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文章写作素质为核心的写作训练体系

——《写作训练》课程介绍

  “写作训练”课程是西藏民族学院在文章写作理论创新和系统教学试验的基础上,以提高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文章写作素质为目标,并获得良好教学效果和社会评价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特色课程。1997年,该课程主要成果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历史

  (一)课程改革背景

  写作学:1985年,刘锡庆的《基础写作学》出版,打出了“写作学”的旗帜。

  文章学: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

  范畴与流派:文章派(以“文章”为研究范畴)、文学派(以“文学”为研究范畴)和中间派(兼容“文章”“文学”两种范畴)。

  根本问题:写作对象不明,文艺、实用不分,重文艺,轻实用,脱离现实生活实际需要,涉及范畴过宽,失去了自己独有的范畴;忽视写作的术科特点,重理论传授,轻写作技能的训练。重文体练习,轻写作基本素质的培养,教学效能低下;教学评价方式过于感性化,未能形成完整而具操作性的评价体系,大大地限制了写作教学的引导功能。

  挑战:在信息社会中日显突出地位的文章写作能力,却在高校的写作教学中未获应有的正视,写作学科至今未能取得独立的学科地位。

  (二)“写作训练”课程历史

  1.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设“基础写作”“实用写作”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鉴于本校生源主要来自西藏,其中藏族学生比例过半,汉语写作基础较差,不能适应西藏社会发展需要的实际,遂开设“基础写作”“实用写作”等系列课程,除主要在语文系实施教学外,还承担全校各院系公共写作课和专业写作课教学任务。

  2.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设“文章读写训练”课程

  针对写作教学中“文学”“文章”不分,重文学,轻实用的缺陷,程福宁教授从文章学研究发凡起例,先后出版《文章学基础》(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中国文章史要略》(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开创了独立的文章学体系,在国内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以此为学科基础,遂开设“文章读写训练”课程,以“文章”为教学范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实用性文章训练,提高写作能力,受到学生良好评价。1993年,程福宁教授开展的“文章学课的实用性改革”获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

  3.1994年:以文章写作素质教育为基本方向的写作教学综合实验改革

  从1994年底开始,在程福宁教授倡导和组织下,成立写作教学综合实验改革小组,并获学校重大教学改革立项,在语文系94级开展教改实验。刘凯、王斌礼担任“教练”,具体承担教改实验课题。周德仓、刘荣生、袁爱中等为试验小组成员。教改实验于1996年基本结束,学校通过验收。1997年,作为教改主要成果之一的《高校写作训练操作规程》(刘凯、王斌礼)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与此同时,编写用于教学的内部教材,1996年8月内部印刷,并投入使用。1998年,更名为《写作素质训练教程》正式出版。2001年6月,获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年7月在做了较大幅度修订后,更名为《文章写作素质教程》正式再版。两种版本教材均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程福宁教授总策划,周德仓主编,刘凯、王斌礼、刘荣生、袁爱中等参与编写。

  4.1995年:“写作训练”课程确定

  自1995年开始,对语文系全部写作系列课程进行整合,统一更名为“文学创作” ,教学内容以自编教材为蓝本。主要培养学生“文章”写作素质和能力,“文学创作”不再列入写作教学范畴。而承担的语文系以外系科的写作课教学,可不遵循语文系教学计划,而是根据各专业实际,开设“基础写作”和专业写作,如“经济实用文写作”“文秘写作”等。总而言之,“写作训练”课程成为本校写作教学的主导范式。

  5.2005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2005年学校进行大规模机构调整,设立二级院系。在原语文系新闻专业的基础上成立新闻传播学院。原写作教学改革小组骨干力量主要集中到新闻传播学院,并在新闻传播学院继续推行教改实验中构建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规范。“写作训练”所尊崇的教学理念,不仅渗透到新闻传播实务的教学之中,而且成为多个院系、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熏陶和教育的基本课程支撑。“写作训练”课程依然是本校写作教学的主导范式,同时成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利器。

二、写作教学的基本范畴

  (一)基本定位和目标

  在刚刚接触写作课时,很多同学就误以为写作教学就是培养作家或准作家。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误解。高校写作教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文章”写作基本素质的训练,而不是文学创作的培训。这主要是在“文章”和“文学”概念的科学区分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实际对文章写作能力的迫切需求,以及学生普遍缺乏文章写作能力的实际而确定的,它明确了写作教学的逻辑范畴。

  (二)定位的依据

  1.写作学学科范畴

  课程设置的基础是学科基础理论的建立。写作学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学科命名以来,并未取得独立的学科地位。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没有建立起自己独有的研究范畴,在别人的园地(文艺学)耕耘。要取得独立的学科地位,首先就必须把文章与文学明确地区别开来,解决学科的专有研究对象问题。

