,殊不知路的尽头还有未知的路。

你会是一个猥琐的胆小鬼吗?是否曾经因为明哲保身,在应该说句公道话的时候躲藏了起来?是否因在社会中混迹久了,突然发现自己的虚伪越来越多?是否面对身边的那些人和事,说不出的原因让你欲言又止?是因为自己胆小吗?敢用手抓毛毛虫的女孩,敢用一生时间挖山不止的老人,敢在生和死的边缘依然坚持真理的青年……鲁迅笔下真的猛士是否在岁月的变迁中,在浩渺的尘埃里从此销声匿迹?你是一个胆小鬼吗?

你是一个被困在围城里的人吗?钱钟书先生的一句话道出了人生在世的无奈和痛苦。曾经羡慕别人拥有的东西,羡慕他人的房子,车子,殊不知我们也是他人羡慕的对象。于是便有了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的奇怪现象。我们都在不同的城里,在做试图冲破自己城市的械斗。可却忘记了多欣赏一下自己城中的风光,多珍惜一秒自己城中的快乐。在还有这么多需要去做的还没有做时,便匆匆忙忙的先给自己戴上追赶他人,进入另一个围城的枷锁。这就是生活,你我都活在城里,无人可躲……

曾经无数次追问自己,如果我不是我,那么我会是谁?如果我不是我,那么我会是自由的吗?其实我不是我,却还会有更多的牵挂!

大浪淘沙,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留下来的才是人性的本真!或许你正犹豫:那么我该怎样活出更好的自己?不要心急,不要忧郁,请相信,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周国平先生曾说:“在这五光十色的世界里,让我们记住这样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的确,活得简单,活出本真,你才会发现,自己其实还可以活出另一个更好的自己!

 每一次仰望星空是为了追问心灵的方向,每一次静静聆听是为了追问梦想的真谛,每一次细心梳理是为了追赶幸福的样子。

愿你我在追问中,反思自己,发掘自己,从而活出更好的自己!    

 

 

我的皮蛋瘦肉粥情结

/民研院 杨春和

生活中,总是会有一种味道让你难以忘怀,总是会有一种情让你难以割舍,总是会有一些人让你时时记惦。

——题记

记得第一次喝皮蛋瘦肉粥是在大一刚入校的时候,那时才到学校没多久,由于生活习惯的南北差异,我对这北国的生活还没有适应过来,对学校餐厅里的各种饭菜都觉得食而无味,每天把吃饭当成是一种工作来应付,更看成是一种身心的折磨。很偶然的一天早上,在早餐时我在几个早餐食物的售卖窗口前徘徊了很久,最后在十分无奈的情况下,怀着试一试的心态,我买了一份皮蛋粥肉粥,也没多想,习惯性的随便找了个空位坐下来就开始喝起来。但是当喝了第一口之后,我就被深深的震撼住了,忍不住想要喝第二口,第二口下肚,我就被这味道深深的感动了——这是一种似曾相识的味道,一种熟悉的味道。我开始舍不得喝第三口。慢慢抬起头,细细端详着它:这是一种用大米熬制成的粥,呈乳白色,星罗棋布的散落着切成丁的鸡白肉,黑色的皮蛋点缀其间,橘黄色的胡萝卜末很自然的散落在其中,表面还飘荡着翠绿的葱花,这一切再配上洁白的瓷碗,简直就是一幅怡人的风景画。正入神间,一阵阵熟悉的味道随着腾腾上升的热气迎面飘来,让我的味觉受到极大的冲击,忍不住这味道的诱惑,我重新开始细细品味起来,随着一口口的下肚,我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就愈加强烈,甚至觉得那味道不是似曾相识,而是久违的味道。这久违的味道如袅袅上升的炊烟,萦绕连绵成一条纤纤的练带,一头系在我的心头,另一头则系着远在万里之外的家。

一想到家,一道道温暖的涟漪便开始在心中回荡,一幅幅熟悉的影像也随着一道道忆痕慢慢浮现在我的眼前:在乌瓦白墙下面,奶奶那满是皱纹却慈祥的脸,爷爷那整天叼着个烟袋吧嗒个不停的嘴,母亲那傻傻的笑,父亲那肥肥的面庞……每一幅画面都是那么的熟悉,每一幅画面都让我的心里感觉到那么的温暖,因为他们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亲最亲的人。从我出生至今,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和我之间发生了很多很多的故事(我们之间的这类故事还将继续发生在我未来的生活中),这些故事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里,偶尔它们会以一种恒久不变的味道的形式呈现在我的面前,就像我每次放假回家,奶奶总会做上一桌子的可口饭菜,将所有对我的牵挂与疼爱都转化成满桌丰盛可口的饭菜,这其中所包含的亲情和怜爱都变成了一种恒久的味道,而这种味道我一吃就是二十多年。在这漫长的二十多年中,这种味道已慢慢融入了我的身体,变成了我身上的血与肉。

细细一算,从四年级开始住校,到今天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了,这也就意味着从十来岁开始我就一步步的离开家,而且是越走越远,从最初的一周回家一次,到现在的一年回家一次,从最初的离家只有几个小时脚程的距离,到现在的离家几天火车的距离,真的是越来越远了。每次到一个新的学校都是父亲送我去,慢慢的父亲送我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我不知道在我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父亲还能把我远送到何处,我也不知道父亲怎么会忍心一次次的把我送得那么远……有时我不禁会想:父母辛辛苦苦的把我抚养长大,最后却在万般不舍的情况下不得不把我一次次的远送出家门,在这其间他们能为我做些什么呢?我想除了在把我送出门前为我张罗一桌子的家菜,送走我后在不定期的电话里一遍遍的唠叨、叮嘱,以及每个月准时的把他们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生活费往我的银行卡里打之外,更多的恐怕只有思念与牵挂,思念在每一个流淌的日月里,牵挂在阴雨天,在换季时,在吃饭时……

现在我来到这所异地他乡的学校已经两年多了,该适应和该习惯的都已经适应和习惯了,那种对家的思念之情也不似刚来时那样的肤浅了。因为在这两年多的大学生活中,我经历了很多事情,也思考了很多的问题,慢慢发现自己已经长大了很多,明白了前面还有很多的事情等着我去做,还有我自己的梦想和家人的期望等着我去实现。虽然每每在一个人的夜晚脑海中总会浮现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心总会不自觉地飘回到那间乌瓦白墙的老屋中,但是之后我总会一遍遍的告诉自己:该长大了,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了!现在无论在何时何地,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能从容面对,坦然接受,因为我知道,我的身后总有人在支持我,他们给予了我前进的力量和勇气,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坚定地向前走。

远行的游子,无论你走到什么地方,总会有一种味道是属于你的,总会有一种味道是让你回味让你牵挂的,这种味道将陪你走天涯,伴你一生,就像现在我每天早上都要喝的那一碗皮蛋瘦肉粥,因为那是属于我的味道,它将陪我走完四年的大学路程,陪我走完未来那漫漫的人生之路。

      花落泥香

/财经学院 鲁兵  

不知不觉我又走进了校园东边的花园里了。夏意正浓,硕大的梧桐树叶在微风中窸窸窣窣,从叶的缝隙射出的明亮的光斑像小孩子的眼睛一样眨动。在冬青树围成的几畦园地中,月季花已经开始凋落了。那落了些许还未完全枯萎的花瓣的土地,安静的躺在那儿。我似乎已经感到泥土的香。花落泥香,不正是花瓣于土地的无私馈赠的一种感恩和回报吗?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我已经忘了这话是谁说的了。可是最近我的心中总是有太多的牢骚。我讨厌天天睡眼惺忪、浑浑噩噩的跑到操场上做早操时,还看不到太阳;我气恼妈妈竟然忘记在月初给我的银行卡里打生活费用,继而在电话里大吵大闹;我忿恨哥哥不能理解我在外面的孤寂与痛苦,也没有一句宽慰的话语……一直以来,我总是以自己的“独断方式”极为苛刻的对待自己周围的环境和至亲至爱的人。尼采说“感恩是一种心灵上的健康”。看来,我从来没有健康过。我一直不能以感恩的心去体贴于我有恩情的人。我是多么的不懂事啊。

