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民族研究院举办系列考古讲座

2020-11-19

来源:民族研究院

浏览次数:1633

   考古学犹如日光下的一滴水,映照出五千年中华文明长河的辉煌,也饱含着中华优秀儿女探寻文明荣光和民族自强的艰苦卓绝。为积极响应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重要讲话精神,促进学校特色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建设,提高学生专业素养近期,民族研究院策划并举办考古系列专题讲座,系列讲座采取线上直播、线下讲座的形式。由文物与博物馆学教研室主任余小洪副教授组织策划,特邀我国考古领域的知名学者:西北大学特聘教授张建林、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国科研究员前来主讲。

张建林是我国西藏考古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知名学者。11月14日上午,张建林教授作题为吐蕃石碑与石狮——吐蕃对唐文化的有选择接受讲座讲述了吐蕃时期庑殿顶石碑、庑殿顶唐碑形制、吐蕃庑殿顶石碑的来源、唐陵石狮形制、吐蕃石狮来源等等,通过对石碑与石狮形制的比较,反映出各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张建林通过对唐朝和吐蕃时期的石碑形制进行多方面的细节比较得出,吐蕃石碑多数为庑殿顶石碑,并未模仿螭首顶,是因为吐蕃王朝认为庑殿顶石碑是最高等级的规制;同时也将两个时期的石狮形制进行比较发现,吐蕃石狮特别是陵墓石狮主要受唐代陵墓石狮影响,石狮造型在蹲踞姿态、尾部处理、下颌三缕胡须等特征与唐朝极为相似。因此,可以看出吐蕃王朝对礼制建设高度重视,同时,也可反映出大唐文化的深远影响。让广大师生对唐朝、吐蕃时期的石碑与石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了同学们对民族学和考古学等方面的学习兴趣。

陈国科是甘肃省考古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知名学者。11月14日下午,张国科以“交流 变迁 融合”为主题,为大家讲述了甘肃省近年考古新发现,其中主要包括秦安大地湾遗址、西城驿遗址、马鬃山玉矿遗址、宁县西头村-遇村遗址、唐吐谷浑喜王墓考古遗址等多处遗址。不仅让我们了解西部地区的“玉石之路”、新发现的西城驿文化,也为我们详细讲述了封建社会初期的文化交流融合、唐吐谷浑的世系发展。陈国科从多方面展现甘肃省考古的学术前沿动态让我们对于甘肃省考古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同时让我们看到历史上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沟通了中亚与东亚的交流发展,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最后以四个介绍甘肃省考古成果的短视频为结尾,视频以3D的形式向我们多维度还原了考古发掘的第一现场,给人以较大的视觉冲击力,仿佛身临其境;同时也展现了考古现场每一步发掘之后的对比,体现了考古工作的严谨有序。将现代技术与考古工作相结合,让考古变得更加有趣,也让同学们更易理解,增强了学习文博专业的积极性。

考古学作为我校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文博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考古系列学术讲座的成功举办,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了解考古最新工作的契机。这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不仅大大增强了同学们对考古学的兴趣,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拉近了人们与考古之间的距离。

考古系列学术讲座的举办,吸引了近千余人次的线上线下收听,有力地促进了我校教学科研工作,推动了我校特色文博专业的建设,助力于培养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从而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文:杜芊文/图:余小洪/审核:丹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