  2.高等教育特质

  高等学校的使命就是要培养中高级专门人才,文章写作能力是专业素养的基本构成之一。同时,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质变,走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必然要面对市场经济的全方位挑战,其生活方式、职业选定、研究方向等将会一直是一个变数,对写作素质提出了全面的要求,会写各种类型的文章,这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3. 社会需要和期待

  文章写作能力是不可选择的。只要是一个要工作和生活的社会人,他就不能不具备文章写作的技能,这并不是由个人的天赋和好恶来决定的,而是一个人必备的修养。对社会的需要而言,这是唯一的,无条件的。

  4. 大学生写作现状

  文章写作能力低下和不健全,已经成为大学生书面语言表达方面的最大不足。用词不准,体式不当,内容空洞,逻辑杂乱,层次交叉,整体写作状况堪忧。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即使日常应用文,也会出现文不对体,词未达意的情况。

  (三)文章概念

  “文章”,即“实用文”。其范围要比“应用文”的概念大得多。它指一切非虚构的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的文章,与“文艺文”的概念相区别。

  (四)文章特征

  文章的特征:主要是与文学的区别。“实用文”主要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写的,而不是为了表达某种感情与体验;它主要用抽象概括,而不是形象概括;它的作者是受制于群体的,而不是自由的个体的;它的内容不能虚构。

  叶圣陶:“一般文”“普通文”“实用文”。他认为,“文艺文”非人人所必需,而“实用文”却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强调了实用性和地位。

  张志公:写作就是为了“有用”。强调了实用性。

  (五)写作及写作教学

  由于写作教学多沿用文学术语,导致很多关键概念含糊。在此,我们做出一个约定,对以文章的形式进行的语言表达活动,称之为“写作”;而对于以文学的形式进行的语言表达活动,称之为“创作”。写作课所指的“写作”就是文章的写作,而不是文学的创作。文学创作不在本课程涉及的范围之内。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写作”并不是一个泛指,而是专指文章的写作活动,并将自己的独有研讨对象与文学加以区别,从而建立写作学自己的学科对象和独立体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也将严格地区别使用这两个概念。使用“写作”概念,完全是出于教学逻辑的需要,并不意味着“写作”就不需要“创新”。

  (六)写作素质训练

  写作教学的定位:写作训练是写作基本素质的训练,而不是文体的训练,或是文章元素的训练。这是我们区别于目前一般写作教学的本质所在。当然,写作基本素质不是写作素质的全部内容,它只是一个人进行写作时应具备的最一般的素养。

  文体训练的弊端:文体和文章元素训练,固然可以学会一文体、一元素的写作,但却见树不见林,囿于具体体式,不能触类旁通,塑造写作的基本素养。

  写作素质训练的内涵:把写作必需的基本素养加以高度概括,归纳为若干项目,然后展开有序训练,促成写作基本功和写作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写作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素质,为写好各类文章打好基础,驾一驭万。

  写作素质教学的价值:写作素质训练是写作的奠基工程。具备了基本写作素质,不会写的文章能够写出来,会写的文章可以写得更好,写出所有文体的文章对写作者都会成为一种可能。

  (七)写作基本素质——八项训练要求

  高校写作基本写作素质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八项训练要求”,可归纳为语文基本功、应用基本功、认识基本功和良好写作习惯四个层面,以此构成完整的写作素质体系。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下述“八项训练要求”似乎并不具有多大的难度,但实际拥有丰富的内涵有很大弹性,如果真的达到了这些标准,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就已经很强了,完全可以支撑起自己的职业和事业。

  1.语文基本功——含八项要求之“中心明确”“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句通顺”“文面规范”

  主要解决文章写作中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关于文章内容的内在组织形式:

  (1)文章中心的确立,文章层次、结构的安排。

  (2)文章内容的外在组织形式:文面的规范。

  (3)关于文章语言上的要求等。

  在八项训练要求中的地位:基本写作素质中的主要内容。分量较大。

  2.应用基本功——含八项要求之“体式得体”

  它主要是要解决对“文体感”的把握问题。即熟悉各类主要文体,并抽象出文体的一般特征,学会运用“应对思路”把握不同类型的文体。

  地位:对文章写作中体式方面的基本要求。 

  3.认识基本功——含八项要求之“有质有量”

  它主要包含了文章“质”与“量”两个方面的内涵:

  (1)文章中思想的到位与材料的充实。

  (2)获得思想认识的手段:抽象、概括、分析、综合。

  (3)获得材料的途径:观察、调查、收集。

  (4)材料与思想的关系。

  在八项训练要求中的地位:基本写作素质的核心。确定文章的内容,使文章能“给出思想”。 

  4.良好写作习惯——含八项要求之“习惯良好”

