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首页 >> 师资队伍

荣休教师

2017-04-12

来源:民族研究院

浏览次数:14191



   顾祖成,男,汉族,1935年8月18日出生,江苏兴化人,中共党员,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8年退休后返聘为《西藏民族学院学报》主编、民族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1960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志愿建藏,一直在西藏民族大学工作。历任藏史教研室主任、历史系主任、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西藏自治区方志编纂专家组成员、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等职。锐意于藏学研究,主攻方向:西藏地方和中央政府关系。出版、发表书籍和论文已逾300万字。主要著作:主持整理编纂《明实录藏族史料》(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1985年出版)和《清实录藏族史料》(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两部13集、合著《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专著《明清治藏史要》(西藏人民出版社、齐鲁书社1999年出版)、主编《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简明教程》(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主要论文:《西藏原始文化同黄河流域的密切联系》(《历史教学》1979年第11期)、《从博嘎尔民间传说看珞巴族的起源和社会发展》(《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西藏纳入全国统一政权管辖的历史发展》(《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清朝前期治藏政策述略》(《西藏研究》1989年第4期)、《中国历史多元一体格局的演进及西藏在全国大一统中的地位》(《西藏研究》1995年第3期)等。
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1983年获国家民委、劳动人事部、中国科协“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表彰;1989年获国家民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奖成果:明清实录藏族史料整理)、1991年获西藏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1995年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获奖成果:《清实录藏族史料》,主编);1996年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五届入选著作奖(获奖著作:《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合著);1997年获西藏自治区教委“全区优秀教研成果奖”(获奖教材:《西藏地方和中央政府关系十讲》);2003年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获奖著作:《明清治藏史要》,专著)。


   索南才让,男,藏族,1962年生于青海,研究员,硕、博士生导师,西藏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西藏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优秀共产党员、西藏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咸阳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西藏自治区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现为民族研究院院长,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七十多篇,参与完成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藏宗教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西藏通鉴·吐蕃卷》、《分散割据卷》、《藏族大辞典》和《西藏通史·松石宝串》的翻译;承担了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藏传佛教史》和教育部优秀教师资助项目《宗教文化与藏族社会》;主持国家民委资助项目《西藏寺庙文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西南边疆项目《藏传佛教世俗化过程中与社会稳定发展关系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印度佛教后期经典精选翻译》等研究编译工作;出版了《西藏密教史》、《西藏佛教诸派宗义》、《六世班禅巴丹益西传》、《觉囊派教法史》、《当代台湾的藏传佛教》、《觉囊派教法史略》、《中论广释——正理海论》和《格鲁派教法史---黄琉璃宝鉴》等论著和译著,其中《西藏密教史》先后评为西藏民族学院优秀科研成果“特等奖”和陕西省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主要承担《密教学》、《印度佛教史》、《藏传佛教》、《藏族史》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陈立明
,男,汉族,重庆市人,1957年10月出生,教授、民族学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西藏自治区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名师。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
   陈立明曾在西藏昌都插队。1986年以来,先后10多次赴西藏墨脱、米林、隆子、错那、察隅等边境民族地区和西藏昌都、日喀则、阿里等地进行社会和文化考察,足迹遍布广大藏区和门巴族、珞巴族、僜人、夏尔巴人聚居的喜马拉雅山区。通晓藏语文,长期从事西藏历史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课题,研究重点为西藏历史文化和喜马拉雅文化,在《中国藏学》、《民族学研究》、《西藏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撰著和参编、参译书多部。获得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课题,主要承担讲授《西藏文化史》、《藏族文学史》、《西藏民俗文化》、《藏学概论》等课程。



   
   