风微微地吹来,月季花在柱头上的花瓣又飘下几片,殷红的花瓣依偎在土地上,像孩子眷恋妈妈的怀抱。我的思绪竟无端的被这飘落的花瓣波动,我竟要流下眼泪来。是感动,也是愧疚。

当我讨厌地走到操场时,却从来没有觉察到老师早已经在操场上了;当我气恼我的妈妈没有给我打钱时,却从没有想起她是在怎样的辛勤劳动;我忿恨哥哥不理解我时,却从没有问候哥哥一句“工作还顺利吗”……他们时时刻刻地关心着我,而我却没有回馈一句温暖的话语,这是多么的不该啊。

人们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丁兰刻木,是孝父母,亦是感恩;杨时程门立雪,是尊师,亦是感恩;豫让漆身吞炭,是轻生死而重义,亦是感恩。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甚至生命来践行感恩的道德信条,无不令人感动。想想我自己,真是不及其亿万分之一。

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润。的确,我们要感恩生活,感恩身边关心我们的人。我慢慢地朝着花园深处走去,想着我已有很久没给家里打电话了,今天晚上我一定要打一个电话回家。我要关心一下家里的景况,我要问一下爸爸妈妈南方的天气热吗?今年的稻子怎样了?家里还忙吗?嘱托爸爸少抽几支烟,叮咛妈妈不要太劳累了,要注意身体。不仅如此,我还要问哥哥工作还好吗,有没有交女朋友了。还要告诉他们我在学校很好,不用为我担心……我在心里一遍一遍地琢磨着我该说的话,每一个字都在我的心中掀起涟漪。不,我就现在,现在就打电话回家。我掏出手机,当那陌生而又熟悉的乐曲在耳边响起时,我的眼泪刷的就淌了下来。

身后的月季花还在风中颤动着,倏地落下许多花瓣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花落泥香,那便是感恩。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 安小诺

天气依旧那么阴暗,灰蒙蒙的天叫人总是那么的不安,有一些害怕,害怕有一些东西会突然消失不见。一直以来想要用文字去纪念那一个人,一个或为我停留或为我挥手作别的人。

   “增长的年岁教会人伟大的忍耐”。许多年前,我就幻想着我长大以后的人生,还有我的家庭。如今我似乎还在为那些幻想做着奋斗。在这期间我认识了一个人,一个让我看见后会不由自主笑的人。有时我怕我只是在做一场有故事情节的梦,纵然色彩斑斓,但是那些人、那些事都是不作数的,一旦醒过来那些有的没的都统统消失不见,生活依旧波澜不惊的照常进行。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让耳机里的音乐放得很大声很大声,那样我会觉得自己并不孤单。他说他会向全部人证明大学的爱情也可以一直走到最后。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我看过的那部微电影《我愿意》。其实,有时觉得他还是显得不太认真。记得有一次他说“世界末日要来了,我们赶快结婚吧!”纵然我们同在一所高中,却从来都没有见过,然而大学却走到了一起。有人说“形形色色的相遇到最后都会以告别作结,殊途同归”,“最终”可以是事物的终结,也可以是时间、生命的终结,那么,我们的相遇会以怎样的告别作结呢?无人知晓。

外头又阴暗了下来,看出去朦朦胧胧的,像一双半睡半醒的眼里的世界。我努力的睁大双眼,但是眼前依旧是那样。我总觉得自己没有安全感,他们说这叫做“彼得•潘综合症”——对待一切事物都感到惶恐和不安,总没有安全感。其实我喜欢那种阳光明媚的天气,喜爱那种阳光洒落身上的味道,喜欢那种暖暖的感觉,那种感觉使人觉得一切世间万物都是那么的美好。

    有人说我有时如同小孩子一般爱撒娇,喜欢无理取闹,有时又太过于强硬,对待周围的一切人和事物都是那么的强硬,不会为周围的人考虑丝毫;也有人说我有时像个男孩子,喜欢和周围的人称兄道弟,开心时笑得没心没肺,难过时也依然强颜欢笑;还有人说我像个疯子一样整天的不着调。对于这些评价我只是一笑以视之,因为懂得何须解释,因为慈悲,所以不去计较。他说我如同多变的天气一样,时而晴空万里时而大雨倾盆,他总是信誓旦旦的说不会管我,可是每做一件事情都会为我着想:变天会让我加衣服,我想吃什么都会给我买,他说他不会甜言蜜语,可是却能每天把我逗得非常的开心……当然,我们偶尔也会吵吵架斗斗嘴,可是生活依旧,如他对我的心一般不变的平静向前发展。

    每个人心里都会有那么一个人,一个你一旦想起他就会不由自主的微笑的人,每个人心中都会有那么一些无可替代。张爱玲说:“人总是在接近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但我却不那么认为,人总是会有那么一种不言而喻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用言语表达不出来的。他们说我很伤感,总是喜欢那些忧伤的文字,忧伤的曲词。其实我觉得我自己很极端,有一些总是陪我一起伤感一起极端的朋友,但是即使在他们眼里我也是多变的,他们说我很好,其实我一点都不好。

    越长大我就越现实。有些东西真的也就是想想而已。人们不都是说人要有梦想,有为梦想而奋斗的动力吗?虽然在现实中那些话是那样的冠冕堂皇,可是却依旧有些人会为梦想而奋斗,结果有些人成功了,可是大多数都失败了。我一直认为人类好似一种奇怪的动物,明知有些东西不可触及,却依旧去玩弄结果。结果使自己被伤得体无完肤。我常做梦,有时现实生活给我的压力让我那么的不知所措,总是让我不知晓是在做梦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人总是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十全十美,但是我们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有时我很迷茫,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然后我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与外世隔绝,那样会让我好受些。常年在外地上学的生活让自己长大了许多,所以我从不善于和父母吵架。我始终是那些孩子中的榜样,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其中的那些苦楚,对此我只能自己一个人默默吞咽。如今我突然感觉我的一切都变了,有了目标,而且还在为他努力。我慢慢变得开朗、有信心,不再那么伤感的生活。一直以来我和父母是那么的要好,有一个堪称非常美满和谐的家庭,我是那么的幸福,如今还多了一个他,陪伴在我身边,为我加油,给我信心。他们就是我的无可替代,是让我一想到他们就会不由自主的微笑的人。我确信这不是一场梦,就算这是一场梦,我也不会让他醒过来。我希望这份感情亘古不变。

    我转身望向窗外,四周的光刺得我睁不开眼,一切都明亮了——太阳出来了。

 

 

青春爱情——素年锦时

 

刚刚好的小意外

/民研院李茸

不是约好,没有预感,一切发生的就这样,不偏不倚的,刚刚好。没有多一秒,也没有少一秒,就那样一不小心的刚刚好。通常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就在那样的小意外中进行了。

很久以前就在想,想了很久,有一天终于鼓足了想象的勇气,从此心中就有了个美丽的小秘密。如果哪一天再遇上暗恋很久的他、她,一定要上前去问:“你有男朋、女朋友了吗?没有就我做你男朋友、女朋友吧!“多美好的一个小秘密。想象着相遇的种种场面,却不曾想过在转身的那一瞬,视线一不小心就不偏不倚刚刚好落在不远处一对欢笑的情侣的身上。刚刚好的小意外,一瞬间的失落,却并不很悲伤,就那样一不小心的刚刚好,让自己不偏不倚的明白的刚刚好,原来并没有心中想象的那么强烈。一个刚刚好的道理,一个刚刚好的说服理由。不需要刻意去明白,一不小心的一个小意外,就明白得不偏不倚的刚刚好,只是心中的那份美好也破灭的刚刚好。一个刚刚好的小意外,刚刚好的破坏了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美好。

于千千万万人中遇见,一不小心的视线交错,然后促就了刚刚好的情缘,或是知己,或是爱人。就那样不偏不倚的刚刚好。早一秒,错过;晚一秒,遗憾。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不偏不倚刚刚好的传奇;然而,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只留下空空的满腹遗憾;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留下不完美的点点回忆;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只是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这些都是不够刚刚好的条件。一个刚刚好的小意外,因为一不小心的刚刚好,不需要繁冗的过程和形式,两个人就对上了眼,在那一秒就不偏不倚的合上了刚刚好的眼缘,或成为知己,或成为伴侣。因为一个刚刚好的小意外。