  写作者在写作训练中应采取的态度及长期训练之后形成的稳定的写作方式。良好写作习惯实际是潜在的写作能力因素,是进行独立写作的保障。

  在八项训练要求中的地位:基本写作素质训练的最终归结。

三、课程理论体系

  (一)文章基本素质概说

  “八项训练要求”与基本写作素质。分项解读;提高基本写作素质与提高整体素质的关系。开拓写作素质的视野。

  (二)文章基本素质的构成

  语文基本功:文面;语言;中心层次和结构;中心句网络。

  应用基本功:文章体裁的分类;应用基本功的要求;掌握应对思路;常用文体辨析——应用文、新闻文、学术文、审美文。

  认识基本功:决定文章内容质量的两个方面;占有材料的一般方法;认识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与端正态度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写作习惯:良好的写作习惯的基本要求;怎样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三)写作训练中的阅读

  阅读对写作的一般意义。

  在写作训练课中怎样以读促写。

  文章阅读范围。

  (四)文章写作与文学创作

  文章写作与文学创作的特征区分。

  写作教学的基本范畴是文章写作。

  正确处理文章写作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不将文学作为写作教学的内容,并不意味着排斥文学。应当看到文学对文章写作的积极推动作用。

四、课程教学体系

  (一)教学基本构架和程序——“操作规程”

  1. 基本要求

  2. 措施与做法

  3. 教学内容与安排(分步骤)

  (二)教学原则和方法

  1. 以练带讲——精选教学内容

  知识讲解不要面面俱到,而是讲(知识)服从练(形成能力)的需要,知识内容根据基本功训练来编排,力求精要、切用、好懂。如在教学中,突出“中心句网络”,培养学生对文章中心和结构的把握。强调“应对思路”,培养学生驾驭文体的通变能力,掌握文章体式的基本规律。这些有针对性地讲解,既能解决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又能授人以渔,学到核心知识。据在试验班的调查,有88.4%和59.6%的学生对这两种内容的功效表示肯定。

  2. 自学自悟——优化教学环节

  改变过去教师灌输的方式,而在教师指导、控制下,学生“自学自悟”。在每一步教学中,先指导学生阅读分析练习材料(主要是学生的习作),让学生发现问题,引发解决问题的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归纳概念(写作规律)、最后再由学生讨论研究,进入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中,反复练习,一题多做,一文多改,使学生在大运动量的训练和总结中,领会写作的规律和特点。如对关键概念“中心句网络”就采用此法进行训练。在试验班的调查表明,有82.6%的学生赞同这种教学方式,认为很有实效。

  3. 兴趣培养——调动学生积极性

  学生们对文章写作的自然兴趣当然不及文学。培养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成为实施教学的基本前提。首先帮助学生明确实用写作的目的和意义,从社会需要和个人需求之差体验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实施学生自我评价,激励学生兴趣。第三,以进行作业展评,鼓励发表,以写作参与社会活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在试验班的调查表明,有86.5%的学生认为写作兴趣获得了提高。

  4. 课外监测——培养良好写作习惯

  为了克服课堂教学的有限性,将写作活动扩展到所有需要的领域,我们设计了《学生各科作业检测表》《团委、学生会等其他系统写作情况监测表》,由写作教师实施监测。设计了《“勤写多练”活动统计表》,由学生自我监测。同时,在三个学期的教学时期内,空出中间一个学期,让学生自我检测,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并纳入整体写作教学评价体系之中。在试验班的调查中,有65.3%的学生对此给予肯定。

  (三)评价体系

  1. 写作能力(素质)八项要求达标。

  分为不合格、合格、基本合格、良好和优秀5级。

  2. 课外监测

  各科作业、课外写作等各项写作活动

五、课程改革的突破和意义

  (一)区别“文章”和“文学”概念

  明确写作教学范畴,并将“文章写作”作为教学范畴,以文章写作素质培养作为目标,具有独创性。

  (二)在关于文章学理论的研究上取得创新

  特别是程福宁教授创立的文章学体系,被学界评价为“独树一帜”“成绩斐然”“令人瞩目”。他提出的“文章的本质在给出思想”“交际是文章的宗旨”等重要命题的影响十分广泛。他创立的“中心句网络”“应对思路”“文章功能划分”等理论范畴,成为文章写作教学的指导原则。《文章学基础》获国家民委哲学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而他本人也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跻身中国 20 世纪代表性文章学家行列(《20世纪中国写作理论史》,王志彬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三)构建了新颖的写作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

  以“八项训练要求”为主骨架的写作理论体系,旨在培养文章写作素质,解决关键问题。而以“操作规程”为基本框架的训练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写作教学效能。

