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工会,副教授,历史学硕士,民族理论与政策方向硕士导师,中国民族理论与政策学会理事,民族研究院民族学教研室主任。从事本学科教学科研以来,先后参与了多项相关科学研究。主要有:《中华民国军政职官志》(参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西藏地方与中央关系史简明教程》(参编,西藏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宗教理论与宗教政策》(参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西藏通史—民国卷》(参编,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西藏佛教史》(参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论文《元代西藏腹地的政教斗争》(《藏学研究论丛》第5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盟誓制度浅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三期)《绛曲浙桂的伦理道德观初探》(《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第一期)等。主持校级重点课程建设《民族学通论》,部级课题《9—13世纪的西藏社会》等。主要承担民族学概论、社会学概论、民族学实地调查、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社会学、民族政治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大学毕业后在青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系、人文学院、民族研究院等单位工作。主要科研方向:西藏地方与中央政权关系史、西藏佛教史、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文化等。宋秀芳曾在青海藏区插队,并在青海社会科学院工作多年,期间多次深入藏族农村牧场实际进行社会和文化考察,为日后长期从事藏学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辛雷乾,男,汉族,中共党员,陕西蒲城人,1969年5月出生,现为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藏宗教历史与文化。
1991.9—1995.7,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学学士学位。
1995.7—2004.9,在西藏民族学院教务处工作。
2004.9—2006.6,在西藏民族学院政法学院脱产学习,中国哲学专业(藏传佛教哲学研究方向),哲学硕士学位。
2006.6—2007.5,在西藏民族学院教务处工作。
2007.5—2010.5,在西藏民族学院研究生处工作。
2010.5—2013.1,在西藏民族学院医学院工作。
2013.1至今,在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
陈立华,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宗教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藏佛教比较、藏传佛教文化、西藏历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多项;在《中国藏学》、《青海民族研究》、《西藏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2017年9月-2018年7月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访问学者。讲授“宗教伦理学”“西藏宗教概论”“宗教人类学”“宗教社会学”“宗教学概论”、“宗教学前沿问题研究”等本、硕学生课程。
杨芳,湖南常德人,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从教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报》、《浙江学刊》、《学海》、《江西社会科学》、《历史教学问题》、《湘潭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相关文章被中央党校举办的《中国干部学习网》、华中师范大学举办的《实证政治学网》、湖南社会科院主办的《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载。合译译著一部:《历史语境中的市场,现代世界中的观念与政治》(独译其中的15万字),(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参编教材一本:《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第十一章),(齐涛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该教材荣获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主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文化史》、《18世纪启蒙运动与沙龙文化》等专业课或文化素质课。
扎西龙主,藏族,四川大学宗教学博士生研究生毕业。在各种藏文期刊上发表了几十篇散文诗歌及评论性文章。代表作品有《浅析涉藏锡金近代史》、《藏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之窥见》、《佛教与荣格痛苦观的比较》、《阿里普兰县是藏文化发祥地之一》等学术文章。主要担任《高级藏语》、《藏汉翻译与藏文写作》、《西藏文化》和《藏族历史》等课程的主讲教师。
张屹,男,汉族,讲师,2012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藏族历史与宗教方向)。主要从事藏族宗教文化方面的相关研究,公开发表的文章主要有《明代治藏政策成因述要》、《贤者喜宴》(摘译)、《唐蕃关系视野下的中央官学教育》等。主要承担《藏学基础》、《藏族传统文化概览》、《中国民族史》、《大学英语》等课程。
刘玉皑,女,汉族,西北大学博士,副教授,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18-2019)。从事民族学专业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主要讲授《民族学导论》《世界民族志》等课程。近年来,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西藏自治区民族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等,出版专著1部,编著教材1部,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先后获得西藏自治区教工委优秀党员、西藏民族大学优秀党员、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称号。
邵卉芳,河南商丘人,法学博士,副教授。开设《民俗学概论》《文化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资源概论》《文化遗产与保护》等课程。在《民俗研究》、《云南社会科学》《西藏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几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一项,西藏自治区高校青年教师创新支持计划项目一项,国家民委项目一项。出版学术专著一部:《画里画外: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调研》。近年来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保护和休闲民俗旅游。
陈鹏辉,男,汉族,陕西岐山人,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西南边疆史。2016年获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博士学位。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项。在《中国藏学》《西藏大学学报》《西藏研究》等期刊发表《张荫棠遭弹劾考释》《从重西北到西南:清朝围绕治藏的筹边方略》等文章20多篇。先后多次带学生赴五省藏区开展田野调查。
李果,藏族,青海人,1975年出生,1998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现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副教授,讲授藏族历史、藏学概论,西藏文化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藏族历史。先后发表了《试论民国时期甘肃代表赴藏的缘由及其意义》、《黄河上游水电开发中的移民安置与民族问题——龙羊峡水站为例》、《浅论和硕特蒙古对西藏统治的历史地位及其意义》《诺那呼图克图研究》等十余篇学术论文。《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汉藏关系——青海省循化县道帏乡宁巴村为例》录入中央民族大学“985”项目《藏传佛教与藏民族之关系研究》课题。
王思亓,曾用名王颖,女,汉族,副教授。2010年6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获哲学硕士学位。2010年7月进入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工作。2015年6月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民族学专业。2016年7月至2020年5月在中央民族大学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