低头匆匆,一不小心抬头向前一瞥,刚刚好的留下个背影。只是一瞥,却难以忘怀,莫名的想要去追寻那个背影。于是,没有理由,不需原因的追寻开始了。好久的好久,“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不小心的一瞥,刚刚好的转身,一个背影牵引了一份情,因为不偏不倚再抬头是刚刚好转身,一个刚刚好的角度,刻下了刚刚好的美好。先恋上了那个背影,然后才恋上了那个人,刚刚好的小意外就那样不偏不倚的刚刚好。

朋友间,因为一不小心的小意外而闹别扭。上课时思绪漫游,刚刚好的一个小意外,你飘进了我的眼,我撞进了你的视线,然后会心一笑,微微地。所有的矛盾顷刻飞散,脾气固执的两个家伙,下课又手牵手开始戏耍。刚刚好的小意外,收获纯真的朋友,深化甘醇的友情。

这是一不小心的小意外促就的刚刚好情缘的美好,还有一不小心的小意外让心情静好。

时间不停,生活忙碌,行之匆匆。忽然一阵风吹过,沁鼻的清香,不经意的停足注目,视线被不远处绿草丛中的小花所吸引,迫不及待的凑上去,啊,真香。放眼大地,早已绿意浓浓。轻轻地闭眼,轻轻的深呼吸,那是一种无可言喻的享受。清香的泥土气息,芬芳的野花香味,醉人的绿意,统统涌进了心间。清润了我的五脏六腑,陶醉了我的每一个细胞,融进了我的每一滴血液,全身心的放松,不可言喻的舒服与爽快。一个刚刚好的小意外,拥有了一颗发现美享受生活的心。

一杯香茗,一本古诗,坐观天空云卷云舒,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这曾是自己一度所崇拜的,一种仙境般与世隔绝的生活。一只飞鸟掠过,一不小心的刚刚好,刚刚好的小意外让一切都明了,原来那是一种心境,乐观豁达、宁静的心境。刚刚好的小意外收获一种达观心境。

一个刚刚好的小意外,寂静的夜空一点闪光,眨眼的瞬间,只留下了一道微微的痕,抓住了流星的尾巴,双手合十,许下那个埋在心中最深处的愿望:愿一切的一切都好好的,好好的。

万里晴空,清澈得湛蓝湛蓝的,仰头一看,心情大好。生活本就充满了刚刚好的小意外,只需用我们的心去领会的刚刚好。

刚刚好的小意外,一不小心的刚刚好,不偏不倚的刚刚好!

《爱的飞行日记》

/财经学院 金蘭

  《 你好吗》? 
  
爱已在《珊瑚海》《搁浅》,曾经《蒲公英的约定》,已不在《我的地盘》,却在《乱舞春秋》之中如《稻香》般飘向《千里之外》,那个《夏天的味道》是《甜甜的》,曾经在《心雨》过后,有你陪我一起看《彩虹》,在《晴天》的夜晚,有你陪我一起数星星,那《星晴》的感觉,伴着《夜曲》,如《七里香》那样的甜美。
  
我不会玩《双节棍》,虽然拿过古琴,却忘记了弹奏《东风破》的指法,《琴伤》终究是秦殇。沧桑过后,还是做一名《阳光宅男》吧,从此远离喧嚣,不再打扰你!虽然我是个孩子,永远长不大,但是不要说我是一个《懦夫》,我虽然没有《黄金甲》穿在身,但是也可以像《霍元甲》一样做个英雄。但是我无法掌控江湖,只能忍受着感情世界的刀光剑影,做一个《忍者》。奢问命运,《能不能给我一首歌的时间》,让我把《兰亭序》的最后一笔临摹完毕,然后《扯》上《情画》的那一抹色彩。
  
日光泻下当年的灿烂,屋子里晴得空荡荡的,这是属于我自己一个人的《世界末日》,不会再有《园游会》的快乐了!
  
总觉得自己《太委屈》,无力地做着《困兽之斗》。于是向《乔克叔叔》倾诉苦衷,这才醒悟了,但已无法《回到过去》,因为这个世界已《无双》。然而,我依然执着的像《印第安老斑鸠》一样的仰望苍穹,依然在傻傻地期待着那一份《说好的幸福呢》。而你却总也《开不了口》。我知道《我不配》,因为你的《爱在西元前》,或者隐匿在《青花瓷》的秘色深处。回忆于是就开始格式化了,如同《断了的弦》,似有还无,又如《白色风车》,在满山的《枫》叶的陪伴下,转着。

  这是一部《最长的电影》,我虽然无法《自导自演》,但是我的努力在这流年里划了一条美丽的轨迹。回首往事,《我落泪情绪零碎》,但愿这泪花能够作为一段《玫瑰花的葬礼》曲。汽笛响了,人也走了,这是离别前的《安静》,离别了,没有《借口》,也没有《爱我别走》的挽留声。纵然相思到《发如雪》,这个小星球上也没有了《简单爱》,《不能说的秘密》早已不复存在,就从那一天开始。
  
我站在《菊花台》上读着《本草纲目》,而你却不在了!千百次地《说了再见》,却无法将你从内心移去,因为你,是一个《可爱女人》,在我心中的《花海》里洒下了思念的种子,《雨下一整晚》之后,开出了一个花季。
  
《烟花易冷》,人事易分。曾经承诺过,即使是幻变成一只《蜗牛》,也要跨越千山万水找到你要的《时光机》,亲手做一个《半岛铁盒》,只给你。当我们坠入《爱情悬崖》时,才发现,曾经在《夜曲》声中送你拇指吻的爱的罗曼史已消逝在墨色深处。
  
一场梦就这样结束了,我们也醒了。夏日的风吹过,吹不来你的讯号。也许,只有《退后》,才能《安静》。
                                                                                                                                                                ---
《米兰的小铁匠 》


后记:
  
世间里,似乎很多东西都是注定的:有些爱情错过了,就是一辈子;有些人离开了,就是一生一世;有些缘分尽了,就再也没有结果;有时,缘分来了,挡也挡不住……
  
记忆中,一些歌曲总能把我们带到那遥远的地方,那是一块净土,没有勾心斗角,亦没有尔虞我诈,更没有红尘的烦恼喧嚣,有的只是无尽的思念。

再见——那些青春

文∕民研院  

王丹红不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是不是有很大的草原,还是有很多很多的小河流。只是听你说,那里很美,毕业了就带我回家。

你看,我还记得。

记得我们一起看过的每个风景,那些山谷,树林和虔诚拜过的佛。

记得我在一个个佛像面前偷偷许下的愿望:可不可以满足我一次?

就这样,和身边的这个人一辈子。只一辈子就好。

你说,现实是不是总是这么残酷?

高考毕业,我们终究迈向了不同的方向。

你有你的梦想,我怎么可以这么自私。走吧,走吧,去你想去的地方。

最后一次见你,是把厚厚的一本子信给你。那是我写给你的,所有所有的小秘密,你不知道的那些,我给你的爱。

沉默不语,擦肩而过。

我就那样背对着你,一直走,不敢回头。眼泪不停地流。

亲爱的,除了梦里,我们再也见不到了。

我会好好的,希望你也能好好的。

我爱过你,在我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

谢谢你曾给予过我的一切,欢笑和泪水掺杂起来的幸福。我们点点滴滴的记忆。我一直记得,不会忘记。

你说过的那个美丽的地方,你的故乡。总有一天,我会一个人,背起行囊,去走你来时的路,去触摸你吹过的风。

有些过去的事,过去的人,在记忆里并没有改变,变的只是我们想起时的感受。就像那时想起你我会哭,现在想起你我会微笑。

你一定不知道,现在的我,就像你当初希望的那样,变得温暖,平静。我终于扳正了自己的偏执。

我不再因为难过了就傻傻的哭一整夜。

也不再固执的计较对与错。

我再也找不到当年你温暖的面容,找不回那种心动。我的脸上,像是从未爱过你一样的平静。

我学会了坚强,学会了一个人承受,学会了自我保护。

我以为,这样很好,再也不会那么难过,生活像初春的花儿一样温暖,美好。

可是,当我看着那些旧照片,就仿佛眼睁睁看着时光轰隆隆的碾过那些欢笑的面容,碾过我们曾经自以为是坚持的信仰。它带着流淌的岁月碾过手掌,划成了掌纹。我们终究什么也没能留住,什么也没能带走。

这一刻,忽然不可抑制的哭了起来……

再见——青春  那些美丽的疼痛

再见——青春  那些永恒的迷惘

再见——青春  那些灿烂的忧伤

再见——青春  我永远的故乡……

 

 

诗词歌赋——落墨城池

 

惆怅

/民研院 王峰

俚人独饮江上,浊酒自酌,叹一声,家国残破,一弯明月有阙,战事怎堪说?领土何以相让,割也错,抚也过,不忍睹百姓如骡!
    臣愿执戈守边疆,胜券在握,遍神州,再无战火!谁人敢笑嚣狂?万死图卫国。哪料如此风波,战亦过,守亦错,含冤看山河轮廓!