六、课程教学评价与效果

  (一)教学改革试验评价

  写作教学改革取得了整体性成果。在学校组织的对试验班教改进行的评估中,52人中有47人到基本合格以上等级,占89.6%。在关于“自我感觉写作水平提高幅度”的问卷调查中,有46人认为“很大”或“较大”。1996 年7月,学校组成专家组,对写作教学改革进行验收。认为这项改革“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这一基本目标进行,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方向正确,路子对头。整个教改实验达到预期的目的,基本上是成功的。教改试点经验对我院整体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二)国内学界、教育界评价

    课程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在与外界同仁的交流中,受到广泛好评。1995年12月,中国写作学会在厦门召开“21世纪中国写作理论建设评议研讨会”,我院的课程建设做法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关注。1996年8月,在辽宁兴城召开的中国文章学会年会上,我们的课程设计被安排作了专门介绍,获得了很好反响。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来函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支持和赞许。如东北师大的吴伯威教授、河南师大的曾祥芹教授、首都师大的陈亚丽教授、上饶师专的刘孝学教授、福建师大的潘新和教授等等。语文界、写作学界的前辈吴伯威教授称赞:“你们的教学改革的初步成绩为文章学、写作学建设增添了动力和范例,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中国文章学学会会长曾祥芹教授称“西藏民族学院是文章学研究的重要力量,他们在文章学研究与教学上成绩相当突出。”四川师大马正平教授 认为“这个教学体系在对写作的训练内容和训练重点的认识与把握上有了重大突破”;“这部教材在写作学研究领域有突破。我这里主要指的是他们在写作思维研究方面的开拓”。并高度评价它的教学价值:“这是一部真正的写作教材。”(《走向动力学的写作训练之路——评周德仓主编 < 写作素质训练教程 > 》,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三)毕业生反馈

  该课程建设10年来,已经毕业的很多学生多次以各种方式反映课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得当,教学内容切实有用,很好地指导了工作实践,不仅给从事语文教学的中学教师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也给从事文字工作的工作人员提供了日常写作的方法指导。很多学生称“写作课是在校学习期间印象最深、收效最大的课程。”近年来,学院组织部分干部到西藏自治区各地区教育体育局挂职,挂职同志的调研报告中多次反映了毕业学生对写作课程的赞扬。

  (四)获奖等次与名称

  1989年,《文章学基础》(程福宁)获国家民委哲学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1989年,周德仓教授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教育工会);

  1993年,“文章学课的实用性改革”教学改革项目( 程福宁教授主持) 获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7年,《高校写作训练操作规程》(刘凯、王斌礼)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1年6月,《写作素质训练教程》(周德仓主编,王斌礼、刘凯、刘荣生、周德仓、袁爱中编写) 获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7年9月,周德仓教授获西藏自治区“高校教学名师”称号;

  2007年11月,周德仓教授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七、使用教材情况

  自主编写教学使用的各种教材。

  (一)教材

  1.《写作训练操作规程》(一、二、三):刘凯、王斌礼,内部印刷,1996年;

  2.《高校写作素质训练教程》 (上、下):周德仓主编,王斌礼、刘凯、刘荣生、周德仓、袁爱中编写,内部印刷;

  3.《写作素质训练教程》 :周德仓主编,王斌礼、刘凯、刘荣生、周德仓、袁爱中编写,东方出版中心, 1998年8月;

  4.《文章素质写作教程》 :周德仓主编,王斌礼、刘凯、刘荣生、周德仓、袁爱中编写,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7月。

  (二)参考教材 :

  1.《中心句网络讲话》:程福宁,西藏民族学院内部印刷,1995年;

  2.《现代写作学的科学地位问题》:程福宁,西藏民族学院内部印刷,1995年;

  3.《文章学基础》:程福宁,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

  4.《中国文章史要略》:程福宁,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年。

八、课程教师梯队构成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 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周德仓

1962-5

教 授

新闻传播

负责人/教材主编/主讲

刘 凯

1965-5

副教授

汉语言文学

教学设计/教材编写/主讲

王斌礼

1968-4

副教授

汉语言文学

教学设计/教材编写/主讲

袁爱中

1969-4

副教授

新闻传播

教材编写/主讲

常凌翀

1978-4

讲 师

新闻传播

主讲教师

卞丽敏

1977-4

讲 师

新闻传播

主讲教师

 

学历结构:大学学历3人,研究生学历3人。

年龄结构:45-60 以下1人, 40-45岁3人, 40岁以下2人。

学缘结构:陕西师范大学3人,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1人,宝鸡文理学院2人。

师资配置情况:该课程成员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

                                   2008-5-16