彭陟焱,女,羌族,教授,专门史、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68年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199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获史学学士学位。2001年进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师从著名的民族史、清史专家王锺翰先生,攻读专门史(清史)博士,2004年获史学博士学位,成为羌族的第一位女博士,博士论文《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获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的“洪业奖学金”。中组部“西部之光”清华大学访问学者,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学学会会员,中国西南民族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秘书长,文化部“羌族文化艺术抢救与保护基金会” 理事及咨询专家,中国汶川羌族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重庆三峡学院民族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现为民族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藏族、羌族历史。先后在《中国藏学》、《西藏研究》、《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近30篇,出版著作5部,其中专著1部,与人合作4部。完成了国家社科项目《中国羌族民间信仰及原始宗教调查与对策研究》40多万字的研究课题,顺利结项并获良好等级;完成了国家社科西部项目《西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研究》之子项目《羌族卷》近30万字的书稿;完成了《西藏宗教与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研究》的编撰和统稿工作,主持完成了国家民委课题《羌族地区震后社会状况调查》。先后荣获“第三届全区各族青年团结进步优秀个人奖”和自治区“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主要承担《中国民族史》、《藏族史》、《藏族文化概要》、《史学方法》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宋秀芳女,汉族,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现为西藏民族大学副教授,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大学毕业后在青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系、人文学院、民族研究院等单位工作。主要科研方向:西藏地方与中央政权关系史、西藏佛教史、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文化等。宋秀芳曾在青海藏区插队,并在青海社会科学院工作多年,期间多次深入藏族农村牧场实际进行社会和文化考察,为日后长期从事藏学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事科研教学以来,参与了多项相关科学研究,主要科研成果有:《青海历代建置研究》(合著)、《青海简史》(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获青海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参编),作为主要编纂者参与完成了大型工具类书《青海方志资料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获青海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简明教程》(获西藏自治区优秀教材奖,参编),参与完成了国家“九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藏宗教与社会发展关系与研究》(专著,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近百万字的学术专著《西藏佛教史》》里主要承担了格鲁派部分的研究,撰写了20万余字的书稿(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先后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藏学研究论丛》《青海社会科学》《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公开发表《浅析西藏寺院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动因》、《宋代河湟吐蕃历史地理问题探讨》、《清朝在柴达木的军事防御及其对青藏社会的影响》等科研论文近30篇,其中《东汉羌人起义性质再探》等被《中国史文摘》转载,《论清朝政府对青海藏区的施政和治理》等获得院级科研奖。
主要承担《中国民族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概论》、《藏族简史》、《藏族与周边民族关系》《民族理论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纵瑞斌
,男,1963年出生,安徽萧县人,副教授,中国对外关系史学会会员,陕西省书画研究院理事兼研究员,现为民族研究院历史学教研室主任。长期以来,主要从事于历史专业的教学和民族文化艺术的学术研究,在《西藏研究》、《西藏艺术研究》、《西藏大学学报》、《西藏民族学院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西藏密宗仪式与造像艺术的建构方式》、《藏文书法形态发微》、《藏族装饰纹样的历史文化考察》、《西藏佛教绘画艺术的基本文化特性》等有关民族文化艺术方面的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与他人合作编撰有《西藏外事志》以及专业教材。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民族报》等转载。学术论文曾多次获学院科研成果奖励。现正参与由他人主持的科研课题之中。多次出外参加专业学术会议并做小组发言,论文被收入论文集予以正式出版。


   史工会,副教授,历史学硕士,民族理论与政策方向硕士导师,中国民族理论与政策学会理事,民族研究院民族学教研室主任。从事本学科教学科研以来,先后参与了多项相关科学研究。主要有:《中华民国军政职官志》(参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西藏地方与中央关系史简明教程》(参编,西藏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宗教理论与宗教政策》(参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西藏通史—民国卷》(参编,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西藏佛教史》(参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论文《元代西藏腹地的政教斗争》(《藏学研究论丛》第5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盟誓制度浅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三期)《绛曲浙桂的伦理道德观初探》(《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第一期)等。主持校级重点课程建设《民族学通论》,部级课题《9—13世纪的西藏社会》等。主要承担民族学概论、社会学概论、民族学实地调查、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社会学、民族政治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