 

金缕曲·赠同窗

/民研院 张曼

拂泪衣衫卷。

想当年、闲情逸还、别离未遣。

君自生来已廿载,今作离词未泫。

楼高处、撒落玉茧。

奈何无欲富贵花,边寒苦、怎渡天河浅。

空悲切,屏仓展。

高才自古难通显。

怎敌他、考评讲改、凌云书扁。

.求学西中三年苦,骇看校园吠犬。

心无奈、定数怎免。

殷勤惜体加餐计,人既安,何意朝家典。

                       言至此,丝难剪。

 

                

西北调

/文学院 刘贝

尺规不能勾勒的图形

听说有黄土的荒蛮

万古不变的风向

响遏在牛羊的的肚皮上

我站在被祖辈们遗忘的山沟

信天的把那歌吼

 

山丹丹开花呀红了你的酒窝

柳条条发芽呀绿了你的衣衫

日头头升起哟照不暖我的凄婉

月牙牙藏起哟隐不出我的孤单

 

 

摘一把酸枣酸了谁的心窝

喝一口米酒醉在谁的心头

满天的花哟满天的云

不要管我的歌唱与哀伤

跳起你自由蔚蓝的舞步吧

那走西口的哥哥

与你把歌和

 

我思念的长安情人啊

你也把我遗忘了吗

我只想和你一起去看

梦落在黄土的鸳鸯

从太行山滑落的星星与北斗

然后亲亲你口拉拉你的手

我的心思

你猜不猜的透

 

 

    

 

          破阵子

/财经学院  鲁兵

咸阳一湖浊水,落花又展愁容。何处徘徊抒心绪?渭水江畔夕阳红,春去了无踪。

宜将诗文和酒,狂饮三千杯觥。醉里不思惆怅事,大风忽起惊飞鸿,艳日又升东。

 

 

二月杂诗一首

/民研院10级专门史研究生叶小琴

缘定三生为此生,缱绻两悦非容易。

多情笑人添华发,此恨总关风与月。

梦魇初醒消魂日,肝肠寸断已忘言。

梵音洗净红尘泪,青灯古佛伴卿行。

 

 

游浪者的记忆

/安小诺

游过山 玩过水

到过天涯 去过海角

为你们诉说 那段残留下来的记忆

 

春的气息 轻吻

夏的轻柔 哼唱

秋的阳光 沐浴

冬的温暖 挂念

 

那是西藏灿若神秘的自然

风吹到空气里 清香甘甜

雨下过 心情变得晴朗

雪飘落 尘洗大地

安详而又美好

 

站立在大片油菜花田中

沐浴着阳光

微风拂过脸颊

丝丝清香 淡然享受

面对如斯美好

低声吟唱 只专属我们的歌

那年 那天 我们的约定

 

天依旧是那年那样的天

景依旧是那年那样的景

只是人却换却成了他人

 

流浪者,何去何从?

没有答案 只为达到心中的那份寄托

没有时间 只为寻那一份逝去的安慰

没有地点 只为追那一个不在的人儿

 

流浪者、那份约定、那份记忆。

拟长安古意一百句

/文学院2009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吕宝立

 

诗中见惯古长安,何幸壮游到此间。姬氏孕育灵秀地,牧野伐商定岐山。

钓叟谋略开国祚,文武戮力起中天。周公辅弼显真性,后继无奈作合欢。

平王出走向洛邑,长安空留丝竹音。雍城嬴族豢马夫,救主立功被荣恩。

王柳风轻八佾舞,债台高筑问鼎人。渠梁大义行新法,卫子小觑老臣心。

六国端鼠终幻灭,赳赳老秦江山定。车行同规书同文,法鸩儒子焚书坑。

双阙连甍垂凤翼,玉辇纵横何幸幸。羽檄北来匈奴骑,斯言长城驱虏去。

隐隐雁门临玉门,遥遥驰道没江村。杞梁枯骨城下掩,孟姜泪雨作倾盆。

挟弹飞鹰咸阳北,亭长微言干凌云。厉兵秣马权相重,汉楚交著抵黄昏。

乌江暗影月笼纱,高祖立国定汉家。长安国中今始好,罗帏画梁披晚霞。

甘泉流水洗凝脂,未央椒房续芳华。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跑宝马。

夜雨潇潇董生策,百家皆黜夫子立。窦氏怨怼杀轩固,张公出使有胡妻。

霍光金磾尊弗陵,长安宫变遣昌邑。北虏日壮胁汉宫,昭嫱大漠掩泣涕。

意境由来画不成,汉王枉杀毛延寿。旧梦依稀眼迷离,承欢殿闱牛马走。

长乐无极未央宫,逆风不解辞小楼。相思去远无痕迹,梧桐细雨随摇曳。

君去无语翻云里,往事千年到太极。开皇扫和多雄哉,长安无语为君泣。

青牛白马七香车,龙衔宝盖过王第。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没金堤。

百丈游丝争绕树,胭脂宫娥化艳俗。遥闻江南景致新,辟土成波运河出。

旌舸争流蔽云霰,木披锦缎繁华路。登高风急跌足重,陨落天外一倏忽。

 真情诺诺飞红去,游戏造化看嘲弄。殿前桐柳随风摆,春色依旧人不同。 

晋阳起兵伐诸乱,一朝太极成真龙。凌烟阁馆功臣入,诗国高潮蕴无穷。

牝鸡司晨武媚娘,改唐为周号女皇。以情相悦春风沐,出走长安向洛阳。

大明宫墙著苔草,谪臣牡丹花正香。大梦春深夜寂寂,小女思忖悲戚戚。

老臣兵谏归果位,复唐归李正坤乾。玄宗谋国慕太宗,诤言无计倾晓言。

渔阳鼙鼓动地来,凤鸾春恩至此闲。别有黄巢称将相,转日回天气犹酣。

节物风光不相待,长安宫阙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尔今惟有青松在。

 

 

戏剧小说——剧里剧外

父亲的煤油灯

/信息工程学院 党西娟

早年农村经济落后,常常吃不饱饭,白天帮着父母干农活,如果淘到书只能在晚上读。晚上读书颇不方便,家里有一盏煤油灯,灯芯细,光亮小,冒出的烟又浓又黑,没看几页书就熏得睁不开眼。

农村人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习惯吃过晚饭不长时间就上床睡觉。唯独父亲,晚上趴在油灯旁边,眯着眼睛,端着书细细品读。奶奶说父亲是不省油的灯白天吃饭似饕餮下凡,晚上还点灯熬油费钱。

人吃的是饭,灯喝的是油。父亲家柜子底下有三五个大玻璃瓶子,里面盛满煤油,但是不用多长时间半瓶煤油就用完了。奶奶是个财迷,为了省油常偷偷把灯芯调得小一些,而爷爷怕父亲看不清书用坏了眼睛,又会偷着把灯芯调大。

    书读多了,父亲肚子里多少有了些墨水,小时候写文章也有模有样,写的文章经常被老师点名表扬。奶奶见风使舵,觉得父亲晚上费油读书值得,就偷偷地把灯芯调大,而爷爷则会反过来再把灯芯调小,倒不是故意跟奶奶对着干,是因为灯芯太大,怕冒出的烟太浓太呛,影响父亲读书。

