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设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科设置

民族学学科介绍

2024-05-21

来源:民族研究院

浏览次数:3055

   2003年,民族学专业成功申报硕士研究生点,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已连续招收了七届硕士研究生。现有在校生277人,其中研究生69人,本科生208人。20114月,民族学学科获得了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

 目前,我院民族学专业下设12个研究方向,分别是:藏族与喜马拉雅山地族群文化研究、藏族与中原民族关系研究、民族教育、民族理论与政策、马克思主义与西藏革命与建设问题研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西藏体育文化研究、西藏少数民族基因多态性研究、西藏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西藏地区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研究、民族地区法制问题研究、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研究重点在于藏族与喜马拉雅山地族群文化研究、藏族与中原民族关系研究、民族教育研究等三个方向。藏族与喜马拉雅山地族群文化研究方向上,着重对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藏民族以及在喜马拉雅山区生活的门巴族、珞巴族、人、夏尔巴人等族群的文化进行研究。从历史、宗教、文学、艺术以及其他方面考察藏族与喜马拉雅山地族群之间紧密的联系。

在藏族与中原民族关系研究方向上,着重于从藏民族与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民族关系这一重要角度,全方位地揭示在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格局中,藏族与中原民族关系“多元一体”的历史演进,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隶属关系的孕育、开端、发展和确立,充分证明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不容分离的一员,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民族教育研究方向上,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所处的历史条件、地域环境不同,这就决定了民族教育在发展起点、目标、内容、任务、途径和方法等方面应从各民族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国家对民族教育非常重视,出台了许多关于支持和发展民族教育的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都必须建立在对民族教育研究的基础之上。事实证明,对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学科自2002年起,与国家教育援藏的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科研协作,信息与资源共享,本学科实力得到了加强。中山大学每年派教师为民族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相关理论课程,迄今已经有5名教师到我院任教。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刘志杨教授曾在我院挂职副院长,协助做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工作。
   教师梯队结构合理,力量雄厚,现拥有教师13人,其中教授4(1人返聘),副教授6人,讲师2人,助教1人,拥有博士2人、硕士5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1人。

近几年来,本学科先后承担了6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国家民委等14项省部级项目。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