    父亲读书很杂,这也许跟他的性格有关。父亲吃饭从不挑食,什么萝卜白菜辣椒茄子,只要放在父亲面前,那就是美食,当然这也与物质贫乏有关。读书也是一样。那时读得最多的是连环画,读得多了,觉得画多字少的书吸引不了父亲,于是开始读一些小说。

    那个落后的特殊年代,物质贫乏,精神更是贫乏,父亲每淘到一本书就乐得屁颠屁颠地乱跑,那兴奋劲无异于爱打篮球的小孩遇到了乔丹。

    那盏煤油灯存放在父亲的书房里,虽早已不用,但它陪伴父亲度过了艰苦而又快乐的读书年代,是父亲的挚友,父亲的老师,亦是父亲的书童。现在读书方便多了,但父亲每捧起一本书,总会习惯性的瞥一眼旁边的油灯,然后会心一笑……

 

                                                           

 

狼葬

/信息工程学院 党西娟

在印度的西部边区,有一个叫哈马里的村庄。很久很久以前,那里的土著居民奉行一种“狼葬”习俗:谁家的老人病人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他的儿子就在傍晚时分把他背到深山里去,那里有野狼出没,到了深夜毫无防备的老人就会葬身狼腹。

“狼葬”延续了很久很久,大家都习以为常,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为那里的人很穷,人们要养活自己都很难,又要伺候临终的老人,管他吃喝拉撒治病,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一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这种习俗才慢慢发生变化——有一个叫甘达的年轻人当了叛逆。

当甘达背着病重的母亲往山里走是,母亲不时地要他停一停,还伸手从路边摘下一条树枝,丢在走过的路上。他问母亲:“你这是干什么?”母亲说:“我怕你走错路,等天黑了你就看不清路了,很容易走错的。你回来时找有树枝的路,就不会走错了。”山路不好认村里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有人把老人送走后回来时走错了路,结果越走越远,老人被狼吃了,他自己也被狼吃了!

这是一颗多么伟大的慈母信啊!即便是儿子在送她去喂狼的时候,她还在为儿子着想!甘达被感动得泪流满面。他后悔了,走了一半,就又把母亲背回去了。这件事在村子里引起轩然大波,人们纷纷指责他坏了祖上的规矩,是大逆不道。甘达为此受到了十分严厉的处罚,但他不管自己怎么受处罚。就是不肯再把母亲背回山里去。

有了第一个人这么做之后,慢慢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随着时间的流逝,“狼葬”的习俗最后就彻底灭绝了。

 

 

时政点击——瞳孔世界

 

 

聚焦钓鱼岛

文章来源:本文选编自天涯社区的《钓鱼岛问题的有赖于发展》一文

     引导语   近年来,中日钓鱼岛问题频频走入各界媒体的视野,也不断影响着中日两国的政府关系和民间交往,成为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了解钓鱼岛问题的相关情况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基于此,本刊特选编此文。

    1.钓鱼岛的基本情况

    钓鱼岛群岛位于北纬25°4145″至25°5810″和东经123°2745″至128°4145″之间,西南和东南分别距台湾基隆市和日冲绳群岛的石垣岛约170公里,西北距福建沿岸330公里,东距日本冲绳本岛约410公里。钓鱼岛群岛与台湾处于同一地质构造,南侧为水深10002700米的冲绳海槽,在地质上将钓鱼岛群岛与日本的琉球群岛分开。

  钓鱼岛群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8个岛(礁)组成,陆地面积约6.3平方公里。其中,钓鱼岛,又称钓鱼台、钓鱼山等,日方称为鱼钓岛,是钓鱼岛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东西长约3.8公里,南北宽约1.4公里,面积3.8平方公里,海拔约362米。东南侧山岩陡峭,呈鱼叉状,东侧岩礁颇似尖塔。岛上无淡水,无人居住。

  黄尾屿,又称黄毛山、黄毛屿、黄麻屿等,日方称为久场岛,位于钓鱼岛东北约27公里处。是钓鱼岛群岛中第二大岛屿,面积约1.1平方公里。是无人居住岛屿。

  赤尾屿,又称赤尾礁、赤尾山、赤屿等,日方称为大正岛,位于钓鱼岛东偏北110公里处。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80米,面积0.1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84米。

  北小岛位于钓鱼岛东南约5公里处,面积0.3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35米,岛上无淡水。

  南小岛位于北小岛东南侧,面积约0.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49米,岛上无淡水。南、北小岛之间有宽约180米的浅水道。

  大北小岛(日称冲北岩)、大南小岛(日称冲南岩)和飞岩(日称飞瀚岛)为3个岩礁,位于钓鱼岛东北和东南侧,均无淡水。

  2.钓鱼岛的重要价值

  钓鱼岛问题首先是主权归属问题。钓鱼岛的归属直接关系到中日东海边界线的走向。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确立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庞大的海洋国土面积与钓鱼岛相关联。日本海洋产业研究会编写的《迈向海洋开发利用新世纪》一书明确提出,拥有钓鱼岛“对扩大与前苏联、朝鲜、韩国、中国等邻国海洋经济区的边界线起到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这些岛屿的主权要求,“日本海洋经济区只限于4个主岛海岸200海里水域内”,日本将减少200万平方公里海洋经济区域,仅拥有25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日本外务省也认为,占有钓鱼岛,日本将大大增加专属经济区的管辖范围。以钓鱼岛为基础,日本就可与中国分划东海大陆架,从而增加约2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钓鱼岛海域有大量的海底矿产和渔业资源。1968年联合国亚洲经济委员会通过对台湾海峡以北海底资源的勘测,发现包括钓鱼列岛在内的东海海域蕴藏著丰富的海底石油资源。目前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海底石油储量达3070亿吨,还有大量天然气储藏。钓鱼岛海域的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年可捕量达15万吨。

  在战略和军事上,钓鱼岛价值重大。如果钓鱼岛归属日本,按国际法的国界划分原则,中日东海区段国界将从赤尾屿一线大幅西移300多公里至彭佳屿一线,日领海及专属经济区则将大幅西扩,我战略空间将被大大压缩。在战略上,钓鱼岛群岛可以作为日本军事扩张的桥梁或前进基地,也可以成为我保卫国家东海方向安全、遏制日本扩张势力南下的前哨。由于日本地形狭窄,防御纵深短浅,其内陆任何地方距海岸都不超过120公里,战争爆发时易遭受各个方向空中与海上袭击。因此,日本急欲扩大其军事防御范围,使其军事力量前出四岛建立前沿,才更有利于其海上安全。同时,日本占领和控制钓鱼岛,就可将其防卫范围从冲绳向西推远300多公里,日本军队可对我沿海地区军事防御实施舰机抵进侦察和监视,使我防御陷入被动。日本军事评论家指出,钓鱼岛既适合建立电子警戒装置,也可设置导弹。这意味著日本可在此建立一个本土以外的军事基地。这一设想一旦实施,将对我构成威胁。

  钓鱼岛群岛在地理上处于中国大陆与日本冲绳之中,其前沿位置对我国东南沿海方向的安全有重要影响。二战后,美国已将琉球建成美军西太平洋军事“岛屿锁链”的中心环节之一,战后美海军一直在冲绳中城湾基地驻扎。美国视这一区域为战争期间进攻远东地区的“桥头堡”,对我东部沿海地区安全构成威胁。如果钓鱼岛被日本占领,在美日安保体制下发展的日本军事力量将取得向西扩张的支点。如果日本依托钓鱼岛对台湾海峡进行监视,甚至进行军事阻挠,将牵制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军事行动,制约我跨出第一岛链,并直接威胁未来我航空母舰等海上力量前出东海。

3.中国是这样“失去”钓鱼岛的  

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没有对中国拥有对钓鱼岛群岛主权提出过异议。1783年和1785年日本出版的地图,均将钓鱼岛群岛标为中国领土。1879年,日本吞并中国琉球群岛。同年,中日两国政府曾对琉球的归属问题进行谈判。在谈判中,双方都认为琉球共36个岛,钓鱼岛等岛屿不在36个岛之内。日本染指钓鱼岛,是日本明治政府对外扩张政策的延伸,是以战争为背景的蓄谋已久之举。日本声称最早“发现”钓鱼岛,是在日本吞并琉球,将琉球国改为“冲绳县”之后,比中国文献最早记载该岛都迟约480多年。据日本史书记载,1884年日本福冈人古贺辰四郎发现“久场岛”(黄尾屿)有大量信天翁栖息,可销往欧洲,便于1885年要求冲绳县令允许其开拓,并在岛上树立标记,上写“黄尾岛古贺开垦”,日本政府以此为据,称钓鱼岛是“无主地”,是由日本人先占的,而非甲午战争时从中国夺取的。然而,这与历史不符。古贺辰四郎首次登上钓鱼岛后向冲绳县知事提出开拓钓鱼岛的申请,但被拒绝。根据日本官方档案《日本外交文书》第十八卷的记载,1885922冲绳县令西村根据日本内务省命令所作调查称:“有关调查散在本县与清国福州之间的无人岛事宜,依先前在京本县大书记官森本所接秘令从事调查,概略如附件。久米赤岛、久场岛及钓鱼岛为古来本县所称之地方名,……隶属冲绳县一事,不敢有何异议,但该岛与前时呈报之大东岛(位于本县和小笠原岛之间)地势不同,恐无疑,系与《中山传信录》记载之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等属同一岛屿。若属同一地方,则显然不仅为清国册封原中山王使船所悉,且各附以名称,作为琉球航海之目标。故是否与此番大东岛一样,调查时即立标仍有所疑虑。”这项秘密调查说明,日本明治政府已了解到这些岛屿并非无主地,至少是可能同中国发生领土争议的地区。但内务卿山县有朋等仍不甘心,要求再做调查,以利建立日本的“国标”。其理由是,这些岛屿虽与《中山传信录》所述相同,但清国只是借助这些岛屿作为识别航海方向之用,“并未发现其他清国所属证迹”;关于岛名,日、中有所不同,故无关宏旨;且这些无人岛靠近八重山群岛。当时日本表面上提出的琉球两分方案虽曾表示将八重山划归中国,实则早存得寸进尺之心。然而,调查结果反使山县不敢轻举妄动了。

  1885年日本把扩张目标定为钓鱼台群岛,因清王朝反对而未果。18851021日,日外务卿井上馨致内务卿山县有朋信中称:“经详查熟虑,该等岛屿也接近清国国境。与先前完成勘查之大东岛相比,发现其面积较小,尤其是清国对各岛已有命名,近日清国报章,刊载我政府拟占据台湾附近清国所属岛屿之传闻,对我国抱有猜疑,且屡次引起清政府之注意。此刻若公然建立国标,必遭清国疑忌,故当前宜限于实地调查及详细报告其港湾形状、有无可待日后开发之重要物产等,而建国标及着手开发等,可待他日见机而作。”井上还叮嘱山县,不宜将日方秘密调查公诸报端,而要暗中进行,以免引起中国及国际上的异议或反对。同年1124日,冲绳县令西村将奉命调查结果秉报内务卿,要求给予指示:“建立国标一事,如前呈文,未必与清国完全无关,万一发生纠纷,如何是好。”翌日,内、外务两卿联名下令:“切记目前不可建(国标)。”显然,当时日本帝国正在加紧扩军备战,伺机侵吞朝鲜,并最终与清政府决一雌雄,而不愿过早地暴露意图。

  从1893年,冲绳县知事多次上书日政府,要求将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划为冲绳县领土,因顾及清朝政府的立场,日本内、外两卿还将此拖了一年。甚至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因日本尚无获胜的把握,政府仍以“该岛究竟是否为帝国所属尚不明确”为由而加以拒绝。189411月底,日军占领旅顺口,将清军北洋水师封锁在威海卫内,日本明治政府确信胜券在握,便拟迫使中国割让台湾作为媾和条件,并在未通知中方的情况下先行秘密窃取了钓鱼列岛。同年1227日,日本内务大臣野村靖发密文给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称:关于在“久场岛”(黄尾屿)“鱼钓岛”建标桩一事,虽已下令暂缓,“但今昔形势已殊”,对这些岛屿“需加管理”,故应重议此事。这次外务省未表异议,并称“请按预定计划适当处置”。1895年1月14日,日本政府不等战争结束,便通过“内阁决议”,将钓鱼列岛划归冲绳所辖,建立标桩。同年4月17日,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中国被迫割让台湾及其周围岛屿。直至日本战败投降,日本统治台湾长达50年,钓鱼岛等台湾周围附属岛屿也被日本长期霸占,并将袭用了几百年的钓鱼岛等岛屿的名称命名为“尖阁诸岛”,但中国历届政府对此均未予承认。

   4.中日关于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的主张与依据

  中方主张与依据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固有领土,我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历史和法律依据,中日在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上存在争议是客观事实。中方依据是:

  (1)历史上,中国人最早发现和命名了这些岛屿。现存最早记有钓鱼岛等岛屿名称的文献,是藏于英国牛津大学波德林图书馆的《顺风相送》,书中“福建往琉球”条目下首次出现了“钓鱼屿”和“黄尾屿”等名称。此外,在明清两代《使琉球录》及中、日、琉球出版的图志中也载明了这些岛屿属于中国。

  (2)地理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上,是从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其南侧有一条深达2700多米的深海槽(即冲绳海槽),将其同琉球群岛分隔开。

  (3)从实际利用上,中国福建、台湾等地渔民很早以前就在此捕鱼、避风。明清两代前往琉球的册封使以这些岛屿作为航标。1893年,慈禧太后曾下诏书,将钓鱼岛赏给当时的邮船部尚书盛宣怀用作采药之地。

  (4)从国际条约上,钓鱼岛应包括在1895年《马关条约》范围之内而由中国割让给日本。战后,日本理应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有关条款将这些岛屿归还中国。1951年的《旧金山和约》和1971年的“日美归还冲绳协定”均不能构成日本对钓鱼岛拥有主权的依据。

  日方主张与依据

  日方主张“尖阁诸岛”是日本领土,在此问题上日中之间不存在争议,不承认两国就该岛主权问题达成的谅解。日方依据是:

  (1)历史上,“尖阁诸岛”既不属于琉球王国,也不属于台湾,而是国际法中所说的“无主地”。“尖阁诸岛”由日本人首先发现并命名,也由自本最早管辖,根据国际法中的“先占”原则,理应属于日本。

  (2)地理上,“尖阁诸岛”是日本西南诸岛的一部分,在《马关条约》第二条第二款清政府向日本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中并没有关于该岛的记载。

  (3)从实际利用上,1896年古贺辰四郎一家获得了该群岛中4个岛屿的开发经营权,1926年获得了个人所有权,日本政府通过民间经营方式实现了对该岛的“有效统治”。

  (4)从国际条约上,该岛不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旧金山和约》等条约中规定的日本必须放弃的领土之内,“日美归还冲绳协定”把该岛同琉球群岛一起归还日本。

5)战后中国政府曾在195318日的《人民日报》上承认“琉球群岛包括尖阁诸岛”,台湾196510月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东亚诸国》第一册和19701月出版的《国民中学地理教科书》第四册中也曾使用了“尖阁诸岛”的日文名称。

  5.钓鱼岛的主权究竟是谁的?

    从历史来看: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

    自南宋时期开始,中国政府就开始统治和管理钓鱼岛。历代中国政府都将钓鱼岛列入疆域之内,采取开发、利用和管理行政措施,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统治。

  1171年(南宋干道七年),镇守福建的将领汪大猷在澎湖建立军营,遣将分屯各岛,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等在军事上隶属澎湖统辖,行政上由福建泉州晋江管理。

  钓鱼岛并不是所谓 “无主地”。中国明朝就有关于钓鱼岛的历史文献记载。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一书中有关于“钓鱼屿”的记载:“福建往琉球。太武放洋,……用乙辰取小琉球头,又有乙辰求木山,北区东涌开洋,用甲辰取蒙家山,用乙卯及单卯取钓鱼屿。”此书首次记载“钓鱼屿”,也就是钓鱼岛。《顺风相送》一书现存于英国牛津大学鲍德林图书馆。

  琉球原是明、清两朝的藩属国,琉球向明、清朝贡。中国从明太祖开始向琉球派遣册封使,即专门代表当时中国政府册封琉球王的使节。钓鱼岛位于前往琉球必经航路上,册封使臣前往册封琉球诸王,均以这些岛屿为航海标志。1543年明朝第十一次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等官方文书,详细记载了前往琉球途经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的航海经历,反复确认了中琉边界,史实说明钓鱼岛不属于琉球的范围。《使琉球录》载明:“十日南风甚迅,舟行如飞,顺流而下亦不甚动。过平嘉山,过钓鱼屿,过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一昼夜兼三日之路,夷舟帆小不能相及矣。在后,十一日夕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夷人歌舞于舟,喜达于家。”古米山又称姑米山(岛),即现在冲绳的久米岛;夷人指当时船上的琉球人。文中琉球人见古米山而“歌舞于舟”的归家之喜清楚地表明,当时的琉球人认为只有过了钓鱼岛,到达久米岛后才算回到了自己的国家,而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则不属于琉球。

  1562年明朝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中的“沿海山沙图”,标明了中国福建省罗源县、宁德县沿海各岛,其中就有“钓鱼屿”、“黄尾山”和“赤屿”等岛屿。可见早在明代,钓鱼岛就已被作为中国领土列入中国的防区。1562年的册封使郭儒霖所著《重编使琉球录》中又称,“闰五月初一日过钓鱼屿,初三日至赤屿焉。赤屿者,界琉球地方山也。再一日之风,即可望姑米山(久米岛)矣。”这段话更清楚地证实,当时中国已将钓鱼岛列岛中最靠近琉球的赤屿,即现在的赤尾屿作为与琉球分界的标志。

  到清朝,中国与琉球的界线在钓鱼岛南面海槽一带已成为中国航海家的常识。清朝第二次册封史汪楫1683年赴琉球,并写下《使琉球杂录》。该书第五卷中记载了他途经钓鱼岛、赤尾屿后为避海难而祭祀时,船上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当时称为“过郊”或“过沟”)即是“中外之界”。此后,1756年赴琉球的周煌在其《琉球国志略》第十六卷中也提到汪楫“问沟之意,日中外之界也。”证实了“黑水沟”是“与闽海界”,以海槽相隔,赤尾屿以西的钓鱼岛各岛皆为中国领土。

  1719年赴琉球的清朝康熙册封使徐葆光所著《中山传信录》当时对日本及琉球影响较大。该书是经徐葆光在琉球潜心研究,与琉球地理学家、王府执政官等人切磋后写成的,严谨可靠。该书被译成日文,成为日本人了解琉球的重要资料来源。该书指出册封使赴琉球的海上航路是:从福州出发,经花瓶、彭佳、钓鱼各岛北侧,自赤尾屿达姑米山。书中又注出姑米山乃“琉球西南方界上镇山”,即镇守琉球边关之山,而将现八重山群岛的“与那国岛”称为“此琉球极西南属界”。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月,即甲午战争的前一年,慈禧太后曾下诏书,将钓鱼岛赏给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作为采药用地。该诏书写道:“盛宣怀所进药丸甚有效验。据奏,原料药材采自台湾海外钓鱼台小岛。灵药产于海上,功效殊乎中土。知悉该卿家世设药局,施诊给药,救济贫病,殊堪嘉许。即将钓鱼台、黄尾屿、赤屿三岛赏给盛宣怀为产业,供采药之用。”

  上述说明,中国政府一直视钓鱼岛为中国领土,我国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经营、最早管辖钓鱼岛群岛并行使主权,钓鱼岛自古以来是我国固有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国际法来看:钓鱼岛的主权是属于中国的

   1)日本窃取我国的钓鱼岛不是所谓的“无主地”。日本政府关于对钓鱼岛是“无主地”,日本对钓鱼岛的“先占”构成所谓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的说法是没有史实和法律依据的。所谓固有,是指本身就有,而非外来之物,而钓鱼岛则是被当年的日本窃取的,所以谈不上“固有”二字。日本政府称,“日本于明治十八年(1885年)后通过冲绳县当局等各种方式的现场调查,不仅发现其是无人岛,而且确认没有清国统治的痕迹,于是才在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1月14日决定在当地建桩,正式编入日本领土。”然而,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首先,钓鱼列岛从明朝时起便已不是“无主地”,而是由中国明朝政府作为海上防区确立了统治权。这些岛屿环境险恶,长期无人居住,但这些无人岛并非无主岛,况且这些岛最先是由中国命名并编入历史版图的,是由中国首先发现、记载、利用、管辖、保卫的。其次,日本在甲午战争之前的约10年间便已深悉以上事实,其对钓鱼岛并非“先占”,而是后来暗劫。因为日本当年在决定将这些岛屿划归冲绳县并建标,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偷偷进行的,事后也未向世界宣布。即便是在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3月5日伊藤博文首相《关于冲绳县郡的组成令》中也只字未提钓鱼岛或“尖阁列岛”。

  (2)美日两国之间的任何条约或协议均不具备决定钓鱼岛领土主权归属的法律效力。日本政府称,《旧金山和约》未将“尖阁列岛”(钓鱼岛)包括在根据该条约第二条日本应放弃的领土之中,而是根据第三条置于美国行政管理之下,所以美国将托管地区交给日本后,自然是日本的领土,而且中国对此从未提出任何异议,因而表明中国并未认为“尖阁列岛”(钓鱼岛)是台湾的一部分,只是到1970年出现东海大陆架石油开发动向后,中国才提出拥有钓鱼岛主权问题。这个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1943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中便明确规定,“要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日本亦将被逐出于其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敦促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强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既然日本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就意味放弃其所攫取的所有中国领土,这当然包括作为台湾所属岛屿的钓鱼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历来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片面宣布对钓鱼岛等岛屿拥有所谓“施政权”是非法的。早在1950年6月当时的周恩来外长便强烈谴责美国的行径,声明中国人民决心收复台湾及一切属于中国的领土。《旧金山和约》是1951年9月8日美国在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的情况下一手包办的单独对日和约。同年9月18日,周恩来外长便代表中国政府宣布,这个所谓的和约因无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准备、拟制和签订,所以是非法的,无效的,中国绝不接受。日本说中国没有异议,是无视历史事实。

  日本政府还时常提起1971年6月17日签署的日美“归还冲绳协定”中包括“尖阁列岛”,企图以此作为国际法上日本拥有钓鱼岛主权的主要依据。然而,这一点连美国政府至今都不承认,况且,中国的领土怎么能由日美两国的协议来决定呢?在战后领土归属问题上,日本只能严格遵守1945年其所接受的《波茨坦公告》及《开罗宣言》。日本《产经新闻》曾登出1920年5月20日中华民国政府驻长崎领事的一封“感谢状”,并称其为“具有一级价值”的史料,是可推翻中国主张的“有力资料”。因为这封“感谢状”中提到,“中华民国八年福建省惠安县渔民郭和顺等31人遭风遇难漂泊至日本帝国冲绳县八重山郡尖阁列岛内和洋岛”,这是中国“承认过尖阁列岛是日本领土最有力的证据”。

  对这一说法,只要对历史事实稍加分析便会得出一个结论:这份所谓“感谢状”不足为据。1895年日本便通过不平等的《马关条约》霸占了中国台湾并窃取了钓鱼岛后,有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所以,在这期间所谓“感谢状”中的表述,充其量只反映了当时一些人在日本霸占台湾及钓鱼岛情况下的一种认识,而不能用它来证明钓鱼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据史料记载,1941年,同在日本统治下的冲绳与台湾曾因渔业问题就钓鱼岛发生争执,东京法院将钓鱼岛判给“台北州”管辖。由此可见,当时日本在法律上也并未承认钓鱼岛隶属于冲绳县。

  (3)日本难以通过所谓“时效取得”的说法获得钓鱼岛主权。国际法中所谓“时效取得”(Positive Prescription)之说,只是国际上取得领土时可能出现的一种方式,迄今它既未被大多数国际法学者所接受,也无真正按所谓“时效取得”原则裁决的国际判例。更何况“时效取得”本身还有一项基本原则,即“连续地、不受干扰地”行使国家权力。中日之间的钓鱼岛领土主权争议问题,本来是可以通过政府间坦诚、冷静、务实的协商加以处理的。但是,日本却不断有人在政府纵容下登岛建立各种标志,以显示日本拥有实际控制权。日本一些官员把中国的钓鱼岛说成是日本的“私人用地”,日本政府对右翼团体活动无法干预。在中国看来,这等于是继续为日本右翼在钓鱼岛制造事端开绿灯,并潜含着要求中国政府承认钓鱼岛是在日本主权下“私人土地”的说法。中国当然是不会接受的。

  

编者寄语:钓鱼岛的主权无论是从历史上看还是从国际法方面来看,都是属于中国的,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面对日本对我钓鱼岛所做出的种种侵略挑衅行为,我们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要与其抗争到底,但是我们爱国情感的表达要理性,不能借爱国的名义去做那些违法的事情,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要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同时,作为民院的在校大学生,我们更要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谨防达赖反华势力借机滋事,谨防自己被那些反华势力所利用,不要爱国不成,最后反而误国。爱国需理性,牢记校训,勤奋学习,献身西藏,这才是我们民院人应该做的,也是我们最有效的爱国行为。

 

 

付——民研院大事记

 

民族研究院三至九月大事记

(截止至九月二十日)

整理/本刊编辑部

1. 2012317下午,民族研究院团总支学生会部分成员在辅导员贾丽老师的带领下到咸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与该校学生共同举办“三月学雷锋,特校献爱心”系列活动。

2. 314下午,民族研究院民族学教研室主任史工会副教授应学校党委宣传部邀请,在学术报告厅向辅导员、共青团干部及大学生400余人作题为《维护国家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 努力建设稳定繁荣的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专题报告。

3. 316,民族研究院孙林教授应学院党委宣传部邀请,在学术报告厅向各二级学院副书记、科级干部以及青年教师200余人做题为《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宗教政策与理论略谈》的学术讲座。

4. 317,民族研究院与汉阳陵博物馆签订了“义务讲解协议书”。我院韩立泉、陈刚、王欣、龚鹏、邹俊涛等5名学生将于323起,在汉阳陵博物馆为游客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义务讲解工作。

5. 321晚,民族研究院在2406教室举行“心手相牵,共建和谐”研究生—本科生“结对子”活动启动仪式。非毕业班的全体研究生和本科生共200余人参加本活动。

6. 42下午,民族研究院召开“首届人类学(民族学)视野下的藏族及周边民族研究论坛”各工作小组成员会议。本届论坛我院共有10余名教师参加服务工作中。

7. 近日,民族研究院孙林教授申请的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资格获得通过,挂靠的专业为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宗教学学科。孙林教授是我院第二位获得外校博士生导师资格的教授。

8. 416,民族研究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圆满结束。参加研究生复试的考生为民族学、中国史、中国少数民族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四个专业共41名考生。

9. 民族研究院2012年学术活动周活动于419拉开序幕。此次学术活动周包括专家讲座、研究生论坛、研究生——本科生学术交流等系列活动。活动周中的专家讲座由《民族研究》主编刘世哲先生、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麻国庆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执行主编秦红增教授、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副所长石硕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所的彭文斌研究员等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主讲。

10.545日上午,民族研究院2012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如期展开,08级民族学、历史师范专业共51位毕业班同学参加答辩并全部通过。

11.57下午,民族研究院学风教风建设座谈会在2402教室召开。民族研究院院长索南才让教授主持本次会议,教学秘书邓广宇、教务员杨学东及2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会。

12.近日,2011年度全国民委系统调研报告评选结果揭晓,民族研究院选送的调研报告中三篇获奖,其中彭陟焱教授的《邛崃羌族安置区教育状况调查》与朱玉福副教授的《中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落实情况调研》获得三等奖,陈立明教授的《门巴族珞巴族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调查》获得优秀奖。

13. 510,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张泽洪教授应民族研究院、科研处的邀请,在T102教室为民族研究院师生做题为《中国少数民族社会与宗教文化》的专题学术报告。翌日上午,张泽洪教授受聘为民族研究院兼职教授。

14.526晚,应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和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重点研究基地的邀请,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旦增伦珠研究员在T102教室向民族研究院全体师生做题为《拉萨社区居住格局的变迁与民族关系》的学术报告。

15.527,民族研究院2009级专门史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活动在2402教室举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旦增伦珠研究员受邀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16.523,民族研究院2009级民族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活动在2402教室举行。本次答辩特邀陕西师范大学王启龙教授任答辩委员会主席,中山大学刘志扬副教授任答辩委员。

17. 65下午,西藏民族学院第四届硕士研究生学术论坛决赛在学术报告厅举行。我院共选送论文15篇,6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奖,其中田廷广、李圳两位同学荣获一等奖,姜成林、罗睿、叶小琴、刘京韬等同学分别获得二、三等奖。获奖前三名均为民研院学生。

18. 近日,据2012年博士研究生录取结果公示,我院2009级毕业研究生中的民族学专业庞玮、陈鹏辉,专门史专业张虽旺三位同学一并成功考取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19. 71上午,西藏民族学院“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重点研究基地及民族研究院、科研处邀请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刘志扬博士在T102教室为民研院师生作题为《洁净与社会边界》的专题学术讲座。

20. 831下午,民族研究院2012级新生家长座谈会在2402教室召开。民族研究院院长索南才让教授、党政办田径老师、教学办邓广宇老师、团学办贾丽老师及两位新生班主任参加座谈会。

21. 93上午,我国民族学知名学者、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孙林同志和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张月芬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拉萨西山殡仪馆隆重举行。自治区相关部门领导、学校相关领导,以及孙林老师夫妇的亲友和部分学生参加遗体告别仪式。826,孙林和张月芬两位老师在西藏昌都开展课题调研期间遇车祸因公殉职。

22. 99,民族研究院团总支第三届团总支学生分会干部换届竞选大会在2416教室举行。团总支贾丽老师、余小洪老师出席大会。随后,新旧两届学生分会交接工作于911顺利完成。

 

 

后记——编者手记

我与《笃学》

/任慧敏

我在《笃学》已经有一年了,我也从一个小学妹变成了大学姐。在这一年中我看到了《笃学》的成长,有更多的人知道了《笃学》,而这一年中我更多的是学习到了许多知识。记得我刚进《笃学》期刊编辑部的时候,陈刚学长和杨春和学长处处引导着我,教我学会了很多。在写作上更是屡屡的指导。记得那时我们进编辑部的时候还需要每个人交上一篇作品,而我总觉得自己比起那些区外生我真的太弱了,可是学长们总是说在这些方面只有互相学习没有什么谁强谁弱。那时,学长们还没会给我介绍许多的书籍,每次介绍完总会说:你们想看我这里有,到时候可以向我要哦。除了平常我们的一些活动,我们还会组织去一起文化景区参观等等。这一年过的太快,我还来不及去学习那些我不会的,12级的学弟学妹们就风尘仆仆的来了。伤感却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因为那些我过于熟悉的人悄悄的离开了、或许是其他、更或许是因为我老了。还来不及伤感,忙碌的日子又来了。我的生活还在继续。

今年编辑部如以往一样的在12级的学弟学妹中招新,很忙碌却很欣慰。他们积极的响应我们,我们的队伍也在逐渐强大。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来自雪域高原的藏族同学加入了进来。可想我们编辑部会越走越好。第四期的特刊让我们领略了研究生学长学姐们的论文,紧接的第五期将会为大家继续呈现本科生的风采。在这一期中我们为了缅怀我们敬爱的孙林老师及张月芬老师夫妇,特意添加了一个专题栏。望他们在天国一切安好。这一期中我也进入到选稿、整稿、修改中。突然觉得我以前的日子过得太安逸了,一直觉得这写工作和简单,如今接上受了也知道原来想法是错误的。如今我也要常跟着杨春和学长,因为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在后期准备定稿时,才是辛苦,不仅要准备期刊的内容还有准备封面、照片,还要在决定一次稿子。所以看到稿件就头大。闲下来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毕业了都可以去搞编辑了。

日子一天天的在过,我相信《笃学》期刊编辑部会越来越受大家的关注及喜爱,会越来越好。我们的队伍也会越来越强大。我想《笃学》是我大学生活中最美好的记忆,就算现在又多么累,我还是会坚持把自己该做的做好,让我们一起成长!我们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